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B肝—肝硬化—肝癌」這肝病三部曲,得了B肝,就覺得離肝硬化和肝癌不遠了,但其實,並不是所有的B肝都會變成肝硬化,只要治療及時,是可以避免的。那麼得了B肝,如何判斷肝臟有沒有硬化?醫生:觀察身體有無4個異常,若中招,需儘早檢查,別拖到晚期才重視,接下來就向大家具體介紹下。
得了B肝如何判斷肝臟有沒有硬化?醫生提醒,觀察身體有無以下4個異常
第1個異常:出現大量的腹水,腹部變大、下垂。隨著病情的發展,肝功能不斷受損,門靜脈血不能順利回流,就會引起門靜脈壓力升高,引起肝硬化腹水,腹水是肝臟硬化的一個比較典型的症狀。如果近期突然發現腹圍增加,經常腹脹,腹部下垂,或是B肝病情加重,肝臟硬化了。
第2個異常:厭食,尤其討厭吃油膩食物。肝臟若硬化了,說明肝功能受損更明顯了,代謝功能會下降,進而會影響到消化系統的正常,特別是對於脂肪的代謝。若B肝患者變得厭食,食慾明顯下降,一吃油膩食物就會噁心、想吐,要多注意,肝臟或已經變硬了。
第3個異常:莫名出血。肝臟輕微受損時,造血和儲血功能不會那麼快受到影響,但受損到一定程度時,凝血機制也會受損,出現障礙,體內多種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合成會受阻,就容易出血或者有出血傾向。如果B肝患者發現近期動不動就流鼻血、牙齦出血,找不到原因,多半是肝臟硬化的徵兆,說明B肝病情加重了。
第4個異常:黃疸症狀逐漸加重。B肝也有黃疸的症狀,是由於肝功能減退,膽紅素的代謝出現異常所致,肝臟受損越重,病情越是嚴重,黃疸症狀越明顯。如果一開始只是臉部發黃,但近期臉部膚色越來越黃了,手腳甚至全身都開始發黃髮暗了,大概率是肝臟硬化了。
若得了B肝,這4個異常全佔,儘早檢查,可能要調整治療方案,別一直不當回事,別拖到肝硬化晚期才重視。特別是有B肝還忍不住喝酒、飲食毫無節制的患者,更要警惕。
彩超是臨床上發現早期肝硬化常用的一種手段,也可以選擇做腹部增強CT,只是價格要比彩照貴一點,具體採用哪種檢查方式,可根據自己的實際病情和病人意願來看,建議聽從醫生的指導。
得了B肝,若不想肝臟硬化,一定要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按時服用藥物,並定期複查,除了檢查肝功能、B肝病毒數量,胃鏡、血糖等項目也有必要檢查,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預防B肝併發症,促進治療與恢復。
需要強調的是,即便沒有這4個異常,還是要定期的做檢查。畢竟症狀並不能作為判斷肝是否硬化的標準,還是要檢查得知。得了B肝,如若沒有及時醫治,肝臟硬化的速度會加快,觀察身體有無以上4個異常,若有,肝臟很可能已經開始硬化了,儘早做相關檢查,積極治療,或許能逆轉,避免B肝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