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孩子都2歲了,連顏色都分不清,我都教過很多次了。
我家孩子數數,只會1、2、3、5。怎麼沒有4啊?
孩子老和家裡的玩偶說話,還給它餵飯和蓋被子,是哪裡出現問題了嗎?
這麼簡單的形狀都不知道,是認知能力不行嗎?
上面這幾個問題常見不常見?煩惱不煩惱?這些啊,都是各個媽媽群裡常見的,尤其是2-3歲孩子身上經常發生的事兒。
●2-3歲寶寶父母對孩子認知問題最焦慮
因為2歲以前的孩子還不能用語言清晰地表達,是一個接受和吸收的階段。而在2歲以後就學會用語言去和家長交流了.所以當父母剛通過語言了解到孩子的認知程度,都是比較容易緊張焦慮的。
曾經的我是一名早教中心指導師,那時候我也常聽到類似有關於認知能力的問題.真的是孩子的認知能力不達標嗎?還是我們對孩子的認知發育特點和指導方式了解不到位?咱們一起來研究研究吧。
●2-3歲寶寶認知特點
作為家長,我們得了解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認知能力應該發展到怎樣的水平,具有哪些特點?
2歲的孩子:
●會玩機械玩具。
●能將手裡或房間裡的東西跟書裡的圖片對起來。
●會和娃娃、動物和其他人玩角色扮演的遊戲。
●根據形狀或顏色給物體分類。
●可以完成3-4塊的拼圖。
3歲的孩子:
●可以正確認出一些顏色。
●理解計數的概念,可能知道幾個數字。
●從單一角度解決問題。
●開始建立更清晰的時間觀念。
●能記住故事的部分內容。
●玩幻想遊戲。
同時,2-3歲寶寶在認知學習中還有這些規律。
1.進行認知遊戲時,需要孩子通過最直接的視覺,觸覺,嗅覺,聽覺去感受
所有認知遊戲都應當讓寶寶親手動一動、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聽一聽,寶寶才能理解和建立感知覺通道。
2.每次遊戲的時候,只要孩子關注一個重點就可以了
比如認識顏色,在一個時間段裡,不能同時認識多種顏色,寶寶無法區分、容易受幹擾,可以先認識紅色,在這期間只告訴寶寶紅色的物品,其他顏色暫時迴避。當寶寶已經掌握紅色的概念後,才能認識第二種顏色。
3.對一種事物的認知是需要多次重複的
認知學習是用各種感覺器官的協調活動實現的,這個過程是各種感覺的統合過程,是培養寶寶具有學習能力的過程,是大腦神經建立暫時神經聯繫的過程,只有當相同的刺激反覆多次之後,這種聯繫才能建立。無序雜亂的刺激不能建立大腦神經的聯繫,學習能力就無法培養起來了。
在早教機構培訓的時候,專家跟我們說過一個事情,例如教孩子認識正方形,你需要拿著一個正方形對孩子至少重複說16次,孩子才會對正方形有初步的印象。
●5個簡單小遊戲,助孩子提高認知能力
●讀繪本(2歲-3歲)
可以通過繪本上鮮豔的顏色和逗趣的圖案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用閱讀的方式幫助他們去認知或是鞏固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在學習過程中把說出的語言和看到的圖像結合在一起,讓孩子能記憶深刻。
0-4歲幼兒認知小百科
適合0-4歲
●配對遊戲(2歲-2歲半)
給孩子幾種動物圖片,每種兩張,逐一出示圖片,讓寶寶說出動物名稱。然後鼓勵他們把一樣的動物卡片排在一起。
注意:每次提供的動物種類3-4種就可以了。
●圖案搭配(2歲-3歲)
在拼圖之前,讓孩子把畫面的小動物記清楚,然後再把方塊拿出來,一點點的拼插回去。在遊戲的過程中孩子還能不停從視覺和觸覺上認知正方形這個形狀,家長也可以用語言提示在這個形狀上拼什麼動物。
HABA動物花園立方體拼圖
適合2-5歲
●分類遊戲(2歲-3歲)
先讓孩子熟悉圖案上的顏色,有紅、黃、藍、綠四種。然後依次把這四種顏色放到相對應的圖形裡。
Hape交通工具分類拼圖
適合1.5-5歲
●點數遊戲(2歲-3歲)
可以在孩子面前擺放一些小玩具,讓他們伸出右手食指,跟著爸媽的手,點數玩具。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帶著孩子一起數,等熟悉了,就可以讓寶寶自己嘗試。
注意:孩子手口一致點數需要一個手眼和腦的協調過程,要重複一段時間才能實現。點數的玩具要不斷更換,保持寶寶點數的積極性。
無論是在哪個年齡階段,認知能力的發展都需要一個過程,爸爸媽媽不僅要理解孩子的認知特點,還需要多重複,有耐心地去引導。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玩多多智多多)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