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個雲南人送你餌塊

2021-01-20 騰訊網

提起雲南的食物,廣為流傳的多半是米線、菌子、火腿、燒豆腐、汽鍋雞等等。然而,雲南還有一種迷之吃食,叫做餌塊。

很多朋友在雲南認識了餌塊,卻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

打開搜尋引擎,搜索「餌塊」,佔據前列的詞條基本都是「餌塊的做法」、「餌塊是什麼」、「餌塊是不是年糕」之類。

其實,餌塊的製作原材料是大米。雲南十八怪有一怪就叫做「米飯餅子燒餌塊」。

餌塊是雲南土著彝人的傳統食物,在昆明、麗江、騰衝一帶都非常受歡迎。舂餌塊,自古以來都是百姓家過年的頭等大事,世世代代已經傳承了數千年。

餌塊的製作方式與年糕非常相似。每到春節前,家家戶戶精心挑選有粘性的大米,認真淘洗後裝入木甑子蒸。但也不完全蒸熟,待六七分熟的時候便要放碓窩中舂搗。熟米舂成面狀後放在案板上搓成塊,餌塊便製作好了。

餌塊的另一迷思在於,它究竟是小吃、菜餚、還是主食?

餌塊的製作主要分為三類——塊、片、絲。

燒餌塊是街頭巷尾最為喜聞樂見的小吃。

將餌塊搓成長圓形的餅狀,放置炭火上烤至微黃,然後抹上各種醬料,再將餌塊摺疊,一份燒餌塊便製作完成了。熱乎乎的燒餌塊,口感糯糯的。濃鬱的米香味包裹著醬料的鹹辣,而那一絲米餅的焦香賦予了燒餌塊跳躍的靈魂。

炒餌塊,是將餌塊切成薄片,佐以西紅柿、小白菜、雞蛋等輔菜,熱油炒熟而成。在騰衝,炒餌塊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大救駕」。

傳說,清軍入滇時,明朝永曆皇帝被吳三桂的軍隊逼至騰衝一帶。眼看彈盡糧絕,幾度食不果腹。幸虧騰衝老百姓及時送上自家做的炒餌塊,永曆皇帝感慨地說「這可真是救了朕的大駕啊」。

如今的「大救駕」,是騰衝每家飯店菜單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白白的餌塊片,點綴著翠綠的青菜和粉嫩的西紅柿,與朱元璋的「翡翠白玉湯」有異曲同工之妙。

燒餌塊是小吃,「大救駕」是菜,煮餌絲便是名副其實的主食了。

所謂煮餌絲,其實就是把餌塊切成絲,像煮米線、煮麵條一樣煮成一碗,連湯一起吃。昆明人最愛小鍋餌絲。用小銅鍋入高湯,燒開後放餌絲、鮮肉沫、豌豆尖。大火燒著小銅鍋,食材們在鍋中滋滋作響。趁這時再舀上一勺酸菜,便可以上桌了。

煮餌絲對於雲南人來說,一日三餐都適合,百吃不厭。

如今,機器已經取代了古老的石碓,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吃到餌塊。然而,雲南人春節寧可不吃餃子,不可沒有餌塊的習俗一直傳承至今。

又是一年春來到,如果有雲南人送你餌塊,請一定記得,這是一份傳承了千年的祝福。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雲南特色美食 燒餌塊
    雲南餌塊是雲南省大理市的特產。餌塊為雲南特有,是大理市最著名的小吃之一,餌塊用優質大米加工製成,一般分為塊、絲、片三種。製作方法燒、煮、炒、滷、蒸、炸均可,風味各異,久食不厭。餌塊不是雲南大理獨有,別的地方同樣有,如貴州黔西南,黔南地區都有。
  • 落入凡間的天使——餌塊
    餌塊,一種雲南特有的米制食品,蒸煮煎炸炒皆宜,而放在炭火或電爐上烤制的燒餌塊,是昆明人早餐最鍾情的品種。 常吃餌塊的人往往有自己長期固定的消費門店,看似千篇一律又簡單乏味的大米製品下,卷著每一家餌塊店五花八門的核心風味。
  • 風味雲南,卷在餌塊裡的小確幸
    在不起眼的巷口,53歲的鐘趙賢在時隔2個多月後再次掀起老昆明餌塊店的捲簾門,這個不足3平方米的小店面,在過去8年裡溫暖過無數昆明人的早晨。鍾趙賢正在製作燒餌塊(4月14日攝)。新華網 陳露 攝火爐前的守候餌塊,一種雲南特有的米制食品,蒸煮煎炸炒皆宜,而放在炭火或電爐上烤制的燒餌塊,是昆明人早餐最鍾情的品種。
  • 雲味八部——第五部:米飯糌粑做餌塊
    前面我們提到由於雲南盛產稻米,十分香糯,大米製作的美食除了米線,那就是餌塊了。餌塊同樣需要用優質的大米來加工,其製作過程是將大米淘洗、浸泡、蒸熟、衝搗、揉製成揉成長方、橢圓、扁圓等形狀,涼後即為餌塊。放三四日後再泡入涼水中(每日換水1次)可保存數月。餌塊一般切為塊、絲、片三種。
  • 香烤海苔餌塊,又香又脆超好吃,十分鐘就搞定
    香烤海苔餌塊By mintyruo前陣子去雲南玩,背了好幾塊餌塊回家,原本以為這是饅頭或是涼粉之類的東西,心說好歹也是特產應該味道不同吧,誰知回到家切開煮了一下才發現原來餌塊是年糕,引無數朋友輪番吐槽之後,我的年糕塊一個也沒有送出去…… 於是這兩天家裡不是炒餌塊就是煮餌塊……想著換種吃法就做了烤餌塊,說烤其實只是放在鍋子上烘,所以不需要烤箱的,做起來也非常方便。
  • 吃了發黴的餌塊,她出現多器官衰竭、感染性休克,發黴的食物會致命...
    勤儉節約是一個好習慣,但是已經發黴變質的食物,那肯定就不能再食用了。否則哪怕是一塊發黴的餌塊,也會威脅到人的生命。59歲的謝英來自雲南宣威,四天前她在家裡吃了350克左右的發黴餌塊,轉院至昆明時已經出現了感染性休克。
  • 這些食物在雲南的叫法,你給認得?
    每一個雲南90後人的記憶裡都有這麼一個為《貓和老鼠》配音的動畫片《大洋芋與小米渣》。 雲南人把湯姆貓稱為大洋芋,把兔八哥叫做燒包穀。 雲南人的餐桌上,大魚大肉擺得再滿,也總會多上幾個蘸水。燒個大鍋菜,蘸上一蘸;煮個苦菜,蘸上一蘸;燒個小瓜,蘸上一蘸;涮個火鍋,蘸上一蘸;新鮮的黃瓜,也要蘸上一蘸…… 對此,雲南人總是會自豪地說:「我們雲南人吃飯,就講究『打個蘸水』。」
  • 雲南騰衝特色美食「大救駕」,香糯細軟,口感爽滑,你吃過嗎?
    熟米舂成面狀後放在案板上搓成塊,餌塊便製作好了。炒餌塊,是將餌塊切成薄片,佐以西紅柿、小白菜、雞蛋等輔菜,熱油炒熟而成。在騰衝,炒餌塊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大救駕」。騰衝菜裡最能體現佐料主菜相得益彰的菜當屬大救駕了吧!瘦肉、雞蛋、西紅柿、白菜、臘醃菜,一樣都不能少,分量還得適當,餌塊片雖是主角,卻也成了眾多佐料的陪襯,這道「大救駕」也成了騰衝菜餚裡亦菜亦飯的典範。
  • 趣看丨餌塊:口感軟糯的大米衍生物,形狀百般吃法多樣
    從一大早富有炭火氣味的燒餌塊,延續到夜晚醬汁濃鬱的滷餌塊,軟糯而富有彈性的餌塊日復一日的陪伴著雲南人的生活。餌塊是一種具有迷惑性的食物,與年糕、餈粑相似的軟糯口感,常常讓人以為它也是糯米的產物。但出人意料的是,餌塊其實是大米的衍生物。
  • 如此嚮往雲南的你,了解雲南十八怪嗎?
    而雲南由於獨特的地理風貌,特殊的氣候狀況,多彩的民族風情,奇特的風俗習慣,產生了許多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奇異現象,「雲南十八怪」讓我們來康康雲南十八怪有哪些吧!一、竹筒當鍋煮飯賣。你不用多慮,我們的這個工藝品可是很精緻的完全不用顧慮這麼多,反倒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呢!五、米飯粑粑叫餌塊「餌塊」在古代中原就已經出現了,古時先祖們就將稻米蒸煮製成餅狀的乾糧、點心稱為「餌」很方便攜帶即食。在我們雲南隨處可見的早餐就是餌塊啦!
  • 餌塊和餌絲
    從01年到現在將近20年的時間裡,去過幾次大理和騰衝,印象最深的特色美食,就是餌塊和餌絲了。餌,大家一般都更多的把它用在誘餌這個詞裡,這實際上是它的引申用法,它的本意是糕餅的意思。餌塊和餌絲這兩個名字裡,用的就是它的本意。
  • 饞瘋了……這些雲南各地私藏的美味,全都吃過算你牛!
    你知道去雲南旅遊,最需要做好的心理準備是什麼嗎?是——長胖! 雲南不僅有讓人神往的美景,還有眾多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說到雲南的美食,很多人都會想到汽鍋雞、烤鴨、過橋米線....其實還有一些「奇異」美食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就讓小雲帶你盤一盤那些只有地道雲南人才知道的特色美味吧 昆明 -燒餌塊-
  • 又是一年菌子季,這五種,不要說都吃過,可能你連名字都叫不上來
    大暑時節,今天下起來雨,空氣變得涼爽潮溼,跟朋友相約北京三裡屯小北街的一坐一忘麗江主題餐廳,這裡主打雲南菜,門口有綠植和大太陽傘,配合今天的天氣,菌子季節一邊吃著剛到的菌子鍋,一邊看著下雨,感覺很雲南。這個時候沒有比一鍋時令野生菌鍋更讓人心馳神往的了,各種菌子端上來,還沒有煮,空氣中蕩漾著香氣,讓人覺得那麼幸福興奮。
  • 雲南昭通人會覺得自己更像四川人嗎?
    ,四川的味兒 如果說雲南的地圖是一隻正在開屏的孔雀,那麼昭通就是這隻孔雀的頭。攝影/邱鋒 其中「混血感」最濃的,還屬一個叫做「雞鳴三省」的地方。 在這片峰聳水秀的峽谷,雲南、貴州、四川三省之間的分界,一眼便知。
  • 雲南美食清單~七彩雲南有什麼好玩值得去的地方攻略
    雲南是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雲南是我們國家一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位置在我國西南部,部分地域在雲貴川高原上,那裡風景宜人氣候四季如春。雲南在古代的舊稱是 「滇」在以前,提起雲南人們的印象還是地方貧瘠,人煙稀少,是蠻夷之地。但是現如今的雲南可是旅遊愛好者的天堂,是旅遊必選聖地。
  • 滇中糧倉,雲南樞紐城市,尋味玉溪特色美食
    玉溪市是連接省外和南亞、東南亞的重要交通樞紐,是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和雲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重要樞紐的重要節點。在這裡,不僅有秀麗的風景,一樣有著不少的美食佳餚,今天就一起來瞧一瞧吧。玉溪滷餌塊 「看上去油晶晶,吃起來香噴噴」的玉溪滷餌塊,由於滷汁緊裹,油而不膩,綿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人們的歡迎。
  • 到雲南玉溪市這個「雲煙之鄉」必嘗美食,吃貨的你都吃過哪幾種?
    這裡是愛吃玉米的小芳,喜歡各種好吃的美食,也會每天向吃貨老鐵們介紹各種好吃的特色美食,相信每個人都能夠在這裡找到你喜歡吃的東西!玉溪市除了是是雲煙之鄉,還是聶耳故鄉、花燈之鄉和高原水鄉,位於滇中腹地,是連接省外和南亞、東南亞的重要交通樞紐,雲南重要的產銅地區。境內有帽天山古生物文化、古滇文化、高原水鄉文化和哀牢山一紅河谷民族風情文化,旅遊景區也非常多。
  • 來雲南吃什麼?嬢嬢帶你來看一看
    早餐01 燒餌塊餌塊是神奇的,可烤,可煮,可炒,還可燒,味道各不相同,大隊長最饞的莫過於燒餌塊啦,地鐵口,馬路邊,小店裡,到處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由大米製作而成的餌塊被壓成薄薄一塊,筋道十足,加上一根油條,真是過癮。
  • 快速圍觀:雲南十八怪是哪十八怪
    第七怪:火牛沒有汽車快由於雲南多山,地處高原,火車跑不快。第八怪:東邊下雨西邊曬雲南氣候多樣,一天分四季,十裡不同天。第九怪:鬥笠當鍋蓋雲南太陽大,屬雲貴高原,紫外線較強,農民幹活都戴草帽,以前有用草帽當鍋蓋用的習慣。第十怪:糯米粑粑叫餌塊去過雲南的都知道,雲南有種小吃叫餌絲,是糯米做的,好吃到爆。
  • 雲南十八怪,七樣怪在特產上
    雲南藏著十八怪,從民族特色到婚喪嫁娶,從穿衣風格到文化底蘊,從地理優劣到特產美食,無一不讓人驚嘆,原來當地是這般模樣。在這十八怪中,最怪的就是吃這一方面,光是特產,就有七樣奇怪之處,原因為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第一怪,當地把竹筒當鍋,煮飯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