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的2020年 6+1格局正式形成-愛卡汽車

2021-01-10 愛卡汽車

  [愛卡汽車 新能源頻道 原創]

  曾幾何時,在國內推廣新能源的大潮下,造車新勢力們風光無限,數百家企業蜂擁而至,似乎汽車工業真的要改頭換面。如今,造車新勢力也已經完成大洗牌,渾水摸魚的企業被大量淘汰,去年像賽麟、拜騰、奇點等品牌從大家的視野裡消失,曾經火熱的造車新勢力死得死跑得跑,如今還有活力的企業屈指可數。

  還活著的造車新勢力也出現了明顯的分化,一些企業不僅在2020年重回正軌,甚至還獲得了可觀的營收。像特斯拉中國就取得了傲人的表現,蔚來、理想、小鵬、哪吒、零跑這六個品牌也有著不錯的銷量,成為目前的主要玩家。前不久,各家新能源車企都陸續公布了2020年銷量,不妨先來看一看它們在2020年的銷量。

  銷量集中體現了一家車企的實力,也能很直接地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可以看到,2020年特斯拉中國的銷量幾乎等於剩下六家新勢力全年銷量總和,6+1的局勢正式形成。如果拋開特斯拉來看,中國品牌造車新勢力出現了明顯的分水嶺,TOP3的蔚來、理想、小鵬在銷量上與其他三家拉開差距,加上更高的聲量和知名度,這三家是目前國內新勢力的頭部企業。剩下的威馬、哪吒、零跑,在銷量不及頭部企業那樣亮眼,不過也都保持著增長,並且都有新車型上市,算是平穩度過了2020這個多事之秋。

  特斯拉中國

  要說現在中國新能源車市誰最強勢,毫無疑問就是特斯拉。自從特斯以外商獨資身份在上海建廠之後,銷量表現迅速碾壓其他自主品牌。目前特斯拉中國的銷售主力是國產Model 3(參數|詢價),該車型去年1-11月累計銷量突破11萬輛,上海工廠的產能幾乎完全被消耗,如果按照12月預估23000輛的產能計算,僅Model 3單一車型去年全年銷量就將接近14萬輛。而放眼特斯拉2020年的全球銷量,雖然差950輛沒能完成50萬輛的銷售目標,但其全年產量509737輛,交付499550輛的成績足以秒殺所有新能源車企。

  特斯拉中國的增長勢頭還在繼續,2021年初,國產Model Y(參數|詢價)正式推出,這款中型純電SUV的價格進一步下調,長續航版下調了14.81萬元,售33.99萬元。這樣的定價不僅給了其他新能源車企巨大的壓力,同時也讓傳統燃油車企感到緊張,是特斯拉2021年當之無愧的殺手鐧。

隨著新車Model Y的上市,特斯拉在新的一年裡有可能將優勢繼續擴大。

  蔚來汽車

  蔚來是目前國內造車新勢力的領頭羊,在2020 年全年累計交付 43728 輛,同比增長 121%。其中,蔚來旗下EC6、ES6和 ES8三款車型平均售價在40萬元以上,能取得這一成績實屬不易。2019年的蔚來還在受著虧損、裁員、缺錢、高管離職的折磨,到了2020年可以說是一轉頹勢,先是拿到合肥市國資的投資,接著股價大漲,甚至一度超過了寶馬。之後電池租用服務BaaS落地,NOP領航輔助功能推送,使其成為新能源車市的當紅「炸子雞」,可謂銷量聲量雙豐收。

  新的一年蔚來看樣子想要一鼓作氣延續去年的優勢,此前其公布消息稱,在2021年1月9日召開的"NIO Day"蔚來日上,將發布NT 2.0新一代自動駕駛平臺、150kWh電池包、第二代換電站和雷射雷達等,並且還將推出市場期待已久的首款純電轎車。

  理想汽車

  理想汽車整個2020年累計銷量為32624輛,雖然不及蔚來的表現,不過要知道理想汽車迄今為止只推出了理想ONE(參數|詢價)一款車型,這也使得理想ONE成為國內造車新勢力中的單車銷量冠軍。理想ONE也確實「與眾不同」,增程式混合動力儘管飽受爭議,不過經過調整之後符合插混車型的標準,加上科技和感十足的內飾以及富有質感的駕駛體驗,理想ONE成為目前中國新能源車市中獨特的存在。

  從理想汽車公布的消息來看,去年第三季度總營收25.11億元,其中汽車銷售收入24.65億元,環比增長28.4%,汽車銷售毛利率19.8%,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理想汽車現金儲備為189.16億元。得益於優秀的市場表現,理想汽車的股價也有了明顯的上漲,總的來看,理想汽車的營收目前看上去沒有太大問題。不過他們未來並不急於推出新車型,不知能否在2021年激烈的競爭中繼續保持優勢。

  小鵬汽車

  整個2020年,小鵬汽車的表現同樣沒有令人失望,全年累計銷量27041輛,同比增長112%。今年12月,小鵬汽車單月交付量5700輛,同比增長326%,創歷史新高,其中小鵬P7(參數|詢價)共3691輛,小鵬G3(參數|詢價)共2009輛。

  在2020年12月11日,小鵬汽車還完成了上市後的首次增發,融資25億美元,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小鵬汽車將進一步加強在品牌、銷售及充電網絡方面的投資。如今在完成首次增發之後,小鵬汽車在生態建設上的進度也得以快速推進。

相關焦點

  • 造車新勢力「四小龍」之一威馬汽車擬登陸科創板 新能源汽車概念...
    威馬、小鵬、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日前陸續公布了今年前11月創紀錄的銷售數據。  威馬銷量創下年內新高,連續兩個月站上3000臺大關。目前,造車新勢力「四小龍」的銷量相加已超過特斯拉,行業內已形成「一超四強」格局。  老虎證券投研團隊負責人何勇表示,造車新勢力企業已經渡過了資金壓力最大的階段,進入到產品導入期。
  • 造車新勢力「御三家」?9月小鵬汽車銷量大增
    今年年初,美團創始人王興發表了未來中國汽車市場的「3+3+3+3式存活論」。其中,3+3+3+3為3家央企——一汽、東風、長安;3家地方國企——上汽、廣汽、北汽;3家民企——吉利、長城、比亞迪;3家造車新勢力——理想、蔚來、小鵬。
  • 造車新勢力的冰與火之歌
    二、火中涅槃真金不怕疫情,劣幣出清之後,造車頭部聚集效應開始形成。蔚來、小鵬、理想、威馬脫穎而出,在交付量上站穩腳跟並屢創新高,在造車新勢力的冰與火之歌中上演火中涅槃。從乘聯會發布的1-5月銷量數據來看,蔚來5個月總銷量率先破萬,獨領風騷。理想以7775輛位居第二,若算上後來發布的6月數據,理想one上半年交付量也已逼近萬輛大關,而且只用了半年時間。
  • 新勢力造車進入後半場 不比資金拼玩法
    [愛卡汽車 深度觀察 原創]中國再次掀起了造車新勢力的創業潮,不過與此前純靠資本推動不同的是,此次輪到了「國家隊」上場。短短半年,老牌國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熱情空前高漲,四隻「國家隊」相繼上場,造車新勢力熱潮仿佛如5年前一樣,再次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重演。植根於傳統車企之上的新能源「國家隊」擁有著與生俱來的造車經驗,再加上海量的資金支持,可以預見,「國家隊」的造車之路將要比「蔚來們」走得輕鬆的多。
  • 新勢力2020年銷量出爐 威馬超2.2萬臺
    [愛卡汽車 行業資訊 原創]2020年已經結束,在這一堪稱曲折的年份中,中國的新造車完美詮釋了馬太效應。他們有的完成美股上市、有的計劃登陸科創版,但同時也有的就此隕落。2021年開年,各家新勢力紛紛曬出了自己的成績單。1月4日,愛卡汽車獲悉,威馬四季度延續增長勢頭,累計銷量達8,609輛,創單季銷量歷史新高。
  • 造車新勢力奏響「冰與火之歌」
    相比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依然「焦慮」。  「三巨頭」高估值之惑  有外媒統計,截至2020年11月13日,蔚來市值位列全球汽車廠商市值排行榜第7名,而小鵬則位列第16名,理想位列第18名。  11月,造車新勢力再一次刷屏,原因是頭部玩家蔚來、理想、小鵬和威馬相繼公布了自己的10月份銷量數據,單月銷量紛紛站上3000輛大關。
  • 中國造車新勢力紛紛計劃出海歐洲 有戲麼?
    易車原創回顧2020年,受「疫情」影響,國內汽車市場一大批造車新勢力宣告破產,包括博郡、賽麟等紛紛淹沒在這汽車市場冰河期中,這也使得本就在萌芽階段的新勢力們認清了發展道路的艱辛
  • 造車新勢力「復仇者聯盟」 蔚來理想銷量大漲圍剿特斯拉
    當新勢力不再「新」「從4月銷量看,隨著疫情影響的逐漸消退,造車新勢力爆款車型的上牌量基礎線極有可能隨汽車市場復甦再次上揚。」業內人士預測。這是單純靠政策驅動無法實現的,也進一步說明蔚來汽車和理想汽車這類造車新勢力直接把競爭對手提升了一個新高度,對標豪華品牌以及部分合資高端車型,這都直接說明了如今造車新勢力的產品力和品牌力在持續提升。值得一提的是,造車新勢力在非限購城市的銷量同樣不低,這就意味著造車新勢力不但能夠解決牌照限行的問題,也在通過產品力和傳統燃油車搶佔市場份額。
  • 造車新勢力「三強」業績改善 殺出新能源汽車紅海仍需努力
    來源:投資者網造車新勢力「三強」業績改善 殺出新能源汽車紅海仍需努力《投資者網》周淼在不斷刷新銷量紀錄後,造車新勢力頭部玩家蔚來(NIO)、理想汽車(LI.O)及小鵬汽車(XPEV)紛紛亮出了自家業績。
  • 2019中國汽車市場黑之章(卷四):造車新勢力們的年夜飯好吃嗎
    而對於造車新勢力們來說,這一年經歷的風風雨雨恐怕是過去5年來最艱難的時刻。在這個年夜飯之夜,不知道這些造車新勢力們吃著香嗎?【蔚來的五味雜陳】蔚來作為"中國的特斯拉",這個年夜飯怕是五味雜陳。不論是從量上來說還是質上來說,蔚來依舊守住了自己中國"造車新勢力頭牌"的位置。對於蔚來來說,前三件事情,換做是其他造車新勢力,基本上就"涼涼"了。但是蔚來不僅撐住了,而且現在又展現了新的活力。活力1:12月份,蔚來和廣汽合資的合創汽車正式發布新車,並將於2020年開啟交付。
  • 造車新勢力「四小龍」成形 傳威馬汽車擬登陸科創板
    當前,國內的造車新勢力陣營中,蔚來、理想、小鵬已相繼在美股上市,初步形成了造車新勢力「三足鼎立」的局面。不過,雖然威馬汽車相對低調一些,沒有在美股上市,但是登陸科創版,對其來說,同樣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日前,據媒體報導,上海證監局網站披露,威馬汽車正接受上市輔導,威馬汽車計劃於2021年初在科創板上市。如成功上市,威馬汽車將成為第一家科創板上市的新勢力車企,科創板也將誕生新能源汽車第一股。同時,如果威馬汽車成功登陸科創板,國內的造車新勢力行業,將初步形成「四小龍」局面。
  • 新造車勢力真的要火了嗎?
    電動汽車行業,如今熱鬧異常。在前幾日的文章《蘋果汽車將至,華為潛心賦能!科技巨頭會否掀起新一輪汽車大戰?》中,我們詳細闡述科技巨頭磨刀霍霍殺入汽車領域。事實上,這只是電動汽車行業風起雲湧局面的一個縮影。真相是,以新造車勢力為主的電動汽車行業在加速起飛。
  • 中國新能源汽車指數解讀:造車新勢力的阿克琉斯之踵
    造車新勢力面臨的真問題然而,隨著年關的不斷迫近,2018年最後兩個季度即將成為國內諸多造車新勢力車輛交付的關鍵時刻。甚至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在深圳NioHouse開業儀式上,公開叫板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今年蔚來如果不能交付10000輛車,賠你一輛蔚來ES8。」此前,何小鵬曾在7月底發布朋友圈放言稱「今年沒有人可以交付10000臺」。
  • 蔚來、小鵬、理想和威馬,哪一家造車新勢力最有可能慘澹出局?
    以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和威馬汽車組成的中國本土造車新勢力「四小龍",向外界完美地詮釋了馬太效應:有的完成了美股上市、有的市值創新高、有的銷量超預期,在市場大洗牌中率先衝出重圍。那麼,在本土造車新勢力「四小龍」當中,哪一家車企的未來最令外界感到憂心?1月3日,蔚來公布2020年12月及全年交付數。數據顯示,蔚來12月共交付新車7007臺,連續第五個月創品牌單月交付數新高。
  • 造車新勢力四大金剛10月銷量強勢增長
    造車新勢力四大金剛十月小宇宙大爆發,蔚來、理想、小鵬、威馬汽車四家新創品牌剛剛出爐的最新交付數據均突破3000輛,繼續領跑新造車江湖。理想ONE在9月就已成為中國新能源SUV市場銷量冠軍,截止到2020年10月18日已向用戶交付超過20000輛理想ONE。自2019年12月正式開始交付以來,理想汽車僅用10個月的時間創下了國內造車新勢力全新車型的最快交付20000輛的紀錄。
  • 市值暴漲不是造車新勢力終極目標
    造車新勢力市值暴漲體現了資本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信心,但資本市場青睞新能源汽車產業並不能說明這幾家造車新勢力的未來就是一片坦途。市值暴漲不是造車新勢力的終極目標,車企終究要回歸汽車製造的本質。未來幾年,在政策護航、市場增長情況下,產業鏈基礎紮實的造車新勢力仍將有機會實現更大跨越2020年已進入最後一個月。這一年,造車新勢力在資本市場備受熱捧。特斯拉以兩倍於豐田的總市值成為全球車企老大,中國造車新勢力代表企業蔚來股價一年來漲幅超過20倍,理想、小鵬股價都連創新高。筆者認為,市值暴漲不是造車新勢力的終極目標,車企終究要回歸汽車製造的本質。
  • 零跑明年啟動IPO 三年內目標新勢力TOP3
    [愛卡汽車行業資訊原創] 近日,愛卡汽車獲悉,零跑科技創始人、董事長朱江明發表內部公開信,提出了公司未來發展的目標:通過推動最佳性價比戰略,在2023年進入新勢力TOP 3;2025年,要獲得國內新能源市場10%的市佔率。此外,明年零跑汽車也將正式啟動IPO。
  • 爆雷不斷的造車新勢力,如何才能看到曙光?
    這個行業,就是造車新勢力領域。尤其是在進入2020年後,因疫情影響、車市低迷、投資趨冷等,包括博郡汽車、拜騰汽車、賽麟汽車等在內的造車新勢力紛紛爆雷,進入隕落期。即使一些頭部造車新勢力,也陷入不盈利的商業怪圈。如今的造車新勢力,亟需一道曙光來重拾業界信心,並讓自身化解危機。
  • 造車新勢力迎分水嶺:頭部「四小龍」逆勢翻盤 PPT造車軍團黯然退場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2020造車新勢力迎分水嶺本報記者 趙語涵2020年關將近,在這極特別的一年裡,中國造車新勢力迎來了發展的分水嶺。其中,理想ONE在11月交付4646輛,環比10月增長25.8%,再創單月交付量紀錄,1月至11月,理想ONE已累計交付26498輛;小鵬11月總交付量達到4224臺,同比增長342%,創2020年新高,1至11月累計交付21341臺,同比增長87%。除了新勢力三兄弟,威馬也佔據「四小龍」中的一席。
  • 「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 造車新勢力天際汽車失速「墜落」
    來源:中國經營報「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 造車新勢力天際汽車失速「墜落」本報記者/方超/劉媛媛/上海報導此前因前首席營銷官向東平離職被推向輿論旋渦的天際汽車,眼下又陷入裁員降薪、欠款風波。《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現,除了浙江紹興工廠之外,天際汽車還在湖南長沙、廣西南寧等建設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僅乘用車產能就已達數十萬輛,此外,其與其他造車新勢力不同,還涉及新能源商用車業務,並在多地建立基地。針對上述問題,記者此前多次致電並致函天際汽車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仍未收到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