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焰:我為什麼認為《李訓墓誌》中「朝臣備」就是吉備真備?

2020-12-05 澎湃新聞
編者按:2019年12月29日,《中日關係史添新史料:遣唐使吉備真備真跡及其研究成果公布》的消息發布後,即引起了學界的諸多討論,王瑞來先生首先撰文,對閻焰的觀點提出疑問。本文節選自閻焰著《日本國朝臣備書丹鴻臚寺丞李訓墓誌考》(文物出版社,2019年12月),作者對原文略作修改,進一步解釋了他的觀點。經授權,澎湃新聞轉載。

「朝臣。日本國使臣朝臣真人,長安中拜司膳卿同正;朝臣大父,拜率更令同正。朝臣,姓也。」

(林寶撰,岑仲勉校記《元和姓纂》卷五·朝臣,中華書局,1994年,第559頁。)

就日本史和遣唐使留學生在華的信息,「朝臣備」最容易令人聯想的就是——吉備(朝臣)真備。

李訓墓誌拓本

日本國、朝臣備字樣

「天武十三年(685)冬十月己卯朔(一),詔曰:『更改諸氏之族姓,作八色之姓,以混天下萬姓。一曰,真人。二曰,朝臣。三曰,宿禰。四曰,忌寸。五曰,道師。六曰,臣。七曰,連。八曰,稻置。』

十一月戊申朔,大三輪君、大春日臣、阿倍臣、巨勢臣、膳臣、紀臣、波多臣、物部連、平群臣、雀部臣、中臣連、大宅臣、粟田臣、石川臣、櫻井臣、採女臣、田中臣、小墾田臣、穗積臣、山背臣、鴨君、小野臣、川邊臣、櫟井臣、柿本臣、輕部臣、若櫻部臣、岸田臣、高向臣、宍人臣、來目臣、犬上君、上毛野君、角臣、星川臣、多臣、胸方君、車持君、綾君、下道臣、伊賀臣、阿閉臣、林臣、波彌臣、下毛野君、佐味君、道守臣、大野君、坂本臣、池田君、玉手臣、笠臣凡五十二氏,賜姓曰朝臣。」(《日本書紀》卷廿九·天武紀[下]:天武天皇十三年條。)

前揭「下道臣」就是吉備朝臣家最早的記錄姓。

日本中古存世文書,尤其正倉院、各大寺廟之正式公文和重要文檔,多見有記錄署名籤押。基本格式為通篇成文統一書寫,包括後署人的官職、姓,皆謄清,僅餘籤押位置留空。如:「光明皇后《獻物帳》作成《國家珍寶帳》尾末:天平勝寶八歲(756)六月廿一日。從二位大納言兼紫微令中衛大將近江守藤原朝臣·仲麻呂、從三位行左京大夫兼侍從大倭守藤原朝臣·永手、從四位上行紫微少弼兼中衛少將山背守臣萬朝臣·福信、紫微大忠正五位下兼行左兵衛率左右馬監賀茂朝臣·角足、從五位上行紫微少忠葛木連·戶主。」

(正倉院事務所《正倉院寶物·北倉》,朝日新聞社,昭和六十三年(1988),圖149,第58頁。)

「《敕獻東大寺獻物帳》(大小王真跡帳)尾末:天平寶字二年(758)六月一日。紫微內相從二位兼行中衛大將近江守藤原·朝臣」

(正倉院事務所《正倉院寶物·北倉》,朝日新聞社,昭和六十三年(1988),圖152,第60、61頁。註:末尾署名應為「藤原朝臣·仲麻呂」,但僅籤押「朝臣」。)

「《敕獻東大寺獻物帳》(藤原公真跡屏風帳)尾末:天平寶字二年(758)十月一日。太保從二位兼行鎮國太尉藤原惠美·朝臣、參議從三位行五部卿兼坤宮大弼侍從下總守臣勢朝臣·関(堺)麻呂。」

(正倉院事務所《正倉院寶物·北倉》,朝日新聞社,昭和六十三年(1988),圖153,第61頁。)

「《敕東大寺封五千戶》文書,尾末:天平寶字四年(760)七月廿三日。太師從一位藤原惠美·朝臣。」

(《正倉院展》第六十六回目錄,奈良國立博物館,平成二十六年(2014),圖39,第82、83頁。)

「東南院古文書第三櫃第二十七卷《因幡國高庭莊券第三》『東大寺領因幡國高庭莊』卷,七月二十四日解。尾:承和九年(842)七月廿四日正八位上行大目紀朝臣·彌濟;最末:使寺別當內豎正六位上石川朝臣·真主。」

(《正倉院展》第六十七回目錄,奈良國立博物館,平成二十七年(2015),圖45,第86頁。)

《雙倉北雜物出用帳(東寺司)》吉備朝臣泉 籤押

從檢索的這些部分古文書,可以確認當時公文籤名的格式和「朝臣」封姓的使用。天武十三年(685)更改諸氏之族姓,作八色之姓時,應有直接用「朝臣」為姓的狀況,後逐步加注「朝臣」前的區別姓;且這類加注也有是通過再次封賞獲得的「聖武天皇。天平十八年(746)冬十月丁卯,從四位下下道朝臣真備,賜姓『吉備朝臣』。」

(《續日本紀》卷十六·聖武紀八·第五條:置齋宮寮。)

由此可知,養老元年(717)出發入唐時的下道朝臣真備,有可能如粟田朝臣真人名「朝臣真人」一樣,名「朝臣真備」或「朝臣備」。這種名姓結構,和下道朝臣真備一同抵唐的阿倍朝臣仲麻呂的名字變遷,由「朝臣仲滿」至「朝臣衡」再到「朝衡(晁衡)」的變化,能看到同樣的痕跡。

下道朝臣真備(朝臣備),離唐回國後至天平十八年(746)再次獲封,才有了「吉備朝臣真備」的完整歷史記錄用名;此後這個名字不斷出現在日本的史料書籍中。(註:在日本各類史料記載中,保存有許多下道朝臣真備、吉備朝臣真備的信息。而大量正倉院獻供及關聯文書裡,以吉備朝臣真備同孝謙天皇的交集和其當時位階,按常理應可見到吉備朝臣真備的籤押,但事實上幾乎無所尋。一、「天平勝寶八歲(756)六月甲辰,始築怡土城。令大宰大貳吉備朝臣真備,專當其事焉。」

(《續日本紀》卷十九·孝謙紀三·第五條:聖武太上天皇崩御)

可知聖武天皇駕崩時,吉備朝臣真備不在大和(今奈良),故其名不會出現在東大寺的光明皇后獻帳中。二、早期下道朝臣真備同藤原朝臣廣嗣的間隙,進而同藤原朝臣家族關係有所不睦,對下道朝臣真備還是有不小影響的。「天平寶字八年(764)春正月己未,正四位下吉備朝臣真備,為造東大寺長官。」

(《續日本紀》卷廿五·淳仁紀五·第一條:窮弊資養者敘位。)

天平寶字八年(764)後,吉備朝臣真備為東大寺造寺長官。這之後是否會留下吉備朝臣真備籤押,還得寄望日後有機緣檢閱更大量的珍貴文書。

日本姓名在中日史料中出現時多有不同或者說混亂,是名姓賞封變化時間以及文獻書寫時代不符而導致的。而有「朝臣」樣或其他八色姓完整人物名出現的史料文獻,可視見其時間準確性和記錄的嚴謹。「天平五年(公元733年),歲次癸酉,沙門榮叡、普照等隨遣唐大使丹墀真人廣成,至唐國留學。是(歲),唐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也。……仍請東都大福(先)寺沙門道璿律師,附副使中臣朝臣名代之(舶),先向本國去,擬為傳戒者也。」「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歲次癸巳,十月十五日壬午,日本國使特進藤原朝臣清河,副使銀青光祿大夫、光祿卿大伴宿禰胡麿(也做:大伴宿禰古麻呂),副使銀青光祿大夫、秘書監吉備朝臣真備,衛尉卿安倍朝臣朝衡等,來(至)延光寺。」延請鑑真大和尚,東渡日本。「十一月十日丁未夜,鑑真大和尚乘副使大伴宿禰胡麿船;十三日,留學問僧普照乘副使吉備朝臣真備船」,東去。「延曆年中,入唐副使石川朝臣道益明州身亡。今有敕,敘四品位。付此使送贈彼隴前。須便問台州路次。若到明州境,即讀祭文,以火燒舍位記之文者。」前揭文獻皆為當時之當事人記錄,可清晰看到,中臣朝臣名代、藤原朝臣清河、吉備朝臣真備、安倍朝臣朝衡、石川朝臣道益,以及丹墀真人廣成、大伴宿禰胡麿等,完整八色姓及其他賞賜後的全稱名姓。

核正倉院北倉存,天平勝寶八年(756)十月三日至延曆三年(784)三月二十九日《雙倉北雜物出用帳(東寺司)》,在近尾處,發現「天應二年(782)二月廿二日送納,大小王真跡書一卷。……造寺司長官吉備朝臣·泉」

(《正倉院展》第六十八回目錄,奈良國立博物館,平成二十八年(2016),第100-106頁。)

籤押。「延曆元年(782)二月庚申,從四位下吉備朝臣泉,為造東大寺長官。」

(《續日本紀》卷卅七·桓武紀二·第一條:冰上川繼謀反。註:第三條:延曆改元。(天應二年)八月己巳,詔:「宜改天應二年,曰延曆元年。」吉備朝臣泉任此職時,是天應二年二月,到八月才改元,東大寺北倉出入帳為證。)

兩年後「延曆三年三月丙申,先是,伊豫國守吉備朝臣泉,與同僚不恊,頻被告訴。朝庭,遣使勘問,辭泏不敬,不肯承伏。是日,下敕曰:『伊豫國守從四位下吉備朝臣泉,政跡無聞,犯狀有著。稽之國典,容寘恆科。而父故右大臣,吉備(朝臣)真備。往學盈歸,播風弘道,遂登端揆,式翼皇猷。然則,伊父美志,猶不可忘。其子愆尤,何無矜恕。宜宥泉辜,令思後善。但解見任,以懲前惡。』」

(《續日本紀》卷卅八·桓武紀三·第一條:任大伴家持為徵東將軍。)

可知吉備朝臣泉

(《大日本史》卷之一百廿三·列傳第五十,有吉備泉條。)

為吉備朝臣真備

(《大日本史》卷之一百廿三·列傳第五十,吉備真備傳。)

的兒子,吉備朝臣成為其家族名號。

「寶龜六年(775),冬十月壬戌,前右大臣、正二位、勳二等,吉備朝臣真備,薨。右衛士少尉,下道朝臣國勝之子也。靈龜二年(716),年廿二,從使入唐,留學受業。研覽經史,該涉眾藝。我朝學生,播名唐國者,唯大臣及晁衡二人而巳。天平七年(735),歸朝。授正六位下,拜大學助。高野天皇師之,受禮記及漢書。恩寵甚渥,賜姓吉備朝臣。累遷。七歲中,至從四位上,右京大夫兼右衛士督。十一年,式部少輔從五位下,藤原朝臣廣嗣,與玄昉法師有隙。出為大宰少貳,到任。即起兵反。以討玄昉及真備為名,雖兵敗伏誅。逆魂未息。勝寶二年(750),左降筑前守,俄遷肥前守。勝寶四年(752),為入唐副使。回日授正四位下,拜大宰大貳。建議,創作筑前國怡土城。寶字七年(763),功夫略畢,遷造東大寺長官。八年,仲滿謀反。大臣,計其必走,分兵遮之。指麾部分,甚有籌略。賊遂陷謀中,旬日悉平。以功,授從三位、勳二等,為參議中衛大將。神護二年(768),任中納言,俄轉大納言,拜右大臣,授從二位。先是,大學釋奠,其儀未備。大臣依稽禮典,器物始修。禮容可觀。又大藏省雙倉被燒,大臣私更營構,於今存焉。寶龜元年(770),上啟致仕,優詔不許。唯罷中衛大將。二年(771),累抗啟乞骸骨。許之。薨時,年八十三,遣使吊賻之。」

(《續日本紀》卷卅三·光仁紀三·第五條:前右大臣吉備真備薨。再:《大日本史》·卷之一百廿三·列傳第五十,吉備真備傳。註:《續日本紀》載,下道朝臣真備入唐時二十二歲。《大日本史》記,靈龜二年(716),下道朝臣真備為遣唐留學生,時年二十四。依,《續日本紀》卷卅一·光仁紀一·第二條:追奉志紀親王天皇號。寶龜元年(770)冬《乞骸骨表》「去天平寶字八年,真備生年數滿七十」。可推準吉備朝臣真備,生於持統九年(695),寶龜六年(775)薨時,為八十一歲。見:[日]重野安繹《右大臣吉備公傳纂釋》,昭和三十四年(1959)印刷,吉備公保廟會事務所,《右大臣吉備公傳》,「吉備公年譜,第1-19頁。)

靈龜二年(公元716年),下道朝臣真備,年廿二,獲知將從使入唐,留學受業。開元五年/日本養老元年(公元717年),三月出發,同行557人,十月到達。而到達中土的使團,有嚴格規定可入長安的人數,這些都需要鴻臚寺覆核確準。「海外諸蕃朝賀進貢使有下從,留其半於境;繇海路朝者,廣州擇首領一人、左右二人入朝。」開成三年/日本承和五年(公元838年)六月十三日,圓仁隨使團自博多出發,七月二日抵揚州海陸縣,至十月四日得使團復準信息。「入京官人。大使一人、長岑判官、菅原判官、高嶽錄事、大神錄事、大宅通事;別請益生伴須賀雄、真言請益圓行等,並雜職已下卅五人。」《新唐書》所記過於嚴苛,外使僅三幾人通過覆核得入朝。而圓仁記錄的晚唐遣唐使入華使團,開成三年(公元838年)六百五十一人出發,海難身亡百多人,後五百人左右得登陸,而最後覆核入京者僅卅五人,十分之一都不到。足可見入京人員核准規定之嚴。

開元五年、日本養老元年(717),三月出發,同行557人,十月到達。此行大使大伴宿禰山守、押使多治比真人縣守、副使藤原朝臣鳥養。留學生阿倍朝臣仲麻呂、下道朝臣真備、大和宿禰長岡;學問僧玄昉等最為著名。「開元初,又遣使來朝,因請儒士授經。詔四門助教趙玄默就鴻臚寺教之。乃遺玄默闊幅布以為束修之禮。題雲『白龜元年調布』。人亦疑其偽。所得錫賚,盡市文籍,泛海而還。」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九·東夷·日本。註:此開元初,及開元五年(717)。)

這批遣唐使留學生到達長安後。因請儒士授經,詔四門助教趙玄默就鴻臚寺教之。日本留學生給四門助教趙玄默的束修拜師禮為題有「白龜元年調布」;日本無白龜年號,就前期靈龜二年(716)遣唐使籌備之時間節點,和天皇賞賜遣唐使、留學生、學問僧、各級隨員之禮,此調布應為「靈龜元年」。

(王勇主編《歷代正史日本傳考注》,王勇《隋唐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6年,第151頁。)

因當時中土對日本了解的局限,懷疑這類「調布」

(註:此「調布「完全是日本循唐」租庸調「制度而來。「調」規,為每戶交布一丈兩尺。)

是作偽。觀奈良正倉院中倉蒐存「調布」,長一二五三釐米,幅寬七十釐米。起首墨書「佐渡國雜太郡石田鄉曾禰裡戶丈部得麻呂調布壹端、天平十一年(739)一月十五日」,鈐蓋兩枚「佐渡國印」朱文方印。尾末墨書「石田鄉曾禰裡戶丈部得麻呂」,鈐蓋一枚「佐渡國印」朱文方印。

(《正倉院展》第七十回目錄,奈良國立博物館,平成三十年(2018),第24頁。)

由此可知中土此條質疑的記錄恰證明了,日本當時可以生產這類比較高質量的,且為政府接受核稅的「調布」,並還作為賞賜或使節禮儀資費使用。

《延喜式》載對遣唐使團的待遇賞賜摘錄如下:

大使:絁60匹綿150屯布150端

副使:絁40匹綿100屯布100端

判官:絁10匹綿60屯布40端

錄事:絁6匹綿40屯布20端

史生:絁4匹綿20屯布13端

雜使:絁3匹綿15屯布8端

傔人:絁2匹綿12屯布4端

——以上為:使人。

知乘船事:絁5匹綿40屯布16端

船師:絁4匹綿20屯布13端

柂師:絁3匹綿15屯布8端

挾杪:絁2匹綿12屯布4端

水手長:絁1匹綿4屯布2端

水生:絁0匹綿4屯布2端

主神:絁5匹綿40屯布16端

卜部:絁4匹綿20屯布13端

醫師:絁5匹綿40屯布16端

陰陽師:絁5匹綿40屯布16端

畫師:絁5匹綿40屯布16端

射手:絁4匹綿20屯布13端

音聲長:絁4匹綿20屯布13端

音聲生:絁3匹綿15屯布8端

船匠:絁3匹綿15屯布8端

玉生:絁3匹綿15屯布8端

鍛生:絁3匹綿15屯布8端

鑄生:絁3匹綿15屯布8端

細工生:絁3匹綿15屯布8端

譯語:絁5匹綿40屯布16端

新羅、奄美等譯語:絁4匹綿20屯布13端

——以上為:船員。

留學生:絁40匹綿100屯布80端

學問僧:絁40匹綿100屯布80端

傔從:絁4匹綿20屯布13端

請益生:絁5匹綿40屯布16端

還學僧:絁20匹綿60屯布40端

——以上為:隨員。

(圖表參見,[日]青木和夫《日本の歷史3奈良の都》,中央公論社,1953年。)

基於政府對留學生、學問僧的重視和考慮他們滯留唐土的時間相對較長。從上列表可看出,政府的待遇和賞賜是較優渥的,基本持平於使節代表團副使的水平。其中,所賞賜布80端的「端」,吻合正倉院藏墨書「調布壹端」的記錄留存。呈給大唐四門助教趙玄默的束修拜師禮「闊幅布」很可能就來自政府賞給留學生本人的這80端布中。

「因請儒士授經。詔四門助教趙玄默就鴻臚寺教之。乃遺玄默闊幅布以為束修之禮。」日本遣唐使抵達後,因請儒士授經,獲詔四門助教趙玄默到鴻臚寺教之。學生們呈老師四門助教趙玄默闊幅布以為束修之禮。「唐國子監,有六學焉:一曰、國子;二曰、太學;三曰、四門;四曰、律學;五曰、書學;六曰、筭學。四門博士三人,正七品上;助教三人從八品上;四門博士掌教文武官七品已上及候、伯、子、男子之為生者,若庶人子為俊士生者。分經同太學。其束脩之禮,督課、試舉,同國子博士之法。助教已下,掌同國子。」

(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國子監·卷第二十一,中華書局,2014年,第560、561頁。)

可知國子監下設之四門學,有助教三人,從八品上,屬中低位階或初始教職。開元初,趙玄默的年齡輕、位階低;但其才華已為神武帝所賞。

(韋述《集賢註記》卷中·院事故事:開元十一年(723),麗正學士,張燕公等獻所賦詩,上各賜贊以褒美:「趙玄默:才比丘明,學兼儒墨。敘述微婉,講論道德」。)

因使節團呈請,特詔令四門助教趙玄默親自到鴻臚寺教授這些日本學生,而並非直接讓留學生入國子監所屬六學學習。一、可能是替留學生完成初始化儒學培訓;二、還可能涉及語言熟悉培養;三、留學生的能力考察評定。之後再根據學習能力和具體身份及其他諸多情況甄別分配入國子監六學學習。同時不能排除在鴻臚寺機構下長設有不同於國子監的學習場所,以為各國入華外國留學生之個性化學習。

再就阿倍朝臣仲麻呂(晁衡)在唐五十四年停留及生活、交往信息,能獲知日本留學生可以進到太學就讀;且可入科舉步大唐仕途,但此例及其稀少,近為個案。王維《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詩序》:「晁司馬結髮遊聖,負笈辭親。問禮於老聃,學詩於子夏。……名成太學,官至客卿。」

(《全唐詩》卷127_17,王維《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前序。)

晁衡,進過太學,無疑。

從李訓墓誌,可確認下道朝臣真備入唐後所用的名字為朝臣備,亦如朝臣衡。留學生朝臣備因學習、生活,或者還加上一定的工作關係,(註:朝臣備,在大唐生活學習十七年,僅就留學而言,其應已超可修學年限。就日本使節往來大陸的時間和中土官員出身及入仕前序通道。朝臣備及其他留學生,如果不是想留在中土不歸,那科考入仕進階的意願不應太強。他們學習之餘很有可能獲得類似輦腳、挽郎、徵辟、奏薦、陪位、主衣等雜色身份。這類身份第一解決了他們長期留唐的生活資費;第二有可能就此一直和唐朝政府官員有交集;第三甚至有機會常睹天顏,得天子識。以井真成例,他很可能生前就職尚衣局或其他六尚局雜色之職而得識天顏,故而亡過後,方「皇上(哀)傷,追崇有典;詔贈尚衣奉御,葬令官(給)。」再開元廿二年(734),朝臣備回國;至天寶十二載(753)以遣唐副使身份再到長安。得玄宗召見,賞銀青光祿大夫銜。並有天子給使團贈詩《送日本使》:「日下非殊俗,天中嘉會朝。念餘懷義遠,矜爾畏途遙。漲海寬秋月,歸帆駛夕飆。因驚彼君子,王化遠昭昭。」

(《全唐詩》卷901_1)足見天子和吉備朝臣真備的熟悉和親近。不能排除朝臣備留學長安時就曾睹天顏,為天子服務過。)

故同如鴻臚寺丞李訓、秘書丞褚思光等一班唐政府中級官員有相當深的交往與交集。因而李訓過世後,秘書丞褚思光撰寫了墓志銘,而由日本國朝臣備這樣的精通儒學及書法的國際友人書丹。足見唐時鴻臚寺官員管理外交事務之妥帖和國際交往之融洽。不單單李訓墓誌由日本國留學生朋友書寫。李訓夫人王氏,在李訓過世後,到天寶初時,還能拜給大雲寺新羅和上習法;其夫人脈資源延續之久可見一斑。

敦煌石窟藏經洞留下大量唐代寫本,同時代的日本政府機構、廟宇也保存數量眾多的中古書寫卷子;以及海內出土及散留數量巨大的墓誌、碑刻遺存。這些遺珍可令後世一窺唐人筆墨趣味。就李訓墓誌整體書寫風格看,為標準唐楷,且有魏碑意趣,筆勢、點劃、轉折精準而優美,不遜色於今日存世能見之唐書巨匠名家的碑版、志石、臨拓、勾摹本遺留。如非有書丹人落款,很難相信是異國人所為。《文字論》作者唐代大書法家和書論家張懷瓘都極為在意褚思光的點評。而李訓墓誌在褚思光撰完文後,可以接受朝臣備書丹。那可以想見朝臣備的書法造詣和藝術水平是絕對為唐代書壇大行家和評論家褚氏所高度認可的。(註:此墓誌書丹是否有潤筆?或朝臣備在唐生活的十七年間,尤其是完成初始學習後,沒有科舉入仕,他的日常生活除錫賚外,是否有鬻字買文的行為,都值得留意。因為朝臣備,開元廿二年(734)回國時所攜帶的大量唐物書籍多需要購買,這些費用的來源是很有趣的問題。)就張懷瓘和褚思光之交集;再褚思光同朝臣備之書誼;有理由相信,《書斷》、《書議》作者張懷瓘同朝臣備亦為相識。從這篇墓誌的書寫,足見朝臣備在唐土十餘年功課之勤奮,學業之精進,成果之斐然。無疑朝臣備當時已躋身唐知名書家的行列。此志全篇328字,這應該是目前存世最確準、最大篇幅的朝臣備(吉備朝臣真備)手跡了。也是極罕見的日本人奈良時代早期的中土書寫,代表著那個時代列島漢字書法的巔峰水平。

(《扶桑略記》卷第六·聖武天皇(天平七年)條:「下道朝臣真備,留學。凡所傳學,三史五經、名刑筭術、陰陽曆道、天文漏克、漢音書道、秘術雜佔、一十三道,夫所受業,渉窮眾藝。」明確講到了下道朝臣真備在唐修學「漢音書道」,這是日本文獻裡最早的關於「書道」概念的記載和使用。他的書法水平在當時日本所代表的高度不言而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日本史中的假文物:從吉備真備之母「楊貴氏墓誌」說起
    近日由於李訓墓誌的公開,墓誌中的「日本國朝臣備」是否可以視為當時身處唐朝的遣唐使留學生吉備真備、假如可以的話這一墓誌又該作何理解等等,一時間頗為受到學界的關注。而同樣作為疑似吉備真備親筆書寫的墓誌,而被拿出來與李訓墓誌作對比的,則是所謂的「楊貴氏墓誌」。
  • 閻焰:就《李訓墓誌》中「朝臣備」之名的思索
    《日本國朝臣備書丹褚思光撰文鴻臚寺丞李訓墓誌考》(下稱《李訓墓誌考》)的公布,僅是筆者數年間事務之餘,夜半啃讀的一個功課。剛好2019年做完,也就當年發布了。沒想到引起社會、學界這麼大的關注。本人非常樂於接受來自於海內外學界的批評和指教,由衷致謝。
  • 也說《李訓墓誌》中的「朝臣」
    拙著在討論鴻臚寺官員時,主要圍繞鴻臚寺的一二把手鴻臚卿、鴻臚少卿做了一些考察,基本上未涉及鴻臚丞等中下級官員,就是因為有關鴻臚丞的史料太少的原故。因而,無論從唐日關係史研究的角度,還是從鴻臚寺研究的角度,新發現的這方《鴻臚寺丞李訓墓誌》(以下簡稱《李訓墓誌》)對我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我旋即委託朋友幫忙訂購了剛發布的新書,打算等書到後仔細看看其內容再說。
  • 石曉軍:略說隋唐史籍中的日本人姓名表記
    之前我在拙稿《也說〈李訓墓誌〉中的「朝臣」》(澎湃新聞·私家歷史2020.1.8。爾後被指「最核心的日本人入華后姓名變化問題,石文留下了一整組問號,卻並未做任何解釋」(閻焰《就〈李巡墓誌〉中的「朝臣備」之名的思索》,澎湃新聞·私家歷史2020.1.13)。有鑑於此,我感到似仍有進一步申說之必要,遂續草本稿,祈請方家不吝賜正。
  • 新新刀之備前復興
    正秀弟子眾多,一般都兼學備前、相州兩種技法。有些本身也是開宗立派的人物,最有名的是大慶直胤、細川正義。細川正義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備前風格,相州風格較為罕見;大慶直胤則兩種風格都常見。這二人也都是傳人、弟子眾多,直胤的養子次郎太郎直勝,是一門中僅次於直胤的名家,他的作品也是分備前和相州兩種,其中備前傳是以兼光為模板,被認為相比直胤更為出色。
  • 透真面膜好用嗎,透真玻尿酸備長炭黑面膜怎麼樣
    透真玻尿酸備長炭黑面膜貼,其中蘊含熊果苷能夠通過抑制體內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止黑色素的生成,從而減少皮膚色素沉積。大小分子玻尿酸成分,快速給肌膚補充水分,大小分子相結合達到補水鎖水效果。備長炭膜布幫助清潔多餘油脂,控油,同時收縮毛孔,令肌膚嫩滑細膩。
  • 日本柴燒——備前燒
    備前燒日本柴燒 備前燒燒產於日本六大古窯產地之一的岡田縣,是六大古窯中最古老的一個,距今已發展一千多年備前燒所採用的登窯是半地下式的穴窯,是一種效率較為低下的窯。沿山的斜面挖溝,用黏土搭建頂棚和側壁,在備前燒的發展過程中,為了更有效地實現高溫燒成,不斷加大地面的傾斜度、地面面積以及更寬廣的頂棚。在燃料充足的情況下,燒制過程中產生不同斑紋,這種斑紋的生成被稱為「窯變」,是備前燒的生命之所在,也成為現代柴燒主要的藝術表現。
  • 火幣期權如何運用備兌開倉策略?
    這其中備兌開倉策略是期權市場上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在傳統統金融市場上,也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期權交易策略之一。 1、什麼是備兌開倉 通俗來講,備兌開倉策略就是投資者在已經持有現貨標的資產的同時,賣出相應數量的看漲期權。備兌開倉其角色就是看漲期權的賣方,由於該策略使用百分之百的現貨擔保,可以用於被行權時交付現貨,因而稱為「備兌」。
  • 50ETF期權備兌策略去年如何做到27%收益率(實操回顧)
    虛值備兌,我太難了剛開始大家都喜歡賣虛值Call,裸賣要賣虛值的,備兌也賣虛值的。這樣的確好理解:穩穩地吃Theta衰減的價值,只要堅持到合約到期,賣出去的期權費百分百是可以揣兜裡的。起初我就是這麼想的,備兌開倉前,小心地尋找安全位置,不想讓正股的價格碰到我的Call。
  • 雙機熱備軟體哪個好?中興新支點NewStartHA等雙機熱備軟體推薦
    伺服器維護和管理是企業健康穩定運營的一項重要工作,而雙機熱備可以提供伺服器的高可用性。但是成熟好用的雙機熱備軟體有哪些呢?下面就給大家推薦幾款。微軟MSCSMSCS(Microsoft Cluster Service)實際上是微軟自帶的,不過要在Server版本中才有。其群集服務充當後端群集,可以為資料庫、消息傳遞以及文件列印服務等應用程式提供高可用性。
  • 期權備兌開倉合約怎麼選?
    備兌看漲組合指的是持有標的合約多頭的同時賣出對應的一份看漲期權所構成的組合,例如每持有10000份50ETF基金,便可以通過賣出一張50ETF認購期權構成備兌組合。 那麼如何選擇期權合約呢?
  • 寧可備而不用,不能用而無備
    省委常委會暨省委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31日召開的會議在談到有關疫情防控工作時指出,要做好集中收治場所的提前準備,寧可備而不用,不能用而無備。寧可準備好了卻用不上,也不能等到要用了卻還沒準備好,這裡講的首先當然是集中收治場所。
  • 大連理工大學:大數據讓食堂備餐也「光碟」
    秋季新學期開學後,大連理工大學在備餐、售餐、監督、教育等環節同步發力,推進「光碟行動」常態化,將適量適度的意識根植於學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全校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新風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不僅需要師生吃淨盤中餐,食堂備餐也要做到「光碟」。可是,如何精確備餐一直是困擾食堂管理者的大難題,備少了不夠吃,備多了賣不完。大連理工大學依託自身技術優勢,利用大數據分析方法破解了這一難題。
  • 從備兌開倉看賣出期權策略的應用
    在這四種基本策略中,買入期權的情形相對較為容易理解。對於賣出期權,大部分投資者相對較為陌生。和買入期權相比,賣出期權的最大差別在於賣出期權在能夠獲得權利金收入的同時,必須履行期權條款的義務;期權的賣出方需要繳納一定的保證金,因此還有追加保證金的風險。那麼,賣出期權策略具體是如何應用的呢?我們下面以備兌開倉為例,初步了解一下賣出期權策略。
  • 期權研究院教你如何靈活運用備兌期權交易策
    2020年5月2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上證50備兌策略指數,該指數是國內首隻基於期權組合策略的指數,用來幫助投資者跟蹤上證 50 指數相關備兌策略的表現。[備兌策略的條件和優勢]備兌策略是目前常用的一種期權套保型策略,又稱備兌開倉策略。
  • 辛德勇|我對《羅氏墓誌》書人的疑慮
    《羅氏墓誌》上的書人顏真卿題名不知為什麼,很多人根本不注意我談論這一問題出發的前提,說什麼我談談自己的感覺就是在「辨偽」,即以為我懷疑連同刻著羅氏墓銘的這方志石都是後人偽造的。這樣的議論,當然完全不符合我的本意。這是一方經過科學考古發掘才出土問世的唐代銘文,沒有特別的原因,即考古學家不做考古而是去仿古了,那才有可能出現贗制的情況。
  • 吉米潤顏淨透備長炭黑面膜來襲,解鎖護膚新秘籍
    但是許多人堅持敷面膜卻沒多大效果,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根據肌膚問題使用針對性的專業面膜產品,盲目使用不對症的面膜產品只會讓你的肌膚更糟糕。吉米科研團隊也一直在產品研發的道路上不停的探索著,特此研發「新膜法」,針對肌膚的「不滿」,吉米潤顏淨透備長炭黑面膜來滿足!
  • 羊場必備藥品都有什麼,趕緊檢查,以備不時之需
    盒,4元/盒) 二、抗病毒藥物 1、黃芪多糖注射液(備2盒,10元/盒) 2、清瘟大敗毒(備3-5盒,15元/盒) 3、利巴韋林原粉(備1袋,36元/袋) 4、飼料中拌的中藥(備用2-5袋,10-13元/袋)
  • 備長炭面膜,能幫助皮膚補水保溼,還能夠排濁
    在中國商貿中統稱「木炭」。「備長炭」是一種工藝的象徵,採用烏岡木為原料燒製成的稱「烏岡備長炭」;採用青岡木為原料燒製成的稱「岡木備長炭」;採用毛竹為原料燒製成的稱「毛竹備長炭」。在今天科技水平的提高下,人們發明了一種備長炭黑膜。
  • 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上證50備兌指數—長期主義者的價值投資
    PART01上證50備兌策略指數正式公布2020年4月24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官網公布,「為進一步豐富指數體系,為投資者提供新的分析工具和投資標的,上交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將於2020年5月21日正式發布中證紅利質量指數、中證醫藥龍頭指數、中證互聯互通A股策略指數和上證50備兌策略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