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處於3-6歲時,這種思維很重要,家長早培養孩子少走彎路

2020-12-16 默克會家居

當孩子處於3-6歲時,這種思維很重要,家長早培養孩子少走彎路

相信家中有3-6歲孩子的家長,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對於周圍的一切事情都很好奇,總是喜歡問為什麼,而大人經常被問得啞口無言。自己眼中那些理所應當的事情,為什麼孩子這麼執著於為什麼?

其實這就是孩子的邏輯思維正在慢慢發展的表現。科學研究表明,許多人一生中至關重要的思維習慣和方法,都是在3-6歲的孩童時期形成的。在這個黃金時期,如果能夠抓住機會來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孩子都會少走點彎路。

有不少家長不理解,這麼小的孩子就開始有邏輯思維了嗎?

先來看一組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發布的「人類大腦發展」曲線圖,包括概念形成、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解決問題和創造力等能力的Higher Cognitive Function更高認知能力,在10個月到3~6歲間就達到了頂峰:

愛因斯坦曾說過:思維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思維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美國國家天才兒童協會官網上,對「天才兒童」的界定有如下標準

諸項能力中,「邏輯思維能力「的權重最高,因為COGAT考試(認知能力測試)的題目多是針對孩子邏輯思維中分類、找規律、類比、因果關係判斷水平的考察。

很多重點小學都用邏輯思維作為選拔學生的標準,尤其是想進知名民辦小學,就得邏輯思維能力強。眾多私立牛校的幼升小考試,也把邏輯思維的考核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3-6歲的孩子對邏輯是超級感興趣的,他們可以一天到晚所有的心思都花在琢磨這些事情上,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抓住時機,好好開發。

如何培養3-6歲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呢?

做題目對他們難度太大,也有點揠苗助長的感覺,讓孩子在遊戲中結合生活常識,鍛鍊邏輯思維是再好不過的方式!

益智書籍近幾年風頭正盛,有無數的家長熱衷於給孩子買益智書籍看,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益智書籍正好迎合了孩子的發展特點。孩子不喜歡聽大道理,而且他也聽不懂,他喜歡的是有趣的事物。

小編特地為你們找到了一款很火的書籍,這是一套專為幼小銜接設計,重點培養孩子綜合能力的遊戲書——《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冊。

全套400道題,夠娃們玩很久;題目中還融入很多圖形、運算、比較、統籌等銜接小學的基礎知識;而且在小朋友靜下心來遊戲的過程中,學習能力、專注力等也同步提升。

連線-立體圖形和空間想像

齒輪旋轉-觀察力和推理力

數字運算

不僅豐富好玩,更驚豔的是,它有非常科學的內容編排。

參照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認知發展理論開創者,當代認知建構主義鼻祖讓·皮亞傑的理論體系編寫而成,並由中科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審定,遵循3-7歲兒童大腦發育特點命題。

而這套書就很好地將孩子們對方向的認識,融入到了遊戲中。比如判斷小機器人的朝向,用東南西北多種方向的訓練,訓練孩子邏輯推理能力。

還有分左右的,觀察傳送軸運轉方向的左右變化,推理三隻小刺蝟會掉到到哪個桶裡

甚至是更高難度的,在左右、旋轉方向訓練的基礎之上,又加入了順時針和逆時針的訓練。

通過這樣的遊戲,孩子對方向的認識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他們不但可以準確迅速地分辨出不同的方向,而且還掌握了規律,會在不同情況下運用方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此外,皮亞傑還指出,孩子的學習大都是通過活動完成的,知識起源於孩子與世界之間的活動。

因此,《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本書對應10個孩子喜歡又貼近生活的主題場景,讓孩子在模擬遊戲中與世界互動,獲得發展。簡直是兒童必備書籍!

家長只要抓住孩子的發展特徵,選擇正確的方式,即使不報興趣班,孩子一樣可以贏在起跑線。

原價199元,現在商家做活動只需要99.9元,共10冊,算一下每本書都不到10元!

只要幾杯奶茶的價格,就能讓孩子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成為大家口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心理學老師一張圖告訴你:為什麼培養2-8歲孩子的數學思維很重要
    所以,我們中國古人總結的經驗「3歲看大,7歲看老」,是有科學依據的。而100年前,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也已經發現了這個規律,她說:2-8歲是兒童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在2-8歲這個敏感期階段,培養好孩子的數學思維,孩子上小學、中學後,學數學就會非常的輕鬆,就像我們小時候班上的那些學霸一樣。否則孩子將來學習數學會非常吃力,而家長輔導孩子作業也會很累,就會像網上一樣,天天雞飛狗跳,不得安寧。
  • 3~6歲孩子家長請注意!請用心培養孩子這一點,受益一生
    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所研究發現:就一幅畫的色彩而言,幼兒有一些色彩的情感體驗,但並不十分強烈。例如,4歲的兒童對色彩的情感效果體驗僅是一種泛化的情緒體驗,並不能區別對待不同的色彩。某些4歲兒童就已經達到與6歲兒童相當的水平。所以說幾乎每個孩子都喜歡亂塗亂畫,而6歲之前孩子的藝術創造能力正處於高峰期。可以說,3到6歲是培養審美、藝術細胞的良好時間。
  • 孩子一有問題就找爸媽,培養孩子獨立思維能力很重要!
    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孩子到底是為什麼總愛喜歡習慣性地逃避某一些事情,或許都認為孩子還小,不願意承擔過多的責任,但是這種"習慣性的逃避",需要我們不斷的引導和改正,這樣才能讓孩子逐漸的成長起來,否則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就只剩下逃避了。
  • 3-6歲敏感期的孩子,家長該怎麼去引導?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某些時間段,他會只對周邊環境中的某一項「工作」非常專心,而拒絕接受其他特徵的事物。他還會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對某種行為產生強烈的興趣,不厭其煩地重複行動,直到突然爆發出來某種新的動機為止……在孩子3-6歲這個年齡段,教育專家們把這3年稱為孩童的黃金3年,是智力、性格、自我意識、情商、社交能力等重要的發展期。
  • 孩子這3種「搗亂」行為,是早期科學思維的體現,家長別急著阻止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的夢想都是「成為科學家」,但是真正走上科學之路的人卻少之又少!科學這條路真的這麼難嗎?其實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孩子的某些「搗亂」行為正是早期科學思維的體現!很多家長並不了解,於是選擇盲目阻止,不知不覺中,自己扼殺了孩子的科學思維。
  • 孩子6歲之前,注意培養3個好習慣,對提高記憶力很有幫助
    從孩子的成長規律來看,6歲是孩子的一個分界點。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人生重要的3個關鍵期,是6歲之前、青春期,然後是學齡初期,要想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性格和品格,最重要的時間段就是6歲之前。從兒童腦部的發育規律來看,三歲左右的孩子腦部發育基本上能夠達到50左右,到了6歲前後,孩子的腦部發育趨於成熟穩定,重量已經能夠達到成人的80%-90%。所以,3歲到6歲,是孩子腦部發育的一個黃金期。
  • 讓孩子3歲就開始學英語的家長,真的是聰明到家了
    其實,對於這些問題,我們都應該從孩子語言學習的規律說起。最近經常聽到家長這樣的問題。今天,就給家長朋友們解答一下這些問題吧! 01 孩子還不到三歲接觸英語太早了吧? 你覺得還早的時候說不定已經遲了,先給大家說一下關於「突觸」這個部位。
  • 3到6歲是培養情商的「黃金階段」,請家長務必幫孩子抓住
    所以我開啟了培養孩子的情商之路!而3到6歲是培養情商的「黃金階段」,建議家長務必幫孩子抓住!為什麼說3到6歲是培養情商的「黃金階段」?孩子進出3歲以後,你會明顯發現在孩子身上的變化,身上的情緒更加複雜!三歲之前孩子不高興就會大哭,但是3歲以後,可能會生氣、嫉妒、撒謊、害羞、固執,總之孩子的情緒很不穩定。而情商中的一大要素就是對於情緒的控制能力,情緒控制能力提升了,自然情商也更高。
  • 孩子畫了一幅畫,家長的正確評價很重要
    一些孩子處於真情流露,直發畫出來的畫作,卻很難得到一些家長和老師真誠的讚賞,這真令人遺憾。從小朋友拿起筆開始塗鴉的時候開始, 他們的生活就變得更加多彩了, 1.5歲的小朋友就會在紙上塗鴉了, 這個時候由於掌握筆的力度和對線條的掌控還不是很到位, 往往在家長的眼裡,孩子就是在胡亂的畫畫。
  • 3-6歲的孩子算數,掌握「湊十法」5大口訣,讓孩子告別「掰手指」
    現在很多孩子的數學是個「老大難」,在這種趨勢下都想孩子儘早地接觸數學,也就是「笨鳥先飛」其實在孩子3歲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培養孩子,這樣家長就不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了。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那麼掌握「湊十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什麼是湊十法?
  • 面對孩子3歲的叛逆期,6個關鍵性格養成尤為重要,家長要重視
    今日問題:孩子叛逆期,6個性格養成很關鍵俗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很多家長都會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麼孩子的叛逆期總是一輪接著一輪,好像是上樓梯一樣,旋轉上升,尤其是在2歲和3歲,性格叛逆,行為衝動。
  • 孩子幾歲開始學畫畫?最好不要早於這個年齡
    這個時期是培養兒童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關鍵期,我們應該讓兒童自主發揮,當孩子在作畫時,少幹預,鼓勵孩子大膽創作。圖式期(約4—8歲):圖式期的孩子思維模式已接近成人,他們畫出來的作品已經能看出事物最明顯的特徵,看一眼就大概知道是什麼,這個階段的孩子思維模式處於中等抽象思維水平,很多作品也能看出情感的表達。進入圖式期的孩子,畫畫的發展將逐漸迎來「停滯期」。
  • 3歲寶寶數學思維培養選斑馬AI課的斑馬思維,家長分享真實經歷
    作為寶媽,看著孩子一天天健康成長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各種煩惱也隨之而來,其中最大的煩惱來自教育。大家都知道寶寶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為了給寶寶做思維能力培養,我也經歷過挑選各種教育機構的糾結。
  • 3-6歲孩子記憶力具有強大可塑性,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神經科學研究表明3-6歲孩子處於一個正在快速發育的時期,這時孩子的腦部神經元聯結尚未完成,正在豐富中,孩子的記憶力也處於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這時候孩子的抽象記憶能力尚未發展,主要以具體形象記憶為主而且需要藉助感官、活動器具等來輔助記憶。
  • 3~7歲孩子「能力的培養」 超詳細,值得收藏!
    不論大人還要孩子,一個有能力的人通常是一個自信的人,走到人群裡,因為有能力處理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事情,不但能做到很快融入集體,還能增強自己的自信。對於3-6歲的學齡前兒童,需要培養的能力很多。但在我看來,最主要的能力有獨立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和自控能力。
  • 孩子思維太死板?鍛鍊孩子的「思維韌性」,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本以為對於想像力和創造力強的孩子來說,這種作業是最簡單的,但是卻讓孩子比做數學題還費盡,其實這是孩子"思維僵化"的一種表現。想像力和創造力不管是對於孩子還是成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鍛鍊孩子的"思維韌性",還需要家長智慧地培養和引導。
  • 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僅有3次,李玫瑾:家長務必幫孩子抓住一次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後能夠學業,事業,家庭圓滿。為此,家長從小就督促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希望能夠超越其他人。但事實上,根據科學研究表明,學習最忌諱的就是盲目,沒有學習頭腦,而是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就是需要家長利用好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了。
  • 6歲前孩子有這3個「怪癖」,暗示寶寶情商高,家長不要盲目去管教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活潑可愛,但不是所有的孩子性格都是一樣的,很多孩子在幼年時就表現出了自己獨特的個性,還有一些孩子常會有些「小怪癖」,在家長們的眼裡,這些「小怪癖」一定要加以改正,否則對孩子成長不好,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專家表示,6歲前的孩子有這3個「怪癖」,表示孩子情商高,家長不要盲目去管教。
  • 家長抓緊0到6歲敏感期,孩子大腦發育更完善
    兒童的早期智力發育非常重要,特別是在0-6歲年齡段。美國學者布魯姆(Bloom)的研究表明,只有20%的兒童智力可以在8歲時被開發,而只有50%的兒童智力可以在4歲時被開發,而在3歲之前可以開發的兒童潛力是驚人的。
  • 是誰偷走了我們孩子的思考能力?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孩子養成了依賴家長的習慣後,就不知道什麼是思考,也不會去想如何解決問題,一切只等待著家長給自己出主意、想辦法。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沒有創新精神,只會人云亦云,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為。獨立思考的品質在人的一生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果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會善於發現問題,能夠通過思考、分析找答案,才會取得好的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