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嘉益股份:自有品牌創收不足一成 核心技術同質化「拷問」競爭力

2021-01-07 騰訊網

《金證研》滬深資本組 太簇/作者 知雷 映蔚 洪力/風控

「病至而治之湯液」出自《黃帝內經》,可見國人對熱飲的情緣由來已久。近年,國內掀起養生的熱潮,保溫杯等各種養生「神器」產品層出不窮。浙江省武義縣,系全球不鏽鋼真空保溫器皿行業的重要生產集中地之一,而浙江嘉益保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益股份」)便坐落於此地。

而近幾年,嘉益股份的淨利潤增速遭遇「急剎車」,且在2019年出現了負增長。值得一提的是,嘉益股份近兩年「一口氣」成立多家子公司卻至今未營業,或存上市前「湊數」的嫌疑。其供應商頻現「零人」異象,與逾百家公司共用企業電話、郵箱。與此類供應商交易,嘉益股份採購數據真實性或受「拷問」。

而嘉益股份面臨的「窘況」不止於此,其自有品牌收入佔比不足1成,或淪為「代工廠」,且其兩項核心技術並非「獨樹一幟」,或陷入「同質化」困局,其未來提升市場競爭力?

1

淨利潤「負增長」,子公司或成「拖油瓶」

淨利潤增速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重要指標。

近幾年,嘉益股份的淨利潤增速遭遇「急剎車」,且在2019年出現了負增長。

據籤署日期為2020年11月13日版招股書(以下簡稱「招股書」),2017-2019年,嘉益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4,007.16萬元、37,644.88萬元、40,496.11萬元,2018-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10.7%、7.57%。

2017-2019年,嘉益股份的淨利潤分別為2,582.21萬元、8,122.42萬元、7,132.5萬元,2018-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214.55%、-12.19%。

到了2020年1-9月,嘉益股份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22,734.28萬元、3,947.02萬元。

可見,2019年,營收增速放緩,淨利潤現負增長,嘉益股份業績表現或不盡如人意。此外,近兩年,嘉益股份「扎堆」成立了6家子公司,其中5家處於未營業狀態。

據招股書,嘉益股份直接和間接控制的子公司共有6家,分別為Drink Tech Inc.飲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飲水科技」)、杭州秦歌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秦歌貿易」)、杭州漢歌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歌貿易」)、杭州鎂悅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鎂悅貿易」)、杭州漢悅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悅貿易」);控股子公司為杭州鎂歌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鎂歌貿易」)。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嘉益股份的4家子公司,秦歌貿易、漢歌貿易、鎂悅貿易、漢悅貿易均成立於2019年7月3日,且尚未開展經營。且子公司飲水科技成立於2018年7月23日,亦尚未實際開展生產經營。

而唯一開展經營的子公司,鎂歌貿易成立於2019年4月2日;其2019年和2020年1-3月的淨利潤分別為-684.77萬元、-270.44萬元。

不難看出,嘉益股份6家子公司均在近兩年「扎堆」成立,其中5家尚處於未營業狀態,1家子公司淨利潤告負或是「拖油瓶」。奇怪的是,其中4家子公司均在同一天成立,箇中是否涉嫌「湊數」?不得而知。

2

多家供應商現「零人」異象,採購額累計逾3,700萬元交易真實性存疑

不鏽鋼保溫器皿作為盛裝食物、飲品的容器,其原料供應的可靠性需要有效的準入機制進行把控。而嘉益股份的供應商卻頻現「0人」的異象,交易真實性存疑。

據招股書,嘉益股份產品的主要原材料為不鏽鋼、塑料粒子等。

據招股書,2017-2019年,東莞市增元矽膠製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增元矽膠」)分別是嘉益股份的第四大、第三大、第二大供應商,嘉益股份對其的採購金額分別為1,115.56萬元、1,085.63萬元、1,168.75萬元,佔當期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6.37%、6.55%、6.75%。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6-2019年,增元矽膠的社保繳納人數均為0人。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增元矽膠的控股股東是吳桂平,其持有增元矽膠70%的股權。據公開信息,吳桂平並無持股其他公司的股權。

據招股書,2020年1-3月,永康市厚澤金屬製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厚澤金屬」)是嘉益股份的第三大供應商;同期,嘉益股份對其的採購金額為163.39萬元,佔當期採購總額的比例為5.76%。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厚澤金屬成立於2019年4月1日。2019年,厚澤金屬的社保繳納人數為0人。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厚澤金屬是自然人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其股東為楊海蘭。而據公開信息,楊海蘭名下僅有厚澤金屬一家公司。

據招股書,2017-2019年和2020年1-3月,麗水雅樂杯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雅樂杯業」)分別是嘉益股份委託加工的第五大、第一大、第一大、第二大供應商,嘉益股份對其的採購金額分別為78.22萬元、220.15萬元、196.32萬元、25.77萬元,佔當期委託加工金額總額的比例分別為7.59%、19.08%、15.06%、15.14%。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6-2019年,雅樂杯業的社保繳納人數分別為33人、40人、0人、1人。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雅樂杯業的控股股東是鄒培孝,其持有雅樂杯業40%的股權。據公開信息,鄒培孝並無持有其他公司的股權。

可見,嘉益股份的2家供應商增元矽膠、厚澤金屬或系「0人公司」,而雅樂杯業2018年社保繳納人數降為0人,嘉益股份卻仍與其發生交易,令人費解。

3

撐起千萬元採購額供應商,與逾600家企業「撞號」現疑雲

關於供應商的問題仍未結束,嘉益股份的兩家「零人」供應商,存在與超百家公司共用企業電話、電子郵箱的現象。

據招股書,2019年和2020年1-3月,武義全進金屬製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全進金屬」)均是嘉益股份的第一大供應商,嘉益股份對其的採購金額分別為2,004.07萬元、359.22萬元,佔當期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1.58%、12.66%。

2017-2018年,全進金屬分別是嘉益股份外協加工的第三大、第二大供應商,嘉益股份對其的採購金額分別為101.39萬元、207.02萬元,佔當期外協加工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9.84%、17.94%。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全進金屬成立於2017年4月11日。這意味著,全進金屬成立當年即成為嘉益股份的外協加工廠商。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7-2019年,全進金屬的社保繳納人數均為0人。全進金屬是自然人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其股東是陳英傑。而據公開信息,陳英傑僅持有全進金屬一家公司的股權。

無獨有偶,嘉益股份另外一家供應商與上百家公司「撞郵箱」。

2020年1-3月,上海塑優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塑優貿易」)是嘉益股份第四大供應商,嘉益股份對其的採購金額為142.6萬元,佔當期採購總額的比例為5.03%。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6-2019年,塑優貿易的社保繳納人數均為0人。塑優貿易的控股股東是何友雲,其持有塑優貿易70%的股權。

而據公開信息,何友雲持有股權的公司還有東莞市鑫怡塑膠原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怡塑膠」),其持有鑫怡塑膠60%的股權。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6-2018年,鑫怡塑膠的社保繳納人數均為0人。

而鑫怡塑膠並未披露其2019年的企業年報,且2020年7月15日,鑫怡塑膠因未依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第八條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被東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樟木頭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單。

作為嘉益股份供應商,增元矽膠、厚澤金屬、雅樂杯業、全進金屬、塑優貿易卻現「0人」異象,且全進金屬、塑優貿易甚至與逾百家公司共用聯繫方式,令人匪夷所思。與此類供應商交易,嘉益股份採購數據真實性或受「拷問」。

4

董監高學歷偏低,大專及以下學歷員工佔比逾9成

董監高的學歷能一定程度反映管理層的管理水平,而嘉益股份的董監高,或存學歷普遍偏低的隱憂。

據招股書,除去3名獨立董事,嘉益股份共有6名董事、3名監事、4名高管共計10人(其中3人還擔任董事一職)。

據招股書,6名董事中,戚興華擔任董事長,目前EMBA在讀,未披露原學歷;朱中萍擔任董事,是大專學歷;陳曙光擔任董事,是中專學歷;金學軍擔任董事,是碩士學歷;顧代華擔任董事,是大專學歷;李小強擔任董事,是大專學歷。

據招股書,3名監事中,王炯擔任監事會主席,是大專學歷;曾濤擔任監事,是本科學歷;陳躍存擔任職工監事,是大專學歷。

據招股書,4名高管中,董事朱中萍兼任總經理,董事金學軍兼任董事會秘書,董事顧代華兼任副總經理;胡靈慧擔任財務總監,是大專學歷。

即嘉益股份董監高共計10人,除去董事長戚興華未披露原有學歷,其餘大專及以下學歷共7人,佔比70%;本科及以上學歷僅2人。

據招股書,截至2020年3月31日,嘉益股份共有員工1,219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員工人數62人,佔比5.09%;大專及其他學歷員工1,157人,佔比94.91%。

管理層和員工學歷普遍偏低,嘉益股份的內部治理水平如何?不得而知。而嘉益股份自有品牌創收不足一成的問題,或值得關注。

5

自有品牌收入佔比不足一成,或淪為「代工廠」

在傳統製造企業中,OEM企業數量龐大,獲取代工訂單的競爭也隨之展開,而產品製造過程中的附加值少會導致利潤空間遭壓縮,轉型對於提高競爭力而言,顯得尤為重要。且嘉益股份稱,「實現OEM到ODM及自有品牌的突破」系其發展目標之一。

而實際上,嘉益股份面臨的「窘況」不止於此,其自有品牌收入佔比不足1成,或淪為「代工廠」。

據招股書,嘉益股份的主營業務為各種不同材質的飲品、食品容器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經過多年發展產品已形成不鏽鋼真空保溫器皿和非真空器皿兩大系列,嘉益股份主要產品包括不鏽鋼真空保溫器皿(保溫杯、保溫瓶、燜燒罐、保溫壺、智能杯等)、不鏽鋼器皿、塑料器皿(PP、AS、Tritan等材質)、玻璃器皿以及其他新材料的日用飲品、食品容器。

從銷售模式來看,2017-2019年和2020年1-3月,嘉益股份OEM/ODM模式的收入分別為33,686.35萬元、36,908.17萬元、36,929.72萬元、6,866.36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9.82%、99.03%、92.95%、94.72%。其中,OEM模式的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9.55%、87.09%、82.63%、85.56%。

顯然,嘉益股份銷售模式以OEM、ODM業務為主。其中OEM指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即原始設備製造商,由品牌商提出產品的結構、外觀、工藝要求,生產商按要求進行生產,產品由品牌商銷售。而ODM指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即原始設計製造商,生產商自行設計開發產品,由品牌商選擇後下訂單進行生產,產品由品牌商銷售。

反觀嘉益股份的自有品牌,其2個自有品牌中1個系收購而來,且自有品牌線上營收僅百萬元不敵外購品牌。

據招股書,2017-2019年和2020年1-3月,嘉益股份自有品牌的收入分別為60.45萬元、362.25萬元、2,799.83萬元、382.75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18%、0.97%、7.05%、5.28%。

據招股書,嘉益股份的自有品牌主要包括miGo品牌和ONE2GO品牌。

其中,miGo品牌系2019年嘉益股份向PACIFIC MARKET INTERNATIONAL,LLC(以下簡稱「PMI」)、奔邁(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奔邁國際」)收購而來,目前由子公司鎂歌貿易獨立運營,該品牌專注於不鏽鋼真空保溫器皿等食品和飲料容器。

另外,ONE2GO品牌創始於2008年,是嘉益股份旗下不鏽鋼真空保溫器皿等食品容器自有品牌。

據招股書,2019年和2020年1-3月,嘉益股份miGo品牌在主要電商渠道的銷售金額分別為904.92萬元、115.77萬元。2018-2019年和2020年1-3月,嘉益股份ONE2GO品牌在主要電商渠道的銷售金額分別為54.51萬元、108.66萬元、5.77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嘉益股份自有品牌ONE2GO從創立至今已逾十二載,而截至2019年,該品牌線上銷售收入僅百萬元,遠落後於其2019年所收購品牌miGo,其自主品牌經營能力或存不足。而其逾九成收入來自OEM/ODM模式,嘉益股份如何實現其「OEM到ODM及自有品牌的突破」的發展目標?猶未可知。

6

核心技術產品陷「同質化」困局,市場競爭力或存不足

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關係著企業的發展,嘉益股份亦正逐步向智能化、輕量化的產品結構轉變,而嘉益股份的兩項核心技術或已落後同行。

據招股書,「智能溫顯技術」是嘉益股份的核心技術之一,該技術應用於具有智能溫度顯示功能的按壓出水保溫壺,解決了溫度顯示模塊的安裝結構問題,能快速拆裝電池,同時保留了便利的保溫壺開關功能,單手操作即可取開蓋體並注水。

且嘉益股份在招股書中表示,行業內也有少數品牌在2019年推出了溫顯保溫壺產品,但只能在螺紋旋轉蓋上實現溫顯功能。

然而,擁有核心的技術也需要有對應的產品產銷才能保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據招股書,2019年及2020年1-3月,嘉益股份自有品牌miGo的產品和ONE2GO的產品8成以上銷售收入主要來自於其天貓旗艦店。

而《金證研》滬深資本組研究發現,截至2021年1月4號,在嘉益股份官網的產品中心,以及其天貓平臺上的migo家居旗艦店和one2go居家日用旗艦店,均未發現具備溫顯功能的保溫壺產品。即嘉益股份具有溫顯功能的保溫壺產品或尚未上市。

反觀其競爭對手,據招股書,嘉益股份的國內同行業競爭對手包括安徽省富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光實業」)。

據富光實業天貓電商平臺「富光旗艦店」的數據,其產品型號為FGS200181500的智能保溫壺產品,不僅具有「智能實時顯溫」功能,且是使用鋰電池「顯溫無需充電」,還具備「一鍵開啟」、「卡扣式壺蓋」、「不用費力旋擰,只需請按即可開合」等特點。

除此之外,同樣是銷售保溫壺產品的品牌還有supkit/尚廳堂。

據天貓平臺上的supkit尚廳堂旗艦店,其產品型號為sty-2000的智能保溫壺產品,不僅具有「智能溫度顯示」功能且使用的是高精度溫度傳感器「不耗電」,還具有「卡扣式壺蓋」,可以實現「彈簧卡扣,一秒開蓋」、「單手開蓋」等功能,且其宣傳語為「比螺旋蓋更快更簡單」。

上述情形表明,嘉益股份競爭對手富光實業及市面上的其他保溫壺品牌supkit/尚廳堂,均已推出具備「便捷式開關」結構的無需充電的智能溫顯保溫壺產品。而嘉益股份應用「智能溫顯技術」的保溫壺產品尚未面世,或已不具備獨創性,此項核心技術或難為嘉益股份帶來競爭優勢。

同樣地,嘉益股份的另一核心技術或面臨產品同質化的窘境。

據招股書,嘉益股份的核心技術之一「不鏽鋼保溫杯新型表面處理技術」,該技術屬於漸變混合噴塗技術,能使原本單一的噴塗工藝變得更加豐富。而行業內主要採用的是單色噴塗方法,少數工廠能做雙色噴塗,但只能做橫向的漸變雙色噴塗,而嘉益股份通過對設備的改進和工藝改良,在噴塗工序可完成單色—雙色漸變和橫向—縱向的多色漸變。

從產品上看,據嘉益股份天貓平臺one2go居家日用旗艦店數據,其型號為S3901V-2、S5030V-2的不鏽鋼保溫杯,已運用了顏色漸變的噴塗工藝,均是縱向漸變的雙色噴塗。

據招股書,嘉益股份的國內同行業競爭對手包括浙江哈爾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爾斯」)、浙江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泊爾」)、富光實業。

據哈爾斯天貓官方旗艦店數據,哈爾斯品牌型號為LD-480-71的不鏽鋼保溫杯,分別有粉白、藍白雙色縱向漸變塗裝的兩種款式。

據富光實業天貓平臺富光旗艦店數據,富光品牌型號為WFZ1118的不鏽鋼保溫杯,是一款粉色-綠色-藍色的三色縱向漸變塗裝的產品。

據蘇泊爾天貓平臺蘇泊爾餐具旗艦店數據,蘇泊爾品牌型號為KC45DP20的不鏽鋼保溫杯產品,擁有多款雙色縱向漸變塗裝的配色。

對比競爭對手哈爾斯、富光、蘇泊爾漸變色塗裝的產品,嘉益股份的變色塗裝工藝在行業內琳琅滿目的產品中或非「獨樹一幟」,其核心技術具備的漸變混合噴塗技術是否具備先進性?能否為其帶來競爭優勢?或該「打上問號」。

此番上市,嘉益股份或問題「纏身」,未來將如何接受資本市場的考驗?《金證研》滬深資本組將繼續保持關注。

相關焦點

  • 嘉益股份供應商身份蹊蹺,信披與事實不符,外銷佔比遠超同行
    11月30日,以保溫杯貼牌代工為主營業務的浙江嘉益保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益股份」)順利過會,即將在創業板上市,成為A股第二家主營保溫杯的上市企業。時代商學院研究發現,嘉益股份多家供應商或存關聯關係,但招股書並未對此進行披露。同時,嘉益股份披露的專利來源以及專利發明時間與事實不符,存信披造假嫌疑。
  • 嘉益股份自主品牌系收購客戶盈利下滑牌子,零人供應商頻現
    夫妻100%控股的嘉益股份雖然已成功過會,或仍面臨不少問題,子公司虧損;單類產品佔比高,外銷客戶集中度高;OEM/ODM佔比超9成,收購客戶盈利能力下滑的miGo 品牌為自有品牌;推廣費飆升,產品質量遭投訴;零人供應商頻現貢獻數百萬到數千萬不等;閒置資金熱衷購買理財產品,卻募資補流;或面臨因未足額繳納社保、住房公積金而受到處罰的風險。
  • 維宏股份:致力於培育核心技術競爭力
    一、專注技術研發  作為為數控設備整機製造商提供運動控制系統解決方案的高科技企業,維宏股份推出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NcEditorV12雷射切割系統、五軸水切割控制系統、NK530M集成數控系統、NK300CX總線型控制系統、NK280集成數控系統、NC65A/B/C集成數控系統、NK105集成數控系統等新產品,並突破了五軸水切割的技術難點,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 於昕平:網上商城發展同質化凸顯,服務成發展核心
    商品同質化下,服務品質及差異更能體現平臺價值。作為一名資深商城高端服務策劃師,於昕平對於電商的運營發展有著自己的見解。於昕平認為,在電商市場發展逐漸成熟的今天,商品種類的差異越來越小,甚至沒有,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讓自己的平臺從巨頭環飼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靠的就是服務的品質化和差異化了。
  • 研究| 歡樂家:核心技術或存可替代性 同實控人親屬經營混淆獨立性...
    研究 | 歡樂家:核心技術或存可替代性 同實控人親屬經營混淆獨立性存疑 2020-12-26 08:47:03 來源:金證研
  • 新寶股份遭格蘭仕狀告侵權:貪圖「爆品溢價」就要承受「技術折價」
    格蘭仕和新寶股份的糾葛最近鬧得沸沸揚揚,成了家電圈的頭條新聞。據多家媒體報導,一位在格蘭仕工作長達17年的老員工辭職後,將該公司的核心技術洩露給第三方,並最終供應給了中山東菱威力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菱威力」)。新寶股份2019年年報顯示,東菱威力是公司最大的關聯方客戶;新寶股份實控人、董事長、郭建剛同時擔任東菱威力的董事長。
  • 勇於從同質化的紅海走向差異化的藍海——華農恆青發展啟示錄之一
    在畜牧行業高喊產品同質化的今天,飼料的運營還存在差異化嗎?想必很多人的思考和回答都是否定的。但是卻有這麼一家高度專業化運營的豬料企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同質化的紅海裡縱橫捭闔,勇於走出一片差異化的藍海。它就是華農恆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掌握了技術源頭就掌握了核心競爭力
    ■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先鋒大賽·先鋒企業樣本⑦位於中山市火炬開發區明珠路邊,有一家看似不起眼的企業,一臺臺被稱為「高端電子產業的核心裝備」的數位化光刻設備在這裡不斷產出。這家名為中山新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諾科技)的高新企業,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擁有數位化光刻技術原始專利的設備製造商。
  • 研究| 百合股份:環評機構資質或已註銷 自有品牌涉嫌傳銷產品質量...
    而近年來,隨著市場發展,行業整合逐漸開始,優秀企業加速擴張,一些大中型企業通過建立研發中心或加大品牌投入提升競爭力,行業集中度上升。所處行業眾多企業「爭先恐後」搶佔市場,威海百合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合股份」)或面臨「四面楚歌」的競爭格局,未來將如何「突圍」?而此番上市,百合股份或存諸多問題待解,不僅自有品牌涉嫌傳銷,其產品註冊違規「罰單」逾500萬元,令人唏噓。
  • 研究|華騏環保:產能自相矛盾產品遇「勁敵」 核心技術或存可替代性
    作為水環境治理服務商,安徽華騏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騏環保」)也開啟了上市募資擴張之路。觀其身後,華騏環保的智能化汙水處理設備起步較晚,毛利率「不敵」同行同類產品。而貢獻主營業務三成營收的產品的核心技術,存氨氮超標排放風險,不僅遭遇同質化,甚至在技術上或存在缺陷和可替代性。
  • 雲從科技衝刺IPO:核心技術競爭力存疑,AI產品落地問題待解
    多名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大多數人工智慧企業還處於初始發展階段,並沒有形成自己專有的核心技術,即便能夠成功上市,或也不能支持較高的估值。那麼,出身國家隊、屬純內資股權的雲從科技上市前景究竟如何?5月13日,雲從科技宣布完成最新一輪C輪融資,該輪融資規模超過18億元。至此,雲從科技公開宣布的融資金額超過33億元。在估值方面,坊間流傳多個版本,據多家媒體報導,最新一輪C輪融資後,雲從科技估值超250億元。
  • 普邦股份2019年營收31億 技術創新夯實公司核心競爭力
    普邦股份在年報中介紹,報告期內,公司在肩負構建宜居環境責任的同時,持續推動技術創新,全面提升企業精細化管理水平,聚焦提質增效,夯實企業核心競爭力,豐富企業業務模式。同時,持續的研發投入為普邦園林帶來了在生態修復、工程新技術應用等領域的多項重要研發成果,為普邦股份持續、長遠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創紀雲總經理葉為民:自有品牌重構零售商品力
    世界上有一種力,最大的力就是所謂的變化力。不破不立,破局才能重生。談到商品力可能有N種力的遞降,在我的心中,我想從商品的維度,從普通消費者的視角去看所有的商品力。這個商品力的構建是我們零售企業為消費者解決商品問題、創新力問題,所謂的商品力是創新力。
  • 在回歸服務本源過程中提升核心競爭力――證券公司核心競爭力評價...
    一、證券公司競爭力取決於其回歸本源、服務客戶的能力  資本市場改革空前加速要求證券公司回歸本源。當前金融體制改革核心是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改革金融體系結構。當前證券公司集約化運營的核心是推進全面數位化轉型,具體做法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以華泰證券(601688)為代表的全面數位化轉型模式,即在全公司層面設立數位化運營部,負責牽頭公司全面數位化轉型需求的頂層設計和運營,各業務條線都有業務IT人員在數字運營部的牽頭下完成各業線的需求設計和運營,技術開發部門負責整合內外部資源並根據需求設計開發,從而推動構建全公司統一的業務和技術架構。
  • 浙礦股份:全面推動產品結構升級 著力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浙礦股份是國內礦山機械行業研發與製造骨幹企業,也是全國破碎篩分機械領域的知名與重點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在工作效率、節能性、穩定性、智能化等方面均處於國內領先水平,與國外競爭對手相比,具有明顯的性價比優勢,已在國內中高端設備領域形成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良好的市場口碑,破碎篩選設備產銷量在國內排名前列。
  • 豪悅股份對凱兒得樂依賴升溫
    而以ODM模式為主的豪悅股份,同樣還面臨著自有品牌收入滯漲的尷尬,是否具有核心競爭力、是否具備獨立開拓市場的能力是豪悅股份闖關IPO路上不可迴避的質疑。   其他客戶變動明顯   報告期內,凱兒得樂逐年攀升的銷售額與豪悅股份其他客戶形成鮮明對比。   招股書顯示,2017年,豪悅股份對另外四大客戶的銷售收入遠不及凱兒得樂一家。
  • 零售商為何熱衷自有品牌商品?
    來源:零售老闆內參APP文 | 楊亞飛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沃爾瑪零售老闆內參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核心導讀:1.國內零售商自有品牌起步較晚,但眼下的開發現狀究竟如何?2.相對於全國性品牌,零售商自有品牌應該提高毛利嗎?
  • 五大鐵證表明:新寶股份涉嫌偷盜格蘭仕核心技術
    為了發展自家的微波爐代工業務、做大營收規模、提升業績和利潤,新寶股份及其關聯公司東菱威力、美格電子等,通過分工合作的方式,公開「偷盜」格蘭仕微波爐磁控管的核心技術。
  • 證監系統官員「下海」速成資本大鱷 潛伏豪悅股份IPO三年待收割
    2017年10月,正式改制成豪悅護理股份公司後,其旋即便正式啟動了上市計劃,在經過近一年的上市前輔導,伴隨著2018年淨利潤同比爆增186%的利好,2019年5月中旬,豪悅股份正式向證監會遞交IPO申請,擬在上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計劃發行不超過2667萬股募資達15.48億。
  • 傑賽科技:把握行業機遇 打造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5G」、「新基建」等技術的蓬勃發展帶動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廣州傑賽科技(002544)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傑賽科技」)作為國內軌道交通通信專網市場龍頭企業及作為電信運營商市場國內最大的獨立第三方設計院,在產業機遇期充分發揮自身平臺優勢、技術優勢與業務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