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原書中,顧廷燦的丈夫曾經說,顧偃開一生被秦家女子所累,大秦氏害得他一生英明受累,小秦氏害得他子孫幾乎斷絕,幸好有白家姑娘留下得一點血脈,支撐起了整個顧家門第。這句話,當然是他和妻子吵架時說的氣話,但卻將白氏對於顧家得恩德,一語點破,白氏嫁給顧偃開時間最短,也最不被顧家看好,但她卻救了整個顧家。
我們不妨從顧偃開三段婚姻來分析,白氏明明用自己的嫁妝救下整個顧家,卻為何她留下的記錄最少,甚至顧廷燁也是最不被所有人接納的孩子?歸根結底,主要是白氏被顧家人看不起,這到底是為何?
首先,白氏氏商籍,在當年那個時代商籍是賤籍,所謂「士農工商」,商排在最後,而侯府又是大戶人家,更是皇親國戚,白氏一族雖然有錢,但是要和顧家聯姻還差得很遠,當時,如果不是顧家內部出事了,需要一大筆銀子來填補空洞,根本不會娶白氏,更何況當年,顧偃開一心一意愛著大秦氏,秦家雖然落魄了,但好歹氏世家,所以儘管她不適合做當家主母,但所幸「死得早」,很多人只記得她好的一面。
其次,用白氏的嫁妝救下顧家,本身就是「隱私」,當時顧家虧空了朝廷一大筆銀子,一旦這件事情敗露,顧家將遭遇滅頂之災,所以白氏的銀子拿進來後,雖然救下顧家,但是也著實打了所有人的臉,尤其是顧偃開和二房三房的人,這件事很丟臉,他們為了掩蓋這件事的本質,只能變本加厲的「看輕」白氏,意圖掩蓋自己盜取人家嫁妝的嘴臉,而將白氏嫁入顧家,說成是高攀了。
最諷刺的是,秦家也是沒落的世家,因為出不起嫁妝,所以才把小秦氏嫁給顧家作為填房,偏偏小秦氏是最看不起白氏的,認為白氏害死了自己的姐姐,顧家和秦家一邊拿著白氏的嫁妝揮霍,過好日子,一邊還要反咬看輕白氏,連白氏留下的血脈顧廷燁,也屢屢在顧家受盡委屈,幸好他自己真正長大了,掙到了功名,延續了顧家的榮耀。
白氏這一生何其短暫?僅僅是因為嫁錯了人,就賠上了自己的一生,她從小又何嘗不是被父親寵著長大的,所以不知人間險惡,嫁入顧家後還一門心思對繼子好,誰知道步步被人算計,最終一屍兩命,顧家從根本上來講是爛透了。
二房三房的人,在小說中沒有得到報應,可能就是大家族中必須有的妥協吧,只是突然覺得,女子嫁錯人,得有多可怕?顧偃開的對大秦氏一往情深,憑什麼讓白氏承擔後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