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為何要在月球建立4G網絡

2020-12-24 TechWeb

【TechWeb】10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宣布,將撥款1410萬美元,與芬蘭諾基亞公司合作在月球上建立第一個4G通信網絡。

NASA

諾基亞的貝爾實驗室子公司將與美國機器人專家 Intuitive Machines 合作,建造一個4G通信系統,於2022年底部署到月球表面的著陸器上。

該計劃是美航天局「阿耳忒彌斯」計劃的一部分。名字取自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是美國制定的重返月球計劃,旨在2024年將首名女太空人和1名男太空人送上月球,並於2028年在月球上建立人類長期駐紮的基地。

那麼在月球建設4G網絡對此計劃的實施有什麼重要意義?

航天局近日發布的公告顯示,與現行4G標準相比,它將將能提供更遠距離、更快速度的月面通信,將為航天員執行任務提供重要通信能力,任務包括遙控月球車、實時導航和傳輸高清視頻流。

諾基亞貝爾實驗室還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通過特殊設計,將使得他們開發的4G網絡能承受太空極端溫度,真空和輻射,以及克服在月球凹凸不平的表面發射降落產生的強烈震動。

不僅如此,諾基亞還在一份報告中指出,4G網絡能保證人類在月球的長期存在。在將來將有更多的著陸器來擴展月球網絡,隨著新技術標準的成熟,諾基亞的設備可以從4G升級到5G網絡。

美國航空航天局分別向14家企業撥款,為阿耳忒彌斯登月計劃提供技術,使其最終成為人類登陸火星的「中轉站」。為探索火星任務做準備。

相關焦點

  • 美國NASA為何在月球建4G網絡?意在建設月球基地和登陸火星
    據外媒報導,日前,美國航天局(NASA)宣布將在月球上建設4G通訊網絡,並向諾基亞撥款1410萬美元用於該項目。在月球上建設4G網絡意義何在?據悉,在月球上建立4G網絡是美航天局「阿耳忒彌斯」計劃的一部分。「阿耳忒彌斯」名字取自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是美國制定的重返月球計劃,旨在2024年將首名女性太空人和一名男性太空人送上月球,並於2028年在月球上建立可供人類長期駐紮的月球基地,成為人類登陸火星的「中轉站」。
  • 國家航天局:我國正在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人民網北京11月26日電(趙竹青)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25日在海口舉行。國家航天局秘書長許洪亮在論壇上表示,在剛剛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基礎上,我國還將陸續實施嫦娥六號、七號、八號等探月任務,同時正在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中國探月工程於2004年立項實施,確定了「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任務的成功實施,已完成三步走戰略的前兩步。
  • 國家航天局:中國正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據11月25日報導,為期3天的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25日正在海口進行。中國國家航天局秘書長許洪亮在論壇上表示,後續中國將陸續實施嫦娥六號、七號、八號等任務,同時還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 重返回月球指日可待,美國宇航局計劃在2024年實施阿爾忒彌斯計劃
    通過目前的阿爾忒彌斯計劃,美國宇航局計劃在2024年將太空人送往月球南極,並最終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基地。該計劃是川普政府的太空政策指令和副總統邁克·彭斯(Mike Pence) 2019年3月26日的演講的結果。而彭斯在演講中指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2024年之前登月,比之前的目標提前了4年。
  • 美國計劃2027年底前在月球建核電站,中國網友:又一個輪迴開始了?
    【文/觀察者網 陳聰】 據央視新聞18日援引外媒的消息報導稱,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籤署備忘錄,以國家戰略的形式組織科學研發,以期達成在2027年底前在月球表面建立核電站等具體目標。
  •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計劃於2023年探測木星的衛星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2020年的預算提案,為了探測這顆神秘的衛星,木衛二飛躍任務太空飛船將在2023年發射。木衛二非塵世的面目確確實實是非「塵」世的:這是一個由水冰而非巖石塑造而成的球體。在這裡,移動的大陸板塊變成了冰殼構造,地幔變成了鹹海,火山變成了氣體瀰漫。球體表面的汙漬可能是從地震斷層中滲漏的冰一樣的、骯髒的海洋物質。
  • 月球基地願景:如何建立月球殖民地
    地球升起的月球基地藝術家對月球底部的圖示。歐洲航天局正在調查3D列印月球棲息地的可能性。用於ESA月球基地的Monolite D形印表機ESA及其合作夥伴使用這臺3D印表機列印了一部分可能的月球房。計劃的私人月球基地太空企業家Robert Bigelow(左)與Bigelow Aerospace的首席工程師之一Eric Haakonstad討論了公司月球基地的布局計劃。即時月底Bigelow航空航天工程師通過使用被引導到月球表面的一系列可擴展模塊來看到即時月球基地。
  • 嫦娥五號帶回月球背面土壤,美國科學家急了:讓我看看
    與1969年至1972年美國航天員帶回的382千克(842磅)月球樣品一樣,將對它們的年齡和成分進行分析,而美國航天局的科學家希望中國與其他國家(美國)共享這一研究成果。華盛頓大學麥道大學空間科學中心主任布拉德·喬利夫寫道,樣品的年齡將有助於填補大約10億至30億年前的月球歷史知識空白。在電子郵件中。
  • 美國與加拿大籤署協議,在月球軌道建造太空站,為月球基地做準備
    本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加拿大航天局(CSA)最終達成了一項美國和加拿大合作建造月球太空站的協議,該太空站將類似於繞地球軌道運行的國際空間站。該機構表示,月球太空站將圍繞月球軌道運行,「作為美國宇航局阿爾忒彌斯計劃(Artemis Program)的一部分,為太空人可持續、長期往返月球表面提供重要支持。」
  • 為何要在月球背面建立望遠鏡?能幫助人類探索宇宙的哪些奧秘?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薩普塔實·班迪帕黑向NASA創新先進概念計劃(NIAC)提交了一個新方案——月球環形山射電望遠鏡項目,即在月球背面的環形山中建立一個直徑1公裡的射電望遠鏡。這一充滿奇思妙想的計劃立刻引發熱議。為何要在月球背面建立望遠鏡?為什麼選擇射電望遠鏡?這臺巨大的望遠鏡,能幫助人類探索宇宙的哪些奧秘?
  • 建立月球基地等目標?
    想像一下一個太空旅行者團隊從地球上發射了一架完全自動化的太空梭,把他們帶到環繞月球的一個前哨基地,並在那裡他們將踏上火星之旅。雖然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但這一奇妙的旅程可能比你想像的要更近:一艘設計用來將人送入近地軌道的自動飛船,最早將在今年夏天完成處女航行(首次)。
  • 輪迴又開始了:美國計劃2027年底前在月球建核電站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6日,美國白宮新聞處公布了一份由川普籤署的備忘錄,這份被命名為「太空政策指令6號」的文件稱:確立國家戰略,確保在合適的時候開發與使用太空核能與推進系統,以實現美國的科研、探索、國家安全和商業目標。其中一個具體目標是在2027年底前在月球表面建立核電站。
  • 美國計劃重返月球,項目主管壓力太大辭職,外界質疑1969年登月
    洛韋羅的辭職,與美國2024年登月計劃存在直接聯繫,受中國嫦娥4號登月計劃的刺激,美國航天內部掀起了「重返月球」的風潮。按理來說,已經實現登月的美國,其完全有實力重返月球,但美國宇航局載人航天主管洛韋羅,其卻因為需要承擔太大風險,而選擇辭職,不少人因此對美國載人登月事件表示懷疑,並認為1969年登月事假。
  • 美國航空航天局總部大樓以黑人女工程師名字命名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當地時間24日宣布,將以第一位黑人女工程師瑪麗?W?傑克遜(Mary W. Jackson)的名字命名NASA位於首都華盛頓的總部大樓。「瑪麗?W?傑克遜是幫助NASA成功將美國太空人送入太空的一群非常重要的女性中的一員,」美國航空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24日表示,傑克遜幫助打破了非裔美國人和女性在工程和技術領域的障礙,「瑪麗從不接受現狀,她在工程學和技術領域幫助非洲裔美國人和女性打破籬障、創造機會。」瑪麗?傑克遜1921年出生在維吉尼亞州漢普頓,她既是一名數學家,也是航空航天工程師。
  • 誰要開採月球,得先問過美國?淺析「阿爾忒彌斯協議」真正目的!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其新的月球開採國際協議稱為「阿爾忒彌斯協議」。根據協議草案內容,成員國可在其月球基地周圍建立「安全區」,以防在附近運行的競爭對手幹擾破壞。該協議還將依據國際法制定一個框架,賦予私營公司對月球礦產資源的所有權。這到底是一個什麼協定?
  • 美國宇航局發布了Artemis重返月球計劃最高科學目標報告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科學任務局的月球計劃科學家莎拉·諾布爾在一次電話採訪中說,「今時不同往日,我們這次重返月球是要讓太空人長期駐紮在月球表面,這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上需要很多工作。我們會與商業合作夥伴和Artemis國家級聯盟克服一切困難,為人類的未來而持續探索下去。
  • 「嫦五」月球採樣倒計時,中國為何要去月球「挖土」?
    最後一步「回」便是即將開始的月球採樣返回,這便是此次「嫦五」的任務,其中光是如何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一步便極具挑戰性。美國的阿波羅計劃是通過載人登月的方式,從月球表面人工採樣帶回地球,而此次中國則是要實現在月球表面由無人探測器通過鏟取、鑽取兩種方式,自主完成月壤採集。屆時,中國也將成為繼美國與俄羅斯之後,第三個實現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
  • 美要在月球建核電站,搶先出手在月球搶地盤,大建軍事基地
    美要在月球建核電站,搶先出手在月球搶地盤!美國白宮新聞處12月18日透露消息稱,美國方面緊急籤署了一份國家戰略等級的備忘錄,明確包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等在內的所有美國政府太空科學探索機構,合力攻關太空技術,重點就是月球探索技術。
  • 中國從月球帶回來的土壤,到底有什麼用途?國家航天局:3類用途
    經過近一個月時間的徘徊,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終於帶著她的「成果」回到了地球,這引得人們無不感覺到驕傲。那所謂」成果「,就是嫦五從月球上取樣帶回來的土壤,這一成功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完成這項工作的國家,很是了不起。當然,面對這樣的成功,人們不免好奇,中國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土壤,到底有什麼用途呢?為此,國家航天局做出回應:有3類用途。
  • 人類為何無法再次登陸月球?美國登月技術已失傳,難道是故意的?
    人類為何無法再次登陸月球?美國登月技術已失傳,難道是故意的?從中國古代就有著對於月亮的幻想,嫦娥是古人認為月亮上居住的神仙,這些傳說無不透露出中國人對月亮的好奇。終於,人類在上世紀60年代就登上了月球,但是讓人疑惑的是,這本該是一個開始,沒想到卻成為了一個結束,因為至此之後就沒有人類能夠登陸月球了,這樣的結束是一個意外還是有意為之?人類登月是需要通過火箭這種載人工具,沒有這個運載火箭,人類是無法登月的但是這之後這個技術似乎就失傳了,坊間有傳聞,美國人當年故意將圖紙損毀,讓其他國家甚至是後人都無法再登上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