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餐桌少不了這碗面,湯濃肉爛,吃完從頭到腳暖烘烘

2020-12-22 分享美食小廚房

北方的冬天有多冷,北方的很多地區都已經開始下大雪了,裹上厚厚的羽絨服都感覺冷,如果家裡有暖氣還好,如果沒有恐怕最理想的生活就是鑽進被窩一天都不用出來因此這種感覺在北方生活過的人才能夠真正的有所感受和體驗,在這個時候我們最迫切希望的就是中午的午餐可以有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每當吃完一碗麵,便從胃裡暖到心裡,從頭到腳暖烘烘的,瞬間一點也不怕冷了。接下裡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冬天裡少不了的這碗面,牛肉麵的做法,湯濃肉爛,吃完從頭到腳暖烘烘,一起學起來吧。

牛肉麵做法

1、將牛肉切成大塊,牛骨480克鋸成大塊,然後放入裝有足夠冷水的大鍋中。扔一個蔥和幾片姜,大火加熱至水溫達到95℃,然後將牛肉塊取出(這樣,肉上就不會浮起灰塵,可以跳過漂洗的過程了)。

2、準備幹辣椒5克,八角5克,香葉2克,桂皮一小塊,冰糖20克,10克姜切薑片,20克蒜切小粒。鍋中燒油,倒入擠幹水分的牛肉開中火,加入紅油豆瓣醬,辣椒椒,味極鮮醬油,老抽,蠔油,料酒,鹽,慢慢的翻炒牛肉把牛肉中的水分炒幹,炒出肉香味。

3、加入清水,轉至較深的鍋中開始燉製小火慢燉約一個小時後,大料的香味已經融入到湯水裡面了,然後我們用濾勺濾出料渣。然後用湯勺放入2至3湯勺燒牛肉的湯料,再加入3,4湯勺大骨湯(平常家裡沒熬骨湯,就用煮麵的面水代替)

4、挑入煮好的麵條加入燙好的小青菜,盛上一大湯勺紅燒牛肉,撒上蔥花及香菜末,香噴噴的牛肉麵就可以食用了湯濃肉爛真的是它香了。在寒冷的冬天吃上一碗香噴噴的牛肉麵從頭到腳都是暖烘烘的,我和家人每人一碗,吃完大呼過癮啊,尤其是家裡的孩子,吃完了還說明天要接著吃。

以上就是為大家分享的冬天的餐桌少不了這碗面,牛肉麵的做法湯濃肉爛,吃完從頭到腳暖烘烘,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多多點讚轉發,也可以發表不同的做法讓我們一起進步做出更多美味。

相關焦點

  • 冬天推薦美食,爛肉麵
    前不久剛看完主題電影《小巷管家》,對吳奶奶的爛肉麵印象深刻。特別是吳奶奶的孫女是個漂亮的女大學生,為了守住老街坊喜好的這口味道,繼承了麵館手藝。子曰:食色性也!美女做的面一定也是美味的,所以我開始踏雪尋面。經過不懈尋找,終於在南鑼鼓巷的「咂摸小樓」找到了爛肉麵。
  • 爛肉麵究竟爛在哪?這得去問問老北京
    再說快捷,一般爛肉麵的滷都是事先做好的,客人來了直接下面。煮麵的大鍋常開,麵條下鍋用不了多久就熟了,撈到碗裡澆上滷也就幾分鐘的時間。 適口嘛,老年間燉肉不像現在,那前兒的豬和現在的品種也不一樣,現在的豬多是瘦肉型豬,體脂率才15%(二豬老師的體脂率都有20%+),老年間吃豬肉都要挑肥的。
  • 羊肉湯這樣做,湯濃肉香,不腥也不羶,冬天喝一碗,滋補又暖身
    羊肉湯這樣做,湯濃肉香,不腥也不羶,冬天喝一碗,滋補又暖身冬天要多吃羊肉,暖中補虛,開胃健身,鍋中簡單一燉,不腥不羶真好吃。每年只要是到冬天,眾多肉類中,我家最常吃的肉就是羊肉了,羊肉性溫,能抵擋寒冷,還可以滋補身體,最適合冬季食用,被稱作為冬季補品,深受大家的歡迎。我家的羊肉一般都是燉著吃,燉好羊肉,湯濃肉香,不腥也不羶,營養又好喝。
  • 冬天來福州喝湯吧!這36碗熱湯,從頭到腳溫暖靈魂
    福州花生湯用這熱乎乎甜膩軟糯的花生湯開啟早餐的味蕾,那真是合福州人的口味,潤肺生津,花生仁酥爛不碎,入口即化,湯色乳白,甘甜爽口。而在福州人眼裡,最適合與花生湯組成CP的就是芋泥,軟糯如泥,兩者相結合,是解甜解膩的天作之合。
  • 90後「好吃」小夫妻:胡同深處守護老北京最後一碗爛肉麵
    因為律姥姥京味麵館就開在這裡,許多食客慕名而來,想嘗一嘗老北京的最後一碗爛肉麵。我們聯繫到麵館老闆梁晨,一起聊一聊爛肉麵的故事和他從小關於吃的感情。梁晨1992年生於北京,是標準的「90後」,律姥姥京味麵館是梁晨以姥姥律淑珍的名字命名的,這是因為梁晨做面的手藝都是跟著姥姥學來的。
  • 吃麵也要講究時令嗎?這碗面再不吃就下市了!
    賣相和白湯燜肉麵相似度極高,但調味不用佐料,湯汁清澈,麵條Q彈粘牙,酒釀浮而不沉,燜肉酥爛不膩入口即化。 澆頭是一塊燜肉,和普通的燜肉不同,它是白色的,需用文火加工5小時,冷卻後再放入配菜間恆溫,浸入秘制特調的糟滷酒釀中8小時,肉質酥爛如豆腐,味鮮汁濃,麵條選用細面,裝碗不脫水,不潑湯,像極了蘇州人的精緻和小家碧玉。
  • 話說老北京之肉脯徐,賣爛肉麵的小館而已
    三十年前,北京提起「肉脯徐」三字來,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實肉脯徐只是朝陽門外一個賣爛肉麵的小館而已。北京各城門關廂,在前清時代,各有他發達的原因。內城如西直門關廂,因一則西郊山青水秀,遊人眾多,二則從康熙年皇帝住暢春園以來,一直到西太后住頤和園,都在西郊,經過二百年的繁盛,才造成特有南關北關西關三廂的西直門關廂。阜成門因有月壇,又是瓜市,又是通門頭溝煤窯正路,所以也造成熱鬧的關廂。德勝門內有果市,外有馬市,又為出居庸關正路(清代出徵以及兵部閱兵,皆由德勝門出發,取其吉祥之意)。
  • 舌尖上的美食:老北京爛肉麵
    今天要說的是老北京爛肉麵,在北京被稱為面中之王!我跟媳婦說北京的麵食的時候,她告訴我北京還有一種面的做法,叫做爛肉麵,我一下就提起來興趣,追著問她,哪有?怎麼做,好吃不好吃。說道爛肉麵,正經的沒吃過,不過不妨礙我對這道面的期待,在老舍的《茶館》中的裕泰茶館提到了爛肉麵,「來兩碗爛肉麵」。在央視的科教頻道也有報導追尋老北京爛肉麵的故事,北京電視7臺還報導過爛肉麵,有老百姓家裡做的,也有廚師教怎麼做的,不過,我看了後,感覺與我媳婦做法卻不太一樣啊。
  • 蘇州這2碗面,在全省出名了
    圖源:蘇州文廣旅局官微楓鎮大肉麵,是蘇州夏季最具人氣的一碗麵。每年楓鎮大肉麵上市,都會受到蘇州乃至全國食客的追捧。楓鎮大肉麵是白湯麵中的佼佼者,這碗面的獨特之處在於麵湯。圖源:蘇州文廣旅局官微崑山人常說:唱戲靠腔,吃麵靠湯。
  • 蘇州這2碗面,在全省出名了!
    楓鎮大肉麵是白湯麵中的佼佼者,這碗面的獨特之處在於麵湯。楓鎮大肉麵的麵湯製作過程不叫做「吊湯」,而是叫「拼湯」,將酒釀露、大肉滷、肉汁鱔骨湯拼成一碗麵湯。
  • 回放 覓食:傳說中的老北京最後一碗爛肉麵,有多好吃?
    回放 覓食:傳說中的老北京最後一碗爛肉麵,有多好吃? 在老舍的《茶館》中,三教九流來到店裡,都點一碗爛肉麵。時過境遷,如今地道的爛肉麵越來越少,在這家胡同裡,就隱藏著被稱為「老北京最後一碗爛肉麵」。
  • 胡同裡簡陋麵館,做一碗麵臨失傳的老北京「爛肉麵」,你吃過嗎?
    像北京一家超有名的麵館,就開在小胡同裡,沒有指示牌,能不能在胡同裡找到這家店就得靠運氣了,這就是律姥姥麵館。對於老北京人來說的,這家小麵館可能是很多人從小吃到大的吧,一碗地道的老北京「爛肉麵」就能讓人吃到回味無窮了。而且這麵館的環境也很簡陋,門口若不是有塊招牌,估計很多人都看不出這是麵館吧,但因為一碗麵做得好,所以很多吃貨都喜歡來這吃麵,生意更是火爆。
  • 北京老味道:胡同裡的爛肉麵,對於這種稀缺味道且吃且珍惜吧!
    北京老味道:胡同裡的爛肉麵,對於這種稀缺味道且吃且珍惜吧!還有多少人記得老舍先生《茶館》所提到的爛肉麵呢?老舍先生曾這樣描述爛肉麵:「一人一碗爛肉麵……有我黃胖子,誰也打不起來。」爛肉麵在舊京的「二葷鋪」和飯攤兒、茶館裡都有賣的。
  • 上海這43碗面,每一碗都是上海的面子
    不要將紙巾扔在碗裡!」,「吃拌麵無湯供應」……雪菜黃魚面是多年的招牌,雪菜成茸,湯頭奶白,味道鮮美,一點都不腥氣。黃魚整條去骨,麵條柔韌順滑,吃完超滿足!很多人從小吃到大,味道也數十年如一日,一直保持在水準之上!13元一碗的辣肉麵,肉丁切得方方正正,滿滿的料堆著,通常面吃完了,肉丁還有很多!
  • 老舍《茶館》中的「爛肉麵」,曾火遍北京城,如今為何不再輝煌?
    所以今天咱們要說的就是,大茶館中的一種廉價飲食——爛肉麵。 豬肉、牛肉、羊肉、驢肉都有,再加上各類香辛料熬製成滷,澆在麵條之上,便是一碗廉價又美味的「爛肉麵」。 就像是滷麵一樣,但滷都是提前做好的,大鍋中沸水不停,麵條下裡面,不消一會兒就熟,從下面到出鍋澆滷,也就2-3分鐘的事兒。 民間更是有著「管他驢或馬,吃飽了爛肉麵再打鑔」的俗語。
  • 一碗爛肉麵,不僅是北京人對於美食的喜愛,更是對生活的態度
    例如:北京的滷煮火燒、焦圈和豆汁等,不過,咱們接下來要說的,也是以前「窮人」才會吃的一種北京美食,這就是爛肉麵了。說是爛肉麵,實際上就幾粒小肉丁,外加一些蔬菜的下腳料製作而成的。那個時候,爛肉麵只有在過去的一些茶館中,才能吃得到的。那個時候,除了滷煮之外,爛肉麵因為價格低廉,而且製作極為的方便,和滷煮火燒一樣,成為了非常受到歡迎的小吃。
  • 李大偉:蘇州燜肉麵
    尤其是蘇州燜肉麵,好吃又減肥。直到今天,我都以為山東人特別固執,我家樓上樓下雲集各地人,門內家鄉話,門外上海話,但我父親門內門外一口山東腔的普通話,隔壁寧波老太喊他:老山東,實際上我父親那時只有三十多歲,這個老就是老頑固的老!父親擀得一手好麵條,麵條就成了我一生最愛。直到現在,去蘭州一定喝碗「皮帶寬」,看看名字就知道這老陝的麵條有多麼寬闊!
  • 莘莊的十碗面,你pick哪一碗?
    寒潮來襲,又到了吃麵喝湯的日子,提起麵條,上海人對它的喜愛是深入到骨子裡的。在莘莊鎮的街頭巷尾,麵館更是必不可少。小面裡的牛肉都是半筋半肉的,酥爛到入口即化。花生、鹹菜、生菜也是一樣不少。據老闆說,做好這道小面可不簡單。熬高湯,做紅油,甚至連醬油的口味都需要調整,等這一系列準備工作做完,煮麵已經是最簡單的一步了。
  • 冬天來1碗「酸湯麵」,鮮香麻辣好吃,做法還簡單,10分鐘就搞定
    現在是冬天,天氣比較寒冷,吃上一碗熱乎的「麻辣酸湯麵條」,那種辣辣的、酸酸的味道,開胃好吃,吃完渾身暖和,特舒服,今天把它分享給大家,要是喜歡的話,可以試一試哦!【步驟二】:鍋中放一勺油,大火把油燒至8成熱後,澆到調料碗中,分兩次把調料香味激發出來,稍微放涼後,依次放入生抽2勺、鹽1勺、雞精1勺、香醋2勺、花椒油1勺攪拌均勻兌成調料汁備用。【步驟三】:鍋中添水,大火燒開後,把溼面下鍋中煮熟,大家要注意,溼面易熟,一般下鍋煮2分鐘就可以了。
  • 冬季懶人面,此肉一放,50秒就熟,暖胃強身,渾身是勁兒
    導讀:冬季懶人面,此肉一放,50秒就熟,暖胃強身,渾身是勁兒天氣寒冷,什麼美食快手又暖身?我覺得當屬麵條,一碗熱乎乎的麵條下肚,從頭暖到腳,那叫一個舒坦!最關鍵的一點,飯菜都有,它省事!想吃有肉的面,又不想等太久,有沒有吃上就停不下來的懶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