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不可能實現的暴富夢,永遠埋葬在《大富翁》裡

2020-12-24 Vista看天下

有什麼事情會讓人覺得世界仿佛陷在了奇異博士與多瑪姆無限重複循環的時間閉環中,無論幾年過去都還是那個樣?

對股市的群情澎湃算一個。

四年過去了,每逢我國股市出現大動向,90後的身影依然準時出現在新聞報導中。

從懵懂不經世事的大學生長到了不太好意思自稱「年輕人」的年紀,他們卻還是一往無前地充當著「開戶主力軍」的角色。

最近A股帶來的狂熱勢頭有目共睹,給人的觀感不亞於當年語文課本裡的雄心壯志:

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裡奚舉於市。而我,一定舉於這一把子的股市。

但也有些人(據觀察以80後為主),就像一尊心已經石化的佛像一般不為所動。

他們要麼是經歷過大起大落,進入了古希臘哲學狀態,用隱秘的傷口和晦澀的態度勸阻後來者:

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要麼早已認清自己的能力與本性,連第一次都從來懶得下河。

每當人們對股市出現明顯的狂熱與明顯的冷漠之分裂,我都忍不住回想起十幾年前和表哥圍著一臺還帶後屁股的臺式機,玩《大富翁4》的那個下午。

那時我完全不懂,錢為什麼不小心一點花,為什麼不好好地存在銀行裡?

他為什麼那麼愛炒股,為什麼每回合都要研究股票的走勢,為什麼每個公司的董事長他都要當?

如果時代的眼淚有形狀,那一定是《大富翁4》的模樣

直到我因為交不起過路費破產game over,而他身為本小區巴菲特獲得勝利的那一刻,我好像才模糊地明白了些什麼——

人們對於財富之理解和追求的分岔路,可能從當年玩《大富翁》的時候就開始了。

《大富翁》,一個70多年前被美國人發明的桌遊,一個90年代被引進中國、還曾被臺灣大宇公司做成了經典電腦遊戲的大IP,我願這麼形容它對於一代國人的理財教學意義:

如果你期待孩子像個金牛座一樣在錢財上充滿智慧,胎教遊戲不妨玩它。

玩過這版本的,孩子可能都快高考了

在國人尚不覺得理財也是一門學問的時候,一批年輕人對「錢生錢」的理解就是在這野路子上長起來的。

你永遠不會知道,有多少看似在股市裡運籌帷幄的90後,那點半吊子股票知識其實是從22年前發行的《大富翁4》裡學來的

也永遠難以分清,當有人聲稱自己有「多年炒股經驗」,頭頭世道地分析美股熔斷、預測創業板走勢的時候,嘴裡說的到底是不是自己當年在遊戲裡花了四個小時炒股、融資、圈地,最終打敗電腦的光輝歷史。

對於如今的有些後浪來說,這種紙上談兵的學習方式可能太古典了:學炒股,不是分分鐘上手實操的事情嗎?

但中浪必須說句公道話:像我們這種家庭條件,當年能在《大富翁》裡能做到炒股不賠錢,都夠開香檳慶祝了。

不瞞你說,我在遊戲裡看到股票變綠都會心裡咯噔一下

投資、增值、壟斷與反壟斷……不管《大富翁》發展出多少個版本,吸引著人們(不惜感情破裂)也總愛玩它的財富競爭內核卻永遠不變。

如果「大富翁如何致勝」是一門學問,那玩家們積累下來的經驗,起碼已經能分二十幾個學術流派了。

對於每個年級尚輕就試圖在裡面搏成世界首富的人來說,最容易摸到的捷徑莫過於炒股。

因為,你可能無法在遊戲裡買到心儀的地,老是錯過蓋高樓收房租的時機,可是股票市場卻永遠像伊甸園的蘋果一樣高高懸掛在那裡。

上帝(遊戲裡的銀行)甚至還相當大方地借你錢讓你去炒。

由此,人生的分水嶺徐徐拉開。

有人說,「我就是玩了大富翁,才覺得炒股挺簡單的……」

雖然,它非常能暴露一個新手對股票的基本理解是否還停留在:

「紅色的哎,漲了漲了,快買!」

「綠了,跌了跌了,千萬不能買……」

的水平。

但是,在遊戲裡炒股畢竟比生活中簡單太多了。

能讓人狂妄地認為「炒就完事兒了」,是因為遊戲畢竟是有著一定概率設置的程序。股票再跌,也總會有漲上去的一天,甚至有人研究出了諸如「在美國地圖上可口可樂是後期漲得最快的股票」的偏門秘籍。

當然,更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一種叫「紅卡」的道具,可以肆意操縱自己持股的股票一路飄紅。

在這個基礎上,《大富翁》十級學者們還在實踐中琢磨出了無數種能實現財務自由、無人能敵的攻略。

有人認為配資搞股票是最划算的,有人當上董事長之後盡情地花別人的錢融自己的資(還沒利息)。

有人大搞地產,有人只搞股票完全不搞地產,操縱房奴(誤)於無形之間。

總之,幾乎每一個大談《大富翁》致富經的人都會讓你感覺,致富的根本經濟原理已經盡在掌握。

要說《大富翁》系列玩出來的道理和現實有沒有對照,那還真的有不少。

尤其是發行於1998年的《大富翁4》,後來之所以總被稱為「神預言」遊戲,因為它早在那時候就差把幾個大字打在屏幕正中央:

「有條件的快在北京買房。」

玩過就知道,如果誰能在北京地段買下一條街並蓋了一溜房子,等到後期通貨膨脹到達一定程度,這裡將準時上演「誰踩誰被巨額過路費坑死」的恐怖故事。

幾乎每個《大富翁》系列裡,也都藏著關於土地和房產有多重要的知識點。

玩個幾次,任是對經濟一竅不通的人也會發現,在土地上蓋房子永遠是只賺不賠的好買賣。

比這還爽的,就是擁有公共事業的收費權。

還能比這更爽的,那就只有搞壟斷了。

道理都明白,可是哪怕是在遊戲裡,擊潰這種「天下我有」的膨脹感也容易得很。

真正老謀深算的《大富翁》玩家,從來不敢一腦門子狂熱把自己的錢全都扔進股市或者地產,讓自己手上一點錢都沒有。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不會一腳踩進別人的「死亡一條街」,或者只是突然被人嫁禍,或者只是被命運大錘砸中要「多繳稅」。

都沒有到資不抵債那一步,只是因為現金流斷裂,就必須宣告破產。

這可能是《大富翁》裡最悽慘的人間悲劇——你望著自己帳上明明還有七八位數的資產不知所措,也不知道經歷了這一切後究竟是誰贏了。

冷靜下來想想會發現,這遊戲固然最真實之處在於「有錢的只會更容易變有錢,沒錢的只會繼續沒錢」,相當的資本主義。

但更真實的是,它設置的那些看似毫無規律的buff和的debuff,可能才是人生「起起落落落落落落」的精髓:

每個玩家都知道手持「紅卡」才是最讓人安心的炒股方式,可是紅卡到底掌握在誰手裡呢?

每個玩家都實施過把對手炸進醫院、送進監獄的骯髒手段,完全不受自己控制的命運降臨下來,才發現自己好像擁有再多也無能為力。

玩遊戲的時候,老有那麼些拉不下面子的人不敢把隨機實時的懲罰落到女朋友身上。

殊不知現實的生活裡「窮神」和「衰神」的降臨可能比遊戲裡還不講情面,人也永遠不會有機會獲得想走幾步走幾步、想停哪裡停哪裡的神奇道具,永遠不可能擁有最讓人覬覦的渴望感。

當然,人生和遊戲最最不同的從一開始就決定了:

哪有那麼多人,踏上地圖的第一步就手握能夠買下不止一塊地、一棟樓的本金,又哪有那麼多人從一開始就擁有在投資領域「錢生錢」的資本。

公認最經典的《大富翁4》之所以當年在內地那麼火,除了電腦和單機遊戲正在家庭中普及,或許還因為經濟大發展的90年代中後期,本身就是個充滿了挑戰和未知之刺激的時代。

當年在遊戲裡財富積累的快感可能沒啥感覺或早已被淡忘,但如果現在還在堅持玩《大富翁》類遊戲,很可能擁有一種非常賽博朋克的體驗:

在遊戲裡買哪支股票哪支就漲停,秒賺七八十萬,還有二十多處房產天天收租;

現實中只敢花2000塊錢買基金,每天戰戰兢兢查看行情,月底還要交3000塊房租。

在真正的人生地圖上被爆錘後才明白,經典角色錢夫人那句餘音繞梁的「今夜做夢也會笑」,真的只是在遊戲裡才能輕易辦到的事情。

P.S. 轉發這個大財神,立刻趕走身上的窮神和衰神!

相關焦點

  • 都說《大富翁4》是經典,90後喜歡的《大富翁6》到底差在哪兒?
    《大富翁4》的地圖,原版中國、臺灣、日本、美國四張地圖,加上超時空之旅太空、仙劍、侏羅紀、純商鋪四張地圖,總共有八張,而《大富翁6》中則有七張地圖,分別是中國、埃及、美國、法國、日本、未來、太空。在6代的七張地圖中,太空地圖不能建房子,並且只在即時模式中出現,主要是在太空裡互相攻擊,炸掉所有的對手取得勝利,有種大亂鬥的感覺在裡面。
  • 遊戲與人生(上篇)——「大富翁」與我的投資人生
    一個是臺灣大宇資訊製作的大富翁系列遊戲,一個是MicroProse(後轉為Firaxis Games)出品的文明(Civilization)系列遊戲。本篇先說大富翁系列的故事,下一篇講文明系列。90年代的臺灣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已達到較高程度,臺灣省人民也在追求並實現富足生活的過程當中,開始領悟和認識社會經濟發展和財富增長的一般規律。這些經驗、道理和規律,通過遊戲製作團隊的抽象和簡化,融入到了遊戲的細節之中。
  • 上百家彩票店關門,彩民「暴富夢」被叫醒!彩票店為何不火了?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人早已實現財富自由,而還有一批人遲遲找不到屬於自己發家致富的道路,開始對「暴富」這條路研究起來,面對市面上一些成本投入大,風險高的「暴富行業」一些人都還是保持「趨利避害」的意識,表示不願輕易嘗試。
  • 經典遊戲《大富翁》:源自土地壟斷的貪婪爭奪,當下的現實意義
    但是即使是今天,如果有人想原創設計一款類似大富翁遊戲,依然是不可能的,因為其中的數值和規則,並不是一個普通人就可以構建出來的。在《The Monopolists》這本書裡,作者走訪多人,詳細調查了事情背後的真相。事實上早在1903年一位名叫伊莉莎白·瑪姬(Elizabeth Magie)的女士便設計出了Monopoly(壟斷者),這個大富翁遊戲的原型。
  • 關於遊戲「大富翁」,這10件事情你肯定不知道
    關於遊戲「大富翁」,這10件事情你肯定不知道 編譯 Cathy 2015-03-28 17:39 來源:澎湃新聞
  • 大富翁2.0終身年金保險:給你一個不斷領錢的未來!
    來源:北京商報現代人打拼不容易,既要賺錢又要顧家,隨著年齡的增長,事業、身體的不確定性也會增加,安全感缺失是難免。說到奮鬥後停下來的時光,誰不想活到老領錢到老,一生money源源不斷呢?——只要年滿14周歲,推薦用大富翁2.0愛自己,用保險合同實現領取一生的目標,給自己一份確定的安全感。如果你是想實現財務自由的精英人士想要進行資產配置,讓金錢細水長流不乾涸。——那麼大富翁,安全、長期鎖定固定利益,讓在您在財務規劃裡多一筆靈活資產,而且不會隨著市場行情產生波動,穩妥無憂。「大富翁2.0」是什麼?
  • 彩票銷量減少875億,不再做「暴富夢」了?
    就連各個彩票站點,也時常會打出「2元中500萬」、「早買早中獎」的一系列廣告詞,所以,對於很多彩民來說,買彩票都是為了能夠有朝一日實現「暴富夢」。很多彩民在買彩票的時候,也時常會有「強烈」預感,認為自己會中大獎。
  • 玩了就破產的遊戲——大富翁
    「大富翁」這個遊戲已經玩了三年有餘,可以說是百玩不厭,從一開始的不買股票只買房產不關注現金流到現在的股票房產現金流一起關注著玩。儘管現在出了一些更好的現金流遊戲,但還是覺得大富翁最能讓我明白生活。從一開始的輸贏看骰子,到如今的關注各方面資產的平衡來贏得遊戲。
  • 回顧馬克思的一生:一個永遠都不過時的90後
    馬克思是個90後,是一個永遠都不過時的90後。 雖然說他現在已經不在世了,但是他的思想還一直指導著我們,指引著我們。 今天,讓我們再一次向這個偉大理論的締造者致敬! 人民網北京7月4日電 (沈王一)自5月5日播出第一集以來,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策劃指導,內蒙古廣播電視臺、人民網聯合出品的讀書節目《馬克思靠譜》,受到廣大觀眾的關注和好評。
  • 《大富翁》:與我們共同成長的遊戲
    《大富翁1》不僅有系列靈魂人物阿土仔,更重要的是,它從一開始就試圖擺脫Monopoly的框架,往裡添加基礎金融知識。雖然《大富翁1》的股票和期貨只是一些隨機數,但這些設計為整個系列定下了基調,日後續作以此為基礎不斷增加內容,像一個個強化零件,把續作託入雲巔。
  • 葉羅麗八:辛靈一句話,否定王默的存在,她的秘密將會被永遠埋葬
    哈嘍大家好我是喜歡你沒道理的木子《精靈夢葉羅麗》最新的劇情是更新過了,小夥伴們有沒有想要準時觀看啊,說實話,動漫的劇情真的是比漫畫快一百倍啊,這才三集的功夫,就講述到了大家進入心善門了,速度確實是可以的,不過在心善門裡,大家最後一次見到辛靈店長
  • 動漫中永遠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貓永遠抓不到鼠,狼永遠吃不到羊
    動漫中永遠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貓永遠抓不到鼠,狼永遠吃不到羊。動漫是非常童真和有趣的,兒時觀看動漫,總是會感到莫名其妙的開心。動漫的世界和現實的世界完全不一樣,生活中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在動漫中卻能夠隨隨便便地實現。
  • 萬眾期待的《大富翁10》為何好評率僅有36%?
    提起Steam上的大富翁,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都是處處散發著貧窮與簡陋的《Rento Fortune》。在OB天團的帶動下,這款半吊子作品擁有著與它質量不相配的知名度。但在10月25日以後,情況可就不一樣了。
  • 圈地運動、無恥陷害、瘋狂收割:大富翁教你炒房【文案】
    不過在玩家紛紛從降落傘落入地圖後,你前期的命運就基本決定了。因為你降落的位置是隨機的,但地價是有規律的。 比如日本這張地圖,東京圈的地價就遠比北海道高。如果你開局出生在東京,然後扔了幾次骰子,搶到幾塊最貴的地,那基本算是天胡開局了。如果你落在北海道,搞了一堆房子也不會太值錢,也收不了多少過路費。
  • 大富翁8怎麼出老千 大富翁8大老千打法攻略
    大富翁8大老千打法心得如下。   大富翁8,大宇大富翁的系列作品,玩法輕鬆愉快,也比較考驗經營智慧的遊戲,不同前作的有換裝系統、騎乘系統都發生了改編,而且還有很多隱藏角色,玩法確實相比前作有了很多的提升。
  • CF大富翁活動地址 大富翁最新活動入口
    首頁 > 部落 > 關鍵詞 > cf最新資訊 > 正文 CF大富翁活動地址 大富翁最新活動入口
  • 大富翁系列遊戲再添新作 電視版《家有富翁》全球首發
    ,80後和90後玩家都對這些遊戲中的臺詞耳熟能詳。這些臺詞出自經典的大富翁遊戲,而大富翁也在我們的童年留下了各種美好快樂的回憶。遊戲操控非常簡單,幾個人湊在一起,每人輪流點一下滑鼠,就能玩上一整天。其實玩家的開心源於夥伴們之間的互動,尤其是面對面的互動,為什麼以前的CS那麼多人要去網吧玩,現在的LOL為什麼要組團開黑?這都說明面對面的互動更能讓玩家開心及滿足。
  • 10後永遠不懂的快樂,只有00後90後知道
    人們相信,到了21世紀,一切都會變得很酷,沒有21世紀解決不了的事。但新世紀來了,人們卻又開始懷念千禧年。2000年,趙琦出生還不到一個月。爸爸媽媽嘴裡的千禧年很熱鬧,人們聚在一起吃飯、逛街、看晚會。小時候她問媽媽,為什麼不晚生幾天,那自己就能擠在00後的隊伍裡了。
  • 泉州"85後"設計本土桌遊 泉州版"大富翁"望推廣
    如今,泉州有了《泉城大富翁》——泉州「85後」陳申晟和黃薇霖以「大富翁」為基礎,融入泉州元素,運用強手棋的規則,設計出泉州版「大富翁」。不久的將來,這款泉州本土桌遊有望得到推廣。□早報記者 張素萍/文陳申晟/供圖執著於泉州文化設計本土桌遊陳申晟,1987年出生於泉州,自小喜歡用畫筆描繪心中的故土;2005年他只身前往馬來西亞求學,2008年回國後闖蕩全國各地,後來發現對故鄉擁有無比情愫;2009年隻身回到泉州,拿起畫筆,從事美術、設計方面的工作,追求心中的浪漫。
  • —《大富翁10》
    臺灣遊戲曾在90年代迎來了巔峰,除了劇情、玩法都十分紮實的大量國產RPG(如:仙劍群俠傳、幻想三國志)外,也以《大富翁》系列為代表,推出了一系列的棋盤遊戲。這類型的遊戲參考桌遊《地產大亨》,主打與朋友同樂,比起互相幫忙,更多時候是互相陷害,素有友情破壞器之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