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船模承載著海洋文化夢

2020-12-11 深圳晚報

《漂泊的船——流失海外的中國古船模研究》 梁二平 張巖鑫 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20年11月出版

李福瑩(媒體人)

2012年元旦,《漂泊的船——流失海外的中國古船模研究》作者之一的梁二平,與曾經在中國海關工作過的深圳知名文化人陳悅成聯手進行一項文化考察時,無意中從陳悅成家庭藏書中「淘」到了一本中國海關總稅務司梅樂和的中國古船模畫冊,由此開啟了他尋訪流失海外的中國古船模的道路。

不久,梁二平與本書的另一位作者、好友張巖鑫博士聊起尋訪和複製中國古船模的想法,兩人一拍即合,計劃先在國內沿海尋訪業內人士,了解流失海外的中國古船模的情況,然後再到國外重要的海洋博物館考察,此項考察2018年更是入選了「流失海外的中國古船模研究」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存世中國古船模大多漂流海外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引以為傲的是造船技術,但那些船呢?除了蓬萊的、泉州的古船博物館有那麼一點點古船遺存外,別處連殘船也見不著了。幸好,濃縮古船身影的還有一個寶貝——古船模;可是又有幾個人見過存世的中國古船模呢?事實上存世的中國古船模大多已流失在海外。

從目前張巖鑫、梁二平了解到的情況看,中國古船模走向世界的渠道主要是參加當時興起的世界展覽會。1851年,當時的世界強國英國,首先在倫敦舉辦萬國工業產品大博覽會。1867年,大清總理衙門正式將世界博覽會事務承辦權交給了洋人執掌的大清海關總稅務司署。1873年起,大清海關第一次代表大清政府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籌備展品,參展奧匈帝國維也納國際博覽會,而到了1905年,大清海關總稅務司署最後一次代表中國政府參展。大清海關共承擔過8次組織中國船模赴世界展覽會展出的任務,中國船模成為中國參加國際博覽會的代表性展品。

在本書展開的研究中,兩位作者還發現幾次非世界博覽會和專業展會中的中國船模展示情況:

一是上世紀30年代,從中國運到英國的梅樂和個人收藏的中國古船模,展覽在倫敦科學博物館舉行。二是1940年,美國地理學教授斯賓塞博士夫婦,將私人收藏的四十多艘中國船模,帶回美國,進行私人展示。還有一次是,法國東方海軍藝術研究者艾蒂安·席高特,從中國收集和訂做的一批船模,計有20餘艘,全部帶到了歐洲。

中國船模已有幾千年歷史

上面提到的這十次出國展出的中國船模,由於歷史的原因,並沒有全都返回中國。兩位作者借「一帶一路」之東風,近幾年來,一直追尋漂泊海外的中國古船模,一路追尋到歐洲、澳大利亞,甚至美洲……在進行這一專項考察時,國內和國外的朋友都曾問他們,這些中國古船模對中國的文化有何意義?

他們告訴外國朋友,中國船模是中國舟船文化和航海文化的重要載體,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從河姆渡遺址出土七千年前的陶製船模,到廣東、廣西、湖南等地出土的漢代陶製、木製的船模,可以看出,早期船模無不承載著漁獵先民對於幸福生活的嚮往,以及對於神祗的膜拜和感恩。古代工匠為了造船更精確,在造船之前會先製作出微縮模型,而後按比例放大,再做成實體大船;從考古學的意義上講,也可以說古代船模再現了古老的中國造船技術,甚或古老的航行與貿易歷史,比如,船模表現的船尾舵,就清晰地反映了中國船舵的發明與演進。

同時,船模所表現海洋信仰,在宋代也達到了高峰,由福建興起的媽祖信仰,對古代船家可謂影響深遠。在新船下水出航前,船家通常會製作一艘同款船模供奉在媽祖廟內,據說這樣媽祖就會時刻關心此船的安全;在航海活動中遇到大風浪或生病災難,人們也會向媽祖祈禱許願;也會在平安脫險後到媽祖廟,通過送船模等活動來還願……散布在各地的媽祖廟,因此留下了一些古代的船模。

當然,船模的主要功能是為造大船服務。中國先民造船主要靠兩件東西,一個實物模型,二是紙本則例(即工程樣本),這兩樣東西在中國乃至世界造船史都極有價值。從兩位作者在中國沿海考察的情況看,除了近年來新製作的中國帆船模型以外,國內已經找不到按比例縮制的古帆船船模,諸多非遺傳承人手裡也沒有原版古船模。正因如此,才有了中國船模界對流失海外的中國古船模的一份關注與期盼。

舟船文化研究迎來發展機遇

回顧這些中國古船模的海外展示與研究,就會發現晚清至民國半個世紀間,自中國沿江沿海各口岸城市的中國古船模,高頻率地、成規模地、成系列地遊走於世界各主要城市;它們無論代表著中國官方,還是中國民間,中國古船模都是作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展品之一,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代表作品之一;它們成為西方世界了解中國的獨特符號和文化塑影。毫無疑問,中國古代船模曾是一個現象級的西方課題,這個現象在當時出現,並非偶然,恰如它在今天受到的關注,也是歷史之必然。

關注這些古船模在海外的下落,不僅要藉此探究這些來自中國不同水域、命名獨特、功能豐富的船模在中國造船史上的位置,也希望藉助對這些古船模收集、整理與展示,能夠在一定成度上還原它們所承載的歷史、科技、經濟和文化的多方信息,為中國舟船文化提供研究樣本和學術支持,為未來舟船文化研究提供歷史借鑑。

相關焦點

  • 第一屆手工船模大賽成功舉辦
    為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海洋意識與團隊協作精神,由海洋學院團委、學生會主辦的主題為「變廢為寶,走進海洋」第一屆手工船模設計大賽圓滿結束。大賽自11月15日開始,由學生自行組成跨年級跨專業3-8人的隊伍,在兩周的時間內,學生們秉持節約環保的理念,以廢舊紙盒為主要材料,同時使用輔助材料和工具進行設計。
  •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海洋地質創新成果_中國海洋外宣第一官網 海洋...
    為支持海南建設成為中國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標杆,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充分發揮地質工作基礎性、先行性作用,形成了一批海洋地質創新成果。近期,在系統調查與綜合研究的基礎上,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編制完成相關地質圖集2套,新發現大型海砂礦區1處,評價優選南海油氣資源礦權區3塊,為支撐服務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海洋地質基礎支撐。2018年,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與海南省人民政府籤署加強海南省地質調查工作戰略合作協議。
  • 2020海博會昨日深圳開幕 展示海洋經濟最強勁未來遼寧號模型方陣...
    ,從全自動海洋牧場到我國用來首次開採南海可燃冰的藍鯨1號鑽井平臺……我國海洋上的諸多國之重器模型這個周末都能在深圳會展中心看到!2020海博會聚焦船舶及港口航運、海洋資源開發、海洋高端裝備、海洋電子信息、海洋生物醫藥、海洋生態環保和安全六大板塊,一批全球領先的技術、
  • 南排河鎮後範村民手工制船模 保留漁家記憶
    船,對漁民而言,不僅僅是一個賴以生存的載體,它承載著無數漁民對於大海的深刻記憶和濃厚情感。歲月更迭,很多木質漁船已經被現代化機械船隻所替代,逐漸駛出了人們的視線。他先在腦子裡構圖,然後按照比例,將船模的輪廓繪製出來,接下來就開始製作船模。「每次出海回來,一有空我就鑽到屋裡做船模。」宋樹森說,經過近半年斷斷續續出海回家的時間,長約1米的「817型漁船」船模終於完成了。「當時別提有多開心了,我就盯著這個船模看了半天,越看越覺得有成就感。」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宋樹森笑著告訴記者。
  • 由船模製作走向仿古船,這個寧波企業家厲害了!
    於是,尤飛君決定製作古船模。「其實,造船模不比造大船容易。因為我要的是那種最大限度還原真船的古船模,船窗可以開,船帆可以升,船舵可以轉,甚至還能下水,這起碼得要8個工種的師傅。」不過對於尤飛君來說,最大的困難在於缺少圖紙。由於古代造船工藝主要靠口口相傳,很少有文字記錄,造完幾種常見船型的船模後,工作陷入了瓶頸期。
  • 小梅沙海洋世界正式開拆 將重建為國際一流的海洋公園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鄭創彬)為提升旅遊品質,重新煥發小梅沙的生機與活力,日前,小梅沙海洋世界正式開拆。這標誌著小梅沙翻開了二次開發的歷史性一頁。根據規劃,新的海洋世界將遷到一路之隔的海灘旁,預計2022年6月建成開園,屆時將給遊客朋友呈現一個國際一流的、全新的海洋世界。
  • 盤點海洋有關的經典動漫!保護海洋,人人有責!
    人類對於海洋的感情是複雜的。在遙遠的古代,面對海洋看到的是敬畏;在飢餓的年代,海洋中的資源不會枯竭;在大航海時代,看到海洋就想要徵服!如今,海洋不僅僅是資源產地、旅遊景點,更是與我們腳下的陸地一樣,承載了生命與熱愛!
  • 再見了,香港海洋公園?!
    很多人都說,來香港旅行可以不去迪士尼,可以不去尖沙咀購物,但一定要去海洋公園!比起外來進駐的迪士尼樂園,海洋公園這一座土生土長的主題公園,更能代表香港。via.菜尾蝗-旅行攝影香港海洋公園,是很多廣州人的童年回憶。小時候跟著爸爸媽媽去香港,如果能夠有機會去一次海洋公園,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 世界海洋日——熱愛藍色海洋,保護海洋生態
    歡迎關注「生態徐州」浩瀚海洋是生命的搖籃。美麗的珊瑚、古老的海龜、晶瑩的水母以及五彩繽紛、千奇百怪的魚類構成了多彩迷人的海洋世界,充滿著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更是給人無限的遐想。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讓我們一起走進海洋,認識海洋。
  • 昌邑市朱樹屏事跡陳列館與海洋科普館成功入選首批山東省海洋意識...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一剛 濰坊報導為充分發掘海洋資源,普及海洋知識,弘揚海洋精神,打造海洋意識教育公共平臺,12月8日,山東省海洋局印發了《關於對2020年度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命名授牌的通知》,決定命名25
  • 同樣是3萬左右,你會選帝舵領潛還是萬國超級海洋
    而在3萬左右的價位,帝舵領潛和萬國超級海洋非常出色,今天王輝就和大家一起比較一下,二者有何區別。 萬國超級海洋的尺寸要更大些,為44毫米,不鏽鋼材質表殼搭配上黑白相間的單向旋轉外圈,看上去既洋氣又醒目。
  • 面朝大海,追風逐浪——「山海少年」齊聚蛇口共享海洋文化盛宴
    同時,在深圳市南山區科普教育基地,即深圳蛇口郵輪中心,2020年比例模型公開賽和第七屆「風帆時代」海洋繪畫作品展也一併圓滿舉辦,三者共同構成了一場海洋文化藝術與模型文化工匠精神相融合的文化盛宴。第三屆「山海少年杯」海洋文化才藝大賽由深圳市海洋文化藝術研究會、深圳大學海洋藝術研究中心發起。
  • 國際五星級豪華郵輪海洋量子號抵達胡志明市港口
    承載6750名乘客和船員的國際五星級豪華郵輪海洋量子號 (Quantum of the Sea) 1月14日抵達胡志明市富美港。西貢旅遊服務公司(Saigontourist)負責接待郵輪海洋量子號並為其設計旅遊行程。
  • 溫州描繪國家級海洋經濟示範區「路線圖」
    廣袤的海洋經濟裡注入活力滿滿的民資力量,將催生怎樣的蝶變效應、帶來怎樣的美好前景?日前,省發改委、省自然資源廳正式印發《浙江溫州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作為國家級海洋經濟示範區,溫州將通過全力支持民營資本進入海洋經濟領域,探索民營經濟助推海洋經濟發展的全新路子。
  • 衝孔機模具凸模與凹模間隙放量依據是什麼?
    原因很簡單,減少凸模與凹模之間的模具摩擦;防止凸模衝孔時衝到凹模具上,造成凹模具損傷;凸模與凹模間隙放量適當能減少毛刺,能使管子順利抽拉自如;凸模具與凹模具放量不當,會造成凸模磨損嚴重導致模具不抗用,為此如何把握好凸模與凹模之間的間隙就成了製造模具關鍵環節之一。
  • 《海洋奇緣》劇情單一不掩創意光芒
    《冰雪奇緣》與《瘋狂動物城》原班人馬打造的迪士尼年底收官之作《海洋奇緣》來勢洶洶,我們絕對相信是原班人馬,因為它的故事套路是《冰雪奇緣》而技術特效是《瘋狂動物城》。劇中主人公莫阿娜為了拯救自己的族人與正在被黑暗吞噬的島嶼獨自尋找偷走海洋之心的毛伊並帶著他克服重重困難穿越大海歸還海洋之心。歸還海洋之心的過程中雖然因失敗迷茫自失但最終在「心靈導師」的引導下戰勝了內心而變的更加堅強。影片劇情設置十分簡單,如果為了電影劇情而走入影院恐怕要失望而歸但動畫電影的魅力遠不止電影故事。
  • 海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與海洋公益訴訟檢察定位
    □原則上,針對同一海洋汙染環境、破壞生態行為分別提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海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由同一審判組織先行審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案件,之後再審理公益訴訟案件中未被前案涵蓋的訴訟請求。  當前,我國海洋生態系統正承載著來自陸海的雙重汙染和開發壓力,近海汙染、非法捕撈、違法違規圍海填海、海上石油洩漏等問題仍然存在。
  • 「海洋牧場是發展趨勢」 《青島市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
    目前有13處海洋牧場被評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居全國第三,佔全國總量的1/9。為了貫徹山東省人民政府《山東省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方案》精神,落實市委關於向濱海休閒度假旅遊、海上觀光旅遊轉型的要求,推進青島市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實現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青島市制定了《實施方案》。
  • 水資源承載能力與水環境承載能力是什麼?
    水資源的承載能力是指其自身的水資源在一定的流域或區域內可持續支持經濟社會發展規模和維持良好生態系統的能力。水環境承載力是指在水體可以繼續使用且仍保持良好生態系統的前提下,可以在一定水域內容納汙水和汙染物的最大容量。
  • 凸模與凹模刃口尺寸你都搞不清,還能做好?
    凸模輪廓越磨越小,凹模輪廓越磨越大,結果使間隙越用越大。 計算原則: 設計落料模先確定凹模刃口尺寸:以凹模為基準,間隙取在凸模上,即衝裁間隙通過減小凸模刃口尺寸來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