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系專欄作者投稿,作者知頓。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當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於美麗與自信的需求日益凸顯,隨之而來的是國內醫美行業市場的快速發展與醫美平臺的高歌猛進。
「雙十一」拆包裹的餘熱尚未過去,蹲直播、屯醫美的「小姐姐」們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預約醫美服務了。對於醫美行業,今年的「雙十一」被定義為醫美界的「雙十一元年」,在天貓、京東、美團等巨頭平臺,以及新氧、更美等垂直類平臺的共同參與下,陣容格外豪華。
根據德勤日前發布的統計結果,快速崛起的醫美平臺正逐漸拉開檔次,目前美團醫美以市場份額第一領銜頭部平臺。但令人疑惑的是,諸如虛假廣告、虛假評論、醫療器械無資質等的醫美行業亂象,在美團醫美平臺上也屢見不鮮。對於人們談之色變的醫美亂象問題,美團醫美究竟起到了什麼作用?是力挽狂瀾,還是推波助瀾?
從千團大戰的最大贏家,到「包攬你的生活」吃、住、用、行、美。美團在各個領域可謂驍勇善戰,美團從美發、美甲延伸到醫美看起來邏輯自洽。但是,做醫美畢竟和美發美甲不同,把關不嚴格,對用戶的傷害不可逆。這就要求平臺對於服務機構的資質審核要更加嚴格,美團發展速度快則快矣,卻有一些隱憂和問題開始暴露。
「古有唐僧肉,今有熱瑪吉」,時下,最火的輕醫美項目要屬熱瑪吉了,熱瑪吉是一種廣受美容行業一致認可對皮膚可實現拉伸緊緻效果的美容器械。在熱瑪吉項目火爆的同時,伴隨而至的是「假貨盛行」。
在美團醫美查詢熱瑪吉,僅在北京地區,就有100多家上線。一位醫美行業從業者趙永全(化名)曾對知頓爆料稱:「美團醫美上,一些做美甲的店主也說自己家的熱瑪吉是正品。」該人士指出,熱瑪吉項目儀器目前必須獲得博士倫的授權,否則都是違規儀器。雖然美團上很多醫療機構均聲稱自己的儀器來自於正版官方授權,但是其中不乏沒有官方授權的山寨儀器。
知頓君在美團醫美上搜索熱瑪吉,隨機諮詢了幾家醫美機構。其中凱麗匯醫療美容機構的報價是6799.9元,另一家美易美時代醫療美容診所的報價則是9800元。並且,知頓君在與兩家機構客服的溝通過程中,對方客服都聲稱自己的設備是「官方正版」。但致電博士倫中國,工作人員經過檢索後表示,這兩家機構都沒有經過官方授權。
如果熱瑪吉治療儀是假的,有可能很帶來很嚴重的後果。一個簡單的判斷就是價格,業內有不成文的說法,價格10000元以下的熱瑪吉項目除非商家為了促銷獲客自行補貼,不然很有可能是山寨貨。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10000元的熱瑪吉會是假的嗎?」一位暱稱「晚安胖不拉嘰」的網友指出:成本比較高,一般一萬以上,太便宜的消費者需謹慎。而且,由於熱瑪吉是高熱量儀器,如果使用了假設備可能會造成面部燒傷,醫生的操作水平也很關鍵。
許多人放下心防,選擇醫美,是因為看到了「小白鼠」們的「親身經歷」。大量的「術後對比」、「網友點評」,本身就是最具吸引力的廣告,激起消費者的欲望。不過,如果仔細審視這些評論,你會發現大量大同小異的圖片與文字。在這背後,是依存於醫美的大量「代運營機構」,這些機構大批量地生產測評、親歷,虛構著一個個成功的案例,引人上當。甚至,在醫美領域,代運營已經形成了一個成熟的灰色產業鏈。
不久前,人民網曾對代運營機構做過一輪暗訪,代運營機構可以為平臺商家提代人氣提升、刷訪問量、優質點評、店鋪收藏、問答包裝、差評處理等一系列服務,人民網認為,如果美團醫美真的以用戶為中心,就應該徹底斬斷代運營,讓用戶能夠真實地進行點評。而在「代運營」機制下,獲利的最大方將是美團醫美。虛假點評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同時監管部門也應加強監管和處罰。唯有如此,才能斬斷美團醫美平臺的眾多虛假評價,讓消費者更加安心的求美。
醫美行業亂象的另一體現就是違規廣告。在醫美平臺上投放的廣告因其更為廉價,所以不僅數量更大,危害也更廣。
自去年開始,國家對於醫美行業的監管力度持續加大,特別對醫美廣告發布了諸多禁令。但是,就在不久前,央廣網、中國網在對美團醫美等平臺進行調查時發現,大量「水光針」、「鼻綜合」等國家明令禁止廣告依然存在。
美團醫美曾表示要進行嚴肅整改,但由於平臺上的醫美機構均為入駐的第三方機構,因此效果並不明顯,仍然存在著大量違規上架的情況。比如「日本PRP血清彈力素緊緻再生」、「日本人體幹細胞」等。
PRP自體血清注射美容又稱「殭屍美容」,主要是利用血液細胞進行作用,這對於細胞分離技術及無菌環境的要求很高,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現嚴重的醫療事故,危及生命。2012年,就有媒體報導一位香港女子接受PRP美容最終死亡的案例。因此,PRP美容已經明確被相關監管部門明確禁止和叫停。
而這些危險,都被「重返少女面容」、「皮膚再生技術」、「一次注射,維持多年」等等誇張的詞彙所掩蓋。甚至許多機構將這些被禁止的產品改頭換面,換個名字,繼續賺錢。業內人士指出,醫美項目的命名方式並不統一,有的機構會以產品或者品牌的名字來給項目命名,有的則會以服務內容的來給項目命名,對於醫美機構來說,它們完全可以通過改名規避監管。但對於醫美平臺來說,既然進入了這一個行業,就有責任與義務去為消費者攔截「黑醫美」以及各類違規違法的項目,否則自身也無法獲得長遠發展。
毫無疑問,醫療美容是具有風險的。而醫美亂象的原罪,正是淡化、甚至隱瞞這種風險,以期獲得高額利潤。比如最近流行的「輕醫美」,仿佛一個「輕」字,就絕對安全了。許多人都認為包括熱瑪吉、注射等輕醫美不是動手術,結果可控,幾乎沒有後遺症,但輕信的人,都後悔了。
知頓曾有一位員工陳女士(化名),幾年前曾在北京雙井附近的一家美容院做美容打過玻尿酸、也打瘦腮溶脂針。有一天,美容院的工作人員建議她整整下巴,並向她推薦固體玻尿酸注射,說固體玻尿酸更持久,一針能管兩三年,慢慢就吸收了。愛美是女人的天性,陳女士心動了,心想,「不就是打一針嘛,也不是開刀之類,問題不大!」所以她接受了。
結果在兩年半之後,陳女士感覺下巴填充的部分開始向後移動,脖子與下巴連接處像鼓了包。她去找美容院,可早已經人去樓空了,聯繫電話都成了空號。隨後她感覺下巴開始發癢,問題越來越嚴重,就去正規醫院檢查,最後診斷填充物並非玻尿酸而是奧美定。
奧美定是坑害了中國一代醫美消費者的注射物,是一種無色透明類似果凍狀的液態物質,構成它的單體丙烯醯胺(acrylamide)有中等毒性,毒害神經系統,損傷腎臟,對生命循環系統造成傷害,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這種物質列為可疑致癌物之一,是定時危險炸彈。
早在2006年4月30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撤銷了奧美定的醫療器械註冊證 ,全面停止其生產、銷售和使用。
作為普通的消費者,很難去甄別機構、醫師資質,更是無法判斷器械和藥劑的真假,陳女士很難了解玻尿酸和奧美定之間的差別。也幸虧陳女士發現得及時,經過治療,才沒有擴大對身體的傷害。
因美而傷,最是得不償失,我們常常會指責醫美機構的黑心、埋怨受害者的輕信。在醫美平臺日益龐大的今天,因為平臺傳播、獲客力量的強大,在推動醫美行業發展的同時,也將更多的風險帶到了消費者眼前。像美團醫美這樣用戶增長迅速的平臺更有義務嚴防死守,將黑醫美機構擋在平臺之外。即使,是對熱瑪吉這樣的輕醫美項目,也不應掉以輕心。
平臺加強監管要付出更高的運營成本、降低利潤,甚至失去客戶。但是,消費者永遠是弱勢群體,在洶湧的虛假信息、專業的欺騙手段前,毫無還手之力。此時,作為終端醫美機構與消費者之間的平臺,再以監管難、第三方等理由搪塞,拒絕築起一道防波堤去力挽狂瀾,那麼,一件件觸目驚心的醫美傷害案中,醫美平臺就成了推波助瀾的共謀者。
作為平臺企業,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肩負起更大的社會責任!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