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房企如同大海中的小白船,過得跌宕起伏。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整個房地產行業停擺數月,雖然嘗試了線上打折賣房、網紅直播賣房、明星帶貨賣房等諸多營銷手段,但多是雷聲大於雨點。
在抓住二季度疫情緩解、市場逐步恢復正常經營的尾邊儘可能搶收後,近日,各大房陸續公布2020年上半年銷售額,從數據來看,雖然努力翻倍,但銷售額上實現突破,顯然要也比往年來得艱難許多。
據鋒面News統計的TOP30銷售額排行榜顯示,2020年上半年TOP30的入榜門檻為473.1億元,較2019年上半年的483.0億元出現了輕微下降,堪堪保住了正增長,這在房地產過往多年的發展中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現象。
與此同時,行業增速放緩疊加疫情,也讓TOP30的增速大大放緩。鋒面News統計顯示,2020年上半年TOP30同比的平均增速僅為1.49%,而行業增速整體放緩的2019年上半年,這一數值還高達15.19%,顯示出疫情為行業帶來了難以磨滅的影響。
經歷同樣的疫情考驗,房企成績單不盡相同。有的房企逆市突圍,依然取得了可觀增長;也有房企未能經受不疫情衝擊,在業績上開始「掉落」。鋒面New根據公開數據梳理出2020年上半年TOP30房企業績沉浮榜,復盤各家房企「抗疫」表現。
浮遊直上榜
6家上榜 國企佔一半
上榜企業:恆大、世茂、金茂、金地、綠城、龍光上榜理由:銷售增速在10%以上,行業排名較去年提升明顯
鋒面News統計顯示,在上半年的TOP30榜單中,銷售增速在10%以上的房企共有6家,分別是恆大、世茂、金茂、金地、綠城和龍光。而由於銷售增速表現優於同行,這些房企的行業排名同樣有所提升。
其中,行業TOP3的中國恆大,上半年實現累計合約銷售金額3488.4億元,同比增幅高達23.8%,是2020年上半年TOP10排行榜上實現正增長的4家房企中,增速最快的一家(其它3家分別是是碧桂園、龍湖和招商蛇口),同時也是唯一銷售增速在20%以上的房企。
能夠取得這樣的增速,得益於恆大在疫情最艱難時期發起的「線上賣房」活動,利用全員兼職營銷返佣金、5000元/3000元定金鎖定房源、最低價購房、無理由退房、打折降價促銷等多重手段,博得了全民關注,並最終幫助恆大銷售額在2月份實現107.8%的逆市增長,隨後的3-6月恆大均維持了單月600億元以上的銷售額。強勢增長令恆大在上半年結束後,成功超越萬科,站上了榜單「亞軍」之位。
相較於第一梯隊TOP10的增長乏力,第二梯隊房企的增長表現可謂強勁。
近兩年來卯足全力希望重新殺回前十的世茂集團,今年上半年共錄得合約銷售1104.8億元,同比增長10.11%。在前三月累計銷售同比下降9%的情形下,世茂通過加力銷售、加速消化泰禾和福晟併購資產包,第二季度成功追上銷售進度,並最終實現了正向增長。
不過,相較於增速下滑的同行,世茂可以說表現不錯,但對比自身2019年上半年38.74%的增幅,世茂降速非常明顯,這也讓世茂再度被龍湖、華潤、招商蛇口三家房企超越,擠出前十,位列第11位。
同時,世茂上半年僅完成了全年3000億元銷售額的36.8%,可以預見,在實現業績目標以及重回前十的雙重指標下,世茂在下半年依舊壓力山大。
緊隨世茂之後,2020年上半年TOP30中表現最亮眼的房企非金茂莫屬。回顧2019年上半年,在同行均維持30%以上增速背景下,由於布局大多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且深受限價、限售等嚴調控困擾,金茂僅僅錄得了9.33%的增速,行業排名第18名。
但在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上半年,金茂卻憑藉在深圳、杭州、南京等多個熱點城市項目的熱銷,逆市殺出,半年銷售破千億,並錄得高達31.12%的增長,成為上半年最亮眼的銷售黑馬。
與金茂同樣顯露出黑馬姿態的還有金地和綠城。2020年上半年,金地憑藉一二線核心城市的布點和小股操盤的策略,成功錄得銷售金額1016.3億元,同比增長18.73%,行業排名也從去年上半年的第15名上升至第13名,距離金地集團董事長凌克曾經夢寐以求的2000億元航程過半。
綠城中國在2020年上半年則錄得661億元的銷售額,同比增長33.81%。行業排名更是從去年上半年的第29名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第20名。在2019年經歷規模失速的綠城,正在穿越大股東更換的動蕩再次加速,其一二線核心城市的布點戰略,以及大本營杭州和長三角區域在今年上半年優越表現,是綠城能夠在短短半年時間內逆市重回第二梯隊的重要原因。
此外,在TOP21-30梯隊,同樣湧現出了一匹黑馬,那就是龍光集團。2020年上半年,憑藉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兩大都市圈等核心城市的發力,龍光集團實現銷售額571.8億元,同比增長26.20%,繼續保持了行業較高增速。在同行們不進則退的情況下,龍光的行業排名更是從2019年上半年的TOP30以外,一舉上升到了第23名,成功殺入第三梯隊。
積羽沉舟榜
3家跌出TOP30 城市布局決定排位
上榜企業:保利、綠地、新城、中梁、富力、華夏幸福、遠洋、藍光上榜理由:銷售增速同比下降10%以上,行業排名較去年有所下跌
據鋒面News統計顯示,在上半年TOP30榜單中,銷售同比下降幅度在10%以上的房企共有5家,分別是保利、綠地、新城、中梁、富力。而由於銷售增速表現不佳,這些房企中部分企業的行業排名亦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其中,保利、綠地兩家央企雖然上半年行業排名均繼續維持在TOP4和TOP7身位,但銷售額卻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同比下降。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保利銷售額為2168億元,同比下降14.18%;綠地銷售額為1350億元,同比下降19.48%。
業內人士認為,上半年增速不如人意一方面與央企屬性有關。相較民企,央企往往更看重利潤而非銷售額,在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也不願意降價促銷。另一方面也與企業的布局城市和產品構成有關。這兩家房企均在三四線城市有一定比重的布局,且綠地還有諸多商辦產品,在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這些區域的產品去化難度更高。
TOP11-20房企中,新城控股和中梁兩家民企增速下滑明顯。
去年位列行業TOP8之位的新城股權,以970億元的半年銷售額降至TOP14,同比降幅達到20.75%。由於眾所皆知的原因,新城在過去兩年間經歷了創始人出事、少主上位、賣項目求生、暫停拿地等一系列動蕩之後,逐漸開始重啟融資、拿地等發展動作,但要想恢復元氣,或許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中梁則受三四五線城市布局較多影響,銷售降速達也到13.71%。雖然行業排名未變,但企業銳氣已大不如前。
而在TOP20以外的第三梯隊中,富力集團依舊深陷業績掉落泥沼之中,存在無法達到年底銷售目標的風險。2020年上半年,富力僅錄得權益銷售額510.6億元,同比下降15.31%,年度銷售目標完成度約34%。受上半年業績表現影響,富力頻頻遭遇流動性質疑,多家評級機構更是選擇下調其企業評級。
此外,鋒面News還注意到,2019年上半年位列房企銷售排行榜第20位的華夏幸福、第22位的遠洋集團和第30位的藍光集團,均已消失在2020年上半年TOP30的榜單之中。消失原因除了疫情影響外,更多的是企業布局城市上半年表現不佳和推售貨量有限導致。
以遠洋集團為例,2020年上半年,遠洋實現累計協議銷售額約418.4億元,同比下降幅度高達30%,與2019年同期高達30%以上的銷售增速形成鮮明對比。鋒面News了解到,遠洋集團截止2019年底的土地儲備為3724萬平方米,其中1522萬平方米均位於京津冀區域。布局區域過去集中以及布局城市過去半年來表現不佳,是遠洋集團上半年來銷售下降的主因。
對比紅黑榜單不難發現,上半年表現較好的紅榜企業,大多是集中布局一二線核心城市的房企。而根據克而瑞報告預計,下半年將延續復甦與分化格局。相對而言,核心一、二線城市仍有強勁需求支撐,成交有望穩中有升,弱三、四線城市依舊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受限於市場購買力透支,部分城市成交或將失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