校園欺凌發生時,別像《八佰》裡河對岸的看客,讓人不寒而慄!

2020-12-10 劍客談教育

01看問題的三種視角

在《第三視角看校園欺凌原因:被欺凌方一再退讓,其他相關方事不關己》這一篇文章中,劍客老師探討了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三種視角,以當前學校教育中常見又令人頭疼的校園欺凌問題為例,列舉了校園欺凌問題中的相關方面,比如欺凌者、受欺凌者、雙方家長、其他同學、其他家長、老師、校方等,從三種視角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全方位的觀察和思考。

第一種視角是眼睛只看著別人,出了問題,責任全是別人的,於己無關;第二種視角是眼睛只看著自己,出了問題,原因全在於自身,跟別人毫不相干;第三種視角則是既看別人,也看自己,既站到遠處、高處看,也走到底部、近處看,既看整體和全面,也看局部和細節。

02在三種視角下,校園欺凌相關方不同的結論

1,第一種視角下,欺凌者及其家長就會覺得:他慫,他活該被欺凌!其他未被欺凌的學生及其家長也會覺得: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都有各自的問題,但與我無關。

2,第二種視角下,被欺凌者及其家長就會覺得:誰讓我鬥不過他呢?我只能忍氣吞聲。其他未被欺凌的學生及其家長就會想:掃好門前雪,離欺凌者遠遠地,管好自己,不招惹是非。

3,而第三種視角下,一切都不一樣了。

(1)被欺凌者及其家長會堅信:錯不在我,我憑什麼委曲求全?我個人鬥不過他們,我可以求助,可以聯合,可以尋求司法救助;

(2)未被欺凌者及其家長會想到:今天我不站出來說話,明天這事落到我頭上,就不會有人站出來為我說話;

(3)老師就會想到:他們今天敢在同學身上胡作非為,明天就有可能把拳頭砸到老師的臉上!發生在這個班上的事,也可以發生在那個班,發生在這個老師身上的事,完全有可能發生在另一個老師身上;

(4)學校就會想到:我不給遵紀守法的學生、老師撐腰,就會形成破窗效應,越來越多的學生會受到欺凌,老師會受到委屈,這個學校就不成其學校了!而其他學校也會想到,這事今天發生在他們學校,保不齊明天也會發生在我們學校。

03校園欺凌與電影《八佰》

所以,面對校園欺凌,哪怕它只是某一所學校的某一次個案,也要深刻認識到它的危害性,不能等閒視之,更不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定要齊抓共管,抓早抓小,一露頭就把它打下去!

1,對於欺凌者,所有的學生都要團結起來,共同對付他們;

2,對於欺凌者背後的力量,所有的家長都要團結起來,群策群力,共同抵禦他們;

3,所有的老師都要團結起來,千萬不能用看戲的心態,不要把自己撇出去,別把這事當成是學校的事,是其他老師的事;

4,所有的學校也要聯動起來,為受欺凌的學生和老師發聲,讓害群之馬得到應有的懲罰!

電影《八佰》裡有一個對比場景讓人不寒而慄!一河之隔的兩岸,一邊是地獄,一邊是天堂。一邊將士們與日寇打得腦漿迸裂,一邊租界裡的看客夜夜笙歌。導演在影片的最後用將士們的犧牲喚醒了麻木的國人,但我們都知道這是一種藝術的美化處理。

在校園欺凌事件發生的時候,用第三種視角來看這件事,如果暫時未受欺凌的人們都像《八佰》裡河對岸租界的看客,那麼,遲早有一天,看客也會成為受欺凌的對象!到那時,就會體會到孤立無援的慘痛!

04學會用第三視角來看問題

我們說,看待問題,要儘可能做到以第三種視角來看,這樣才能看得更全面、更完整、更接近問題的本質。

看一個立方體,要儘可能看到前後左右和上下的6個面,而看一頭大象,也不能像盲人摸象的故事中說的那樣,有人摸到大象的腿說是柱子,有人摸到大象的身子說是牆壁,有人摸到大象的尾巴說是蛇,有人摸到大象的耳朵說是扇子,有人摸到大象的牙說是匕首。要把它們綜合起來,才是一頭完整的大象。

我們觀察一個物體時,如果離得太近,則視域會被物體遮擋,只能看到物體的極小的一個細部,物體的整體形狀就不能分明;而如果離得太遠,則只能看到一個囫圇的輪廓,看不到物體的細節特徵。

像一首歌中唱得那樣,「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還要加上「前看後看和近看遠看」,這樣才能由表及裡,「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你有什麼高見?歡迎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投稿|再看《八佰》,何止「八佰」
    我在看《八佰》全過程中,從窒息、壓抑到最後熱淚盈眶,恍惚間我也成了這場慘烈的真人秀中看客的一員,看得熱血沸騰卻也幫不上忙。個別人還能跟其它人說上一句:綁緊點。電影八佰我想不到什麼人能在這時完全不考慮自己,英雄,只有英雄是這樣的。敵人誇口說三個小時能拿下四行倉庫,說實話,我都信了。
  • 《八佰》的動靜與黑白
    動靜之中:戰爭的冰冷與人的熱血眾所周知,《八佰》是根據真實歷史故事改編,其故事發生在1937年的上海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講述了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八十八師524團的「八百壯士」(實際上僅為423人)固守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 談《八佰》戰火之下的藝術「界線」
    因為疫情沉寂數月的影院因為電影《八佰》的首映而激起千層浪,疫情之後影院復工,《八佰》作為開路先鋒,既是與觀眾的特殊緣分,也是一次民族情懷在現實中的輾轉回歸。馮小剛說「只有《八佰》這個電影可以擔負起復興的重任」。而這次「復興」,不僅是疫情之後沉寂影視界市場的一次振奮劑,更是祭奠過去、展望未來的一個起點。
  • 《八佰》將士許國,熱血終不負!
    八佰 是一場喚醒民族意識與家園情懷的戰鬥 是上海戰場最撕心裂肺的真相 將士許國,熱血終不負
  • 電影《八佰》讓人流淚的幾個原因
    《八佰》終於上映,眾望所歸,這部電影打動了很多人。無論刪減的程度如何,我們都不同程度地被觸動和流淚,即使在電影結束的時候,大家也沒有著急起身離開。那麼,這部電影的魅力到底在哪裡呢?個人認為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 每一次抗爭都是有價值的——《八佰》觀後感
    其實影片能夠給我們傳遞出來的,就是每一次抗爭都是有價值的,無論是對國對人,對個體還是這個國家,所有的抗爭,都應該值得銘記,都應該值得思索,都應該值得反覆咀嚼。讓歷史不要忘記,雖然我們有很多人已經開始選擇了遺忘。歷史總有沉重和厚重的地方。尤其是我們這個民族,遭受了太多的苦難。中國近代史更是千瘡百孔,受盡了了欺凌和霸權,侵略和掠奪。
  • 《八佰》:蘇州河畔,八百個趙子龍的神性與血性
    《八佰》開篇通過幾名湖北籍士兵的視角,將「長坂坡」從古代的湖北,搬移到了近代上海。 「長坂坡」的故事出自中國最具有史詩氣質的文學作品《三國演義》。在這個故事裡,一位名叫趙子龍的將軍,身騎白馬,手執長槍,獨自衝入敵軍軍陣。陣中敵軍遠道來犯、兇悍殘暴,人數據說有八十萬之多。
  • 聚焦於人性的刻畫和渲染,《八佰》稱得上一部優秀的戰爭片
    電影《八佰》展現的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那場戰鬥中留守的中國士兵號稱有八百人,這也是本片片名的由來。然而實際上只有355人據地堅守,對抗日本王牌軍第三師團。 《八佰》這部電影也正是將重點著眼於此。用幾百軍人的血肉去博取局外人的同情,這件事說起來就極具衝擊性。 當得知自己是孤軍作戰,最後可能淪為棄子,將士們作何感想?上海人民目睹一支孤軍獨擋日軍師團又是怎樣的情緒?英美等國際力量看這場秀時會是什麼態度?
  • 救市&醒世:《八佰》是一部上等戰爭片嗎?
    電影《八佰》8月21日上映時的開映海報歷史·氣節新版《八佰》片頭片尾都加上了類似「故事源自真實歷史事件」的字眼。但當然,戰爭片又不是影像資料,肯定有很多藝術加工的成分。電影《八佰》劇照,姜武要說慘,八百壯士在抗戰裡還算不上慘的,傷亡更慘不忍睹的戰役有的是。有人問電影《八佰》前半段犧牲了那麼多人,最後過橋時怎麼好像還有好幾百號人的部隊?據記載,八百壯士裡死於日軍槍下的確實不多,大概十來人。
  • 《八佰》的隱藏劇情,日本海軍強闖租界,和英軍士兵發生了爭執
    如果你看過《八佰》的話,你就知道一件事情,就是《八佰》的電影是被刪減過的,所以,不少人都好奇電影刪減的內容到底是什麼,這不就巧了嘛!我找到了《八佰》的刪減片段,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個刪減片段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吧!
  • 校園霸凌欺凌事件,究竟有多可怕?我們是時候向校園暴力說不了!
    而究竟又是什麼樣的原因,讓校園欺凌案屢禁不止,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的毒瘤和醜惡,看之讓人心驚,讀罷讓人心寒。據統計,我國國內有接近65%以上的孩子都或多或少的經歷過校園欺凌,而其中有80%校園欺凌案,都對事件的受害者造成了一輩子難以忘卻的陰影和傷害,此外還有30%的校園欺凌案最終釀成了生命的悲劇和慘案。數據可謂是觸目驚心。
  • 董紅春:長歌吟/硝煙鑄英魂 錚漢赴國殤—觀電影《八佰》有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竹海文藝,ID:zh-wy201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長歌吟‖硝煙鑄英魂 錚漢赴國殤——觀電影《八佰八佰壯士勇捐軀,血戰倭寇意志堅。國難當頭眾憂患,租界隔岸觀火看。倉庫槍聲響密集,對岸鶯歌霓虹閃。日寇瘋狂越租界,僑民聯軍將敵殲。目睹壯士勇殺敵,各界僑民把物捐。
  • 《八佰》真正的敘述角度,是人,而不是英雄
    雖然是一群英雄的壯舉,但《八佰》真正的敘述角度,是人,而不是英雄。放置在一部戰爭電影裡,這是一個危險動作。這意味著,作為一部被預設了觀看甬道的大眾傳播產品,放棄了最有可能點燃情緒的燃點,轉向了英雄的參照物,狗熊。
  • 《八佰》有什麼好處?「好感人「好還是壞?
    首先,《八佰》看起來不錯!電影《八佰》應該是很多人第一次回到工作崗位後進入電影院的原因,這就像電影和電影業的甘霖。這也是《八佰》的特點,當一部電影被問及「哪裡好?」時,答案是「好感人」,這部電影是高興還是悲傷?
  • 《八佰》:如何活著?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臧克家2020年,閹割版的《八佰》上映了,一部敏感題材的影片,選在當下電影院播放電影時長不得超過120分鐘的時機上映,的確合適。「閹割」是因為2020年魔幻開篇,為了保證觀影人的健康……這也是我自去年興致勃勃地預定《姜子牙》的首映票,而未能觀影后第一次踏入電影院,恍如隔世……人生的突如其來,在某種程度上也與《八佰》的開篇有些類似。
  • 電影八佰什麼時開始拍的 八佰取景地在哪裡
    八佰電影什麼時拍的管虎導演的電影《八佰》。張譯、姜武、王千源、黃志忠、侯勇、劉曉慶、阮經天、姚晨、杜淳、李晨、鄭愷、黃曉明等主演。這部影視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影片,本來是將於2019年全國上映的,因為某種技術原因,被下架!
  • 《八佰》:「捨生取義,兒所願也」
    嗯,說的就是它——《八佰》《八佰》的原型是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抵禦敵軍四天四夜。這是一場血戰。也是一場「表演」。重點是「人」。《八佰》為什麼是八「佰」,而不是八百?因為八百其實不是真的「八百」:真正守衛在四行倉庫裡的不過420餘人,八百這個數字是團長謝晉元為壯聲勢,說給記者聽的。更因為《八佰》講的就是這個人字旁,講的就是人。
  • 蒲熠星的女朋友這樣評價《八佰》
    最近因為《明星大偵探》那個傻傻的助理,念廣告詞時蠢蠢的樣子讓我重新喜歡上他。羋十四,熟悉蒲熠星的人都知道這他的女朋友,一個集才華與美貌一身的女子。她是個有思想且文筆好有正確價值觀的女子。雖然是因為啊蒲才關注的她,但絲毫不影響我對她的喜歡。對於前面影響很大的電影《八佰》她是這樣評價的:從熱血、到悲愴,再到悲涼,看《八佰》的時候,大致經歷了這樣一個複雜的心情變化。
  • 預防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
    陽光自護 預防校園欺凌 為積極響應2020中央專項「陽光自護」困境青少年安全教育服務項目精神及進一步做實做細校園安全教育工作,全面保障學生身心健康,防範杜絕校園欺凌暴力事件發生,構建平安和諧校園,2020年11月23日上午,牛家口小學特邀請晉源區人社檢察院第二檢察部副主任王採平同志和高美娜同志為該校全體師生帶來了一場
  • 《八佰》,3天破8億,好看到讓人淚奔!
    塑造立體的人,是《八佰》的立意與野心所在。以往戰爭片的主角,要麼是正面迎敵的戰士,要麼是深入敵營的臥底。而該片卻從一群逃兵的身上展開,《八佰》能在國產戰爭片中越眾而出,恰恰是因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醜」。 該片拓寬了我們認識英雄的維度,他們在捨生取義前,也有過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與掙扎。《八佰》的人物塑造採用了群像刻畫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來個,但這也會造成「一開始還想把每個人名記住,但後來就記混了」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