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11月26日智己汽車首度亮相後,今天智己汽車再度在上海分享了對未來企業形態的探索,以及對未來智能出行生活的理解。發布會上,一品汽車了解到,旗下車型將採用最新技術電池,支持NEDC1000公裡的超長續航,特別是在智能化程度上將採用創新的電子電器架構,可實現視覺、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等感知系統的靈活配置。
2021年1月13日,智己汽車旗下代號為A、B的兩款車型將迎來全球首秀。據稱,明年4月份的上海車展上,首款車型將接受限量預定,有望年底實現小批量交付。
01
續航1000公裡,承諾「永不自燃」
作為一家造車「新勢力」,智己汽車來頭不小,起步就有「百億級」融資,而且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三方親自聯合打造,三方分別出資54億、18億和28億人民幣。
對於這樣「高舉高打」的新創品牌,產品自然也要能鎮得住。「智己汽車與寧德時代正在開發最前沿的摻矽補鋰電芯動力電池技術,這款電池的能量密度將達到240Wh/kg,實現1000km的超長續航」智己汽車產品體驗主理人胡世聞透露,「而且可以實現20萬公裡無衰減。」
據稱,這一技術是由上汽與寧德時代共享專利,智己汽車將在全球範圍內率先應用該電池技術。這意味著,此後該電池還可能會搭載到其它品牌的電動產品上。
其實,對於用戶來說,電動車的兩大痛點一是續航,第二就是安全了。目前,尚未有企業對用戶承諾「0自燃」的電動車。但是智己汽車卻發出了「永不自燃」的承諾。其底氣來自「三位一體的安全保障」:通過電芯材料配方優化、專利成組技術隔熱阻燃,以及全鑄鋁電池包殼體封裝。然後結合BMS 端雲協同管理,可以達到永不自燃的最高安全等級。
不過,這一「永不自燃」是否真的能實現,還需要等產品上市後再觀察。
02
打造最長「零接管」自動駕駛體驗
在目前流行的自動駕駛方面,智己汽車尚未公布完整規劃,不過按照已透露的信息我們發現,明年底交付的車輛上,將至少達到L3級別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
按照官方的描述,2021年底,智己汽車將深度融合智能泊入泊出、城市智慧領航、高速智慧領航等多項功能,打通城市自動出行全場景,實現「全場景,最連續」的「零接管」自動駕駛體驗。這也就意味著可以在部分路段具備實現Door to Door Pilot (家到公司/商區等自動駕駛) 的能力。
要想實現上述功能,僅靠視覺識別、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顯然難以做到。所以,雷射雷達將成為智己汽車的一大利器。據智己汽車產品體驗主理人胡世聞透露,目前智己汽車正在自研自動駕駛能力,開發了一套靈活的技術架構,通過這一架構,智己汽車可實現視覺、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等感知系統的靈活配置。「一旦雷射雷達核心部件的商業化進入成熟期,智己汽車將具備立即在量產車輛上升級雷射雷達感知系統的能力。」
03
數據「定義」汽車
目前流行一句話「軟體定義汽車」,但軟體的背後其實是數據。而數據的來源自然是用戶,所以在智己看來,最終將是用戶產生的數據來定義(共創)一輛汽車。
在這方面,作為股東方的阿里巴巴達摩院則為智己汽車提供了「AI大腦」。
依託於阿里達摩院,智己汽車將實現「專屬個性化體驗」。比如通過解析海量用戶大數據,可以知道每一個用戶的使用習慣以及用車期待,從而讓智己汽車的每一款產品都具備自學習、自成長、自完善的能力,不斷迭代、優化用戶的使用體驗。
目前看來,這一功能不僅從技術上完全可以實現,而且也是大多數「新勢力」們共同的技術路徑。但對於智己汽車來說,還將在公司形態上進行「頂層設計」。一品君了解到一個細節,智己汽車的機制創新不僅是核心團隊持股,更有可能設計「用戶持股」的形式。一品君大膽猜測,可能是類似於用戶以「數據」的形式來「參股」,產生的數據越多享有的權益也會越大。
Thomas Heatherwick曾被《泰晤士報》評為「建築界的達文西」
在用戶定義汽車方面,智己汽車還官宣了兩位「合伙人」,分別為英國著名設計工作室Heatherwick Studio和國際數字交互藝術團隊teamLab,兩位國際大咖將通過各自的藝術形式來為智己汽車賦能。比如,Heatherwick Studio將和智己汽車在車型外觀、內飾設計、充電樁設計等多方面展開深度合作,把車打造成一個流動的數字藝術品, 讓出行藝術與人產生深度共鳴。
teamLab創始人豬子壽之
未來,teamLab將成為智己汽車藝術合伙人,從數字藝術的專業角度,詮釋超越物質邊界的理念,共創沉浸式座艙全新交互體驗, 為觀眾呈現數字科技所帶來的提示與發現。
出生就含著「金湯匙」的智己汽車可謂佔據了「天時地利」之優勢,而且據稱首款車型轎車已經進入實測階段,這對消費者來說可謂近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