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保護環境要切實擔當 不能以鄰為壑

2021-01-20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2月23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導,在生活中,您可能會遇到這種事:在路上走得好好的,突然被旁邊高樓上倒下的汙水弄髒了衣服。而在城市的環保過程中,有的地區也會把自己產生的有害垃圾倒在鄰近的區域。上海千餘噸垃圾被運到無錫傾倒,無錫檢察機關日前狀告上海楊浦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等索要環境修復賠償。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21號公布,已受理這起「跨界傾倒垃圾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這是全國首例因跨區域傾倒垃圾向行政機關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

  2016年12月2日,無錫市錫山區人民法院審結上海垃圾跨界傾倒無錫案。以徐國強為首的四個被告人分別被判處一年六個月至一年九個月不等刑期。

  2013年起,無運輸處置生活垃圾資質的徐國強以處置「分類垃圾」為名,與上海市楊浦區綠化與市容管理局籤訂生活垃圾承運和處置合同。截至2015年5月被查獲,徐國強的船隊實際傾倒在無錫惠山區洛社鎮直湖港地塊的生活垃圾總計1670噸。

  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環保審判法庭庭長王作化表示:「跨界傾倒生活垃圾的行為需要通過司法手段予以堅決打擊,這種行為不僅應當承擔刑事責任、民事責任,還要對環境修復責任以及環境功能損失方面的費用等民事賠償責任。在以後,這種行為將得到遏制。」

  那麼,治理汙染的費用應該由誰來承擔?無錫市檢察機關認為,垃圾的來源是上海市楊浦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遂將該局等7名被告告上了無錫中級人民法院的法庭。2月20日無錫市檢察院以違法處置生活垃圾、共同侵害環境為由對上海市楊浦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目前,無錫中院已受理此案。

  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顧錚錚表示:「我們加大對公益訴訟案件的審理力度,也是加大對企業的社會責任的追究,我們在執法過程中對汙染行為加大賠償責任,加大刑事打擊力度,以及公益保護的義務。」

  由於國內目前沒有類似的案例,江南大學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詹旭坦言:「由於國內還沒有這種比較大型的跨界汙染案先例,在裡面很多的有一些環境的採樣規範,包括點位採樣,以及後續的環境修復範圍劃定,屬於開創性的研究。目前,第一階段是快速響應,委託第三方進行汙染物的鑑定。因為鑑定報告上可以很直觀地看到有毒物質的界定,所以才有後續環境汙染案件的定性。無論是個人、行政單位,或是某個部門,一旦涉及環境違法,就必須要承擔違法的代價,必須要讓他承擔環境汙染的民事賠償。」

  據不完全統計,僅2016年全國範圍內被媒體曝光的垃圾跨界偷倒案件就達到十多起,呈高發態勢。一些地方因自身垃圾處理能力不足,會選擇將部分垃圾交給第三方處置。而一些承接的外包商實際上並不具備相應能力,從地方政府接生意時亂報低價搶單,接手後根本處置不了,一倒了之。而且還不敢在本地倒,怕被查處,於是轉包運到外地隨意亂倒。這樣甲地的垃圾被扔到乙地,乙地的垃圾也可以被偷運到甲地,更加大了對環境的破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就此進行評論和解讀。

  常紀文:「最近幾年,垃圾跨界傾倒以及危險廢物跨界運輸現象比較多發。無錫市檢察院提起的公益訴訟,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解讀:

  第一,無錫市檢察院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是有依據的。2015年7月1號,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全國檢查機關可以提起環境民事和行政公益訴訟,前提條件是逐級到最高人民檢察院批准。

  第二,這一案件符合公益訴訟的需求與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決定。因為跨界傾倒垃圾的行為汙染了環境,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與國家利益。最高人民檢察院授權決定的公共利益和社會組織提起公益訴訟的公共利益有一定的區別。此外,這一行為產生了應計費用,特別是生態修復費用以及後續的管理與監測費用。受損地區可以據此提出請求賠償的公益訴訟。

  第三,無錫法院受理的原因是無錫是損害結果發生地,作為民事案件,可以作為審理的法院。所以無錫市檢察院根據授權可以提出環境民事賠償的公益訴訟。

  第四,當事人應當承擔什麼樣責任。他們汙染了環境、沒有處置能力、沒有運輸資質,等於觸犯了刑法。因為你還造成了損害,還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能修復最好,若不能修復則要支付賠償金。

  第五,被告之間可能要承擔連帶的賠償責任。從行政違法上來看,垃圾的委託方、承包方都有故意違法行為,違法行為是一環扣一環,最後產生了嚴重後果。另外,承包方與運輸方在沒有垃圾運輸資質時就進行垃圾的運輸和處置。特別是委託方明知承包方、運輸方存在違法行為的情況下,仍然進行委託行為,且價格極低。按照『誰汙染誰治理』的原則,被告應承擔民事責任。而其中存在一個關鍵問題,《環保法》,《水汙染防治法法》,《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在最高人民法院有關的司法解釋中,對於通過合同來委託第三方運輸、治理的責任如何分攤,目前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這會對這一案件的審理製造一定的法律上的障礙。

  第六,這一案件的審理可以簡化。由於在之前的刑事案件中,五名被告已被判刑,這起刑事案件的審理中產生的證據,可以為民事索賠案件所利用。

  最後,我認為城市垃圾產生的越來越多,包括農村的垃圾也產生的越來越多,很多地方垃圾處理的能力有限,就想偷偷地越界傾倒。這一案件的審理,對打擊跨界汙染轉移起到一個警示的作用。我希望以後這種案件越來越少。」

相關焦點

  • 環境治理切莫「以鄰為壑」
    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一直是輿論關注的焦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了要「科學施策、標本兼治、鐵腕治理,努力向人民群眾交出合格答卷」。可以說,今年國家推動環境治理的力度將會再次加大。
  • 關於徵集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評審專家建立完善評審專家庫的公告
    >為進一步提升我市環境保護、安全生產類行政審批工作專業化水平,充分發揮專家在行政許可審查中的技術支持作用,切實提高項目審查審批工作質量和效率,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擬在全省範圍內徵集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評審專家,建立完善評審專家庫。
  • 切實踐行責任擔當 經開城建集團助力美麗經開建設
    6月3日上午,經開區城建集團召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專題會議,傳達學習6月2日黨工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專題會議精神,並對集團近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相關部署。會議強調,緊抓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要務必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會議要求,一是要切實強化大局意識和責任擔當,積極落實治汙減霾監管主體責任。
  • 中國銀河證券:發揮「守門人」作用 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據悉,專項行動將持續2-3年,旨在通過教育宣傳和從嚴加強監管執法,督促上市公司依法誠信經營,真實、準確、完整、及時信息披露,做守底線、負責任、有擔當、受尊敬的企業,有效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培育健康良好的市場生態。新華網投教基地陸續刊發「誠實守信 做受尊敬的上市公司」投資者保護專項行動系列宣傳文章,此為第九篇。
  • 福建省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及治理專家庫專家名單公布
    近日,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發布《福建省生態環境廳關於公布福建省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及治理專家庫專家名單的通知》,詳情如下:各設區市生態環境局
  • 海洋保護,中國有作為有擔當(觀象臺)
    近日,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守護地球」主題邊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中方支持二十國集團在減少土地退化、保護珊瑚礁、應對海洋塑料垃圾等領域深化合作,打造更牢固的全球生態安全屏障。這是中國對守護藍色地球的最新表態。
  • 「北大荒」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專家座談會在京舉行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和中央1號文件精神,進一步提高「北大荒」黑土地的設施條件、內在質量和生態環境,充分發揮「北大荒」在對東北黑土利用和保護體系構建、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中的重要引領作用,2020年11月28日,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技推廣中心、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和東北地理和農業生態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研究所和河南省土壤調理與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單位土壤專家學者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聯合舉辦
  • 無極縣環境保護「決戰2020」攻堅大會召開
    無極縣環境保護「決戰2020」攻堅大會召開 2020-03-21 1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公開售賣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金毛狗蕨,電商環境友好工作委員會呼籲下架
    4月13日,一位植物專家發來了這樣一則信息,他發現某寶網等平臺上倒賣國家重點保護植物金毛狗蕨的信息還非常多。店鋪範圍遍布貴州、福建、四川、廣西、廣州、杭州、廣東清遠等十幾個省市。中國綠髮會電商環境友好工作委員會(籌)呼籲電商平臺積極履行環境責任,將這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迅速下架。
  • 海洋環境保護
    渤海近岸海域的環境保護要分階段推進,力爭實現以下三個階段的目標; 近期目標:到2000年,工業汙染源達標排放,海上船舶和石油平臺汙染源達標排放;到2005年,深入開展沿海及入海河流沿岸地區工業汙染源達標排放工作,建設、改造完成一批市政汙水處理工程和設施,有效削減入海河流、直排口、城市混合排放口汙染物入海總量,使其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渤海近岸海域環境嚴重汙染的趨勢減緩
  • 清潔沙灘 保護海洋環境
    為切實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建設美麗濱海茂名,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組織30多名環保志願者,於當日上午到浪漫海岸,開展「清潔沙灘,保護海洋環境,共創國家衛生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志願者服務活動。記者在現場看到,一行穿著藍馬褂和綠馬褂的志願者隊伍,成了海岸線上的一道靚麗風景線。烈日下,志願者們沿著沙灘進行地毯式搜索,仔細撿拾遺留在礁石和灘涂上的餐巾紙、包裝袋、礦泉水瓶等垃圾。
  • 舉一反三切實提高為民服務水平
    市委辦幹部科科長曾軍表示,市委辦公室作為踐行「兩個維護」的第一方陣,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優化營商環境這個重要工作上來,對反映作風建設的一些問題、舉措,要第一時間回復辦理,以實際行動體現政治擔當。「這些反映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說,是我們沒有把群眾當作親人去對待。」市政府辦公室秘書二科副科長葛懷海說,看完直播後,內心觸動很大。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加強 生態環境保護依法...
    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環境信息依法公開機制不斷健全。發揮媒體輿論監督作用,支持新聞媒體對各類破壞生態環境案件進行曝光。優化公眾監督機制,建立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制度,完善信訪投訴工作機制,引導具備資格的環保組織依法開展生態環境公益訴訟,鼓勵群眾用法律的武器保護生態環境。2019年,全國「12369」環保舉報平臺共接到群眾舉報53.1萬件,基本做到按時辦結,切實維護群眾環境權益。
  • 環境保護從點滴做起,安全生產讓警鐘長鳴
    為深刻汲取事故教訓,切實做好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防範,有效防範和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近日,弋江區生態環境分局開展行業有限空間作業專項排查,排查人員對危廢經營處置企業、汙水廠、汙水處理工程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進行排查,重點查看了有限空間作業風險點識別和臺帳建立情況、安全管理制度執行情況、有限空間作業和應急救援設施設備配備情況等,從源頭抓起,對排查發現的問題,建立問題清單,及時督促整改,進一步壓緊壓實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責任
  • 「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江蘇省自然資源廳舉辦世界海洋日...
    根據自然資源部通知要求,結合江蘇省疫情防控要求和實際情況,江蘇省自然資源廳組織江蘇省海塗研究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和南京海底世界等單位共同舉辦了面向社會公眾的海洋日主題線上系列宣傳教育活動,以達到呼籲社會大眾採取切實措施保護海洋環境,維護健康的海洋生態系統,提升公眾海洋意識的目的。今年的海洋日系列活動以「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為主題。
  • 壹快評丨別讓抗疫重回「以鄰為壑」,影響經濟復甦
    不過,近期部分地區出現了年初疫情開始階段過度防疫和以鄰為壑的現象。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要求,不得對來自低風險地區的人員和車輛進行限制。但一些地區在執行時常常「一刀切」、擅自擴大中高風險地區範圍。比如某大城市近期僅有一個村及數個小區等社區為中風險地區,但一些地方卻對來自整個轄區乃至全市的人員進行限制,不僅違背精準防疫的精神,也將影響正常經濟活動的開展。
  • 水環境治理要樹立系統治理觀
    生態環境治理的各環節、各層面、各領域同樣存在著相互關係和內在聯繫,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要從系統工程和全局角度看待生態環境治理,決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筆者在水環境治理的實踐中感到,系統治理觀貫徹不到位,已經成為當前一些地方水環境治理的通病。水汙染防治工作被動推進,跟不上節奏的現象較為普遍。
  • 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發布
    人民網北京6月5日電(記者 餘璐)5日上午,由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共同主辦的「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20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在北京舉行。在活動現場,「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正式發布。據了解,「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自2019年11月起開始徵集,經過近7個月的徵集、專家評審、公示、網絡投票等過程,從2400餘件作品中遴選,再經專家評審、調整優化最終確定。首次推出的「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將供社會各界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時免費使用。
  • 關於藉助環保督察打好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的建議
    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水平,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加快把吉林市建設成為生態宜居城市。   二、本著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嚴肅態度,繼續把各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抓實抓細。
  • 臨汾翼城分局、汾西分局召開2020年環境執法大練兵動員部署會
    的生態環境保護執法鐵軍,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切實發揮汙染防治攻堅戰主力軍作用,以擔當作為奮力開創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局面。會議要求,全體執法人員必須在思想上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大練兵執法活動,要不斷提高執法過程中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在執法過程中不斷學法、用法,在學中練,練中學,在互學中促進,互學中互練,切實強化責任擔當,推動實現精準執法、規範執法、依法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