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寶寶了總是用手打人是什麼心理?還喜歡不喜歡的就扔就摔,怎麼糾正?
我家雙胞胎,剛好3歲,剛度過2歲,小有感觸。結合自己經歷,說一說。孩子打人分2種不同原因,需要不同處理。對待不良習慣,家長可走三步糾正孩子。
1
2歲寶寶總是用手打人,是什麼心理?
分清楚孩子打人原因,是不準別人侵犯自己,還是主動侵犯別人。
這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
第一,不準別人侵犯自己,打人是過當反應,還擊他人除外。
我家雙胞胎,當右右表示出對細毛手裡玩具的興趣時,細毛總會用手打下右右。幾次三番後,我發現問題,告訴細毛:哥哥是對你的玩具有興趣,如果你不想一起玩,或者還不想給哥哥,就告訴哥哥「我要玩」,但是小朋友玩具一起玩,肯定比你一個人玩更有意思的,你覺得對嗎?
當覺得他人可能傷害自己利益時,孩子2歲,語言能力比較弱,尤其男孩子,更喜歡用肢體語言表達,也就會先宣誓主權,圈出自己的地盤,別的孩子不要進入,家長也不要進入,也就會動手了。
這時候家長可以引導:別人先打你,你可以保護自己還擊打回去。但是不要主動去打別人,如果你想要有更多孩子和你一起玩,就不要主動去攻擊別人。
對父母,你打也是不好的,媽媽會很傷心,而且也達不到你的目的。你想要什麼,可以說出來,我們一起討論看看,你可不可以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好嗎?
第二,主動侵犯他人,這種行為家長要及時制止、教育。
孩子如果是單純把打人當遊戲,沒有原因地主動打其他孩子或者家裡長輩,這時候,必須立馬制止、和教育。
所以孩子動手打人,家長要分析前因後果,觀察後,和孩子一起改正這種不好的行為。
2
喜歡不喜歡的就扔就摔,怎麼糾正?
寶寶喜歡不喜歡的,愛摔愛扔,就是習慣問題,可以和孩子這麼說說看,試著用溝通來讓孩子改掉不當行為。
我家寶寶之前1歲就會和我一起收拾積木,玩完玩具,會和我一起收。
但是近期,2歲了,反而喜歡摔打玩具,扔著聽個響。
我用三步來改正:
第一步,喚起孩子的同理心。
告訴孩子,你扔玩具,玩具也會受傷,會痛。然後輕輕打下孩子,讓孩子有感覺。「如果媽媽也把你這麼摔下來,你會不會痛。」
第二步,定下規矩:玩具自己玩自己收。
讓孩子和家長一起收玩具,不能扔一地,摔到處是,固定地方玩。
孩子不收玩具,就不準再拿下一樣玩具。
第三步,給孩子一定懲戒。
我家孩子有一個星期摔玩具,扔玩具,玩完不收玩具。我家告訴他們:你們得愛惜玩具,玩完和媽媽一起收玩具,玩具是你們在玩,不能媽媽一個人收拾,但是媽媽可以幫你們一起收。
如果做不到愛惜和收拾玩具,你們不會再有任何新的玩具。
當時孩子奶奶正好買了一個新的汽車,我就收起來了,告訴孩子,養成好習慣後才會給你們。
2天,就2天時間,孩子不扔也不摔玩具啦。
懲戒能讓孩子知道做的不好的時候,會付出一點代價,才會嘗試改正。
2歲,不是聽不懂話了,很多東西,可以用溝通方式來解決。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作者已籤約「維權騎士」、「百度授權」,侵權必究。
歡迎關注【右右細毛和爸媽】:3歲雙胞胎男孩家庭,爸媽說故事,輕鬆趣味育兒,家庭共同成長。爸爸IT男,項目管理師,善於篩選育兒知識,去偽存真;媽媽人力資源管理師,曾經職場,如今全職,一定最懂你的心。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