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方亦落
近日,騰訊在QQ音樂中內測了播客功能。該板塊由騰訊音樂與即刻旗下的「小宇宙」App合作,在首頁的標籤欄中添加了「播客」入口,有消息稱該板塊已成為騰訊的長音頻戰略重點。
從近期的種種動作,不難看出騰訊音樂是有份焦慮在裡面的。
按理說當今的在線音樂市場中,騰訊音樂處於絕對的「霸主」地位。既有騰訊整體作為靠山,又有三個非常有名的音樂應用相互支撐,故而騰訊音樂的財力和實力都不容小覷,此外在版權方面騰訊音樂也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這樣的騰訊音樂還在焦慮什麼呢?
從騰訊音樂的第三季度財報來看,騰訊音樂付費用戶淨增量達到了460萬,然而移動端在線音樂的用戶活躍度卻同比下滑了2.3%,直接導致付費率增速緩慢。
騰訊音樂既然實力強悍,為何還會出現下滑趨勢?其實發展到現在,騰訊音樂的優勢也可能成為劣勢:有名氣、有資源、有用戶,平臺越做越大,但卻為了要滿足更多圈層用戶的需求,處處都得顧及,如此一來反而失了個性。
反觀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等其他音樂平臺,雖不及騰訊音樂發展得那樣迅速,也不及騰訊音樂的曲庫那樣龐大,卻都還能保持著鮮明的特點,這些特點對用戶的吸引力更大。而且這幾家音樂平臺也在向版權方面發力,可見騰訊音樂的版權優勢也未必是鐵板一塊。
從成本投入的角度來看,騰訊音樂為保住版權優勢,付出的代價也相當可觀。騰訊音樂的服務成本佔總投入的85%,而版權成本是服務成本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今年又是騰訊音樂與多家音樂公司版權到期的年份,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版權漲價是大勢所趨,所以騰訊音樂恐怕還要付出更多,又有其他的強勁對手前來爭奪,騰訊音樂就算付出更多也未必能「堅守城池」。
此外,騰訊音樂恐怕還要面臨「跨界打擊」。我們可以回想一下,近年來新晉的知名歌手和爆款歌曲,其實沒幾個是從音樂平臺出來的,反而從短視頻平臺發家的機會更多,而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已經成為公認的產生爆款歌曲之地。因此,對視頻平臺的跨界進行防禦,並且挖掘這一領域的更多機會,恐怕也是騰訊音樂急著添加播客入口的重要因素。
從本質上看,騰訊音樂是在做精細化運營,希望能夠通過滿足用戶的細分需求挖掘更多價值。而最好的辦法應該就是在原有的音樂平臺中添加頻道,就像QQ音樂此次添加播客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