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亂象屢見不鮮,美團醫美是力挽狂瀾還是推波助瀾?

2020-12-24 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系專欄作者投稿,作者知頓。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當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於美麗與自信的需求日益凸顯,隨之而來的是國內醫美行業市場的快速發展與醫美平臺的高歌猛進。

「雙十一」拆包裹的餘熱尚未過去,蹲直播、屯醫美的「小姐姐」們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預約醫美服務了。對於醫美行業,今年的「雙十一」被定義為醫美界的「雙十一元年」,在天貓、京東、美團等巨頭平臺,以及新氧、更美等垂直類平臺的共同參與下,陣容格外豪華。

根據德勤日前發布的統計結果,快速崛起的醫美平臺正逐漸拉開檔次,目前美團醫美以市場份額第一領銜頭部平臺。但令人疑惑的是,諸如虛假廣告、虛假評論、醫療器械無資質等的醫美行業亂象,在美團醫美平臺上也屢見不鮮。對於人們談之色變的醫美亂象問題,美團醫美究竟起到了什麼作用?是力挽狂瀾,還是推波助瀾?

從千團大戰的最大贏家,到「包攬你的生活」吃、住、用、行、美。美團在各個領域可謂驍勇善戰,美團從美發、美甲延伸到醫美看起來邏輯自洽。但是,做醫美畢竟和美發美甲不同,把關不嚴格,對用戶的傷害不可逆。這就要求平臺對於服務機構的資質審核要更加嚴格,美團發展速度快則快矣,卻有一些隱憂和問題開始暴露。

如果連資質都是假的,還敢美嗎?

「古有唐僧肉,今有熱瑪吉」,時下,最火的輕醫美項目要屬熱瑪吉了,熱瑪吉是一種廣受美容行業一致認可對皮膚可實現拉伸緊緻效果的美容器械。在熱瑪吉項目火爆的同時,伴隨而至的是「假貨盛行」。

在美團醫美查詢熱瑪吉,僅在北京地區,就有100多家上線。一位醫美行業從業者趙永全(化名)曾對知頓爆料稱:「美團醫美上,一些做美甲的店主也說自己家的熱瑪吉是正品。」該人士指出,熱瑪吉項目儀器目前必須獲得博士倫的授權,否則都是違規儀器。雖然美團上很多醫療機構均聲稱自己的儀器來自於正版官方授權,但是其中不乏沒有官方授權的山寨儀器。

知頓君在美團醫美上搜索熱瑪吉,隨機諮詢了幾家醫美機構。其中凱麗匯醫療美容機構的報價是6799.9元,另一家美易美時代醫療美容診所的報價則是9800元。並且,知頓君在與兩家機構客服的溝通過程中,對方客服都聲稱自己的設備是「官方正版」。但致電博士倫中國,工作人員經過檢索後表示,這兩家機構都沒有經過官方授權。

如果熱瑪吉治療儀是假的,有可能很帶來很嚴重的後果。一個簡單的判斷就是價格,業內有不成文的說法,價格10000元以下的熱瑪吉項目除非商家為了促銷獲客自行補貼,不然很有可能是山寨貨。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10000元的熱瑪吉會是假的嗎?」一位暱稱「晚安胖不拉嘰」的網友指出:成本比較高,一般一萬以上,太便宜的消費者需謹慎。而且,由於熱瑪吉是高熱量儀器,如果使用了假設備可能會造成面部燒傷,醫生的操作水平也很關鍵。

如果連評論都是假的,還敢信嗎?

許多人放下心防,選擇醫美,是因為看到了「小白鼠」們的「親身經歷」。大量的「術後對比」、「網友點評」,本身就是最具吸引力的廣告,激起消費者的欲望。不過,如果仔細審視這些評論,你會發現大量大同小異的圖片與文字。在這背後,是依存於醫美的大量「代運營機構」,這些機構大批量地生產測評、親歷,虛構著一個個成功的案例,引人上當。甚至,在醫美領域,代運營已經形成了一個成熟的灰色產業鏈。

不久前,人民網曾對代運營機構做過一輪暗訪,代運營機構可以為平臺商家提代人氣提升、刷訪問量、優質點評、店鋪收藏、問答包裝、差評處理等一系列服務,人民網認為,如果美團醫美真的以用戶為中心,就應該徹底斬斷代運營,讓用戶能夠真實地進行點評。而在「代運營」機制下,獲利的最大方將是美團醫美。虛假點評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同時監管部門也應加強監管和處罰。唯有如此,才能斬斷美團醫美平臺的眾多虛假評價,讓消費者更加安心的求美。

違規廣告,糖衣裡裹著毒藥

醫美行業亂象的另一體現就是違規廣告。在醫美平臺上投放的廣告因其更為廉價,所以不僅數量更大,危害也更廣。

自去年開始,國家對於醫美行業的監管力度持續加大,特別對醫美廣告發布了諸多禁令。但是,就在不久前,央廣網、中國網在對美團醫美等平臺進行調查時發現,大量「水光針」、「鼻綜合」等國家明令禁止廣告依然存在。

美團醫美曾表示要進行嚴肅整改,但由於平臺上的醫美機構均為入駐的第三方機構,因此效果並不明顯,仍然存在著大量違規上架的情況。比如「日本PRP血清彈力素緊緻再生」、「日本人體幹細胞」等。

PRP自體血清注射美容又稱「殭屍美容」,主要是利用血液細胞進行作用,這對於細胞分離技術及無菌環境的要求很高,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現嚴重的醫療事故,危及生命。2012年,就有媒體報導一位香港女子接受PRP美容最終死亡的案例。因此,PRP美容已經明確被相關監管部門明確禁止和叫停。

而這些危險,都被「重返少女面容」、「皮膚再生技術」、「一次注射,維持多年」等等誇張的詞彙所掩蓋。甚至許多機構將這些被禁止的產品改頭換面,換個名字,繼續賺錢。業內人士指出,醫美項目的命名方式並不統一,有的機構會以產品或者品牌的名字來給項目命名,有的則會以服務內容的來給項目命名,對於醫美機構來說,它們完全可以通過改名規避監管。但對於醫美平臺來說,既然進入了這一個行業,就有責任與義務去為消費者攔截「黑醫美」以及各類違規違法的項目,否則自身也無法獲得長遠發展。

因美而傷,平臺要做好把關者

毫無疑問,醫療美容是具有風險的。而醫美亂象的原罪,正是淡化、甚至隱瞞這種風險,以期獲得高額利潤。比如最近流行的「輕醫美」,仿佛一個「輕」字,就絕對安全了。許多人都認為包括熱瑪吉、注射等輕醫美不是動手術,結果可控,幾乎沒有後遺症,但輕信的人,都後悔了。

知頓曾有一位員工陳女士(化名),幾年前曾在北京雙井附近的一家美容院做美容打過玻尿酸、也打瘦腮溶脂針。有一天,美容院的工作人員建議她整整下巴,並向她推薦固體玻尿酸注射,說固體玻尿酸更持久,一針能管兩三年,慢慢就吸收了。愛美是女人的天性,陳女士心動了,心想,「不就是打一針嘛,也不是開刀之類,問題不大!」所以她接受了。

結果在兩年半之後,陳女士感覺下巴填充的部分開始向後移動,脖子與下巴連接處像鼓了包。她去找美容院,可早已經人去樓空了,聯繫電話都成了空號。隨後她感覺下巴開始發癢,問題越來越嚴重,就去正規醫院檢查,最後診斷填充物並非玻尿酸而是奧美定。

奧美定是坑害了中國一代醫美消費者的注射物,是一種無色透明類似果凍狀的液態物質,構成它的單體丙烯醯胺(acrylamide)有中等毒性,毒害神經系統,損傷腎臟,對生命循環系統造成傷害,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這種物質列為可疑致癌物之一,是定時危險炸彈。

早在2006年4月30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撤銷了奧美定的醫療器械註冊證 ,全面停止其生產、銷售和使用。

作為普通的消費者,很難去甄別機構、醫師資質,更是無法判斷器械和藥劑的真假,陳女士很難了解玻尿酸和奧美定之間的差別。也幸虧陳女士發現得及時,經過治療,才沒有擴大對身體的傷害。

因美而傷,最是得不償失,我們常常會指責醫美機構的黑心、埋怨受害者的輕信。在醫美平臺日益龐大的今天,因為平臺傳播、獲客力量的強大,在推動醫美行業發展的同時,也將更多的風險帶到了消費者眼前。像美團醫美這樣用戶增長迅速的平臺更有義務嚴防死守,將黑醫美機構擋在平臺之外。即使,是對熱瑪吉這樣的輕醫美項目,也不應掉以輕心。

平臺加強監管要付出更高的運營成本、降低利潤,甚至失去客戶。但是,消費者永遠是弱勢群體,在洶湧的虛假信息、專業的欺騙手段前,毫無還手之力。此時,作為終端醫美機構與消費者之間的平臺,再以監管難、第三方等理由搪塞,拒絕築起一道防波堤去力挽狂瀾,那麼,一件件觸目驚心的醫美傷害案中,醫美平臺就成了推波助瀾的共謀者。

作為平臺企業,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肩負起更大的社會責任!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遇到免費醫美、整形返現陷阱怎麼辦?醫美亂象信息徵集活動啟動
    、整形返現、非法產品」等醫美亂象怎麼辦?投訴醫美亂象有了新通道。7月24日,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醫美產業分會聯合多家新聞媒體,共同發起「免費醫美、非法產品」等醫美亂象信息徵集活動,通過醫美亂象信息徵集及新聞媒體報導,廣泛影響求美者,提醒求美者認清醫療美容亂象、學會辨別非法醫美的同時,理性消費,增強醫美安全意識,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美唄想做「醫美網際網路界的京東」,但平臺亂象頻發恐翻車
    這不,最近,美唄舉辦了雙11「正品風暴」狂歡節啟動會,令人不解的是,其在雙11玩法上著墨不多,反倒花了較大篇幅吹噓自己和猛踩對手。 美唄創始人龔連勝表示,美唄以「正品」為基礎,以「嚴選」「自營售後」為保障,做「醫美網際網路界的京東」,引領行業自律共贏,並暗諷像「淘寶」的友商亂象頻發。
  • 「黑醫美」泛濫成災,追逐暴利的醫美平臺也該整自己兩刀
    最近幾年,醫美領域發展迅速,正在以每年30%的增速不斷壯大,並催生了一批擁有優質商業模式、優質消費群體的網際網路醫美平臺,比如全球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新氧。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新氧已經入選了首批黑貓投訴「品質消費領導者組織」。
  • 江南時評|醫美行業亂象 監管不能總慢媒體一步
    瑞昌僅一家醫療美容機構獲批 卻有多家美容院宣稱可做醫美"僅一家醫療美容機構獲批是執法監管有難度,還是真的視而不見?在網上查閱的信息顯示,早在 2002 年 5 月 1 日起,我國就施行了《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明確規定負責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主診醫師"須為"執業醫師",其中提到執業醫師須"經過醫療美容專業培訓或進修併合格,或已從事醫療美容臨床工作 1 年以上"。
  • 美團聯手中整協制定「醫美網際網路運營師「人才標準 網友: 靠譜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顏值經濟的盛行將醫美行業帶入大眾的視線,近幾年醫美行業迅速崛起,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愛美大軍」,8月26日,德勤和美團醫美聯合發布的《醫美市場趨勢洞察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預計可達到1975億元,雖然上半年的新冠疫情造成醫美市場增速下滑
  • 美唄的真相:這家醫美中介至少有4大漏洞
    漏洞3:美唄CEO說的八大亂象,恰恰是自己平臺的亂象 美唄這次雙11的發布會應該是近年來該平臺規模、聲量最大的一次了。會上美唄創始人兼CEO龔連勝還談到醫美行業八大坑:「合規機構佔比低、合法醫師佔比低、非法藥械大行其道、非規範操作屢見不鮮、醫美效果虛假宣傳、暴露用戶隱私、價格虛高、無安全保障」,現場還提出投資一億元啟動「億起嚴選行動」等計劃。但很多媒體和行業觀察者很快發現,美唄CEO說的八大亂象,恰恰是他們自己平臺的亂象。
  • 醫美行業亂象頻出,投訴激增:美容診所非法執業者佔九成
    醫美行業亂象頻出,投訴激增:美容診所非法執業者佔九成 2020-06-01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唄醫美投資一億「嚴選」,讓「心癢」的求美者放心美
    10月20日,躋身中國兩大醫美網際網路平臺之一的美唄醫美在京召開雙11「正品風暴」狂歡節啟動發布會。發布會上,美唄醫美創始人兼CEO龔連勝義揭「醫美行業八大坑」,並圍繞「科學嚴選」給出解決方案:投資一個億啟動「億起嚴選行動」、聯合多方成立「美嚴聯盟」發力嚴選、推出雙11重磅優惠,在業內掀起一陣雙11「正品風暴」,讓消費者放心美、推動行業規範化。
  • 新氧浴火:探索醫美行業的「信任經濟」
    染髮都這樣,就更別說如今的醫美行業了。國內醫美市場亂象叢生,嚴重破壞這個行業的形象。據悉,2019年黑醫美致殘致死大約10萬人,平均每年有2萬起醫美導致毀容的投訴記錄。「黑醫美」盛行。原因有三點:1)供需不平衡,國內醫美市場起步較晚,藥品器械及服務機構的供給無法滿足國內龐大人口支撐的醫美需求。
  • 雙十一醫美不良事件高發 熱瑪吉風險高 業內:醫美職業打假人太少
    面對高頻出現的糾紛爭議,以及問題百出的亂象,業內始終在探索解決之道,從自律結盟到醫美保險再到成立第三方調解組織。但業內人士也無奈表示,醫美行業內像王海一樣的打假人士並不多見。儘管發布「獎金懸賞」,對黑醫美的舉報、打擊效果也沒有達到預期。對求美者而言,一場失敗的整形手術嚴重的可毀掉一生;對於正規機構而言,職業醫鬧和惡性競爭環境同樣可以逼死企業。
  • 醫美APP的「美麗陷阱」
    「90後」周琪是醫美APP的忠實用戶,「上面內容很多,整形、抗衰、美容、美體都有,還可以了解很多知識。而且平臺上經常有一些秒殺活動,價格比自己去醫美機構優惠不少」。吸脂、隆鼻、注射玻尿酸、除皺瘦臉、面部填充……對照每一個項目下成功案例的展示,就不免讓人產生自己還不夠美、還能更美的錯覺。「做整形我沒有勇氣,但是打打玻尿酸、做做防衰項目覺得還是可以的。」
  • 醫美「黑洞」-新聞頻道-和訊網
    8月14日,黑貓投訴平臺負責人高軍委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黑貓平臺醫美類投訴一年超過7400件,涉及商家超過200家。據此前中消協一項統計顯示,我國平均每年因整形美容導致毀容的案例近2萬起,90%-95%皆是因「黑醫美」導致。醫美亂象8月12日,重慶市衛生監督綜合行政執法總隊派出6個檢查組,對重慶市22家醫療美容機構啟動執法檢查。
  • 直播成醫美平臺營銷利器 醫美直播強監管將至?
    這位專家也沒有提及供職的醫美機構的任何信息。上述兩種形式的醫美直播,在多個直播平臺上隨處可見。作為醫美第一股,新氧醫美的App頁面下方,「醫美有風險,求美需謹慎」的提示十分醒目。但是對美的追求,通過新氧App內直播數據就可見一斑。
  • 更美「碰瓷」明星營銷背後:市場份額受擠壓,布局AI醫美能否更美
    更美作為較早入局醫美垂類行業的玩家,在行業內有了較高的知名度,但從市場份額看,包括更美在內的線上醫美平臺依舊受制於傳統電商平臺。此外,近年來線上醫美領域黑產猖獗,平臺審核壓力較大,這無疑給從業企業帶來較大挑戰。如今,隨著5G與AI技術的發展,更美開始利用AI技術助力醫美,已推出多個AI醫美產品。
  • 與黑醫美鬥爭的這一年
    圖/IC photo巨大的市場潛力之下,這個「造美」的行業要持續健康發展,重重亂象亟須整頓和清理。這離不開主管部門的高效監管,醫美行業各參與機構的自律亦不可或缺。超範圍手術致「毀容」「那個醫生剛見我,就用原子筆在我胸上畫了個圈,說你的乳暈要提升到這個位置。」憶及最初面診時的情形,小玲如今想來有點搞笑,「就是隨便畫的」。
  • 醫美「胸」險
    今年3月,一直羞於向家人啟齒的小琳和嫂子說出了自己的困擾,做生活美容的嫂子給小琳推薦了一家醫美機構。「自己的親嫂子還會騙自己嗎?」小琳想。生活美容機構向醫美機構導流也是目前國內常見的一種醫美獲客方式,很多美容院、美甲店成為醫美機構的渠道商,以一定的優惠推薦來店顧客去合作的醫美機構進行醫美項目。
  • 123人涉「美容貸」詐騙被抓 疫後醫美套路為何死灰復燃?
    市場萎縮了,為何亂象仍叢生?「後疫情時代,以醫生、醫療為導向的機構活得都不錯,有口碑、有積累的機構也活得都不錯。但聽說渠道醫院也挺好,病人很多。」8月21日,聯合麗格醫療美容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李濱在其新作《中國醫療美容機構經營院長》新書發布及籤售會上透露,儘管疫情加速了醫美行業的洗牌,但渠道醫美、騙貸等亂象又死灰復燃。
  • 70%以上客單價200元以內 綜合平臺「流量思維」為何在醫美領域行不...
    圖:醫美行業的滲透率和下沉趨勢,來源:華安證券看到醫美行業蓬勃發展,不少綜合平臺因背靠流量優勢蠢蠢欲動,其中美團最具代表性。然而,美團做超低價的入門級醫美項目沒問題,像今年輕醫美市場中增長最快的小氣泡、無針水光等項目,客單價低至200元甚至100元以內,無創無風險且無需醫生操作。但這種項目價值很低,用戶向高客單價的部分輕醫美以及手術類項目轉化率很低。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據其對美團上某醫美大店的成交量和客單價測算,美團70%以上的訂單客單價都在200元以內。
  • 年終盤點|網際網路醫美:疫情下逆勢拼出圈,行業通病依然難解
    因而,除了新氧、更美等垂直醫美平臺長期盤踞於此,新的「淘金者」也在看到未來潛力後紛至沓來:天貓與阿里健康合併進駐醫美領域、京東與悅美所達成戰略合作、百度上線「百度檸檬愛美」、美團將醫療美容業務從麗人業務部升級為美容業務部......
  • 鵬愛醫美國際牽手廣東韓妃,「中國醫美第一股」再落一子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李傲華靠著併購野蠻生長的「中國醫美第一股」鵬愛醫美國際控股集團(醫美國際,NASDAQ:AIH)的併購版圖再落一子。7月16日,鵬愛國際醫美宣布收購廣東韓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韓妃」)51%的股權,廣東韓妃將成為鵬愛醫療旗下的成員。鵬愛堪稱醫美界的「併購達人」。據時代財經了解,韓妃是鵬愛醫美國際2020年發起的第4起成功的併購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