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
東晉道教理論家、著名煉丹家和醫藥學家
個人簡介
葛洪(283—363),字稚川,自號抱樸子,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東晉道教理論家、著名煉丹家和醫藥學家,世稱小仙翁。
個人著作
葛洪一生著述頗豐,《抱樸子》是其代表作。該書分內、外兩篇。內篇20卷,論述神仙方藥、養生延年、禳邪卻禍之事,總結晉代前的神仙方術,包含守一、行氣、導引等,為醫藥學積累了寶貴的資料;《抱樸子》繼承和發展了東漢以來的煉丹法術,對之後道教煉丹術的發展具有很大影響,為研究中國煉丹史以及古代化學史提供了寶貴的史料。【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
《抱樸子內篇·仙藥》曰:
「神農四經曰,上藥令人身安命延,昇為天神,遨遊上下,使役萬靈,體生毛羽,行廚立至。又曰,五芝及餌丹砂、玉札、曾青、雄黃、雌黃、雲母、太乙禹餘糧,各可單服之,皆令人飛行長生。
芝有石芝、木芝、草芝、肉芝、菌芝,凡數百種也。
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澤漆,青者如翠羽,黃者如紫金,而皆光明洞徹如堅冰也。晦夜去之三百步,便望見其光矣。大者十餘斤,小者三四斤。
……凡求芝草,入名山,必以三月、九月,乃山開出神藥之月。必以天輔時,出三奇吉門,到山須六陰之日,明堂之時。帶靈寶符,牽白犬,抱白雞,包白鹽一鬥,及開山符檄,著大石上。執吳唐草一把入山,山神喜,必得見芝。須禹步往採。以王相專和、支幹相生之日,刻以骨刀,陰乾為末服,乃有功效。若人不至精久齋,行穢德薄,又不曉入山之術,雖得其圖,鬼神不以與,人終不可得見也。」
東晉醫藥學家葛洪在代表作《抱樸子》中,將中藥靈芝稱為「仙芝」,在描述靈芝時,已較為準確地描述了靈芝子實體的顏色、外觀特徵和重量等,在功效上也有不同的描寫,並指出,服之「皆令人壽千歲」,可謂將靈芝捧得極高。
雖有神話成分在,但不可否認,有「小仙翁」之稱的葛洪對靈芝藥理作用的認可。
其實,靈芝自古以來,便是神奇的中藥,民間傳說靈芝有起死回生、長生不老之功效。家喻戶曉,廣為流傳的神話故事《白蛇傳》中就描述了白娘子為救許仙而盜取仙草的故事。
兩千年前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中記載收錄365種草藥,其中上藥120種(無毒),中藥120種(略毒),下藥125種(有毒),靈芝位列上藥之首,認為其「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
明朝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中記載:靈芝味苦、平,無毒,益心氣,活血,入心充血,助心充脈,安神,益肺氣,補肝氣,補中,增智慧,好顏色,利關節,堅筋骨,祛痰,健胃。
而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靈芝的中西醫結合已經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成果,如藥理研究證明,靈芝有強心作用、抗心肌缺血作用、改善心肌微循環作用及調節血脂作用等,並被用於治療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等。【節選自林志彬編著《靈芝從神奇到科學》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