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太上老君為道教「三清」尊神之一,聖號「太清道德天尊」。
太上老君的原型,是先秦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其生平事跡,在西漢司馬遷的《史記》中有簡略記載;但對於老子的相貌,司馬遷卻幾乎沒有著墨。
不過,到了東晉,在著名道教理論家、神仙家葛洪所著的《抱樸子》中,對老子的「真形」則作了相當具體的描述。
在《抱樸子·內篇·雜應》中,有人問葛洪吉兇安危之道,他回答說:「但諦念老君真形,老君真形見,則起再拜也。」
那麼,何謂「老君真形」呢?葛洪描述道:
「老君真形者,思之,姓李名聃,字伯陽,身長九尺,黃色,鳥喙,隆鼻,秀眉長五寸,耳長七寸,額有三理上下徹,足有八卦,以神龜為床,金樓玉堂,白銀為階,五色云為衣,重疊之冠,鋒鋋之劍。」
老君的「真形」,即老君的仙貌,由冥想而得之,故曰「思之」。話雖如此,但這段對老子外貌的描述,並不完全是憑空想像,其中還包含著道教文化的象徵意涵。
尤其是其中的幾個數字。我們知道,在傳統「易學」中,有「太極生兩儀(陰陽),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著名說法;八卦會於中而成九宮,九宮之數實以一、三、五、七、九為框架。
所謂「老君真形」,在整體上意味著「太極」,在數為一;一生二,二生三,故老君之額有「三理」(三條紋路);三生萬物,萬物各具木、火、土、金、水五行,故老君「秀眉長五寸」;
五行各有陰陽,陰陽運化,天生地成,而易數變,一變而為七,故老君「耳長七寸」;再變而為九,故老君「身長九尺」。
由此不難看出,葛洪用以描繪老君真形的這些數字,是有深刻用意的:一、三、五、七、九作為象徵符號,暗示了宇宙萬物的演化及生化妙理。
《抱樸子》中不僅描繪了老子的外貌,對老子的威儀聲勢也作了描述——
「從黃童百二十人,左有十二青龍,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後有七十二玄武,前道十二窮奇,後從三十六闢邪,雷電在上,晃晃昱昱,此事出於仙經中也。見老君則年命延長,心如日月,無事不知也。」
這段文字中的數字,包括十二、二十四、三十六、七十二、一百二十,在傳統文化及道教中也都有其象徵意涵。
比如七十二,就是古人根據五行學說,將一年三百六十天按五行進行五等分(360/5=72),便產生了七十二這個神秘數字。
其中,唯有「右有二十六白虎」的二十六這個數字,在古代神秘數字中很少見,不知是怎麼來的,有何象徵意義?
一種可能是葛洪寫錯了,或後人在抄錄時抄錯了。
另外我們也提出一種猜測:在河圖中,西方(即白虎方位)為四個黑點在內,九個白點在外,四加九得十三,翻倍(十三乘以二)即得二十六。
當然,這種說法多少有些牽強。
你認為二十六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有何意涵?
敬請高人不吝賜教!
-完-
【如果你覺得不錯,歡迎點讚和關注我們,碼字不易,謝謝支持!】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古今神秘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