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點綠成金」勇當生態文明建設「展示窗口」

2021-01-17 中工網

王豔瓊 賴淼蓮

重巒疊嶂,綠意蔥蘢,生機盎然……坐擁1700多平方公裡綠色資源的泰順,猶如一顆閃耀的明珠鑲嵌在浙南大地上。多年來,泰順始終堅持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拼出「駿馬速度」,走出了一條「生態立縣、旅遊興縣、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15年間,泰順縣空氣、水等環境綜合指標始終保持省市前列,摘得「國家生態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全國首批碳匯城市」等多項國家級「殊榮」,9萬多山民通過生態搬遷得以圓夢安居。與2006年相比,全縣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增長了4倍、11.5倍。

立足新時代、把握新機遇,泰順將矢志不渝沿著綠色高質量發展的路子走下去,奮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展示窗口」,交出浙南山城山美、水美、城美、生活美、產業美的答卷。

一以貫之

護好「這抹綠」

沿著58省道駛入泰順,入眼即是青山綠水、燦爛繁花、山居人家。一路上,不禁讚嘆這裡的好山好水好空氣。

地處浙南邊陲,泰順有著天然的森林綠色屏障,富含天然礦物元素的氡泉,保有數百年歷史底蘊的古廊橋,以及「天然生物基因庫」的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依託豐厚的綠色「家底」,泰順始終如一持續擦亮綠色發展的生態「底色」。

「錨定生態優勢、綠色優勢,深耕蓄勢、趕超發展」,這是泰順縣委、縣政府歷任領導的共識。立足「生態立縣、旅遊興縣」目標,該縣以「退」為「進」奮戰綠色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全域環境綜合整治,常態化開展五水共治「碧水」、大氣治理「藍天」、土壤整治「淨土」、固廢處理「清廢」等系列行動,用好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等各類創建形成的制度成果,努力探索市場化的生態保護體系,完善綠水青山的產權制度、保護制度、交易制度,促進生態紅利充分釋放。據不完全統計,15年間已有百餘個投資總額約70億元的招商引資項目因環評問題被泰順「拒之門外」。

今年6月,在泰順縣相關大會上,縣生態環境部門、縣發改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文廣旅遊體育局、羅陽鎮、雅陽鎮、司前畲族鎮裡光村7家單位獲表彰,全縣上下激揚生態建設氛圍,爭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踐行者。此前,泰順還在全省創新推出要素生態化配置綜合改革,把生態指標列入各鄉鎮「大考」,設立億元生態「獎金」,激勵綠色發展。

「護綠」「增綠」,築牢生態屏障。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專家、科技特派員來到泰順,對生物多樣性、生態產業開展研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烏巖嶺近年來連續發現新物種,烏巖嶺保護區工作人員劉西每天行走在大山間,給不同種植物做標記。「毋庸置疑,這些年泰順生態越來越好,生物多樣性也越加明顯。」

生態賦能 旅遊主業化

「從來沒想過,好生態也能『換成錢』。」在雅陽鎮黨委委員張建新看來,山鄉生態正吸引越來越多的產業投資。落戶當地的華東大峽谷氡泉旅遊度假區項目,是泰順縣迄今為止單體投資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也是浙江大花園十大標誌性項目。日前,形如蛟龍的遊客中心外部環境建設進入尾聲,B區正式投用。而今年上半年,泰順招商引稅破難前行,成功召開「共贏兩戰」泰商會,籤約招商項目21個,招商引資到位內資12億元,同比增長32.4%;新招引總部企業8家,完成市級總部回歸稅收3.56億元,完成率達142.4%,位列溫州市第一。

隨著華東大峽谷氡泉旅遊度假區等一批重磅文旅項目落地,泰順生態旅遊也迎來大發展。「從『閩北吆喝』」到『杭城推介』,從『浙江十地百輛大巴遊泰順』到『百萬福利大放送』,不到一個月已連續舉辦8場旅遊宣傳推介活動。」近日,正在緊鑼密鼓籌備泰順職工療休養推介會杭州專場活動的泰順縣文廣旅體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謝碧時感慨道。

以落實「六重」清單為主攻方向,今年4月起,泰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先後組織開展「我在廊橋等你」推廣、溫州職工療休養推介會泰順專場、泰順旅遊浙南閩北推介會、「好玩民宿在泰順」、「跟著二十四節氣遊鄉村」等多場主題營銷活動,切實激發文旅消費潛能。

「努力將生態旅遊打造成為撬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金槓桿』。」據謝碧時介紹,該縣緊盯客源市場,開展多活動營銷、完善全內容營銷、推進全媒體營銷,「走走泰順、一切都順」旅遊IP持續打響,山城旅遊正全面復甦。5至6月,泰順療休養基地酒店和民宿工作日入住率超過80%,「好玩泰順」電商平臺交易額已超過400萬元,旅遊接待旺中有序,節節攀升。6月份,該縣旅遊「兩大指標」強勢轉正,當月旅遊接待總人數達到48.45萬人次,同比增長0.53%;當月旅遊綜合產值達到3.38億元,同比增長3.59%。

綠色趕超 發力「山城美」

7月底,文泰高速洪溪特大橋實現雙幅貫通,標誌著文泰高速公路主體工程實現全線貫通,也意味著浙江距2020年底實現陸域「縣縣通高速」目標邁出了關鍵一步。

綠色發展,交通先行。對外打開大通道,泰順在文泰高速全線通車的基礎上,全力推動通用航空、溫武吉鐵路、泰蒼高速、霞柘泰景高速等重大交通項目從「藍圖」變現實;對內暢通微循環,該縣高標準謀劃和建設一批「四好農村路」,加快推進縣交通綜合樞紐中心、通景公路等項目建設,織密山城「全域旅遊交通網」。

沿路串美景,山城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打開山門迎遠客。追逐「綠富美」的縣城羅陽,孕育氡溫泉建設百億旅遊大項目的雅陽,把牛文化做深做精的柳峰,琴橋臥溪的仕陽,橫跨浙閩的彭溪,雲海翻騰的鳳垟,茶歌悠揚的東溪,美麗蝶變的雪溪,後發崛起的包垟,千年古村寫鄉愁的南浦溪和筱村,總部經濟回歸續鄉情的小鎮西暘……藏在深山的19個鄉鎮各美其美、交相輝映,共同在綠色發展的大路上高歌奮進。

奮戰綠色高質量發展,以「綠起來」「美起來」帶動泰順「富起來」「強起來」。眼下,泰順正瞄準勇當生態文明建設的「展示窗口」、溫州打造區域中心城市的西南「門戶窗口」、省際縣域治理現代化的「改革窗口」、康養休閒生態旅遊目的地的「一流窗口」等四大窗口,以最佳生態、康養文旅、最美山城、泰順攻堅、鄉賢泰商、平安泰順「六張牌」為重點,以「六重」清單為主抓手,全速推進各項重點工作,奮力書寫美好答卷。

相關焦點

  • 走走泰順 一切都順!泰順綠色高質量發展走出「致富路」
    11月23日上午,溫州市政府新聞辦「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泰順專場新聞發布會召開,會議以「蓄勢強發 賦能引爆 在打造』重要窗口『中加快泰順綠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介紹泰順小康建設發展歷程。
  • 浙江泰順仕陽鎮:青山與綠水 逐夢「綠富美」
    近年來,仕陽鎮積極踐行鄉村振興戰略,促使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農產品變商品,一躍成為泰順「綠富美」的典型鄉鎮,當地的群眾也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引進豆腐柴加工生產線,建設示範基地、育苗基地、體驗觀光園基礎廠房。並以「公司+農場+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開發豆腐柴保健茶、豆腐柴麵條、粉條、各種糕點、藥品注射液、膠囊等系列產品,做成泰順原生態綠色食品,並建設豆腐柴種植科普示範基地、豆腐柴體驗觀光園,打造農業旅遊品牌,為項目區低收入農戶、老人、婦女等提供穩定的就業門路,帶動低收入農戶脫貧致富,實現共贏。
  • .| 「搬」出來的幸福生活 看泰順畲鄉如何「搬」出富美新鄉村
    「窗口」看小康(56) | 「搬」出來的幸福生活 看泰順畲鄉如何「搬」出富美新鄉村 2020/11/30 15:42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編輯:單暉 瀏覽:946
  • 書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代表作──天津市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
    三年規劃建設,天津市綠色生態屏障「小荷已露尖尖角」, 「天」字形骨架「骨骼」日益堅實、豐滿。今年屏障區內植樹數量為近年最多。明年,環首都東南部的這片綠色生態屏障,將煥發更加彭勃的生機。  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考察時強調,要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打造美麗天津,著力保護生態環境。
  • 打造海島城市「金名片」 山東首座海洋生態文明主題展館長島開館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9日訊 6月29日上午,以展示長島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和老海島精神為主題的長島海洋生態文明展覽館和老海島精神陳列館在煙臺長島同時開館,成為長島打造海島建設新形象的一張 「金名片」。
  • 不負青山綠水 不負茶鄉百姓——生態文明建設的「安溪樣本」
    劉伯怡 攝繼國家生態縣、國家園林縣城、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中國十佳宜居縣、中國最美麗縣等榮譽稱號之後,近日,安溪又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的金字招牌捧回大美茶鄉。「綠色生態是安溪最寶貴的自然財富,茶鄉人民一路實踐、一路探索,成績來之不易,我們相信由此滋養發芽,安溪生態文明建設必將結出更多碩果。」安溪縣委書記高向榮、縣長吳毓舟道出了百萬茶鄉人民的心聲。
  • 海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海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增綠護藍擦亮發展底色回想起4個多月前在海口雲龍產業園內,裕同科技環保及高端包裝產業基地建設奠基時的場景,裕同集團高級副總裁劉中慶說道。與「禁塑」息息相關的故事,是我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道路上的鮮明註腳。今年6月1日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再次對海南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部署。
  • ...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日益重要作用——訪美國國家人文科學院...
    新華社洛杉磯4月29日電 專訪:中國在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日益重要作用——訪美國國家人文科學院院士小約翰·柯布  新華社記者譚晶晶 檀易曉  「中國致力於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在生態保護方面力度大、舉措實,在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 濰坊援藏系列報導(一):奼紫嫣紅綠高原 點綠成金奔小康
    今天起,我們將陸續推出三集系列報導,全面展示我市第六批援藏工作組三年來的工作成果,今天播出第一集《奼紫嫣紅綠高原 點綠成金奔小康》。海棠花開迎賓朋,湘河歡騰慶盛會。5月18日上午,南木林高原海棠節盛大開幕,上千名群眾齊聚一堂,共慶萬物吐翠,生機盎然的美好時節。而就在會場兩側,今年新種的千畝海棠正茁壯成長。海棠牽線,文化搭臺。
  • 朝陽區將府公園擬建立北京市首個紀念林型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基地!
    7月23日,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聯絡處處長楊志華、一級主任科員孟繁博一行到將府公園,對將府公園申辦紀念林型首都生態文明教育宣傳基地工作進行現場調研。將臺地區表示:要把將府公園生態文明教育宣傳基地的建設和將臺地區黨群服務中心的發展結合起來,以黨建的紅色引領帶動生態文明的綠色發展,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的建設同居民的實際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實現全民共享綠色發展成果。
  • 寧波日報:奮發有為當好浙江建設「重要窗口」的模範生——全市社科...
    按照「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作為浙江省「雙城記」之一的寧波,生態文明建設更要先行示範,不僅要為全國提供示範,而且要為世界提供樣本。一、生態文明建設要在「兩山」統籌上先行示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論斷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兩山」理念的本質屬性就是要解決好經濟生態化和生態經濟化。
  • 泰順竹裡畲族鄉打造綠富美 竹海畲鄉逐夢小康迎客忙
    溫州網訊 竹裡畲族鄉地處泰順境內西北部,自然風光旖旎,生態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89%,是溫州人民「大水缸」珊溪水庫源頭所在地。別具一格的民俗風情、獨具匠心的竹木藝術、極具情懷的文化理想在這裡完美融合,逐步形成了獨具魅力的畲鄉民俗文化、國學文化和竹文化三張「金名片」。近日,記者走進竹裡畲族鄉,探尋這裡的小康故事。  畲旅融合,農民增收顯著  藍永慧是竹裡畲族鄉鄉長,亦是土生土長的竹裡畲族人。近年來,他圍繞竹裡畲族鄉歷屆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投身竹裡小康建設。
  • 溫州泰順舉行畲鄉首屆攝影大賽 大咖集結竹裡現場採風
    25日上午,泰順畲鄉竹裡首屆攝影大賽舉行啟動儀式。主辦方表示,期望通過本次攝影比賽,能讓更多的人了解竹裡,認識竹裡,宣傳竹裡優質的文化與旅遊資源,推動文化建設、生態建設及旅遊事業發展,助力經濟發展。  土牆青瓦藍腰帶、竹林庭院有人家。
  • 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
    深刻領會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的系統性,著力在制度銜接、制度匹配和制度聯動上下功夫,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成優勢的重要窗口。18年來,無論是全國第一個生態縣的創建成功,還是第一個生態文明示範市的落戶浙江,以及省域範圍推進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的建設,浙江的生態文明建設始終走在全國前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吉餘村和杭州西溪溼地,充分說明浙江在美麗鄉村建設和美麗城市建設上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按照「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浙江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先行示範。
  • 「山」盟「海」誓:鹿城-泰順14載山海協作結碩果
    童文陽表示,鹿城區將來採取「線上義賣+線下展銷」的形式,在線上的鹿城供銷雲店設立山海協作義賣專區,在線下的甌越鮮風實體店開闢山海協作展示專區,舉辦更多展銷活動,進一步實現兩地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向泰順兄弟敞懷新平臺,分享鹿城區探索新時代供銷合作模式的代表性成果。「泰順農特產品的籤約入駐能夠讓我們的『貨架』更豐富,更好滿足老百姓的需求。
  • 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
    面對全球性危機,中國宣布將進一步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中國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彰顯。中國方案、中國行動,為全球共謀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復甦注入了新動力。保護生態,中國貢獻有目共睹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類未來,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各國同舟共濟、共同努力。
  • 2020首屆溫州(泰順)鄉村民宿發展大會成功舉辦!
    產業興旺 生態宜居 鄉風文明 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 近年來,泰順縣主動把握髮展機遇,充分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深厚的人文底蘊和自身的產業結構以及最美鄉愁村、鄉村振興示範帶等建設基礎,強化政策激勵、激活投資主體,大力培育有文化、有特色
  • 南陽市生態文明志願者群體——寄情「風花雪月」織夢綠水青山
    李相岑、徐清立、李瑞營、楊飛,他們不僅是市社區志願者協會的領頭人,還積極參與到市生態文明促進會中,帶動公益團體和志願者參加促進會策劃的「保護白河母親河行動」,護水護綠、護設施、撿垃圾,同時積極開展義務植樹、舊衣回收、生態文明宣講等活動。加上促進會組織數百名生態文明志願者在桐柏水源啟動民間河長制丶在五縣區植生態文明紀念林及唐河復航紀念林等,促進了生態文明志願服務品牌的樹立。
  • 生態文明建設踏上新徵程
    3年前開始的新鳳河流域水環境治理,讓曾經的「臭水河」如今成了附近居民休閒的好去處。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三五」期間,經過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不懈奮鬥,一批影響群眾生活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到解決,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顯著增強。「十四五」開局之際,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徵程。
  • 系統把握生態文明建設若干科學論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人民群眾新期待、生態文明建設新實踐,以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觀新的理論境界、開放視野和博大胸懷,就生態文明建設作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了一系列事關生態文明建設基本內涵、本質特徵、演變規律、發展動力和歷史使命等的嶄新科學論斷,以生態文明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中國話語體系,全面、系統、深刻回答了當代中國和世界生態文明建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