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同聖經對照閱讀,查閱所引用的經節。
第十九章
2 公義的實例之一:耶和華神按照祂公義的標準,在審判並毀滅所多瑪、蛾摩拉以及全平原時,不將義人與惡人同殺。但是,所多瑪罪惡的遺毒,卻一直影響並破壞義人羅得的一家。(創十九1~38)
這一章記載了一個神公義審判的實例,記錄了神打發二位天使察看所多瑪的罪惡,並毀滅所多瑪、蛾摩拉以及全平原的過程。這個實例是為了教導亞伯拉罕,要他和他的眾子、眷屬,要以神的公義為榜樣,學習遵行神的道路、秉公行義,為了使亞伯拉罕的國,成為強大的國,為了使地上的萬國都必因他得福。
a 二位天使察看並確認了那城的罪惡之後,在毀滅那些城和全平原時,按照神的公義,將義人羅得一家,從罪惡之城救了出來。(創十九1~29)
1) 來所多瑪城察看罪惡的二位天使,在羅得切切的請求下,才同意羅得接待他們。(創十九1~3)
1-3節 二位天使晚上到達所多瑪時,羅得正巧(恰巧)坐在所多瑪的城門口,這裡聖經沒有說在城門口做什麼,就不用去刻意解釋。另外,還有三種利用串珠而來的,臆測的解釋:一、認為他坐在城門口做生意,因為,他與亞伯拉罕分開後,就為了追求地上的財富,逐漸遷移到了所多瑪(創十三10~12);二、認為坐在城門口的人,有身份地位的人,是作長老的人(書二十4,箴三一23);三、認為羅得坐在城門口,看見這城裡的罪人,並為他們天天傷心(彼後二6~8)。
羅得跟從亞伯拉罕出哈蘭時,同著亞伯拉罕見過神和祂的使者(創十二4,7),所以,當羅得看見他們,就起來迎接,臉伏於地下拜。在他切切的請求下,天使才答應留在羅得的家裡住一夜。天使不願意住他家的原因,是因為羅得沒有與亞伯拉罕一同跟從神的帶領,而是為了(出於私慾的)利益選擇滋潤之地(創十三11),後來又遷移到了罪惡的所多瑪城。因為,羅得切切的請求,來所多瑪城察看罪惡的二位天使,才答應羅得接待他們。
2) 天使親自察看並確認了所多瑪人的惡行。(創十九4~11)
4-5節 整個所多瑪城的人,連老帶少都一味的行淫,隨從逆性的情慾(猶7),他們圍住羅得的房子,要他交出二位天使,任他們為所欲為,這就是所多瑪人的惡行,早已聲聞於耶和華神的耳中(創十八20),現在神的使者又親自來察看,確認了他們的惡行。
6-11節 「請你們不要作這惡事」指出,羅得並沒有參與所多瑪人的惡行,根據新約的解釋,他常為所多瑪人的淫行憂傷,他的義心天天傷痛(彼後二7)。但是,他為了追求世上物質的財富,而生活在罪惡之城中,耳濡目染,為了維護住在他家的天使,應付所多瑪人的作惡,竟然順從了惡人的行為,要將自己兩個還是童女的女兒,給所多瑪人為所欲為,這是一個義人的羞恥。當所多瑪人要害羅得和天使時,天使就將他拉進屋去,制止了他的行動,並使所多瑪人眼都昏迷,叫他們不能行惡。
3) 神按照祂公義的標準,毀滅了罪惡之城和全平原,並拯救了一個不順服神,只貪圖世界享受的義人和他的一家。(創十九12~26)
12-14節 因為所多瑪城的罪惡,在耶和華神面前甚大,神要毀滅這地方,就吩咐義人羅得,要他將他全家的人,和一切屬於他的人,包括他的準女婿,都從這地方帶出去。神拯救羅得全家的原則,與拯救挪亞一家的原則是一致的(創六9,18)。但是,當羅得將神要毀滅所多瑪城,告訴他的準女婿們時,他們卻不相信神的福音,認為他在說笑話。因為,他們長期享受這城裡的罪中之樂,不捨得離開。
15-17節 羅得之所以遷移到所多瑪(創十三10),也是因為貪圖所多瑪城裡的享受,他捨不得那地的滋潤,捨不得這些年所得到的財富,就遲延不走。天使卻催逼他離開,免得他們因這城裡的罪惡同被剿滅,二人因為耶和華神憐恤羅得,就將義人羅得一家,強行帶出了罪惡之城。
二人吩咐羅得一家逃命時,要注意:第一,在神施行毀滅的時候,不可回頭看,免得被剿滅,「回頭看」的意思就是留戀在所多瑪的財富和享受(路十七31);第二,不可在平原站住,因為整個平原都是神要毀滅之地(創十九25);第三,要往山上逃跑,山上不是神要毀滅的地方,我們相信,在神毀滅全平原之後,會將羅得一家帶下山,進行妥善的安排。
18-22節 但是,羅得卻不願聽從天使的吩咐,他覺得逃到山上反而會死,這是他的藉口。因為,他心裡還是捨不得平原的滋潤和享受。在羅得的眼中,平原「如同耶和華神的園子,也像埃及地」一樣的滋潤(創十三10),是羅得先前離開亞伯拉罕時,所選擇之地。他就向天使要求,留在平原上的一座小城裡,天使答應了他的要求。因為瑣珥城太小,對於義人的數量標準,也相應減少(創十八32),這座小城因為有了義人羅得,神就按照祂公義標準的底線,不再毀滅這小城了。天使之所以答應他的要求,是因為在羅得沒有到達,天使所指定的地方之前,天使不能作什麼,不能毀滅那些罪惡之城和全平原。
23-26節 當羅得到達瑣珥時,耶和華神就用硫磺與火,毀滅了罪惡之城,毀滅城中所有的居民和全平原。這時,羅得的妻子沒有聽從天使的吩咐(創十九17中),她不顧天使先前的警告,回頭一看,就被剿滅了,變成了一根鹽柱,失去了生命(路十七32~33)。她回頭看的原因,是因為她留戀在所多瑪的財富和享受(路十七31),就被神毀滅了。
義人要作光作鹽,但是,當義人貪圖、留戀所多瑪的財富和享受時,這鹽就失了味,以後無用,只有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太五13)。羅得妻子變成一根鹽柱,是對義人的一個警告,警告他們不要貪圖、留戀罪中之樂。
4) 當神毀滅平原諸城的時候,就按照祂公義的標準,不將義人與惡人同殺。使亞伯拉罕看見並學習神的公義,這就是神對亞伯拉罕的記念。(創十九27~29)
27-29節 亞伯拉罕所站的地方,是他向神求問公義標準的地方。他看見平原上煙氣上騰,如同燒窯一般,看見神按照祂的公義,毀滅了罪惡之城和全平原。「祂記念亞伯拉罕」,指神記念亞伯拉罕與神所討論的公義標準,不會將義人與惡人同殺(創十八25)。所以,神就按照祂的公義,打發羅得從傾覆之中出來了。為了使亞伯拉罕和他的眾子、眷屬,能夠以神為榜樣,遵行神的道路、秉公行義(創十八18~19)。
b 羅得不順服神,加上所多瑪罪惡的遺毒,以至於羅得與女兒生下了亂倫的後代。(創十九30~38)
30-38節 羅得先前害怕到山上會死(創十九19),現在因為神毀滅全平原的過程非常可怕,又怕住在瑣珥,他沒有求問神,而是直接到了山上去,他實在是一個不順服神的人。羅得住在沒有人的山裡,和兩個女兒住在一個洞裡,造成了亂倫的後果。
羅得因為貪戀世界的財富和享受,而遷移至罪惡之城所多瑪。他的女兒在所多瑪這罪惡之城中長大,所看見、所聽見的,都是所多瑪人的惡行,她們耳濡目染(彼後二8),受到所多瑪罪惡之遺毒的影響,就使用罪惡之城的手段,用醉酒的方式,與她們的父親亂倫,生下了亂倫的後代摩押人和亞捫人。以至於他的後代,雖過十代也不得入耶和華神的會(申二三3)。這是父親愛世界,貪圖世界的享受,對後代所產生的嚴重後果。但是,如果他們聽從天使的吩咐,就不至於亂倫,因為神會對他們有進一步的帶領,如同帶領義人亞伯拉罕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