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看問題的三種視角
在《第三視角看校園欺凌原因:被欺凌方一再退讓,其他相關方事不關己》這一篇文章中,劍客老師探討了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三種視角,以當前學校教育中常見又令人頭疼的校園欺凌問題為例,列舉了校園欺凌問題中的相關方面,比如欺凌者、受欺凌者、雙方家長、其他同學、其他家長、老師、校方等,從三種視角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全方位的觀察和思考。
第一種視角是眼睛只看著別人,出了問題,責任全是別人的,於己無關;第二種視角是眼睛只看著自己,出了問題,原因全在於自身,跟別人毫不相干;第三種視角則是既看別人,也看自己,既站到遠處、高處看,也走到底部、近處看,既看整體和全面,也看局部和細節。
02在三種視角下,校園欺凌相關方不同的結論
1,第一種視角下,欺凌者及其家長就會覺得:他慫,他活該被欺凌!其他未被欺凌的學生及其家長也會覺得: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都有各自的問題,但與我無關。
2,第二種視角下,被欺凌者及其家長就會覺得:誰讓我鬥不過他呢?我只能忍氣吞聲。其他未被欺凌的學生及其家長就會想:掃好門前雪,離欺凌者遠遠地,管好自己,不招惹是非。
3,而第三種視角下,一切都不一樣了。
(1)被欺凌者及其家長會堅信:錯不在我,我憑什麼委曲求全?我個人鬥不過他們,我可以求助,可以聯合,可以尋求司法救助;
(2)未被欺凌者及其家長會想到:今天我不站出來說話,明天這事落到我頭上,就不會有人站出來為我說話;
(3)老師就會想到:他們今天敢在同學身上胡作非為,明天就有可能把拳頭砸到老師的臉上!發生在這個班上的事,也可以發生在那個班,發生在這個老師身上的事,完全有可能發生在另一個老師身上;
(4)學校就會想到:我不給遵紀守法的學生、老師撐腰,就會形成破窗效應,越來越多的學生會受到欺凌,老師會受到委屈,這個學校就不成其學校了!而其他學校也會想到,這事今天發生在他們學校,保不齊明天也會發生在我們學校。
03校園欺凌與電影《八佰》
所以,面對校園欺凌,哪怕它只是某一所學校的某一次個案,也要深刻認識到它的危害性,不能等閒視之,更不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定要齊抓共管,抓早抓小,一露頭就把它打下去!
1,對於欺凌者,所有的學生都要團結起來,共同對付他們;
2,對於欺凌者背後的力量,所有的家長都要團結起來,群策群力,共同抵禦他們;
3,所有的老師都要團結起來,千萬不能用看戲的心態,不要把自己撇出去,別把這事當成是學校的事,是其他老師的事;
4,所有的學校也要聯動起來,為受欺凌的學生和老師發聲,讓害群之馬得到應有的懲罰!
電影《八佰》裡有一個對比場景讓人不寒而慄!一河之隔的兩岸,一邊是地獄,一邊是天堂。一邊將士們與日寇打得腦漿迸裂,一邊租界裡的看客夜夜笙歌。導演在影片的最後用將士們的犧牲喚醒了麻木的國人,但我們都知道這是一種藝術的美化處理。
在校園欺凌事件發生的時候,用第三種視角來看這件事,如果暫時未受欺凌的人們都像《八佰》裡河對岸租界的看客,那麼,遲早有一天,看客也會成為受欺凌的對象!到那時,就會體會到孤立無援的慘痛!
04學會用第三視角來看問題
我們說,看待問題,要儘可能做到以第三種視角來看,這樣才能看得更全面、更完整、更接近問題的本質。
看一個立方體,要儘可能看到前後左右和上下的6個面,而看一頭大象,也不能像盲人摸象的故事中說的那樣,有人摸到大象的腿說是柱子,有人摸到大象的身子說是牆壁,有人摸到大象的尾巴說是蛇,有人摸到大象的耳朵說是扇子,有人摸到大象的牙說是匕首。要把它們綜合起來,才是一頭完整的大象。
我們觀察一個物體時,如果離得太近,則視域會被物體遮擋,只能看到物體的極小的一個細部,物體的整體形狀就不能分明;而如果離得太遠,則只能看到一個囫圇的輪廓,看不到物體的細節特徵。
像一首歌中唱得那樣,「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還要加上「前看後看和近看遠看」,這樣才能由表及裡,「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你有什麼高見?歡迎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