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無論是誰領導美國 中國的挑戰都是無解的

2021-01-18 人民資訊

拜登呼籲組建反華集團遭俄媒嘲諷:無論誰領導美國,中國的挑戰都是無解的

[環球網軍事報導 記者 陳振宇]據「今日俄羅斯」網站12月29日報導稱,拜登日前在一次講話中呼籲建立反華聯盟以遏制和孤立中國。然而報導認為,此舉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即將離任的美國總統川普和即將上任的拜登都不明白,中國是一個已經深深融入到全球經濟體系的經濟超級大國,即便是對美國的盟友們而言也同樣如此。報導強調,無論在位的領導人是誰,美國的外交政策都總是顯現出明顯的理想化色彩,而非現實主義,因此「中國的挑戰並沒有直接的答案或應對方案」。

報導稱,當地時間12月28日,拜登在講話中闡述了他的外交和國家安全政策,並在此期間將主要焦點集中在中國身上,呼籲美國與其志同道合的夥伴以及盟友組建聯盟,以此鞏固自身地位,同時還保證本國將延續川普針對中國推行的強硬政策。為此,報導評論稱,拜登呼籲建立反華聯盟的舉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報導指出,隨著2020年已接近尾聲,中國在這一年的時間裡達成了(以及即將達成)兩項非常重要的協定,即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和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前者是一個橫跨亞太地區的龐大貿易協定,而後者又恰好是在即將上任的美國新一屆政府渴望打造一個反對中國的「跨大西洋聯盟」之際(即將)達成的。報導認為,這兩項協議都是對美國企圖遏制孤立中國的企圖的重大打擊,同時也揭示了一個現實,即川普和拜登都沒能理解中國是一個深深融入到全球經濟體系的經濟超級大國,即使是在美國的盟友之間,中國也擁有足夠的「槓桿」用於對抗美國——尤其是在實體貿易方面,中國通過實體貿易主導著全球出口和供應鏈。

報導稱,所謂的(美國)自由派主流媒體認為,美國的盟友,特別是歐盟沒有達成全面反華目標的唯一原因是因為「川普的拖延和風險性行為」,然而這些媒體卻沒有考慮這些國家的合法利益。與此同時,(美國)主流媒體似乎在傳遞這樣一種觀念,即因為拜登表現出了「正確的意識形態」,他將更容易爭取盟友反對中國,而川普則不會如此。而實際上,雖然川普在對華問題上表現出了強硬態度,但由於他的不受歡迎以及「美國優先」政策的影響,這名美國總統的政策被評論界認為「更加不利於美國的利益」,因為其疏遠了盟友。與之相一致的是,人們認為這一點恰恰是歐盟沒有(追隨美國)全力反對中國的原因。

報導指出,上述觀點幾乎完全誤解了國際關係的運作模式,本質上是將(歐盟)各國尋求與中國建立更深層次的經濟聯繫簡單粗暴地歸咎於川普的行為,但實際上,各個國家的長期外交政策戰略並非完全取決於美國領導人的個性——有種觀點認為「某些國家將會更傾向於追隨拜登領導的美國」,該觀念存在誤導性,而且過於簡單化,因為就像其他總統一樣,即將上任的拜登也會發現他必須談判、妥協,而且可能不會總是能夠得到自己渴望得到的一切。

報導強調,中國是全球經濟的核心以及(美國盟國)極其重要的合作夥伴,與之對抗會帶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而(與美國)相同的價值觀並不意味著某個國家就會在地緣政治上擁有(與美國)一致的看法。在這種情況下,即便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揚的非常具有二元對立色彩的冷戰言論中也經常涉及有關建立反華集團的論調,這類言論卻並沒有讓多少人接受。例如,歐盟對待中國的方式就主要側重於通過與中國接觸實現和保護歐洲的利益,而如今的中國擁有「比美國更好的經濟條件」。由此以來,歐盟有什麼理由完全投身於一場不符合自身利益的美國倡議之中呢?「為什麼要割下鼻子來刁難自己的臉」?

報導總結道,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正在進入一個(國際)環境,在這個環境中,中國已經成為了一個主要的角色。與此同時,無論是在川普、拜登還是其他人的領導下,美國的外交政策都總是顯現出明顯的理想化色彩,而非現實主義,因此「中國的挑戰並沒有直接的答案或應對方案」。

相關焦點

  • 俄媒:美國「甩鍋」中國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抗擊新冠肺炎)俄媒:美國「甩鍋」中國的真正目的是什麼?中新社北京5月2日電 美方近日針對中國的汙名化行為引發俄媒普遍關注,多家俄主流媒體對其抹黑中國的企圖進行駁斥。俄總統普京4月28日駁斥了以經濟利益為重的抗疫觀點,表示「對我們國家而言,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可以之後再解決。」美國確診病例升至百萬以上,部分美國政客不全力抗疫,卻花大力氣「甩鍋」中國。文章認為,現在能讓美國展示傲慢的場合越來越少了。美國在這次疫情防控中的表現令人唏噓,本國內的政治體系也面臨諸多詬病。
  • 俄媒文章:美國打擊中企意在維護「全球監控霸權」
    原標題:俄媒文章:美國打擊中企意在維護「全球監控霸權」參考消息網12月24日報導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12月22日發表題為《針對中國科技企業的戰爭是美國繼續不受挑戰地監控你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一種方式》一文,作者為英國作家、政治和國際關係分析人士湯姆·福迪。
  • 俄媒:中國武裝力量發展如此成功,美國拿什麼應對
    俄媒:中國武裝力量發展如此成功,美國拿什麼應對 最近,俄羅斯媒體《側面》網站發表了一篇有關於中美軍事力量的文章。其中俄媒認為,中國最近幾年的武裝力量發展得非常成功,以至於可以毫不誇張地稱,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三軍事強國。
  • 俄媒:中國並不好鬥,美國如果想要開戰,很可能會給美國帶來災難
    俄媒:中國並不好鬥,美國如果想要開戰,很可能會給美國帶來災難 2020-12-22 16:31:23
  • 俄媒稱美國恐俄症已歇斯底裡,回懟:美國是偽裝成一個國家的戰爭機器
    近期以來,美國媒體界廣泛流傳著俄羅斯特工攻擊美國網絡的傳言,衛星網稱,這反映了美國政治階層對俄羅斯的「恐懼症」變得歇斯底裡。衛星網稱,「美國是一個偽裝成戰爭機器的國家,其政治階層和大眾媒體被徹底洗腦以致無可救藥。」
  • 俄媒點名中國
    俄羅斯的防空武器的實力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其中的S-500防空飛彈系統更是引起相當大的熱議,近段時間,俄羅斯軍方高層關於S-500防空飛彈的出口給出了一些驚喜的答案,俄媒更是直接點名中國,這是否說明中國將要進口俄羅斯的S-500防空系統?
  • 美軍間諜盯上中國航母!俄媒:美海軍在中國沿海活動引起韓國關注
    圖為 中國航母山東艦俄媒衛星社報導美國間諜盯上了中國航母,有意思的是,俄媒強調,美國海軍在中國沿海的活動引起了韓國人的關注。因此,當俄羅斯人指出美國間諜盯上了中國航母,並不讓人意外。●美軍間諜刺探中國航母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即使是現役的遼寧艦、山東艦航母,中國也擁有許多獨特的技術設計,這讓美國人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他們更多。
  • 中美俄電磁炮誰更強?中國接近服役,俄羅斯剛突破,美國還沒音訊
    俄媒的報導再次將電磁炮這款新概念武器推向了風口浪尖,目前很多國家都開始了電磁炮的研發,但真正能夠拿出具備實際意義樣品的也只有中美俄三家。幾年前網上也曾有過關於中美俄三家電磁炮哪家最強的爭論,現在來看結果已經很明顯了。中國電磁炮已經完成了測試接近服役狀態、俄羅斯剛剛取得突破將射程提升至10公裡階段、而美國更尷尬至今還沒有音訊。
  • 伊朗遲遲不敢向美國復仇,俄媒指出關鍵
    據美媒報導,近日美軍核動力航母戰鬥群和戰略轟炸機同時現身中東,並在當地展開實戰化軍事演習。外界普遍認為,美軍在敏感時刻遠赴中東秀肌肉,擺明了是在威懾伊朗,後者曾在法赫裡扎德遇刺後誓言「為殉難者報仇」,而美軍此舉就是對伊朗「下戰書」最直白的回應。俄媒指出,美軍近期一系列軍事舉動非同尋常,這向外透露出一個信號,川普很有可能在任期的最後階段鋌而走險,對伊朗動武。對此,俄媒提醒道「伊朗應該多加小心」。
  • 美媒稱運20用上國產航發 俄專家:只是俄50年前水平
    (原標題:美媒稱運20用上國產航發 俄專家:只是俄50年前水平)
  • 美國大選結果出爐!拜登確認當選後,俄媒譏諷:第二個「假總統」
    今年的美國大選伴隨著川普的質疑聲終於確定了結果,拜登得到美國總務局的確認,成為下一任合法總統。然而,川普還沒有服輸,堅持稱民主黨在大選中使用了舞弊手段。
  • 中國獲重大勝利之際,俄媒:當心美走這一步,中方提前做好準備
    例如5G信息技術領域,而川普所執行的美國優先政策是不允許在關鍵技術領域被超越的。所以對於川普以及他所領導的美國政府來說,中國是他們最主要的戰略對手,而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已經對當前的國際貿易形勢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 俄媒:中國並不好鬥,但如果美國人想戰爭,三個原因決定它會慘敗
    近日,俄羅斯媒體topcor在一篇名為「與中國可能發生的戰爭會給美國帶來災難」的報導中給出自己的看法。俄羅斯人表示,中國並不是一個好鬥的國家,並且中國距離經歷上一次戰爭已經過去40年,但是這絕不意味著美國人可以樂觀。如果美國人決定在未來幾個月在中國周邊發動一場戰爭,那麼這可能將成為美國歷史上一個標誌性的失敗,因為有三個原因,決定了它會經歷一場慘敗。
  • 俄高官透露已有國家想要購買S500防空系統 俄媒點名中國
    【環球網軍事報導】俄羅斯技術集團總裁近日透露,已經有國家有意採購俄制S-500防空系統,他沒有透露具體的國家名稱,但表示這其中有已經採購S-400防空系統的國家。俄媒則表示,目前已經列裝S-400系統的國家有中國和土耳其。
  • 一旦美國對伊朗開戰,結局將是一邊倒?俄媒:難怪忍氣吞聲
    據美國「海軍時報」網站最新報導,近期,美軍核動力航母戰鬥群和戰略轟炸機同時現身中東地區,並在當地舉行實戰化軍事演習。外界認為,美軍航母和轟炸機同時亮相,顯然是在對伊朗方面「下戰書」發出警告信號,威脅伊朗方面不要採取報復行動,為不久之前遇刺的核物理學家法赫裡扎德復仇。
  • 千萬俄現鈔抵達中國,685個美國農場破產後,美國農民或正依依東望
    值得一提的是,俄近年也正在吸引中國投資者在俄羅斯參與農業領域,我們注意到,俄羅斯的大豆種植區主要就集中在俄遠東地區,而且都是優質大豆,緊接著,俄農業部還提議中國在俄境內投資建立大豆聯合生產企業。顯然,這一現鈔領域合作的方法使兩國商家可以規避美元風險這也都成為中俄經貿本幣化的風向標,更為包括俄羅斯農民在內的兩國商家提供了貨幣的便利,同時,目前中俄兩國實現更大範圍的本幣結算工作也正在開展中。目前,中俄邊境貿易,已經基本使用本幣結算,俄媒RT11月30日報導,俄羅斯希望放棄美元,轉而支持上合組織國家之間的本幣貿易。
  • 俄媒:不論是「十國聯盟」還是「G11集團」,都不堪一擊
    文章中還表示,對於美國方面想要G7擴容成G11集團的行為,首先表明反對看法的是德國和法國,作為美國在歐洲最大的兩個盟友,德法的態度影響了許多歐盟國家決定是否要在這個集團內摻上一腳的心理。聯盟的組成影響眾多,除了經貿條款上的合作外,聯盟內的國家之間能否對目標達成一致還很難說。
  • 美國評估全球核態勢安不安全,結果是三個字 俄媒問想打仗?
    美國一直都有進行核態勢評估的習慣,在美國國防部發布的2018年度2月份一份核態勢評估報告中就指出,美軍正在面臨一個前所未有、更加複雜更加多樣化的核威脅環境。報告中指出美軍核武力存在的目的是對核攻擊和非核攻擊進行威懾,為盟國和夥伴提供核保護,為規避未來不確定風險加固保險網。
  • 俄教授提議美國聯手抗中:中國才是美國頭號威脅
    冷戰結束後,美國就為了唯一的超級大國地位對中國和俄羅斯進行打壓,為了對抗共同的對手,中國和俄羅斯聯合在一起。經濟上中國從俄羅斯進口大量能源,軍事上兩國多次舉行軍演,最近還一起進行戰略轟炸機聯合巡航。網友們也都習慣了在國際場合,中國站在一起。
  • 俄媒稱殲-20不再是俄戰機替代品,美媒卻說:蘇-57不比殲-20更好
    據《歐亞時報》12月15日撰寫的一篇題為《Su-57與J-20:誰能在俄羅斯的Su-57超機動與中國的「威猛龍」 J-20之間贏得勝利?》文章。其分析蘇-57與殲-20分別作為中俄最新一代隱身戰機,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如果兩者在戰場上相遇,誰能在這場激烈競爭中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