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高級中學探索融合育人課 擰好育人「一股繩」

2021-01-09 東方網
復興高級中學探索融合育人課 擰好育人「一股繩」

時間:2019/6/21 8:42:22

來源:上海教育新聞網    作者:朱穎婕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恆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講臺上,復興高級中學歷史老師顧超平緩緩念誦著馬克思在17歲時寫下的中學畢業論文《青年在選擇職責時的考慮》,將學生們的思緒帶回19世紀那段動蕩的歷史時期;不一會兒,語文老師陳珠靜接過教棒,運用文本分析法梳理此文的邏輯結構,剖析馬克思強大的目標感究竟從何而來;最後,政治老師張尚達"粉墨登場",和學生共話新時代青年人的擔當和抱負。這堂語文、歷史、政治"混搭"教學的融合育人課,正是當前復興高級中學挖掘各學科育人價值、加強學科德育滲透的鮮活案例。

頭一回上這樣別出心裁的課,高一學生張詩媛感覺十分新奇,"三門不同的學科獨立而連貫,比平時單上一節課信息量大得多",更意想不到的是,課程的內容給了她不小的啟發。"其實我接下來馬上要面臨選專業,本來我考慮的主要因素是自己的喜好和特長,以及家長的建議等,但這堂課讓我想到了一些平時沒有考慮到的因素,比如我們所選的專業和時代社會的關係等。"張詩媛感慨,寫下這篇文章的馬克思不過是17歲的年紀,但他能夠跳出小我、小家的範疇,考慮到社會和國家,這樣的擔當精神是值得自己學習的。

"融合育人課最主要的優勢在於,能夠彌補單一學科課程的不足。"陳珠靜提到,在教授一些涉及家國情懷的語文課文時,學科要求往往是做到文本精讀、邏輯梳理、理解作者的意圖等,但關於時代背景的拓展了解,以及思想的進一步升華等,課堂留給這些部分的時間不多。

記者從復興高級中學了解到,目前學校已經構建起聯通課內課外、融通校內校外、貫通線上線下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大德育"工作格局,統領學生發展、課程建設、隊伍建設、管理保障等主幹工作。首先搭建課程支架,抓好學科育人,真正做到"門門都是德育無痕課"。眼下在課程建設上,學校建立了指向"思想引領""文化涵養""關愛成長""社會拓展"四個目標的德育課程框,發揮跨學科融合的綜合育人功能;在課程實施上,特別加強學科德育滲透,實施"高低結合"策略,通過情景化、結構化、脈絡化的教學設計;在課程評價上,基於"學分績點制評價",建立"學程護照",對學生共性化和個性化的學程進行跟蹤記錄與綜合評價,為成長狀態提供可視化的參照依據。

在校長陳永平看來,進行融合育人課的探索和嘗試,主要有三個目的和亮點:擰好協同育人"一股繩",構建家庭、學校、社會聯動共育機制;織好課程育人"雙面繡",構建全面、全程、全員學科德育機制;架好活動育人"三稜鏡",構建多元、多維、多層主題教育機制。"面對具有個性差異的學生個體,復興的各種校本化主題德育活動像三稜鏡一樣把教育方針這束『白光』分解成符合學生實際情況和個性特點的七色光,促使每個學生朝著符合自己個性特點的方向發展成長,成為既具備核心素養的基礎,又各有專長的新時代人才。"

相關焦點

  • 探索實踐「四化」教學模式 切實提升思政課鑄魂育人實效
    ,近年來,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堅持思政課是第一課、馬克思主義學院是第一學院、價值塑造是第一要務、政治素質是教師考核第一標準,深刻把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時代要求,紮實推進以「教師團隊結構化、授課內容融合化、教學環節模塊化、教學實踐體驗化」為主的「四化」思政課改革創新,研磨思政「金課」,取得良好育人成效。
  • 三全六度十育人!復旦大學探索新時代育人之道 | 你身邊的「十三五...
    (劉小琴/攝)新時代,如何回答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2018年9月,復旦大學入選全國首批10家「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兩年來,學校黨委謀劃布局、系統探索新時代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體系、新思路、新方法。
  • 山東電視臺山東直通車報導:威海市實驗高級中學
    威海市實驗高級中學副校長/大成課程基地首席教師常強說道:「我們根據教學實際,將信息技術課和通用技術課進行了一個有機的融合,開設了普惠創客課程,每班每周固定一節,面向全校所有學生,讓每個孩子都體驗科技創新的氛圍。我們在日常教學中讓科技創新滲透到方方面面,讓每個孩子都有科技創新意識。其中王子駿同學獲得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
  • 棗莊學院:實踐育人譜新篇
    近年來,棗莊學院不斷加大改革和建設力度,逐漸形成了立足棗莊本地特色文化資源開展觀感類實踐教學、積極探索基於產教融合校企協同的勞動類實踐教學、利用援疆實習支教拓展實踐教學的運行機制和模式,大大提升了實踐育人的時代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 塑魂育人,讓思政課「活」起來
    今年3月,濟南市教育局召開了濟南市「雙貫通」精品思政課改革建設工程項目啟動會議,這是濟南全面推進新時代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大舉措。在這個過程中,章丘區教體局善謀善做,關注實效,積極探索全區整體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新路徑、新模式,著力構建「多維度思政課章丘模式」,建設了一系列精品資源庫和卓有成效的實踐研究成果,探索出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經驗。
  • 聚焦思政課育人工作「同心圓」,構建「三全十育人」網絡大格局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一、實施時間2017年以來,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規律和人才培養需求,按照「05方案」推進思政課建設,建立了嚴格的新教師試講制度、集體備課制度、教師聽課互評制度,努力建設網絡教學資源,探索形成「一主三維
  • 鹽城明達高級中學營造風清氣正育人環境
    12月18日下午,鹽城市明達高級中學召開師德師風突出問題持續專項治理工作會議。  會上,該校黨總支書記、校長周建蘭做了題為《加強師德師風專項建設 營造風清氣正育人環境》的專題講話,全體教職員工填寫了《鹽城市明達高級中學師德師風突出問題持續專項治理自查表》,並籤字承諾。
  • 武漢紡織大學探索思政實踐、社會實踐、專業實踐「三合一」育人...
    原標題:武漢紡織大學探索思政實踐、社會實踐、專業實踐「三合一」育人——實踐育人激發思政課無限活力「這幅藝術作品表達了在疫情中全體中國人民團結在一起,正如同畫面中的金色一樣,匯成希望之光,點亮英雄之城。」近日,在武漢紡織大學第四屆「藝術思政」課程展覽上,藝術與設計學院學生王昱璇以藝術形式記錄下了她眼中的抗疫故事。
  • 濟南中學唐冶校區高三年級德育團隊獲「潛心育人榜樣」榮譽稱號
    一個好的榜樣,就是最好的宣傳。12月17日,首屆「濟南教育榜樣」選樹活動頒獎盛典隆重舉行,會上對各項榜樣獲獎單位及個人予以表彰。山東省濟南中學唐冶校區高三年級德育團隊獲評「潛心育人榜樣」榮譽稱號。  教育是民生之基,是城市的溫暖底色。
  • 「擰成一股繩」用英語怎麼說?
    「擰成一股繩」,中文俗語,字面意思是「twist into a rope」,比喻彼此團結一致,像繩子一樣匯成同一股力量的行為(banded together like strands of a rope),可以翻譯為「make joint efforts,pull together或be united as one」。
  • 成都市川化中學好老師|融合課堂展教師風採 立德育人扣科技前沿(一)
    2020年12月2日,成都市樹德中學教育集團第16屆教師課堂教學比賽(高中)在成都市第三十七中學校順利完成,成都市川化中學化學組劉燕老師在此次賽課活動中榮獲成都市一等獎。
  • 鑄魂育人春風化雨 改革創新長風破浪
    一年來,陝西認真落實《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要求,以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大練兵」為抓手,紮實開展「四好」思政課創優行動,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德樹人、鑄魂育人,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 壽光第一中學獲評「濰坊市鑄魂育人示範校」!
    新元肇始之際,濰坊市委教育工委公布了首批濰坊市鑄魂育人示範校名單,我校榮列其中,成為壽光市唯一入選的高中學校。日前,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和省、市教育大會、思政課教師座談會精神,不斷健全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著力推進「三全」育人,強化「五育」並舉,加快實現由「育分」向育人轉變,更好發揮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濰坊市委教育工委依據「學校精緻、育人精準、師生精神、管理精進」標準,面向全市開展鑄魂育人示範校評選,最終確定全市50處為「鑄魂育人示範校」。我市共四所學校當選,壽光一中是唯一高中學校。
  • 鄭州西亞斯學院:努力打造鑄魂育人網上思政「金課」
    思政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它承載著對大學生價值引領、鑄魂育人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間高校網上教學的實踐過程中,鄭州西亞斯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不斷探索嘗試,充分發揮好思政課對大學生的價值引領和鑄魂育人作用。
  • 北京理工大學:「學為中心 三通合力」的大思政育人實踐
    一年來,北京理工大學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這個重要講話,為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以本為本」,進行了「學為中心 三通合力」的大思政育人實踐。「學為中心」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設計,「三通合力」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教學、課內外實踐、方法手段三個層面做通,構成強大合力,大思政育人。
  • 璧山實驗小學「青雅」三大論壇彰顯「個性化育人...
    發言深入淺出,內涵豐富,加深了大家對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理解,為學校做好「三全育人」提供引領。智育分論壇: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勇於探索的精神什麼是智育?百度百科上,指傳授系統的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發展受教育者智力和與學習有關的非認知因素的教育。
  • 踐行文化育人 助力鄉村振興
    作為一所歷史文化悠久的學校,新登中學一直堅持文化立校的發展思路,將學校文化視為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靈魂和塑造個性、凝聚人心的內核。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進一步重視文化自信,提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立德樹人,文化育人成為了一種更高的育人方式。新登中學堅持以優秀傳統文化育人、紅色文化育人、藝術文化育人,以期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家國情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堅持系統觀念 推進「三全育人」——青島理工大學「三全育人」綜合...
    近年來,青島理工大學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立足整體視域把握教育發展規律,通過系統思維分析育人內在機理,運用系統方法處理矛盾問題,將系統觀念、系統方法貫穿融入育人全過程全領域,在構建「三全育人」格局、實現立德樹人使命方面作出了有益嘗試和探索。
  • 以校園大師劇為載體,大中小一體化育人協作平臺在華東師大成立
    會上,華東師範大學孟憲承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吳薇與閔行中學副校長林唯,華東師大二附中副校長、二附中附屬初中校長施洪亮,華東師大附屬紫竹小學、華東師大閔行永德實驗小學校長張計蕾共同為「校園大師劇大中小一體化育人協作平臺」揭牌。
  • 寧波大學:在實踐育人中培養飽含中國情的翻譯人才
    該基地由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國際交流學院與寧波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三方共建,可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有助於學生發揮好專業優勢,更好對接社會需求,標誌著學校在翻譯實踐育人上又添新平臺。志願者團隊通過「一師多課」的線上教學模式,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讓英語幫扶實現無限共享。2019年暑假,共享課堂在雲端把寧波、江西、貴州三地的孩子緊密連在一起,在同一時間、不同地點,孩子們同唱一首歌、共繪一幅畫、分享美好家鄉、共享自己眼中的世界和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