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奉曦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
李白說,天地不與萬物同流,光陰不與人世妥協,韶華易逝,再不復返,故而應當珍惜眼前。眼前的物,眼前的景,眼前的人,都是無常歲月中一次偶然的相遇。
歲月雖無常,光陰卻從不偏袒。人生百味,冷暖自知,皆由心來。
人間平凡處,總是多歡喜。
《滿庭芳·漁》
元·趙顯宏
江天晚霞,舟橫野渡,網曬汀沙。
一家老幼無牽掛,恣意喧譁。
新糯酒香橙藕芽,錦鱗魚紫蟹紅蝦。
杯盤罷,爭些醉煞,和月宿蘆花。
家,是心靈的寄託,多少歡樂事,盡在其中。尋常的漁家菜餚,因為與家人一起,也變得更加誘人。
與過往和解,是一種智慧。
《鷓鴣天》
宋·陸遊
懶向青門學種瓜,只將漁釣送年華。
雙雙新燕飛春岸,片片輕鷗落晚沙。
歌縹緲,艫嘔啞,酒如清露鮓如花。
逢人問道歸何處,笑指船兒此是家。
人生失意處,難見好風景,只因心有波瀾。成雙成對的燕子在河岸上飛來飛去,成群的沙鷗如片片落葉落在沙灘上。歌聲縹緲,船櫓搖響,酒如清露,魚似花。這樣一幅美好的景象,卻是陸遊在人生失意之際所描繪出來。
陸遊看得見,是因為他懂得「放下」,他與過往達成了和解。眼前之景如此美好,若還拘泥於過往的唏噓,豈不是辜負了這一大好時光。
淡然,是一種境界。
《自遣》
唐·羅隱
得即高歌失即休,
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來明日愁。
世界上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也不是「已失去」,而是每一個正在流逝的「今天」。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何必耿耿於懷。
淡然,是一種境界。胸懷寬廣者,無論成敗得失,皆可一笑釋然。
心中有景,處處皆景。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辛棄疾被免職罷官,卻依然醉心於這一片清幽之景,更聯想到了即將到來的豐收景象。人生起起伏伏、坎坷萬千,他眼中的世界卻依然美麗,因為他真的熱愛生活。
生活是一場經過,所有風景皆在途中。真正熱愛生活的人,總能在其中收穫驚喜。
心之所向,處處天堂。
《山中問答》
唐·李白
問餘何意棲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閒。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李白隱居山林時,有人問他為何隱居在碧山。他說,桃花飄落,順水而去,此處美好,豈是人間。
每個人對生活的理解和追求都不盡相同,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心之所向處,處處皆天堂。
羅曼·羅蘭說:心靈的致命仇敵,乃是時間的磨蝕。時間,可撫平一切,也可改變一切。
在與時間的對抗中,願你始終心懷溫暖,不負過往,不懼將來。
來源 / 唯美詩詞美文
總監製 / 王瑋
執行主編 / 張燕
副主編 / 躍升
責編 / 家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