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八路軍685團後來去哪了?編入四野主力師,師長又是誰?

2020-12-24 騰訊網

八路軍,是抗戰時期共產黨的重要武裝力量,旗下有三個師的編制,下面六個旅,12個團。其中386旅是最厲害的,那麼12個團中,哪個團實力最強呢?很多人說是769團,這是因為這個團不光戰績強大,還是出開國將軍最多的團。其實12個團中,論戰鬥力,685團當屬第一,相比較其他團,685團的輝煌戰績,並非一次兩次得來的,他的輝煌一直持續沒停過。

685團建立後的第一戰,就是平型關戰役,其麾下三個營都是紅軍時期走過來的老兵,戰鬥力都很強。其中1營是跟隨朱老總參加過南昌起義的老部隊,2營大部分人曾經也都是跟隨毛主席參加秋收起義的老紅軍,而3營則一直跟隨黃公略將軍馳騁沙場的部隊。可以說,685團的歷史相當悠久。可是,有一天,685團卻消失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都知道,戰爭時期,部隊的編制並不固定,都是隨著戰況的發展而進行改變的。685團的前身是紅一軍團紅二師,是紅軍的主力軍,在長徵時期可以說是建功無數。

1938年底,685團先是被改編為八路軍115師教導第一旅。然後在皖南事變後,部隊又被編入新四軍3師第七旅,7旅作為新四軍主力部隊,戰鬥力極為強悍,堪稱主力中的主力。

抗戰勝利後,七旅開進了東北,被編入了東北民主聯軍第六縱隊第16師,在秀水河子的戰鬥中,第16師火力全開,全殲了裝備美械的國民黨精銳軍隊,贏得了進東北的第一場殲滅戰。

1948年,為了順應戰況的發展,我軍再次把部隊進行了改編,六縱16師被改編為43軍第127師,127師是四野的主力師,也是四大野戰軍中戰鬥力最強的師級作戰單位。

在東北,127師阻截了想要北逃的廖耀湘兵團,使我軍的全殲計劃大獲成功,渡江後,又參加了湘贛戰役、廣東戰役等,一直到解放海南島,127師從來沒有停下戰鬥的腳步。

李作鵬

127師的第一任師長是李作鵬,雖然李作鵬晚年犯了錯誤,可是他的功勞也是不能否認的。抗戰勝利後,李作鵬去了東北。

東北聯軍擴編後,李作鵬成為第六縱隊的司令員,第六縱隊起步階段最漂亮的一次戰鬥是全殲了逃竄的敵軍暫編第二十一師,肅清了吉林、長春以南的大部分地區。

此戰繳獲了很多物資,第六縱隊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李作鵬率領第六縱隊圍殲了廖耀湘兵團,讓遼瀋戰役可以加速勝利,提前結束,可謂戰功非凡。

1949年,東北野戰軍改編為第四野戰軍,李作鵬被任命為第43軍軍長,兼任127師師長,在他的帶領下,43軍和127師可以說是所向披靡,被林帥視為王牌的王牌。

楊得志

1955年,舉行授銜儀式的時候,出自於685團的高級將領可是不少,當過685團團長的楊得志,被授予上將軍銜,而李作鵬和副團長陳正湘、二營營長曾國華和三營營長梁興初都被授予了中將軍銜。李作鵬後來官至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兼海軍政治委員。

相關焦點

  • 1945年八路軍山東軍區8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分別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八路軍成立之後就開赴了抗日前線,在和日偽軍作戰中不斷發展壯大,到1945年夏天的時候總兵力已經突破了一百萬。8月1日朱德總司令發布了對日軍大反攻的命令,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將所屬部隊主力及基幹部隊編成野戰兵團,共8個師、12個警備旅、4個獨立旅和1個海軍支隊,共21萬餘人。那麼這八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呢?
  • 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第685團團長是楊得志,3個營的營長是誰
    全面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下轄第115、第120、第129師,其中第115師下轄第343旅、第344旅,第343旅又下轄第685團、第686團。第685團的團長是大名鼎鼎的楊得志,後來成開國上將。
  • 1945年,山東軍區抽調六個主力師進入東北,後來師長都是何軍銜?
    此後,鄒大鵬、呂其恩將這一消息帶回了山東軍區,山東軍區又上報了中央,中央下令山東軍區派遣主力部隊進入東北,由肖華統一指揮。此後,山東軍區派出第1師、第2師、第3師、第5師(主力)、第6師、第7師等6個師共6萬餘人的部隊,浩浩蕩蕩地開往東北。那麼,這6個師的師長是誰?後來他們都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 四野13兵團的第38軍,在成立之初,各師的師長都是誰?結局如何?
    第四野戰軍第13兵團38軍成立於1948年11月,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1縱隊,是四野的頭等主力,以善打大仗、硬仗著名。第38軍在成立之初,下轄四個師:第112師、第113師、第114師和第151師,有近5萬人。接下來就和大家聊聊成立之初的各師長都是誰?結局如何?第112師師長是江擁輝。江擁輝是江西瑞金人,1917年生。
  • 西北根據地的紅軍後來哪去了?抗戰時期成為八路軍的王牌旅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們建立並發展了陝甘寧、陝北革命根據地,為紅軍三大主力,以及紅25軍的北上,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後方保障。那麼,西北紅軍在三大主力會師後哪去了呢? 在紅軍三大主力還未到達陝北時,陝北紅軍紅26軍、紅27軍就與先期到達根據地的紅25軍合併了,合編為紅十五軍團,程子華擔任政治委員,徐海東擔任軍團長,劉志丹擔任副軍團長。
  •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12個團的團長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當時,在八路軍的戰鬥序列之下,有三個師六個旅十二個團的編制,就團級作戰單位而言,分別是第一一五師序列下的第685團、第686團、第687團、第688團,第一二〇師序列下的第715團、第716團、第717團、第718團,第一二九師序列下的第769團、第770團、第771團、第772團。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以上十二個團的首任團長都是誰?
  •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12個團首任團長分別是誰?誰軍銜最高?
    八路軍最初下轄了三個師、六個旅、十二個團,師長和旅長想必大家要熟悉一些,那你知道這十二個團的首任團長分別是誰,最後誰軍銜最高嗎? 按照順序來,685團團長是楊得志(首任是黃永勝,不過只當了一個月左右就被調到了獨立團當副團長,且比較敏感,就不多贅述了,黃後來也是上將。)
  • 著名的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第1任團長是誰?後來怎樣了?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根據當時軍委改編命令,原紅75師,迅速改編為688團,率屬於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徐海東擔任344旅的旅長抗戰初期,參加平型關戰役,配合友軍保衛山西太原,在晉西北一帶開展遊擊戰爭,有力地牽制了日本對山西的進攻
  • 新四軍第三師,師長是大將副師長是上將,四位旅長都是什麼軍銜
    在新四軍七個師中,有一個師陣容非常強大,師長黃克誠是大將,兩位副師長劉震和洪學智都是上將。為什麼呢?第三師是由原來的八路軍主力部隊南下改編而成的,當然強大了。第三師共下轄四個旅,這四位旅長後來都是什麼軍銜呢?
  • 抗戰爆發前,紅一軍團有三個師,整編為八路軍後師長都為團長
    其中,紅一方面軍及陝南七十四師等部隊改編為八路軍115師,115師343旅由紅一軍團整編而來。紅一軍團是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之一,為1930年6月由井岡山紅四軍及贛南、閩西地方武裝力量於福建長汀整編組成,最初稱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路軍,不久改稱紅一軍團,朱老總為總指揮。
  • 除了三個主力師,八路軍還有一個師,師長還是開國上將
    八路軍到底有多少個師?很多人以為,三個主力師,115師、120師和129師。真的是這樣嗎?非也。八路軍至少還有一個師,這就是獨立第一師,師長楊成武后來是開國上將。 楊成武應該是第一位當上八路軍師長的開國上將。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八路軍3個師15個團,加總部特務團,團長和副團長都是什麼軍銜?
    1937年8月,為了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改為第八路軍總指揮部,下轄第115師、第120師、第129師和總部特務團。各師下轄2個旅,每旅下轄2個團,然後每個師還有一個教導團,這樣一共就是16個團。而這些團長副團長在1955年授銜的時候,很多都是中將以上的軍銜,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
  • 八路軍成立前,紅一方面軍六大師長有四人後成上將,還有一人叛逃
    在成為八路軍前,紅一方面軍下轄兩個軍團:紅一軍團、紅十五軍團(當時紅三軍團已經併入了紅一軍團),這兩個軍團又下轄了三個師,所以一共是六個師,那你知道這六個師的師長分別是誰嗎?
  • 八路軍成立前,紅一方面軍有六名師長,後來出了四位上將
    在成為八路軍前,紅一方面軍下轄兩個軍團:紅一軍團、紅十五軍團(當時紅三軍團已經併入了紅一軍團),這兩個軍團又下轄了三個師,所以一共是六個師,那你知道這六個師的師長分別是誰嗎?先說紅一軍團吧,紅一軍團下轄的三個師分別為:紅一師、紅二師、紅四師。
  • 損失慘重的志願軍180師,師長和政委分別是誰?後來結局怎麼樣?
    180師組建時間非常短,1947年才編入野戰軍序列,部隊沒遇到過什麼複雜局面,師領導也沒單獨指揮作戰的經驗,這為後來的慘敗埋下了伏筆。1951年3月,志願軍60軍180師跨過鴨綠江,踏上了極其悲壯的徵途。第五次戰役爆發,180師倉促準備後便投入戰鬥。然而由於戰線拉得太長,後勤補給跟不上,第五次戰役後來宣布結束,部隊開始撤退。
  • 唯一增設主力團的八路軍,團長都不陌生,後來成為上將
    眾所周知,在抗戰爆發以後,為了實現全民族統一抗日,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也被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開赴抗日戰場,當時八路軍的編制按照國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制定的丙種師編制,即每個師下轄兩個旅,每個旅下轄兩個團,因此八路軍在組建之初,實際上只有6個旅12個團,不過也有一些比較特殊的部隊。
  • 紅軍先後成立過十個軍團,軍團長都是誰?後來授何軍銜?
    說起「軍團」這個編制,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的地位在軍之上,方面軍之下,一般下轄若干個軍或者師。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軍先後成立過十個軍團,能當上軍團長的,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大英雄,活到建國後,基本上授勳封將。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紅軍的這十位軍團長都是誰?後來授何軍銜?
  • 紅十五軍團成立時轄三個師,師長都是誰?
    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團是土地革命時期工農紅軍主力部隊之一,為紅二十五軍長徵到達陝北延川後與陝北紅軍紅二十六軍、二十七軍合編組建,簡稱「紅十五軍團」。紅二十五軍到達陝北後與陝北紅軍紅二十六軍、二十七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其中紅二十五軍整編為第75師,師長張紹東,政治委員趙凌波。張紹東1930年參加紅軍,曾任紅二十五軍連長、營長、團長等,參加了長徵,紅十五兵團成立後任75師師長。抗日戰爭爆發後,張紹東任八路軍115師第344旅第687團團長,1938年叛變投敵。
  • 志願軍入朝先頭部是哪4個軍?軍長都是誰?各軍第一仗打得怎麼樣
    軍長都是誰?各軍的戰鬥力怎麼樣?入朝後各自的「第一仗」打得怎麼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這幾個志願軍軍。是四野的老部隊。他們各自的「戰鬥力」和「戰績」是這樣的:38軍,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1縱隊。解放戰爭中,以「三下江南」、「四戰四平」名揚天下。後改為四野第38軍。平津戰役中擔任天津主攻,率先突破天津城防,殲滅國民黨軍2.7萬,活捉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是東北野戰軍的三個猛虎軍之一,是四野的頭等主力,以善打大仗、硬仗著名。從祖國最北的松花江畔,一路打到滇越邊境。
  • 八路軍115師五位旅長都是誰?建國後授予啥軍銜
    根據雙方的協議,陝北的紅軍三大主力分別改編為八路軍115師、120師、129師,投入到抗日戰爭中,國共雙方團結起來,一致對外,與日寇展開浴血奮戰。 115師的前身是紅一方面軍主力和紅十五軍團(紅25軍與陝北紅軍合編而成),由林帥擔任師長,羅榮桓擔任政訓處主任,聶榮臻擔任副師長,周昆擔任參謀長,肖華擔任政訓處副主任,全師總兵力15000人,戰鬥力非常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