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食品安全,外賣就要層層包裝嗎?

2020-12-19 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隨著外賣市場的競爭越發激烈以及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衛生的高度關注,對外賣餐品進行「精美」包裝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有不少消費者質疑外賣存在過度包裝的傾向。有店主表示,包裝已成品牌門面,甚至成為各家營銷的重點,展現的是一種個性和態度。業內人士則直言:單就包裝而言,過度精細的包裝對於食品安全而言意義不大。

隨著外賣市場的競爭越發激烈以及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衛生的高度關注,對外賣餐品進行「精美」包裝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有不少消費者質疑外賣存在過度包裝的傾向。那麼,如何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時,減少過度包裝?

收外賣像是拆禮盒

「我只是點了一份砂鍋飯,沒想到還真的收到了一口鍋。」在北京朝陽區工作的範先生告訴記者,現在有些外賣已經發展到了買一贈一的程度。例如部分燉品類的外賣,商家會直接贈送瓦罐砂鍋。「這些東西留之無用,棄之可惜,也算變相強制購物,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

近年來,我國外賣產業蓬勃發展,體量陡增。據《中國餐飲大數據2020》顯示,2019年外賣市場增速達到43.9%。特別是在疫情發生後,不少原來主攻線下的餐飲品牌也開始更加重視外賣。而隨著消費者為高品質買單的意願越來越強,外賣商家也進入了比拼用戶體驗的階段,外賣的包裝越來越精緻。

「有的外賣的確要包裝得精細一點。」在上海從事保險工作的陳女士經常點外賣,前幾天她點了一份臊子麵,商家將湯、滷、面分開包裝。「這樣面不容易坨,吃起來口感好。」陳女士說,「包裝密封得好,也會讓人覺得衛生放心。」

疫情發生後,外賣食品安全被消費者放到了一個更加重要的位置。很多餐廳都在執行餐盒外覆保鮮膜,然後紙盒隔離、封籤保護四層防護,保證餐品安全。

但也有消費者表示,現在部分外賣包裝過於複雜,並不環保。記者調查發現,有的外賣包裝將菜和飯分開放在不同的盒子裡,點一份套餐,消費者甚至會收到四五個小塑料盒。還有的商家不僅把外包裝設計得像高級禮品紙袋,裡面還會有一個好看的硬紙盒,紙盒裡面還有一層保溫袋。「收外賣感覺像是在拆禮盒,一層又一層。」 在北京工作的巢女士認為,可以適量減少分件包裝和某些華而不實的外包裝。

包裝是安全盾牌也是品牌門面

「疫情還沒過去,要讓顧客吃得放心就得仔細包裝。訂書針、保鮮膜都是必備的,不層層包裝不放心啊。」北京宋家莊某超市內早餐店店主李先生對記者說。

疫情發生後,「外帶」在消費者飲食消費習慣中的比重大幅上漲。許多商家表示,為了避免運輸途中灑湯、被偷食、加「料」等情況,都會在外賣包裝上下足了功夫。

「客人拿到外賣發現湯灑了一半,或者包裝破了,肯定體驗感不好。差評多了,我們店生意也不好做。」一位在北京經營米粉外賣的店主告訴記者。

隨著外賣產業逐漸走向成熟化,也有店家表示,現在對於外賣包裝的評價標準已經從過去的「不撒」「保熱」變成了「有氛圍,夠貼心」,包裝已成品牌門面,甚至成為各家營銷的重點,展現的是一種個性和態度。

記者注意到,有的店家除了設計精美有辨識度的紙袋,還會在外賣中附送手寫的便利貼、小禮物等。為了更能向消費者明示餐品安全,餐盒上還會貼有愛心卡,標註製作人員及配送人員體溫。

「包裝包的不僅是飯,還有我們的服務態度。」北京一家連鎖餐廳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包裝也是在突顯本店特色,消費者用餐體驗好了,好口碑也能換來訂單量。

「每份訂單越來越大,越來越重了。」在北京方莊附近送外賣的美團騎手黃師傅說,現在平臺中介不負責包裝業務,都是商家自己解決,具體使用材料不一。

據統計,現在市面上的包裝材料主要分為以下幾種:聚丙烯(PP)、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塑料(PS)。其中,聚丙烯塑料佔比超過半數,用量最大,這主要是因為這種材料不僅耐高溫,不會產生毒素,而且成本較低。而可降解塑料餐盒,往往因為成本過高讓商家望而卻步。

製作過程對食品安全更重要

「目前,國家、行業對於外賣包裝還沒有具體的標準,但原則上還是應該以食品安全為首,同時將環保要求作為重點考量因素。」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

近年來,外賣塑料汙染問題備受重視,從地方到國家也出臺了相關政策。11月10日,北京市發改委等部門發布《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徵求意見稿)》。其中,提到要對餐飲、外賣平臺等六大重點行業強化減塑力度,如鼓勵外賣平臺加大宣傳力度,樹立主動使用可降解餐盒、可重複利用餐盒(具)的良好形象,並通過發放平臺「專屬綠色優惠券」等措施引導消費者選擇「無需餐具」等選項。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層層包裝的外賣不一定意味著乾淨衛生,在防疫常態化背景下,落實衛生安全標準,還需要在餐飲生產、運輸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

餓了麼資深食品安全專家苗虹認為,食品本身的製作過程對於食品安全更為重要。只要餐盒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規定,一般沒有問題,往往是包材材質的選取上易出現安全風險。「比如不符合脫色實驗標準的有色餐盒,或者螢光物質標準不達標的部分紙材料的包裝盒,可能會影響食品安全。」苗虹說。

「我們要防止的是人為的、惡意的除商家和食客外的第三方可以隨意動餐食的情況發生。」苗虹認為,單就包裝而言,過度精細的包裝對於食品安全意義不大。

相關焦點

  • 保障外賣食品安全就要層層包裝嗎?製作過程更重要
    閱讀提示隨著外賣市場的競爭越發激烈以及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衛生的高度關注,對外賣餐品進行「精美」包裝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有不少消費者質疑外賣存在過度包裝的傾向。有店主表示,包裝已成品牌門面,甚至成為各家營銷的重點,展現的是一種個性和態度。業內人士則直言:單就包裝而言,過度精細的包裝對於食品安全而言意義不大。
  • 明星點麥當勞外賣被燙傷 引發對食品包裝安全關注
    儘管網友們對此次事件評論不一,但從餐飲行業角度來看,此次事件確實是對外賣包裝安全的一次警醒,尤其是在當下垃圾減量、精簡包裝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好減量和安全確實是值得餐飲企業思考的問題。引發對外賣包裝安全關注外賣撒漏其實是在外賣產品配送過程中經常出現的情況,但此次安以軒被燙傷的事件也引起消費者對於外賣包裝安全的關注。這對於外賣已經成為常態化業務的餐飲行業而言確實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在一位不願具名的餐飲業內專家看來,外賣包裝安全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外賣包裝的食品安全問題,另一方面就是此次事件代表的問題。
  • 快遞紙箱加膠帶,外賣大盒套小盒,層層包裝怎麼「破」?
    除了食品,商場裡的化妝品,也難逃「過度包裝」之嫌。有些奢華品牌的禮盒豔光四射,扎著漂亮的蝴蝶結,盒內的面霜體積卻很小。除了獨立紙盒包裝外,盒內多為散發著香氣的填充物、海綿或硬紙隔斷等。 「包裝那麼漂亮,拆開卻沒什麼用。想留著放零碎物品吧,有時候盒子和抽屜尺寸卻不匹配,只能扔掉。古人買櫝還珠,我有時候都想『買珠還櫝』了。」
  • 小小紙袋居然成為疫情下外賣包裝安全的關鍵
    畢竟,外賣完整的製作過程在這個安全碼中無法體現,另外在配送的過程之中,外賣的外包裝是否接觸到細菌病毒也在安全碼中無法認知。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註冊管理司司長王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19年對網上餐飲單位開展抽檢2905批次,不合格率為7.95%,「高於餐飲行業的平均不合格率4.27%」。
  • 麥當勞包裝檢出致癌,你每天點的外賣也有風險,你還敢吃嗎?
    麥當勞包裝檢出致癌,你每天點的外賣也有風險,你還敢吃嗎?國內的包裝裡真的沒有PFAS嗎?糟了,外賣餐盒裡是不是有這種成分?別急,接下來一一為大家解答。讓麥當勞緊急公關的PFAS到底是什麼?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 (PFAS) 是一類脂肪烴碳鏈骨架上部分或全部氫原子被氟原子取代而形成的人工合成含氟有機物。
  • 真空包裝食品≠絕對安全
    它們口味獨特,惹人喜愛,往往都是真空包裝,密閉性強,不容易變質。    可是,最近有新聞爆出,多款品牌的辣椒醬「菌落總數」「水分活度」過高。這兩個參數超標會帶來哪些危害?    真空包裝並非萬無一失    簡單來說,真空包裝就是將完全密閉的包裝袋裡的空氣抽走,在達到預定真空度後完成封口工序,使袋中的物品在真空環境下長期保存。
  • Eka Global:新冠疫情期間,依舊優先保障食品包裝供應
    曼谷2020年4月20日 /美通社/ -- 儘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帶來了一些挑戰,但領先的耐儲包裝生產商之一Eka Global(普派)證實,隨著全球即食食品包裝需求上升,其食品包裝的供應和質量依舊能夠得到保障。耐儲包裝已成為人們目前居家生活的重要解決方案。
  • 用塑膠袋包裝食品安全嗎?又需要怎麼辨別呢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當我們在路邊的小吃攤以及在農貿市場購買食物時,很多賣家常常用塑膠袋包裝食物。比如包子、烤麵筋、煎餅果子、蔬菜、水果、生鮮,甚至剛煮出來的牛肉麵、麻辣燙等等都離不開塑膠袋。對於賣家來說,使用塑膠袋極大地降低了包裝成本。可是用這些塑膠袋包裝食物真的安全嗎?
  • 食品安全問題再敲警鐘,麥當勞漢堡王童童上榜,麥當勞回應亮了!
    近幾年,關於外賣,尤其是快餐的包裝安全問題頻出,儘管是經過了外賣平臺加收包裝費的變革,實際的包裝安全問題,仍未得到很好的改善,仍然是狀況頻出。相對應的,包裝安全問題,對這類連鎖企業的影響,比一般的外賣產品影響更大。果不其然,在事件曝出來短短幾個小時,麥當勞就發布了官方聲明:劃重點:麥當勞在中國使用的食品包裝材料中【沒有添加】PFASs(全氟和多氟化合物),完全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請大家放心!
  • 蛙來噠的牛蛙安全嗎?
    但是也有些消費者擔心蛙來噠的牛蛙是否安全,那麼,蛙來噠的牛蛙安全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蛙來噠的牛蛙絕對是安全靠譜的,想要吃美味乾淨的牛蛙,就一定要選擇一個大品牌,在牛蛙界,蛙來噠絕對是龍頭老大,想要吃最正宗、最好吃的牛蛙,直接去蛙來噠就可以。
  • 食品安全還安全嗎?
    最近大家應該都會看到這類的新聞,食品安全是大家一直很關注的問題,知名連鎖店出現這類的問題都會被廣而告之,大家一般都會關注。但是大家普遍印象還可以的店到底是為什麼出現這樣的狀態,讓小編我這種依賴外賣而活的人非常擔心。
  • 農業食品安全專家張玉虹談食品安全專訪
    識別安全認證等級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在商品包裝上找到認證標誌商標,文字和批准號上網查詢圖標上的代碼進行確認。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都是安全食品,安全是這兩類食品的突出共性。綠色食品只在我國得到認可,國際上尚無此概念,而有機食品概念在國際上已經被普遍接受。
  • 15樓財經 外賣、網購、進口食品的安全誰來負責?最高法給出司法解釋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這一解釋明確了食品不合格生產者、經營者不得推諉責任;提供免費餐食,安全責任不能免;電商銷售食品安全問題,在平臺對商家未履行審查義務的情況下,也要承擔連帶責任;進口食品必須符合我國相關標準要求等。
  • PVC保護膜能用於食品包裝嗎?
    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保護膜想必我們每天都會使用到,也就是食品保鮮膜,那麼,你知道,它的材質是什麼嗎?pvc保護膜能用於食品包裝嗎?首先,小編先帶你來了解一下什麼是pvc保護膜。PVC保護膜是按其薄膜基材來區分的,因為是PVC薄膜做基材,所以叫PVC保護膜,,PVC透光率相對較高屬於非結晶型化工塑料,因此也可以做成透明的。
  • 方便食品「爆發」:同比增長200%,提升賣場利潤空間,與外賣搶奪客群
    一些零售企業將目光投向了代替餐飲外賣、滲透消費者餐桌的方便食品。方便食品範疇廣泛,既有方便麵、螺獅粉、自熱食品等傳統定義中的即食品類;又有速凍麵點、半成品食材等需烹調品類。而便於烹飪食用、衛生健康、方便儲存等特點,是上述品類可以搶奪外賣生意的賣點所在。
  • 放心標籤、安全餐盒……外賣平臺紛紛推出「防偷吃」措施
    近期,美團再次與北京、上海等5個城市食藥監部門以及部分優質商家啟動「放心籤」的投放,其公關負責人李漢帥介紹,此次投放的升級版「放心籤」從源頭上就為外賣食品安全「上鎖」:餐飲店商家先使用封籤對餐品外包裝進行加封,小哥取餐時將檢查確認封籤的完整性,並在配送中保持餐品食安封籤的完整性。
  • 外賣須密封包裝 配送箱加強消洗
    外賣須密封包裝 配送箱加強消洗   外賣從業人員對配送箱進行消毒   今年元宵節雖然不能進行兩個以上家庭的群體性聚餐,但成都眾多餐飲店開啟了「外賣模式」,市民在家仍可品嘗美食。那麼,如何嚴把外賣食品安全關?
  • ...九項措施保障學校食品安全明確要求各校食堂一律不得對外承包或...
    近日,市教育局印發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要點,明確學校食品安全管理九項工作措施。全市將堅持預防為主、全程監控、屬地管理、學校落實、社會共治原則,切實保障廣大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加強組織領導。
  • APP金光紙業 :以紙代塑先行者 助力環保食品/餐飲包裝
    近期,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公布我國部分領域禁止、限制生產塑料製品等相關文件,至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消費量將明顯減少,「以紙代塑」將成為食品包裝、外賣餐飲包裝領域的必然趨勢。在此領域,APP金光紙業是名副其實的包裝解決方案專家,更是推動食品/餐飲包裝環保替代項目--「以紙代塑」的先行者。
  • 食品、外賣企業涉疫輿情回應不當致口碑受損 食安追溯機制亟待建設
    該類情況進一步加劇了餐飲業復工復產的不確定性,同時也進一步凸顯了餐飲業主動落實疫情防控工作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重要性。經過此次疫情反彈,消費者將更加關注飲食安全,而餐飲企業保障飲食安全的發力程度,將成為決定消費者是否會選擇該店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