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豆瓣評分8.9的熱映電影,看完之後只有一種無形的壓抑,心裡仿佛堵了什麼。有人說這部電影應該叫做小丑的悲慘人生,是,壓垮一個人的從來都不是一件事。本想微笑面對世界,可是現實卻在逼我墮落。這部電影看完之後真的很讓人深思。
故事發生在民風淳樸的哥譚市,然而哥譚市並不是一個讓人覺得幸福的城市,這裡充滿著欺壓與虛偽,暴力與犯罪,等等這些足以壓垮一個社會底層孤兒。1981年,哥譚市經濟蕭條,失業與犯罪率不斷上升,商店接連倒閉,居民怨聲載道,他們對哥譚市政府的無能表現出強烈的不滿。而亞瑟就是生活在哥譚市邊緣的一個窮苦人,他是一位脫口秀演員,雖然這份工作掙不了兩個錢,但是勉強能維持自己的生活,填飽肚子。這天,他在為肯尼樂器行大促銷做著吸引人眼球的表演,吸引顧客來商店購買,結果卻被一群混混搶走了廣告牌,混混們邊跑邊嘲笑著他,亞瑟瘋狂追趕,因為他不想被商店投訴,結果卻在巷口被混混們按住暴打。
隨後他來到心理醫生這裡,一直大笑著向心理醫生講述自己的經歷,原來他患有精神疾病——癲笑症。在激動的時候,無論情緒是高興的還是悲傷的,都會放聲大笑。最近他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了,一直在服用七種藥。從心理醫生那裡出來後,在大巴的前排坐著一個小孩,小孩一直看向亞瑟,亞瑟試著逗她開心,卻被小孩的母親嫌棄,並警告他不要觸碰自己的孩子,亞瑟感到非常難過並不合時宜的大笑出來,但他趕緊向母親解釋遞上證明自己有精神疾病的的卡片,但小孩的母親還是非常嫌棄他。
隨後,第二天上班,他的兄弟得知他被小混混欺負的事情後,給了他一把槍讓他帶在身上,這樣就沒人欺負他了。起初亞瑟想要拒絕,但兄弟說,沒事我罩著你。隨後亞瑟接到了在兒童醫院表演的活,在表演過程中無意讓槍掉出來了,他慌忙撿起,但還是被舉報了,於是他被老闆開除了,並從老闆的話中無意了解到他兄弟說那把槍是亞瑟從他這裡自己買的。亞瑟頓時感覺到自己那麼信任的兄弟,竟然會給自己擺上一道。坐在地鐵上,又撞見了三個穿著西裝革履的斯文敗類在調戲一個女孩,他並不想管這件事,但是他的病卻在這個時候發作了,他放聲大笑起來,那三個人以為他在挑釁他,於是走過來將亞瑟一頓拳打腳踢,忍無可忍的亞瑟掏出手槍將他們三個人全部打死,倉皇逃竄的亞瑟最後躲進了一個廁所,在廁所裡跳起了舞,這一刻他仿佛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回到家後,打開電視發現新聞報導的都是關於那三個精英被打死的事,並且要競選市長的蝙蝠俠爸爸說,這三個精英平時都挺好的,打死他們的一定是那些無用的市民,隱藏在面具下的小丑,無用的懦夫。轉頭他來向心理診所,他一反常態,知道心理醫生也從來沒有認真聽過他的話,三個西裝革履斯文敗類的死能引起軒然大波,而像自己這樣的社會邊緣人士可能慘死街頭,都無人在意。並且由於社會心理贊助的基金減少了,該診所也要倒閉了,他最後一個心理宣洩口也被堵住了,所以亞瑟乾脆連藥都停了。
這天,他在某劇場表演時由於緊張而發病,毫無意外這次表演搞砸了。回家後觀看自己偶像莫奈的脫口秀,卻發現自己的偶像把自己搞砸的那段演播錄像播放出來嘲笑自己。由於那天的節目視頻反響很好,所以該節目又再次邀請亞瑟去參加。在這期間他又無意了解到了自己的身世,母親說自己是託馬斯韋恩的兒子,而託馬斯韋恩說母親有臆想症,你不光不是我的兒子,你還不是他的兒子,你是他領養的孩子,而後他又在母親的病歷報告上看到了母親不光患有臆想症,而且還任由自己的男友家暴自己領養的孩子就是亞瑟,就是由於那段時間的家暴,不僅導致亞瑟的腦子出了點問題,而且還讓他直接患有了癲笑症。最後他就來到醫院用枕頭了結了自己母親的生命。
亞瑟本想在上節目的時候了解自己悲慘的一生。他反覆練習以什麼樣的姿態死。結果在上節目時由於發生爭吵槍殺了莫瑞,這一舉動引起軒然大波,隨後警車就來逮捕他,可是這一舉動卻使小丑有了一大批信仰者,他們開車衝撞了警車,並且殺死了剛看完電影出來的託馬斯韋恩一家,這時候的小丑仿佛涅槃重生。全劇中小丑的笑真的是讓人印象深刻,這個笑真的包含了太多太多……這種壓抑感,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對黑暗的反思,而不是對邪惡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