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要不到糖的孩子長大後不要了,那麼你會給孩子買糖嗎?

2020-12-24 木棉媽媽小學教育

文丨木棉媽媽

吃零食對身體不好,尤其是不要給孩子吃糖果,會讓孩子腦子變笨。那些小時候要不到糖的孩子,長大後不要了!

讓孩子吃零食擔心傷身體,不給孩子吃零食,又擔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這屆老媽真是太為難了,那麼究竟要不要給孩子買零食呢?

孩子吃零食有什麼危害呢?

01、導致孩子營養不良

零食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幾乎不含蛋白質,而當孩子喜歡上零食的味道,總是吃零食時,主食吃得少,就會導致孩子營養不良。

所以我們經常會發現身邊愛吃零食的孩子反而很瘦,個頭也不高,就是吃零食導致的。

02、導致齲齒

零食糖類比較多,還有飲料,這些都含有高糖成分,如果讓孩子吃零食多了,就容易導致齲齒。

有的寶媽認為:反正孩子還沒換牙,現在牙齒壞了也不要緊。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換牙之前如果孩子有齲齒了,會影響後續出牙的。

03、偏食、挑食

零食之所以會讓孩子上癮,就是因為零食口感比較好,尤其是甜甜的糖果,會讓孩子愛上零食的味道。零食吃多了,孩子就不愛吃飯,進而會導致孩子偏食、挑食。

我們都知道偏食、挑食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所以零食一定不要多給孩子吃。

04、造成疾病

零食裡面有很多的添加劑,尤其是一些小廠家生產的零食,有些指標不達標,如果給孩子吃,則會導致孩子的健康問題,引發疾病。

那麼零食有這麼多危害?真的不能給孩子吃零食嗎?

忘記什麼時候看過這樣一個紀錄片,讓工作人員裝扮成人販子,試探孩子會不會被「拐走」。

其中一個媽媽很有信心,平時總給孩子這樣的教育,總是告知孩子不可以跟陌生人走,可媽媽萬萬沒想到,孩子因為一塊巧克力就跟陌生人走了。

起初孩子有防備心理,但是當工作人員拿出巧克力的時候,孩子就心動了:但是媽媽不讓我吃巧克力。

工作人員說:我們去那邊吃,不讓媽媽發現。

孩子猶豫一會兒就跟工作人員走了。

一塊巧克力就可以拐走一個孩子,這下家長又頭疼了:難道應該給孩子吃零食嗎?

棉媽的建議是:適當給孩子零食,不要過量就可以。

還記得去年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嗎?英子父母離婚後隨媽媽生活,媽媽擔心英子營養健康,每天早上都是藥膳,火鍋這類食品是不允許英子吃的,更別提可樂、薯片這些零食了。

英子想要吃零食都是在爸爸那裡偷偷吃。看完這部劇,家長們都說:孩子太壓抑了!尤其是到最後英子有抑鬱傾向,想要跳樓時,更是讓很多家長感慨:看來不能管孩子太多呀!

長期處於壓抑環境的孩子,不僅是精神上的壓力,也是身體上的壓抑。有時候「放縱」一下,吃點零食也是解壓放鬆的一個方式。

比如女生,每次在生理期都可以心安理得吃一些零食,平時自律慣了,生理期吃點零食就可以緩解一下心情。

但是呢,孩子的自律性差一些,就需要家長配合監督,給孩子買零食一定要去正規超市買,要注意控制量,一次不要給孩子太多,這樣孩子既可以吃到零食,又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傷害。

因為完全不讓孩子吃零食也不太現實,畢竟小孩兒就是鬧著吃零食的階段,畢竟小時候要不到糖的孩子,長大後不要了。

我見過很多家長對孩子幾乎是有求必應,孩子要什麼吃的,就給孩子買什麼,甚至有一種彌補自己小時候空缺的心理,這種家長一定要控制,一個是不要對孩子有求必應,另一個就是不要讓孩子變成不自律的人。

今日話題:你會給孩子吃零食嗎?

我是木棉媽媽,也是小學老師,一個愛看書、愛學習的媽媽,專注孩子成長教育,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教育知識,別忘了關注棉媽,棉媽將持續輸出更優質的內容。

相關焦點

  • 孩子2歲之前都不吃鹽和糖,這樣真的好嗎?孩子這麼吃鹽糖更健康
    菁媽有一次在外面帶孩子玩的時候,碰到一個家長,聊天的時候說她的孩子在兩歲之前都沒有給過鹽和糖,我當時覺得很詫異,為什麼孩子在兩歲之後才吃鹽和糖呢?家長說孩子小的時候吃的淡一點,長大以後會口味會淡一些。事實上我們是建議一歲之前的孩子不需要攝入鹽,儘可能不攝入糖。而1歲到3歲的孩子建議是攝入少量的鹽每天控制到2克之內,最好在1克以內,1克鹽相當於1角硬幣這麼大。
  • 馬伊琍:養一個懂事的孩子可能是父母最大的失敗!
    這樣的教育方式你或許可以培養出一個懂事的孩子,但同時你也失去了那個原本靈動、有趣的孩子。我們生孩子的初衷是什麼?僅僅是為了養一個聽話的孩子嗎?我想不是的,如果每個孩子都按照父母想法去長成一個父母要求的樣子,那麼孩子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
  • 孩子崩潰時,你還在用糖來安撫?
    張遇升博士說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甜食本身除了糖分之外,沒有太多的營養物質,屬於空熱量,吃太多了會影響孩子攝入其他更有營養的食物。這個很好理解,第二個原因是大腦對糖是有偏好的,這個是在長期的食物匱乏歷史中進化來的,大腦就是長成了想要糖的脾氣。
  • 愛哭的孩子有糖吃!
    你是重要的,而我不重要 ,是因為我正常嗎?假如你有兩隻小狗一隻小狗很乖,一隻小狗亂咬人亂叫 ,你不得以要拋棄一隻小狗的話, 你一定會拋棄那隻乖的,因為你知道那隻乖的小狗有人會養, 而那隻亂咬亂叫的人沒有人會照顧。
  • 你吃過糖球嗎?你吃過能聽見心聲的糖球嗎?——糖球
    「我愛你」「我想你」「可以和我一起玩嗎」也許是世界上最簡單又最難的開口的一句話。我們或許都經歷過,想表達自己的心意,又害怕的糾結過程。會幻想如果能聽到他人的內心該多好。一顆可以讓你聽到他人心聲的《糖球》。
  • 科學家研究糖是否會讓孩子患上多動症
    你在一個聚會上,大約有20個孩子,年齡在3-6歲。噪音震耳欲聾,糖果碗是空的。歡樂的尖叫充滿了空氣,因為父母驚嘆於他們的子女的糖引起的瘋人院。 但是科學是怎麼說的呢?糖會增加兒童多動症的風險嗎?也許令人驚訝的是,數據顯示「可能不會」。
  • 孩子最饞的小零食,用棉花糖就能做,風味很獨特,一口一塊超過癮
    這個周末剛好是穀雨節氣,外面下著淅瀝瀝的雨,也不能帶孩子出去玩了。那就在家鼓搗美食,最近也沒有給孩子囤零食,現在剛好做點起來放著,孩子都愛吃甜食,尤其糖果類愛不釋手,也吃不厭的!這次我做牛軋糖換個口感的,是一個新做法,大家都吃過甜味的,果脯的牛軋多,鹹口估計很多沒有吃過吧?
  • 糖貓詞典筆評測,揭秘孩子用它之後如何變為英語小學霸
    朋友們會有此一問實屬正常,同為家長,我很清楚輔導孩子做作業並非易事。其中英語就是一大難關,大多數人畢業後就沒用到過英語這門知識,上學時背的單詞早就忘得差不多了,如今的英語水平可能還不如一名初中生,做家長的尚且看不懂,又如何輔導孩子呢?換作以前遇到這種情況,我可能會和其他人一樣感到束手無策,畢竟輔導孩子學習比自己學習還要難上百倍。
  • 小時候│棉花糖是白色的,夢是彩色的
    記憶深處的棉花糖,拿在手裡,像舉著一朵白雲。在這個紅顏終將白髮的世界,有些美好只能屬於過去。閭巷深深~ 小時候,那些手藝人可以經常在小村瞅見。在孩子們還沒湧到他身邊時,那些手藝人大都「形單影隻」。有時候他們會在村裡留上幾天,讓我們不光能嘗嘗鮮,還能吃個夠。蠢蠢欲動~ 既然留在村裡,就得有個住處,有個做棉花糖的手藝人就住到了我大伯家,之前我們家跟這個賣棉花糖的伯伯是沒有一丁點關係的。
  • 又逢小時候的打板糖
    這帶著魔性的聲音讓我少年時的回憶撲面襲來,這不就是小時候打板糖的聲音嗎?我尋聲找去,在一個巷子口找到了,神奇的是那個打板糖的大叔,竟然還是我們小時候用廢品從他手上換取板糖的那位大叔。他坐在巷子口的臺階上,有一下沒一下的敲動著手上的鐵器:"叮噹叮叮噹″。小時候打板糖都是拿著家裡不用的鐵具換,那時候的牙膏皮也可以換,還有雞jun皮,塑料鞋底都可換。
  • 「棉花糖髒了洗洗再吃」,女孩被媽媽騙,幾秒後看著手心號啕大哭
    誰知棉花糖沒了,孩子大哭不止,最後還是買了一個棒棒糖安慰孩子,這件事才平息了下來,網友看到媽媽的做法,也紛紛調侃:「但凡多個幼兒園的文憑,也不至於被騙成這樣。」「哈哈哈,好像坑孩子的後媽。」「孩子以後吃任何東西,都不敢用水洗了。」「和我一樣,我小時候想要吃冰棒,我媽跟我說要放到鍋裡蒸一下再吃。」
  • 12355自護學堂|你家孩子,會被陌生人用一塊糖騙走嗎?
    在孩子們玩耍的時候,教室裡突然出現了一名穿著黑色衣服的男子,他手中拿著糖,走向一個小男孩後問:「叔叔有糖,你想不想吃呀!」看到孩子們排隊下樓,老師站出來後對孩子們說:「你們都認識這個叔叔嗎?」聽到老師的話,有的孩子突然意識到不對,有的孩子很迷茫地說不認識,有的孩子很慌張地來到老師身邊,而有的孩子則吃著糖說認識。這個實驗的結果令所有家長震驚不已:「我們天天告訴孩子不要相信陌生人,怎麼還會是這樣的結果呢?」
  • 抗糖=抗衰老?專家:要控糖,不要戒糖
    近年來,從娛樂圈傳來了一種新的飲食理論:要想皮膚好,抗糖少不了。甚至一些以「凍齡」著稱的娛樂明星,也曬出「抗糖」餐單。一時間,在愛美人士眼中,糖是衰老的「頭號敵人」,吃糖會讓人容易長斑、長痘,使皮膚鬆弛、下垂、長皺紋。
  • 記住:去超市看見這3種飲料,孩子愛喝也不要給買,會延緩發育
    尤其在商場、超市、便利店等售賣飲料的場所,相信大家都看到過這樣的場景:「媽媽,我想喝飲料」,如果孩子的要求大人沒有滿足,孩子還會轉用「不給就哭鬧」的方式,於是大人妥協後,自此孩子也得到了一個信號「哭鬧能解決一切問題。」
  • 孩子撒潑要買棉花糖,霸氣媽媽單手提娃就走,網友:就問你怕不怕
    下班後,她匆匆趕去幼兒園接到二寶,然後帶著二寶去菜市場買菜,再到小學去接大寶回家。不料剛出菜市場,二寶就被一個賣棉花糖的商販吸引了,由於急著去接大寶,而且不願意讓孩子吃這種容易把衣服弄髒的食物,方女士拒絕了孩子的要求。可是二寶並不聽,鬧著要吃棉花糖,方女士一氣之下就拎起二寶的領口,徑直向車裡走去。二寶受到了輕微的驚嚇,就不敢哭鬧了。
  • 那些小時候貌美如仙,長大後越來越普通的小朋友,到底經歷了什麼
    但同時大家也會有些擔心的事情,會不會存在這樣一種情況,孩子小的時候好看,而長大後越來越普通呢?答案是會有的。小時候「貌美如仙」,長大後普普通通仙仙小朋友在出生的時候皮膚很白,同時眼睛也遺傳了爸媽的大眼,看起來水靈靈的非常有仙氣,於是爸媽就給她起了個小名叫仙仙。
  • 小時候渴望長大,長大後渴望回到童年:天真和成熟從來就不矛盾!
    有沒有給孩子買玩具,買吃的,或者是自己童心未泯,獎勵孩子的同時,順便獎勵一下自己呢?又或者給年邁的爸爸媽媽保留一份童心,送他們一個兒童節禮物呢?小時候的快樂很簡單,一顆糖,一根棒冰,一包辣條,一包汽水;過年有新衣服,有壓歲錢。小時候的春天很美,脫下了毛衣毛褲,被冬天束縛了一個冬天的身子迫不及待地去做活動,伸展身體,摺紙飛機、打沙包、玩跳繩、踢毽子、打彈弓、捉迷藏等,不需要多麼昂貴的玩具,有一群小夥伴聚集在一起就很好了。
  • 《魔道祖師》薛洋:吃不到糖的「孩子」,最後愛上了殺戮
    他將曉星塵好友宋嵐長大的道觀所有人殺了個乾淨,弄瞎宋嵐雙眼。曉星塵知道後自挖雙眼,把眼睛還給了受他所累的宋嵐。醒來後的他卻再一次為了報復,設計讓曉星塵殺了無數無辜的村民,但明面上他還是跟他以好友的身份相處,曉星塵每次出門夜獵都會為他帶一顆糖。薛洋逐漸習慣甚至是喜歡上了這樣的生活,宋嵐的到來卻打破了這份平靜。薛洋不滿曉星塵對宋嵐的維護,害怕他戳破自己的身份,設計讓曉星塵再一次殺了宋嵐。
  • 跳跳糖為什麼會跳?多年的疑問終於解開了!
    相信大家小時候一定吃過「跳跳糖」,就是發在嘴裡會發出嘣嘣的聲音,還會在你的嘴裡不停的跳躍。那麼,為什麼跳跳糖會「跳」呢?跳跳糖裡含有很多微小的氣孔,每個氣孔裡都存有高壓的二氧化碳。當跳跳糖在袋子裡隔絕空氣和水分儲存時,不會發生什麼變化。但是一旦接觸到水分,跳跳糖外殼的糖衣開始融化,高壓的二氧化碳會爭先恐後的從跳跳糖裡噴出來。
  • 孩子「拿」了不該拿的東西怎麼辦?記住這幾點,孩子長大會感激你
    一些家庭的父母,他們經濟條件很好,在物質上從來不委屈孩子,但是卻會在無意中忽視孩子的需要。就像震震,他為什麼第一次偷偷拿錢去買棒棒糖?通過跟他媽媽談話得知,她幾乎從來不給他買那些花花綠綠的糖,覺得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