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惡棍小丑,現在他以電影《小丑》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他的豆瓣得分是高達8.8,作為一部革命性的電影,他無疑是成功,並獲得了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最佳影片。電影《小丑》是封神生產的華納,在這齣戲中,他用小丑的形象諷刺那個年代人民對權力的渴望,而忽視了下層民眾。
這部電影向我們介紹了小丑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中是如何退化的,作為《小丑》的主角,他和他的母親相互依賴,他把電視脫口秀演員莫瑞視為偶像,他想讓別人笑,因為他媽媽告訴他「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微笑,你的存在就是為世界帶來歡笑」。
有了這個信念,他成了小丑,只要有機會,他就會用他的表演逗人發笑,他在扮演小丑的工作,雖然他經常受到老闆的欺負和責罵,但他還是不停地笑,因為他熱愛這份工作,不想丟掉這份工作。
他並沒有遇到好運,當他去兒童醫院演出時,他的槍掉了下來,被解僱了。這些並沒有使小丑退化,真正使小丑墮落的是他對明星莫瑞的崇拜,未經允許,他將自己的視頻發布到電視連續劇中,這讓亞瑟心裡不舒服,他想報復,最後,他做到了,他殺死了莫瑞,然後被警察帶到精神病院。
他原本是一個精神病患者,他內心渴望社會的溫暖,他希望用微笑打動世人,但社會的黑暗逐漸感染了他,使他成為他曾經最恨的人,從此,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出於某些原因,他殺死了撫養長大的母親,因為他的偶像莫瑞未經他本人同意就在電視上播放了這段視頻,並嘲笑他,他最終在直播脫口秀中用槍殺死了莫瑞。
可以說這個社會對小丑是不公平的,特別是韋恩競選市長時,他把底層民眾形容為小丑,對自己的言論沒有道歉,引起了一片混亂,底層的人用小丑的小丑來抵制不平等協議,對於小丑(亞瑟),他總是訴說自己的痛苦,但醫生沒有聽到他說的話,這也是亞瑟摔倒的原因,對亞瑟的未公開處理使他墮落,並使他成為《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小丑。
如果當時社會能給亞瑟一點溫暖,也許他不會墮落,他曾經把微笑帶到這世界作為自己的使命,但社交的非公正導致他墮落深淵,使他成為「小丑」,作為一個精神病人,他在自己的心理上比正常人更脆弱,雖然他曾經用自己的使命來反抗社會給他帶來的不公,但當他的使命被打破時,他變得墮落了,社會和命運的不公使他成為「小丑」。
社會黑暗使亞瑟變成小丑,但是布魯斯韋恩變成了蝙蝠俠,如果黑暗佔據了亞瑟的中心,那麼布魯斯韋恩使光出現在黑暗中。我希望當社會和命運不公的時候,我們能堅持內心的光,而不是變成「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