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麵,是一種傳統的漢族麵食
又叫甩面、扯麵、抻面等
是中國北方城鄉獨具地方風味的麵食名吃
以筋道、柔軟而聞名,煮的時候還不易散開
因此而備受人們歡迎
民間傳說,拉麵起源於山東福山
是否屬實,我們姑且不去探究
後來,拉麵又演化成多種口味的著名美食
如蘭州拉麵、山西拉麵、河南拉麵,龍鬚麵等
拉麵可以蒸、煮、烙、炸、炒等,各有一番風味
拉麵的製作方法看似簡單,技術性卻很強
要做好拉麵必須掌握正確的方法和要領
和面要防止脫水,晃條必須均勻
出條要均勻圓滾,下鍋要撒開,防止蹲鍋疙瘩
根據不同口味和喜好
還可製成小拉條、空心拉麵、夾餡拉麵、毛細、二細、大寬、龍鬚麵、扁條拉麵、水拉麵等不同形狀和品種
無論哪種拉麵,關鍵都要手工拉
在會做的人眼裡,拉麵簡單易操作,省時又省力
但在不會做的人眼裡,卻是難得要命,一拉就斷,甚至反覆嘗試多次,都以失敗告終
一直沒能做出一頓稍像樣點的拉麵
很多新手小白,更是寧願選擇壓面
也始終沒有勇氣嘗試去做拉麵
其實,每個人都是從不會到會,從不好到好,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要做好一碗拉麵,一定要從和面開始
今天和大家分享個拉麵不易斷的和面小方法
只因您少了一物,有了它,輕鬆搞定
這一物是什麼呢?鹽
盆中加適量麵粉,再加一小勺食用鹽
鹽的量約佔麵粉的2%到3%
這裡加的鹽,並不是什麼稀罕之物,就是我們平常炒菜做飯用的食用鹽
再用溫水和面
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多揉一會兒
會更勁道
面一定要和得柔軟一些
甚至比我們的耳垂還要稍柔軟
下面的圖片就是我和好的面
用手按上去,肉眼可見的柔軟
面和好了,放在一邊醒面
等待醒面的過程中,就可以準備自己喜歡的下飯滷汁了
大約30分鐘以後,麵團就醒好了
再反覆揉,直到成為足夠光滑柔軟的麵團
案板上撒足夠的麵粉,麵團較軟,要防止沾連
取出醒好的麵團,放在案板上
就可以做拉麵了,拉麵是個技術活
一時半會兒沒那麼容易學會
今天就光和大家分享和面了
明天繼續和大家分享拉麵的訣竅和方法
關注我,明天一起吃手工拉麵
鹽在拉麵中的作用
1、收斂麵筋,增強溼麵筋的彈性和延伸性
2、使和面時麵粉吸水快而均勻,縮短和面時間,提高麵團質量
食鹽的添加有一個適量範圍,過多使用食鹽,會使麵筋蛋白變質,降低溼麵筋的數量和質量,使麵團的彈性和延伸性同時降低。在和面時其添加量一般為2%一3%。
如果是夏季做拉麵
還要在麵粉中加入食用鹼,比例約為1%到2%,也就是鹽的一半
食用鹼和鹽一樣,可以增加麵粉的筋性和延展性,使麵團具有獨特的韌性和滑爽口感,成品爽口不粘,煮的時候湯水不渾濁,同時還能中和夏季發麵時產生的酸性物質,但鹼一定不能多加,加多了會使面顏色發黃,味道苦澀,如果胃不好的人一定要慎用,鹼會使人有燒心感。
【葉子小貼士】
要想讓拉麵勁道不易斷,只需加食用鹽,約是麵粉量的2%到3%,大家記住了嗎?
想知道如何做出柔軟、勁道、不易斷的手工拉麵嗎?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我親自為您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