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研究發現這部電影使某些人對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更加偏見

2020-12-10 四百八的雨衣

Joker發行以來已經六個月了,這部獲獎影片仍引起轟動。在同行評審的醫學雜誌《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這部電影「與對精神病患者的更高偏見有關。

華金·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飾演亞瑟·弗勒克(Arthur Fleck),獲得了奧斯卡獎,他的主角因心理健康狀況惡化而猛烈橫衝直撞。尚不清楚Fleck被診斷出患有什麼精神疾病,但影片顯示他去了Arkham州立醫院,由於社會服務的減少,他無法繼續服藥。該研究調查了看小丑的人對精神病患者的偏見是否有所改變。

該研究有84名參與者在觀看Joker之前和之後完成了「對有心理疾病的人的28項偏見量表」 。

研究發現:「 小丑與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見程度較高有關。」 「除了偏見之外,將精神疾病與暴力相關聯可能會削弱對我們知道對精神疾病患者有益的政策的支持(例如,融入社區)。此外,小丑可能會加劇精神疾病患者的自尊心,從而導致延遲尋求幫助。」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的「局限性」在於它「沒有評估看小丑的行為是否與實際行為有關」。

「在《黑暗騎士》中,小丑問道,「為什麼這麼認真?」 有人可能會問我們這個問題,認為與Joker無關。」研究人員寫道。「但是,這種觀點忽略了偏見對精神病患者的深遠影響。」

儘管圍繞其對暴力的真實描述存在爭議,但小丑仍在票房打破了記錄。這是第一部獲得R評級的電影,票房收入超過10億美元,並創下了有史以來十月份票房最高的周末。

鳳凰城和導演託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在強烈反對中為黑暗起源的故事辯護。菲利普斯甚至在新鮮空氣節目中告訴NPR的特裡·格羅斯(Terry Gross),他有意地想探索削減社會服務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他在今年早些時候說:「我們真的認為對系統進行測試很重要。」 「我認為,就像很多人一樣,系統崩潰了,為什麼不使用電影對此發表評論?」

菲利普斯(Phillips)解釋說,他對Joker的某些負面反應感到「沮喪」 ,但他也分享說,他對精神疾病的描繪獲得了積極的回應。

他解釋說:「我無法告訴我我在Instagram上收到的電子郵件或消息的數量,人們談論這是對精神疾病的精彩描述。」 「你知道,似乎最引起人們共鳴的事情是當亞瑟在筆記本上書寫時,'關於患精神病的最糟糕的部分是人們期望你表現得好像你沒有。」

菲利普斯繼續說道:「那真的對擁有它的人說話。因為你在受苦,但沒有穿石膏。你在受苦,但你沒有坐在輪椅上。所以人們認為,這是怎麼回事你呢?我很好,我認為這確實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與人們建立了聯繫並產生了共鳴,所以這種事情很值得。不是那會抹殺其他一切,但是,你知道,它與人們之間建立了聯繫。它必須與之聯繫。」

雅虎娛樂向華納兄弟和菲利普斯伸出援手,對該研究發表了評論,但沒有立即收到回應。

相關焦點

  • 《小丑》:患有精神病最大的悲哀是,別人總希望你「裝沒病」
    於是,當年十月底,DC宇宙的人氣角色「小丑」的獨立電影正式上映,並一舉拿下了雪梨斯電影節金獅獎,將漫改商業電影拉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舉洗刷了人們對於超英電影的膚淺偏見。 很難想像人在這種極端條件下還會保持理智,更何況是亞瑟這樣一位本身就患有精神疾病,卻還被迫停藥的底層人物。 一切從他槍殺那三個精英開始,就都變了。在殺人之後,亞瑟十分恐慌,他跑去了廁所,卻又冷靜了下來。在我看來,此刻的亞瑟其實是「小丑」。只有小丑才會如此暴戾,乖張,感受到殺人的快感,甚至開始起舞。
  • 小丑2019:社會黑暗讓一個患有精神疾病的男人墮落為「小丑」
    你還記得《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惡棍小丑,現在他以電影《小丑》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他的豆瓣得分是高達8.8,作為一部革命性的電影,他無疑是成功,並獲得了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最佳影片。電影《小丑》是封神生產的華納,在這齣戲中,他用小丑的形象諷刺那個年代人民對權力的渴望,而忽視了下層民眾。這部電影向我們介紹了小丑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中是如何退化的,作為《小丑》的主角,他和他的母親相互依賴,他把電視脫口秀演員莫瑞視為偶像,他想讓別人笑,因為他媽媽告訴他「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微笑,你的存在就是為世界帶來歡笑」。
  • 男主榮獲92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電影《小丑》講了個什麼故事?
    第92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出爐,《小丑》男主華金·菲尼克斯獲獎!實至名歸!說起《小丑》這個電影,就不得不提到去年冬天,這部被無數網友鬼畜改編的的事情了。網友把很多普通人的現代都市怪現狀做成剪輯,配上《小丑》預告片的背景音樂,收穫了很多點擊量。甚至有人把影帝範偉的影視作品剪輯改編成鬼畜視頻,最出名的是關於哥譚範偉的,UP主利用最新的AI換臉技術將範偉的臉成功嫁接小丑上。不難看出,民風淳樸的東北與哥譚氣質吻合,彪彪的面部微表情和小丑嚴絲合縫。
  • 《小丑》電影主角殺了多少人?每一次殺人對他來說都是重生!
    DC小丑這部電影這段時間真的特別火,國內國外幾乎都在討論著這部DC新推出的電影,可以看出它還是受到不少觀眾喜歡的。前段時間,這部電影首次亮相威尼斯電影節,知名度迅速提升,僅在幾天中就火遍了全球,很多人都知道了DC小丑的獨立電影終於要來襲了,不由讓人感到非常興奮,因為小丑可以說是DC漫畫中,最著名的一個大反派,身為普通人的他沒有什麼超能力,但是高智商和殘忍癲狂的性格,讓他成為了哥譚市的夢魘。
  • 「小丑」給人歡樂,《小丑》讓人恐懼,失敗的教育源自失位的父母
    首次入圍歐洲三大電影節便拿下最高獎項——金獅獎,華納出品的《小丑》可以說是將「漫改超英電影」這一類型帶上了一個全新的高度。拋開DC漫畫的外衣,幾乎多數媒體都對這部電影給出了極高的評價,影片所傳達出的現實意義,讓它相比傳統意義上的超級英雄電影有所不同,《綜藝》評價影片「呼應了如今這個被壓垮的夢想催生出仇恨的時代」。
  • BBC:電影《小丑》中菲尼克斯飾演的角色患了什麼病?
    最近在全球熱映的電影《小丑》中,這樣滑稽、令人不安的笑聲讓電影主角佛萊克遇上麻煩、失去表演機會。其中一幕是,一天晚上,佛萊克下班坐地鐵回家時穿了小丑的表演服,他無意中看見三名年輕的有錢男子騷擾一名女性,他開始無法控制地大笑。
  • 亞瑟·弗萊克在哥譚市開懷大「笑」,《小丑》卻讓我失聲痛哭
    這種情況最早可以追溯到1872年,當時達爾文寫道:「某些腦部疾病,如偏癱、腦萎縮和衰老會導致哭泣。」經過數年的研究,醫療人員得出結論,PBA是腦損傷的結果,似乎與中風有關。患有PBA的人都有一定程度的社交孤立,因為他們無法控制的笑或哭對其他人來說很難處理。現在確實有治療方法,能否治好取決於一個人能在多大程度上克服他們的孤立感、羞恥感和困窘感。
  • 電影《小丑》:它真的不是在教人犯罪
    《小丑》講了一個掙扎著生活的底層人怎樣一步步走上癲狂犯罪之路的故事。作為一名在司法機關工作的法律人,我一向反感把一切問題都歸結於社會,更反對把違法犯罪與個人遭遇社會不公聯繫起來,我一直堅持認為別人有錯也不是你犯罪的理由。所以,我本應反感這樣一部揭露犯罪分子走向邪惡,有為犯罪分子開脫嫌疑的電影。
  • 蝙蝠俠宿敵小丑身份揭秘,這部電影揭露了人性與社會
    在這部電影中,主演傑昆·菲尼克斯成功塑造出了繼希斯·萊傑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之後的又一經典「小丑」 這部電影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最佳影片獎和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等榮譽。 因為這不僅僅是一部DC小丑起源電影,更是一部揭露人性與社會的深度影片。
  • 《小丑》:小丑不是一個人,是一個靈魂
    然後攝像機轉向亞瑟和心理醫生之間的對話,他提出了一個痛苦的大笑,這讓人感到奇怪。後來,我從談話中得知亞瑟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每當他情緒失控時,他就會大笑。因此亞瑟需要同時服用7種藥物。真正殘酷的是,他去了阿卡姆精神病院,翻看檔案,發現他的母親確實患有強烈的妄想症,他還被領養並遭受嚴重虐待,後來導致精神疾病。知道亞瑟中的真相倒了,他回到家裡,在媽媽身上墊了個枕頭。後來,他發現他的偶像在嘲笑他失敗的表演,他很傷心,但由於反應良好,莫瑞甚至邀請他去節目。
  • 人前強顏歡笑,人後辛酸血淚,一位你從沒看過的《小丑》
    而陶德菲利普的這部《小丑》電影,似乎就是在驗證這樣的過程,瓦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並未參考原作漫畫,而是打造獨一無二的起源故事,於是故事從亞瑟佛萊可ArthurFleck(瓦昆菲尼克斯飾演)還是普通人的時候說起,至少我們以為他是個普通人,後來才會發現原來他應該早就患有類似憂鬱症的精神疾病,無法停止悲觀的念頭,而且持續有讓社會局衛福部的社工做追蹤輔導,但事情往往沒那麼順利,因高譚市畢竟是高譚市,沒有些大問題哪有辦法生出蝙蝠俠跟其他著名的惡棍
  • 《小丑》,豆瓣評分9.0,對每個人內心的感觸非常大
    可以說在今年《小丑》這部電影上市以後,很多關注和粉絲的感觸特別大,這部電影是根據同名漫畫角色來改編的。這部電影主要是在講20世紀80年代,一個被生活拖入谷底的脫口秀喜劇演員亞瑟,慢慢的走向了精神崩潰的邊緣。
  • 電影《小丑》,為什麼說能讀懂這部電影才是最大的悲哀呢?
    截至2019年11月8日,《小丑》全球票房將超過9.57億美元,成為了影史上最賺錢的漫改電影。為什麼要拍小丑?託德·菲利普斯(導演):「我喜歡壞人,他為什麼那樣?是什麼讓他那樣?這很有趣。這才是這部電影最終的目標。我從沒想過拍漫畫電影,這是關於這樣一個人,人們不知道他是誰,來自何方。
  • 《小丑》:哪有什麼超能英雄,只是一個精神病患者的糟糕人生
    《小丑》在國外上映了,豆瓣9.2分,評分一路飆升讓人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年度爆款又要誕生了。這部R級電影大概也不會在國內引進,但是全球範圍內都已經上映,而且拿下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小丑》獨立電影中的男主角叫做亞瑟,他與患有精神疾病的母親相依為命,自己則做著任人欺辱的小丑工作,面對著整個社會的惡意和冷漠,他總是默默承受著一切,認真生活,但從來沒有擁有過任何溫暖。他有著一種奇特的精神疾病,每當他尷尬、害怕或者出現不適應的情景時,他就會不受控制地大笑。但這並不代表就是亞瑟所患的精神疾病造就了現在的小丑,而是在家庭、社會和疾病多因素的作用下共同造就的。
  • 《小丑》電影很感人,它是為小丑洗白嗎?
    漫威漫畫改編的系列電影目前人氣更高,但是DC也不甘示弱,而且更追求思想上的深度,也更容易受到奧斯卡和金球獎的青睞。 很多人喜歡小丑這個角色就是從《蝙蝠俠 黑暗騎士》這部電影開始的。小丑雖然是反派,但是他超高的智商,不按套路出牌的犯罪手法,卓爾不群的邪惡思想,卻打動了很多觀眾。一般來說,超級英雄的電影,通常都是正義打敗邪惡的。但是,黑暗騎士裡,反派小丑卻多次打敗正義的夥伴蝙蝠俠,讓人耳目一新。希斯萊傑精湛的演技所詮釋的小丑讓觀眾們念念不忘,即使他本人已經 去世多年,粉絲們仍然懷念他,讚譽他的小丑為「希斯萊傑後再無小丑」。但是,傑昆 菲尼克斯的出現可能會打破這種觀念。
  • 《小丑》汙名化精神病患?
    大名鼎鼎的「戰或逃」反應被研究出了神經基礎,它所對應的神經通路是什麼?又是哪一個人類行為,在最近的科學研究中體現出了統計顯著的性別差異呢?電影會增強人們對精神疾病患者的負面看法嗎?要想知道具體內容,就請接著往下讀吧!新冠病毒疫情期間的夢你有沒有想過,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人的睡夢裡留下了什麼痕跡呢?
  • 高分電影的《小丑》,永遠入夜的哥譚市,小丑正在成為反抗的代表
    《小丑》這部電影剛上映,就有很多人在推薦這部電影。讀了一些專業人士的觀後感後,在一個深夜,小天決定要好好進入《小丑》的世界,感受他的瘋狂、荒誕、悲情。慚愧的是,小天的人生經歷淺薄,或許是身處的社會環境和人生經歷,讓小天離小丑的世界有段不短的距離。
  • 《小丑》「有些人只是喜歡看到世界在燃燒。」
    當《小丑》全球票房突破10億美元,成為歷史上投資回報最高的電影時,我們終於可以在硬碟上看到它,這並非巧合。由於這部電影在威尼斯獲得了金獅獎,它的聲譽和一路走來的票房神話就不必在這裡提及了。為什麼小丑這麼瘋狂?或者我們可以更直截了當地說,小丑為什麼這麼厲害?
  • 揭示人性的電影推薦—《小丑2019》
    為什麼感覺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小丑」,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另一面,有的人很明顯,有的人缺藏在內心深處沒有發現。其實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想做小丑,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比如:生活的壓迫,人情的冷漠等等。活生生地讓一個踏實、善良的人漸漸滋生出異樣的想法,嚴重的還可能導致心理扭曲。
  • 《小丑》關注精神病患者,讓那些傷害少一些
    導語: 看過《小丑》這部電影的觀眾,有些人會說這個電影講述的是貧富差距和階級差距造成,小丑內心扭曲,報復社會的行為,但是也有人表示主角是個精神病患者,在受到外界刺激後才打開殺戒的,並不是反社會的行為,我個人更傾向於後面這種觀點,主角亞瑟是個精神病患者是不爭的事實,在很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情況下導致他的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