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區附近民政局的院子裡能提供免費停車,極大地方便了我們周邊群眾,而且把車停在這裡我覺得特別安全!」近日,家住陝西城固縣北環路東段的居民李躍讚嘆道。李先生所說的這件事,是城固縣推行城市黨建「四同四共」工作法的一個具體事例。近年來,城固縣針對群眾「停車難」問題,共開放城區機關事業單位公共停車位437個,這一創舉得到了群眾的一致歡迎。
組織同向共建強堡壘
2018年7月,在蓮花街道辦事處的1次城市黨建聯席會議上,「停車難」這個問題被大家提了出來,作為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的縣委組織部便積極思考謀劃,從建強街道社區黨組織抓起,通過優化組織設置,延伸黨的觸角,黨建引領破解「城市病」。縣委統一協調,將176個駐街道社區的縣直部門單位、國企、學校、醫院、兩新組織黨組織全部納入街道社區的統一管理,新建商圈、樓宇黨支部2個,網絡黨支部17個,擴大黨組織覆蓋。為凝聚合力,推選部門單位、業委會負責人等82人,擔任2個街道辦事處和11個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讓「局外人」變成「自家人」。同時,根據社區黨員個人特長和興趣愛好,成立文化宣傳、法律維權、書畫棋藝等功能黨小組52個,串聯起各行業各系統黨員7055名,讓社區「小支部」升格為「大黨委」。通過優化組織設置,變行業系統垂直管理為屬地管理,有事各成員單位一起商量,進一步提升了街道社區黨組織的組織力。近三年,該縣共召開縣、街道、社區三級聯席會議151場次,解決社區突出問題623個。
黨員同心共管聚合力
在幾年前,城固的城市社區大多硬體設施不達標,社區幹部少、人手不足、事情多,「小馬拉大車」是大家對社區現狀的一個客觀評價。針對這一問題,縣委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抓實社區「雙報到」,讓135個縣直部門單位黨組織、4968名在職全部到社區報到,每人每年參加活動不少於6次,主動認領服務事項2件以上,共組建「小紅帽」志願者服務隊45支1200餘人,力所能及的幫助社區開展扶貧幫困、敬老助老、就業保障、衛生整治、法律宣傳、醫療服務等工作。為加強報到黨員管理,建立黨員「雙向考評」機制,將報到黨員在社區開展服務情況與黨員本人本年度評先評優、黨員「雙評議」相掛鈎。去年12月份以來,該縣87個縣直部門單位725名黨員幹部深入11個社區,積極開展走訪排查、值守檢測、環境消殺、衛生清潔等工作,極大緩解社區幹部力量不足的問題,為全縣疫情防控做出了積極貢獻。
資源同利共享優服務
隨著城市居住密度增加,城市部分公共資源越顯缺乏,「如廁難」「健身難」也成為公眾「心頭病」。為切實解決城市居民反映的熱點問題,該縣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下沉一線逐戶徵求意見找問題,探索建立了以需求清單、服務清單和資源清單為主的「三張清單」認領制度。社區建立需求清單,列出需求目錄;駐街道社區部門單位根據社區需求,亮出承諾、亮出服務、亮出資源,社區和駐區單位相互協商,雙向認領,社區可以充分利用駐區單位場地、人員、資金、項目等資源;駐區單位的相關業務在社區實現「一站式」落地。經梳理,去年以來,全縣共解決了老百姓關心關注的難點、熱點問題975個,常態化辦好「惠民微實事」,累計服務群眾2.29萬人次。創新設立城市資源共享區,免費開放城區內部分機關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地437個、機關單位廁所67座和6所城區中小學校的體育場館,服務百姓零距離目標變為現實。
治理同商共贏促和諧
「現在的服務真是越來越貼心了,沒想到下班時間,還能來這辦業務。」在博望街道辦事處解放街社區居委會,一位辦事群眾很快為女兒辦理了大病救助申請手續,不禁稱讚。社區處在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是疏通城市治理的神經末梢。為方便群眾辦事,該縣創新推行社區「AB崗」輪換制度,實現社區幹部錯時上下班,在工作日上班時間延長至20∶00,周末和節假日輪流值班,讓轄區群眾下班時間也能辦事。面對城市治理難題,創新將11個城市社區設單元網格黨小組87個,配備151名黨員擔任網格員,設置治安巡邏、政策宣傳、便民服務、糾紛調解等責任崗位,累計化解矛盾糾紛1367件,排查安全隱患516個,服務居民1.9餘萬人次。目前,走進城固的社區,搭棚接簷、亂擺亂放、亂貼亂掛、亂堆亂放等現象沒有了,小區內非法傳銷、非法兜售食品等亂象徹底杜絕。2019年,該縣社區信訪矛盾大幅下降,城市治理社會滿意度達到了96.8%。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