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英國科學家發現新恐龍種類 或為霸王龍「親戚」

2020-12-06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8月12日報導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8月12日報導,南安普敦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認為,去年在尚克林發現的4塊骨骼屬於一種新的獸腳類恐龍。這種恐龍生活在1.15億年前的白堊紀,估計體長達4米。

它被命名為Vectaerovenator inopinatus,屬於包括霸王龍和現代鳥類在內的恐龍群組。

這個名稱指的是在一些骨骼(這種生物的頸部、背部和尾部骨骼)中發現巨大的氣室,這是幫助科學家確定其獸腳類起源的特徵之一。

南安普敦大學說,這些同樣存在於現代鳥類中的氣囊是肺部的延伸,很可能「幫助為高效的呼吸系統提供燃料,同時使骨骼更輕」。

這些化石是在2019年分3次發現的,並交給附近桑當的恐龍島博物館。

羅賓·沃德是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的一名普通化石獵人,他和家人在造訪懷特島時發現了這些骨骼。

他說:「發現這些骨頭的喜悅簡直太棒了。」

來自林肯郡斯波爾丁的詹姆斯·洛克耶也是在造訪該島時發現了另一塊骨骼。

他說:「它看起來不同於我過去見到的海洋爬行動物椎骨。」

他說:「我當時正在尚克林的一個地點搜尋,我被告知,也看過一些介紹說在那裡找不到什麼。不過,我總是確保自己在別人不去的地方搜尋,這一次有了回報。」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得出5種恐龍新發現,霸王龍還有一個老表,來自加拿大
    至今恐龍已經滅絕超過6600萬年,但是直到現在我們仍然在不停地研究它們,這裡有5個關於恐龍科學家的新發現,不知道你聽說嗎? 讓我們來一睹為快: 1. 泰坦龍有…..有角?
  • 我國發現霸王龍"親戚" 世上最大暴龍類恐龍之一
    記者從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在山東諸城首次發現一種霸王龍的親緣屬種——巨型諸城暴龍,該研究成果近日刊載於國際著名學術刊物《白堊紀研究》。  據介紹,巨型諸城暴龍產自山東諸城,從標本保存的上頜骨和牙齒系列來看,研究人員推測這種暴龍長達11米、高達4米,體重達6噸,是世界上最大的暴龍類恐龍之一。
  • 科學家發現新品種霸王龍,是目前最古老霸王龍,命名為「死神」
    一說起霸王龍,大家想到的詞語就是兇殘、殺戮、血腥、甚至是死亡。的確,霸王龍就是一種恐怖的存在。這不,最近科學家新發現的霸王龍化石,就被科學家以「死神」來命名。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死神中的死神,所以又綽號為Reaper of Death。看樣子,這一組研究人員,對於霸王龍的威力還是非常迷戀的。這隻死神霸王龍——我們暫且這麼稱呼吧(注意這個中文名是我自己編的),其實也很難完全肯定地說它是純粹的霸王龍,我們也可以將它看作是霸王龍的前身。
  • 英媒:科學家發現「宇宙大爆炸以來最大的爆炸」
    原標題:英媒:科學家發現「宇宙大爆炸以來最大的爆炸」參考消息網3月4日報導英媒稱,科學家發現了宇宙中發生巨大爆炸的證據——其規模是此前觀測到的任何爆炸的5倍。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月28日報導,研究人員在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季刊上報告了他們的發現。研究報告的合著者梅拉妮·約翰斯頓-霍利特說:「如果這場爆炸持續2.4億年,它就像是在整個2.4億年裡每千分之一秒就引爆2×1025噸的TNT炸藥。因此,這個規模大得不可思議。」
  • 科學家找到新證據,發現雞可能是霸王龍的後代
    阿根廷龍如果說人類依靠智慧才成為地球新的統治者的話,那恐龍則依靠龐大的身軀,目前人類發現地球上存在過最大的恐龍是一種叫做阿根廷龍的巨型恐龍,它的身長高達40多米,最大的體重超過100噸,相當於1600個成年人的體重(按照標準體重60千克計算),當然由於阿根廷龍是一種食草動物,它龐大的身軀僅僅是擺設而已,沒有多大的戰鬥力,
  • 霸王龍發展從未成熟,竟不是史前巨獸?該國發現新「霸王龍之王」
    但大多數人還是認為霸王龍最厲害,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認知呢?科學家發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所有發現的化石中,霸王龍是所有恐龍種類中極其兇猛的一種,它們在自然界上幾乎沒有天敵。它們處在食物鏈的頂端,生活在6850萬年前,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和美國,科學家把30年前在加拿大發現的霸王龍化石進行了研究,認為其體重可達10噸左右,並且給它取名「斯科特」,除此之外,科學家還發現了另外11具保存完整的霸王龍骨骸,將它們彼此進行對比後,發現斯科特體型是其中最大的,甚至比之前的「蘇-a」還要重5%。
  • 霸王龍從幼崽成長為狂暴巨獸,要經歷哪些階段?科學家有了新發現
    最近發表在《PeerJ》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一位古生物學家發現,霸王龍這種動物需要經歷21個不同的生長階段,才能從一個瘦小的幼崽成長為一頭成年的巨型食肉動物。其中,霸王龍成長圖上最重要的兩個階段發生在它13歲的時候和18歲左右。
  • 英國研究人員在非洲發現鴨嘴龍化石 這種恐龍或也曾漂洋過海抵達...
    英媒:研究發現恐龍或也曾漂洋過海 英媒稱,英國研究人員在一項裡程碑式的研究中揭示,恐龍曾經漂洋過海。此前,他們發現了非洲第一塊鴨嘴龍化石。
  • 美國發現「血腥之王」 比霸王龍更早恐龍西南血王龍
    這種被稱為「血腥之王」的恐龍不僅有巨大頭骨,還長著巨大牙齒,是它生活的時期內最大的食肉動物。鹽湖城自然歷史博物館6日展出這隻約7米長的恐龍的骨骼。   一位藝術家創作了最新發現的西南血王龍(Lythronax argestes)的構想圖。科學家在美國猶他州發現這隻新超級肉食性恐龍的殘骸。據稱,它們生活在8000萬年前的地球上,是那個時期的霸主。
  • 科學家發現新的巨型竊蛋龍類恐龍
    趙闖繪製/光明圖片光明日報日電(記者 張蕾)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呂君昌、河南省地質博物館研究員蒲含勇以及加拿大、斯洛伐克等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根據早前在河南西峽挖掘出的即將孵化破殼的恐龍胚胎蛋化石,發現了一種新的巨型竊蛋龍類恐龍,科學家將這一生活在距今900萬年前白堊紀時期的恐龍命名為中華貝貝龍。相關研究成果於5月9日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
  • 美媒:英國科學家發現11個新帝企鵝族群
    參考消息網8月6日報導 美媒稱,英國科學家說,根據從太空觀測到的鳥類糞便證據,南極洲帝企鵝群的數量超過了此前的估計。據美聯社柏林8月5日報導,英國南極考察處的科學家當地時間周三發表論文,稱這個最南端的大陸上分布著61個帝企鵝群,比以前確認的數字多11個。
  • 科學家顛覆性發現:這種比霸王龍更大的食肉恐龍可能生活在水中
    棘龍是一種獨特的大型獸腳類恐龍,在過去的歷史上,被認為是在水域邊緣以魚類為食的近岸生活的大型恐龍。這種恐龍比霸王龍和暴龍都要大,它們生活在白堊紀時期,距今約1.455億至6550萬年前。研究人員說,在摩洛哥東南部撒哈拉沙漠西北邊緣的距今9500萬年前的凱姆凱姆河床中發現了一條幾乎完整的亞成年棘龍尾巴。
  • 外媒:中國首發現帶羽毛恐龍 系迅猛龍近親(圖)
    (圖片來源:英國廣播公司網站)發現在中國遼寧的振元龍化石,保存完好。(圖片來源:英國廣播公司網站)  參考消息網7月17日報導 英媒稱,科學家在中國東北遼寧省發現了一種體型大、前肢短且有羽毛的馳龍類恐龍,並將其命名為振元龍。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7月17日報導,被完整保留在火山巖中的這具恐龍化石顯示振元龍約2米長。
  • 恐龍世紀的生存鬥爭,食肉牛龍與霸王龍的鬥角誰更厲害?
    1841年,當英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恐龍的化石時,這種在地球上存活了數千年之久的動物才被發現。恐龍,一種生活在中生代時期的爬行動物,它們往往擁有巨大的體格,矯健的四肢以及長長的尾巴,外形看起來很像蜥蜴,但是卻比蜥蜴要龐大以及兇猛上好幾倍。
  • 雞的遠親是霸王龍?
    恐龍和雞,乍一聽,完全是兩種不搭界的動物。 但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古生物家克勞蒂亞,在比較了幼年恐龍、蜥蜴、雞、狗的骨組織後發現,恐龍和雞腳上生長的稜鱗組織,在形狀和類型上十分一致。 ​
  • 江西贛州發現亞洲首例霸王龍足跡 發現過程曝光
    央視網消息:昨天(7月29日),中外古生物學的專家學者在福建南安宣布,幾個月前在江西贛州發現的恐龍足跡,是中國乃至亞洲首次發現的霸王龍足跡。霸王龍又名暴龍,是一種超大型肉食性恐龍,屬於獸腳類。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它是生活在整個恐龍食物鏈的最頂端的一類動物,到了白堊紀的最晚期,我們發現霸王龍本身以及它的親戚,即便是骨骼化石也非常稀少。在整個中國,暴龍類的恐龍足跡確鑿地沒有發現,那這次是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據專家介紹,幾個月前,江西贛州一個施工隊在修路的時候,發現了一塊巨大的紅色砂巖,上面有一個奇怪的印記。專家鑑定後發現,這是一個霸王龍的足跡。
  • 它是恐龍中的「活坦克」,霸王龍遇到它基本秒慫,可惜已經滅絕
    恐龍中的霸主有多強?在距今2.5億年-6500萬年前的這段時間,我們稱之為「恐龍時代」。在這一時間段,地球上的陸地大部分都是恐龍,那麼恐龍中最強的是哪一種呢?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是「霸王龍」。霸王龍,又名為雷克斯龍,屬於暴龍科,是這個科中體型最大的種類。
  • 暴君恐龍之王: 關於恐龍之王霸王龍的事實!
    Tyrannosaurus rex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暴君蜥蜴之王」:「tyranno」意為希臘的暴君;「saurus」在希臘語中意為蜥蜴,「rex」在拉丁語中意為「國王」。1905年,當時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院長亨利·費爾菲爾德·奧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將霸王龍命名為霸王龍。
  • 西媒:阿根廷化石新發現或可揭開恐龍滅絕之謎
    參考消息網1月12日報導為什麼有些生物在中生代倖存了下來,而恐龍卻滅絕了?西媒稱,科學家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發現的大量動植物化石有望幫助解開這一謎團。據埃菲社1月6日報導,通常,在一次科考中發現兩個新的恐龍物種本身已經具有很大的意義,但是當同時發現的還有大量距今6500萬至7000萬年的哺乳動物、魚類、兩棲動物、甚至花粉的化石時,上述發現似乎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 英媒:科學家發現無需電子元件可存儲太陽能方法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英媒:科學家發現無需電子元件可存儲太陽能方法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導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2月5日報導,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在無需電子元件的情況下存儲太陽能達數年之久的方法。報導稱,在研究了一類通常被用於對水進行淡化或過濾處理的水晶狀材料後,英國蘭開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意識到,這是一種極其有效的捕獲和存儲太陽能的方法。報導指出,這一突破將為一系列全新的應用領域鋪平道路。例如,這種材料可以被用作建築物的塗層以存儲夏季能量,以便之後可在冬季以熱量形式釋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