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相機基本都可以進行自動測光和自動曝光,利用相機的自動曝光功能也基本都會拍出曝光準確的照片。但是相機自動曝光功能是在相機自動測光的基礎上進行的,它有時候並不能夠正確的體現攝影師的思想和意圖,所以在一些特殊環境中準確曝光對於攝影師來說只是具有參考的作用。拍攝時我們需要在相機自動測光的基礎上進行相應的曝光調整,這就是所謂的曝光補償。也就是攝影術語中所說的"白加、黑減"。
理解測光
現在數位相機的測光系統是測定被攝對象反射回來的亮度,也就是是反射式測光。所測量的數值是以物體局部反射光線的18%灰為參考,相機依此作為曝光依據,可以使絕大部分景物獲得基本準確的曝光。但是我們身邊的景物不一定都接近18%灰,所以相機自動測光提供的準確曝光不一定是合適的曝光。有經驗的攝影師都會按照"白加、黑減" 的原則來調整曝光 。
白加黑減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研發人員的努力,現在相機的測光系統基本可以保證大多數的場景的測光準確性,但是在一些特殊環境或攝影師有主觀拍攝意圖的情況下,單純按照相機的測光數據拍攝有時會出現一定的偏差,如拍攝雪景時 ,按照相機的自動測光和自動曝光來拍攝,所得到的照片一般都會出現曝光不足的現象 ,白色的雪景往往會偏灰;同樣,拍攝黑色或深色物體時,自動曝光所獲取的照片同樣會使黑色偏灰,這樣的照片效果自然不能令人滿意。所以,曝光補償的作用極為重要。
我們現在常用的相機一般都有曝光補償功能 ,在相機上的識別符號是"+/-"。在自動曝光模式下,可以按照1/ 2EV 、1/3EV ,甚至更小的幅度來進行曝光量的增減。
"白加黑減"的基礎用法,就是拍攝白色或淺色物體時 ,增加曝光補償,以便顯示出基本正確的白色。
拍攝黑色物體時,減少曝光補償時黑色物體不會發灰 ,基本貼近我們眼睛看到的顏色。當然,不同的物體反光率不同,曝光補償的增減幅度也不會完全一致 可根據拍攝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根據拍攝效果進行合適的補償。
什麼是"白加"
"白加、黑減"中的"白加"是拍攝白色或淺色物體應增加曝光量之意。不過"白加"不一定只適合拍攝白色或淺色物體 ,在攝影創作中,有許多時候需要增加曝光量。比如拍攝一些花卉及高調人像作品時,增加曝光量不僅可以使主體看起來更加乾淨柔和 ,還可以讓淺色背景曝光過度,形成更加簡潔畫面構圖。
在逆光條件下拍攝物體的時候,適當增加曝光量還可以增加透明物體的通透感,也能使逆光環境下的主體正確的曝光。
什麼是"黑減"
"黑減"是拍攝深色環境或物體時需要減少曝光量。比如拍攝黑色的煤礦、建築、汽車時,如果按照相機自動測光的數據進行曝光,黑色也會按照18%灰來體現。所以在拍攝深色及黑色物體時,應該適當減少曝光量,以獲得正確的色彩表現。減少曝光需要適度,避免主體曝光不足。
無論"白加"還是 "黑減"都是曝光補償的一個概念。拍攝低調的攝影作品時,可以利用曝光不足使大面積的暗調景物處於黑色調之中,利用明暗對比,使畫面形成暗調為主 ,高光突出的藝術效果。
曝光補償對畫面反差會產生一定的效果。如果需要畫面中有較強的明暗反差,突出主體,可以適當減少曝光;相反,如果想得到柔和的效果,可以適當增加曝光量,減少畫面的反差。在風光攝影中,減少曝光量還可以使色彩更加濃鬱。
直方圖的作用
數碼時代我們很多攝影師在拍攝時都會參照相機的直方圖來判斷曝光的準確性,數位相機上的直方圖是曝光量的曲線圖,通過直方圖的橫軸和縱軸我們可以大概判斷曝光是準確、影像的層次是否豐富。直方圖上的坐標圖形就是數碼照片的色調曲線,它表示的是構成圖像色調深淺的分布狀況。直方圖的水平軸方向是一個256級灰度標 : 左端為0,中間為127, 右端為255。縱軸方向顯示了構成各色調的像素數,線越向上就表示像素信息越多。所以,數位相機的直方圖非常重要,因為圖像的調整範圍是有限的,前期把握好合適的曝光也是為後期調整留下更大的空間。
在買相機我們要注意這3點
1、明確預算
2、明確拍攝要求
3、明確可持續性
只是拍照玩玩,預算不高可以選擇入門級單反、微單。
想要專業學習攝影可以一步到位直接購買更專業的全畫幅相機
一、佳能M50(參考價:4199 微單相機)
抓拍速度和對焦速度要比200D2好一些。比較適合有抓拍需求的入門選手。
1、推薦指數:5顆星
2、推薦理由:畫質高、適合旅遊、拍照性能強
3、相機參數
觸屏:可觸屏 重量:354g 像素:2410萬 顏色:黑/白
4、適合人群:適合日常/旅遊/風景,攝影入門推薦,而且自帶美顏功能
二、佳能200D2(參考價:3999 單眼相機)
目前佳能銷量第一的單眼相機,因為顏值高,深受女孩子喜歡,新手入門可以考慮。
1、推薦指數:4顆星
2、推薦理由:小巧輕便、適合女生、續航能力強
3、相機參數
觸屏:可觸屏 重量:406g 像素:2410萬 顏色:黑/白/棕
4、適合人群:適合新手,操作簡單,顏值高,很多女孩比較喜歡
三、佳能M200(參考價:2699 微單相機)
和M50性能幾乎相同,拍照是個不錯的選擇,需要拍攝vlog不建議入手,不帶麥克風接口,收音不好。
1、推薦指數:5顆星
2、推薦理由:性價比高,操作簡單 ,新手入門機
3、相機參數
觸屏:可觸屏 重量:262g 像素:2410萬 顏色:黑/白
4、適合人群:適合女生,可拍人像,美顏效果學生黨可入
四、佳能1500D(參考價:2999 單眼相機)
佳能單反,性價比很高的機器,價格便宜,外觀霸氣,適合預算不多的小夥伴。
1、推薦指數:3顆星
2、推薦理由:日常攝影,價格便宜,新手入門機
3、相機參數
觸屏:無觸屏 重量:427g 像素:2410萬 顏色:黑
4、適合人群:入門單反性價比最高的單眼相機,喜歡霸氣外觀可入
五、富士X-A7(參考價:4699 微單相機 )
外形復古,可選擇顏色多,vlog,視頻都不錯。
1、推薦指數:5顆星
2、推薦理由:膠片模式,外觀復古,高精細畫質
3、相機參數
觸屏:可觸屏 重量:271g 像素:2420萬 顏色:灰/銀/綠/棕
4、適合人群:直出效果好,視頻4K無裁剪,人像美顏,外形復古
六、佳能800D(參考價:5999 單眼相機)
相機的性能幾乎跟M50一致,喜歡霸氣外表可以入手。
1、推薦指數:4顆星
2、推薦理由:夜間人像,五軸防抖,高精細畫質
3、相機參數
觸屏:可觸屏 重量:485g 像素:2420萬 顏色:黑
4、適合人群:佳能相對專業的入門機,適合旅遊家庭使用,操作簡單,畫質好
七、佳能80D(參考價:8099 單眼相機)
相機相對專業,比較合適有攝影基礎的寶寶入手。
1、推薦指數:4顆星
2、推薦理由:操作簡單,創意拍照,270°旋轉屏
3、相機參數
觸屏:可觸屏 重量:650g 像素:2420萬 顏色:黑
4、適合人群:相對專業的相機,佳能中端機器,比較適合中級攝影發燒友。
八、佳能M6ll(參考價:5999 微單相機)
直出效果好,和A6400性能幾乎一樣,如果主功能拍照可以考慮。
1、推薦指數:4顆星
2、推薦理由:輕巧便捷,高清拍照,創意濾鏡
3、相機參數
觸屏:可觸屏 重量:361g 像素:3250萬 顏色:黑/銀
4、適合人群:直出效果好,適合不想修圖,適合vlog用戶
九、索尼A6100(參考價:4499 微單相機)
自然美膚,性能沒有6400強大,拍攝拍照足夠。
1、推薦指數:4顆星
2、推薦理由:自然美膚,4K無裁剪,實時眼部對焦
3、相機參數
觸屏:可觸屏 重量:352g 像素:2420萬 顏色:黑/銀/白
4、適合人群:相對專業的相機,性價比高,適合viog
十、索尼A6400(參考價:5999 微單相機)
金屬機身,視頻可以追焦對焦,拍照和vlog功能強大。
1、推薦指數:4顆星
2、推薦理由:追蹤對焦,金屬機身,電池續航強
3、相機參數
觸屏:可觸屏 重量:396g 像素:2420萬 顏色:黑/銀
4、適合人群:相對專業的相機,適合拍攝視頻,適合vlog,旅遊拍照
十一、富士X-A5(參考價:2699 微單相機)
直出效果很高人像抓拍都不錯,適合不想後期的小夥伴。
1、推薦指數:4顆星
2、推薦理由:小巧輕便,觸摸對焦,直出色彩好
3、相機參數
觸屏:可觸屏 重量:271g 像素:2420萬 顏色:灰/銀/粉/深銀
4、適合人群:直出效果好,適合外出旅遊,人像美顏,適合抓拍
十二、富士X-T100(參考價:3999 微單相機)
三向翻折屏幕,適合自拍街拍,既復古又時尚,能夠直出色彩。
1、推薦指數:3顆星
2、推薦理由:復古輕便,觸摸操作,電子取景器
3、相機參數
觸屏:可觸屏 重量:399g 像素:2420萬 顏色:/銀/綠深銀/金
4、適合人群:性價比高,操控簡單方便,膠片效果,適合旅遊,街拍
1.白平衡
白平衡的英文為White Balance,其基本概念是「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將白色物體還原為白色」,對在特定光源下拍攝時出現的偏色現象,通過加強對應的補色來進行補償。合適的相機白平衡必須考慮光源的「色溫」,即白光的相對溫度或冷度。我們的眼睛非常善於判斷不同光源下的白色,但數位相機在自動白平衡(AWB)方面往往有很大的困難——而且會產生難看的藍色、橙色甚至綠色的陰影。理解數字白平衡可以幫助你避免這些色彩投射,從而在更大範圍的光照條件下改善你的照片。簡單地調整好白平衡通常可以使照片的顏色得到最大的改善。一個不正確的白平衡會使你的照片顏色發生轉變,並能顯著降低對比度和色彩飽和度:
不正確的白平衡
調整後的白平衡
首先調整色溫,然後再對色調進行調整。
前者控制照片中環境光源的冷暖,而後者控制照片色彩的總體傾向。在普通日光下,一般沒有必要對色調進行調整,然而當拍攝使用螢光燈和其他人工照明可能需要對色調進行大量地調整。
PS中的白平衡調節欄
問題場景。
相機通常會在白平衡上犯最大的錯誤,因為場景的亮度是最多變的,在拍攝日落、室內照明和低光照片等時,要格外注意白平衡。
其他工具。
如果圖像中有一個中性灰色的物體,你也可以使用「白平衡工具」(或類似的命名工具)來自動設置白平衡,這樣也可以使你照片的偏色問題得到解決。
2.曝光
一張照片的曝光是極其重要的,雖然這主要取決於前期拍攝時相機的設置,有時候我們已經儘可能的獲得準確的曝光,然而還是不盡如人意,因此在這一步,我們需要對曝光進行調整:
欠曝(照片中藍框部分)
曝光適當
過曝(照片中紅框部分)
對於曝光調整,一些一般的技巧包括:
直方圖
在使用數位相機拍攝圖片時,圖像直方圖可能是要熟悉的最重要的概念。直方圖可以告訴你你的照片是否被正確地曝光,光照是強烈的還是平坦的,以及什麼調整是最好的。
直方圖所顯示的照片中的信息
上面的照片是一個例子,它包含一個非常廣泛的色調範圍,用標記來說明在場景中各區域映射到直方圖的亮度級別。這個海岸場景包含很少的中間色調,但是在圖像的左下角和右上角分別有豐富的陰影和高光區域。這轉化為一個直方圖,它在最左邊和最右邊都有一個高像素的計數。
從直方圖可以看出對比度的不同
直方圖還可以描述對比度的大小。對比度是對場景中亮區和暗區亮度差異的度量。廣義直方圖反映的是一個具有顯著對比的場景,而狹義直方圖反映的對比度較低,可能會顯得單調或無趣。在霧中拍攝的照片對比度較低,而在強光下拍攝的照片對比度較高。通過強調紋理,對比度可以對圖像產生顯著的視覺影響,如上圖所示。高對比度的水有更深的陰影和更突出的亮點。
如果你還是對直方圖有些疑問,推薦你閱讀一下之前的文章:如何用直方圖判斷曝光是否準確
局限性
避免過度補償,如果你增加了太多的曝光,陰影中的噪點就會變得更明顯,而減少太多曝光會導致暗部細節缺失。在這兩種情況下,這可能意味著你原來的曝光方式是錯誤的。需要記住的是,曝光不一定是一個「正確」的答案,它通常也取決於你的藝術意圖,因此只要「看起來不錯」就可以了。
3.降低噪點
PS中降噪選項
如果你使用高ISO進行拍攝,那麼後期時你可能需要這一步。首先,在任何其他圖像編輯之前,降噪是最有效後期處理手段,除了上面的步驟1和2(曝光補償和白平衡)以外:
照片中的大量的原始噪點(高ISO值下拍攝)
將上面的照片進行降噪處理
最理想的照片(低ISO值下拍攝)
類型
圖像噪點有多種類型;有些很容易移除,有些則不然。幸運的是,來自高ISO拍攝所產生的噪點是最容易解決的類型。
三種不同的噪點
隨機噪點的特徵是強度和顏色波動分別高於和低於實際圖像的強度。在任何曝光時間下都會有一些隨機噪點,並且受ISO值的影響最大。即使曝光設置相同,隨機噪點的樣式也會改變。
固定模式噪點包括所謂的「熱像素」,當一個像素的強度遠遠超過周圍隨機噪點波動的強度時,就定義為熱像素。固定模式噪點通常出現在很長時間的曝光中,並因色溫變高而更加明顯。固定模式噪點的獨特之處在於,如果在相同的條件下(色溫、曝光時間、ISO值),它將顯示的熱像素分布是幾乎相同的。
帶狀噪點與相機高度相關,是相機從數字傳感器讀取數據時引入的噪聲。帶狀噪點在高ISO,或者圖像暗部被過度增亮時最明顯。根據相機型號的不同,對於某些白平衡,帶狀噪點也會增加。
降噪前的照片
面照片中星空的固定模式噪點比較嚴重
經降噪處理後,可以看到固定模式噪點被大大降低了
降噪後的照片
雖然固定模式噪點看起來更令人討厭,但由於它是可重複的,所以通常更容易去除。相機內部的電子設備只需要知道圖像的模式,就可以把這些噪聲去掉,從而顯示出真實的圖像。在最新一代數位相機中,固定模式噪點比隨機噪音的問題要小得多,但即使是最輕微的固定模式噪點也比隨機噪點更容易分散注意力。而隨機噪點通常很難在不降低圖像質量的情況下去除,計算機很難從細微的紋理圖案中分辨出隨機噪點,比如那些泥土或樹葉上的紋理,所以如果你試圖去除隨機噪點,你最終也會去除這些紋理。
局限性
降噪的目的是減少噪點,而不是完全去除,因為後者會使照片平滑的不自然。有些噪點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意料之中的。
銳化
降噪通常與銳化同時進行,因此這一步可能需要與第5步結合使用。這是因為它們可以相互抵消:銳化增加了噪點,但噪點降低通常會降低銳度。
4.鏡頭校正
PS中的鏡頭校正選項
三個常見的鏡頭缺陷(可糾正)就是暗角,變形(畸變)和色差:
三種常見的鏡頭缺陷
暗角
當你使用小光圈時暗角是最普遍的,儘管一些鏡頭比其他鏡頭更容易受到影響。有時候一個小的暗角是有益的,因為這可以把注意力吸引到圖像的中心,使照片的邊緣不那麼突兀。還要注意,對暗角的校正會增加邊角附近的圖像噪點。然而,如果你的暗角實際上是由於物理遮擋(如鏡頭罩或濾鏡),那麼很不幸,這是無法糾正的。
可以看到未糾正前照片的暗角比較明顯
對暗角進行校正後照片
變形(畸變)
當你使用廣角鏡頭或長焦鏡頭(或在極端使用變焦鏡頭)時,變形是最常見的。不要試圖修復它,除非它是清晰可見的,因為這樣做可以稍微降低角落的解析度或者改變你的構圖。在風景攝影中,變形通常是可以接受的,但在建築攝影中則不然。
原始照片產生變形,上方的橫梁有一定弧度
經校正後,照片畸變有所改善
色差
色差一般會出現在使用小光圈拍攝時、靠近照片四角的區域和具有高對比度細節的區域。當對色差進行校正時,可以以照片四角中高對比度區域的細節為參考。
5.細節
圖像銳化是一個強大的工具,更加強調紋理和焦點。在某些情況下,任何照片都需要它,不管你是否意識到它已經被應用了。例如,數位相機的傳感器和鏡頭總是在一定程度上使圖像模糊,這就需要校正。然而,並不是所有的銳化技術都是一樣的。如果操作太過,可能會出現難看的銳化效果。另一方面,如果處理正確,銳化通常可以明顯地提高圖像質量,甚至比升級到高端相機鏡頭更有效。
PS中的銳化選項
大多數銳化設置在照片編輯軟體中通常可以調整至少三種設置:
數量-控制整體強度的銳化效果,並通常以百分比列出。通常開始調整時會設置成100%。
半徑-控制要增強的邊緣的大小,其中較小的半徑可以增強較小的細節。通常理想的半徑設置與照片中最小細節的大小相當。
蒙版-在銳化時,它可以將亮度變化控制到最小,這可以用來避免銳化噪點。
細節-控制更加精細的銳化效果(在給定的半徑值內),以及影響整體銳化強度。較高的值強調精細的細節,並且也增加了整體的銳化效果。因此,你可能需要結合數量設置來進行調整。
銳化前,花蕊部分的細節較差
銳化後,花蕊的細節得到增強
6.對比度
在太陽下或在明亮的室內光源附近拍攝的照片通常對比度較低(因為這些是鏡頭光暈的主要原因)。提高對比度通常會給你的圖像帶來立體感和空間感:
照片中整個畫面顯得比較平
增加對比度後,照片中蝴蝶的立體感增強
如果低對比度是是照片的一個特徵(比如霧霾中的照片),那麼過多的對比會讓你的拍攝對象看起來不真實。
高對比度也會使顏色看起來更飽和,可以參見上邊兩張圖,對比度增加的同事,顏色也更加飽和了。
7.圖像修正
這一步主要是針對照片做一些細微的調整,比如旋轉或者拉直。與此同時,它還能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二次構圖,而實現這一目的的方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裁切。通過簡單的裁剪照片可以增強其構圖。如果你不知道應該如何對照片進行裁切或者二次構圖,那麼你可以閱讀之前文章簡單易用的構圖技巧—三分法構圖,這也許會給你提供一些思路。
遠處的海平面太靠近照片邊緣,整個畫面看上去比較不協調
通過裁切,使得照片在構圖上看上去更加合理
8.微調
在所有調整都完成之後,你還需要一些微調,比如顏色調整或去除一些汙點等:
照片中存在鏡頭斑點
去除鏡頭斑點後的照片
顏色-飽和度,自然飽和度和其他顏色的調整。然而,如果白平衡、曝光和對比度都設置好了,這些通常都是不必要的。
選擇性增強——去除汙點/瑕疵(如上所示)、創造性銳化(如在肖像中某人的眼睛)和選擇性降噪(在其他平滑的區域,如天空或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