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醜陋的一面

2020-11-29 騰訊網

傳 播 藝 術,播 種 幸 福 。

國內、外藝術名家 | 藝術品收藏 | 文學 | 音樂 | 視覺

在骨子裡頭,人就是醜陋、野蠻的動物。我們所見的人只是被綁上了繩索、被馴服了,這種情形就叫做文明教化。

每個人的內心都確實有著某種野蠻的獸性——一有機會它就張牙舞爪、肆意咆哮,就會傷害他人,甚至會毀滅那些妨礙自己發威作惡的人。

我們看見人們偶爾爆發其本性時會感到震驚。一旦解除了法律、秩序的束縛,一旦出現了無政府狀態,人就會顯現出本來的樣子。

每一個人的內在都有一個巨大的自我,它輕而易舉就能夠掙脫法律的束縛。我們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就隨時可以看到這種情形,而在大事上的表現則由歷史書的每一頁告訴我們。

與人性中這種無限的「自我」結伴而行的,還有我們每一個人心中多多少少都有的憎恨、憤怒、嫉慕、怨恨和惡意。

這些憎恨、憤怒、嫉慕、怨恨和惡意鬱積在胸中,就像儲存在毒蛇牙泡裡的毒液,時機一到,就會噴發而出。到了這個時候,人就是一個掙脫了鐐銬、肆無忌憚地咆哮發作的魔鬼。

如果沒有適宜的機會發作一番,那到最後就只能抓住最微小的機會,具體方式就是把這些發作的藉口在想像中放大,盡其所能和盡其所敢地小題大做。

動物並不純粹為了折磨而折磨其獵食對象,但人卻是這樣做的。而正是這一點構成了人的魔鬼特性——這比純粹的動物性還要惡劣許多。

一旦我們看清楚人的劣性,並為這些劣性而感到震驚,那我們就必須馬上把目光投向人類生存的苦難;對後者感到驚愕的話,則又必須回頭審視人的劣性——這樣,我們就會發現這兩者互相平衡;我們也就會意識到這裡有著某種永恆的正義。

我們會發現這一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審判庭;我們就會開始明白為何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必須為其生存而贖罪,首先在其活著的時候,然後在其死亡的時分。

也就是說,「罪孽」與「懲罰」對應、協調得天衣無縫。從這一審視觀點出發,我們對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大眾的愚蠢所經常感受到的厭惡也就煙消雲散了。

在佛教的輪迴裡面,「人之苦難」、「人之性惡」與「人之愚蠢」相互對應得毫釐不爽。

-E N D-

【 國際藝術大觀 】

叔本華: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醜陋的一面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版權聲明

我們尊重原創。《國際藝術大觀》所推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

旗下品牌 】

收藏國際 ID:shoucanggj

藝術道 ID:yszdao

喜歡請點讚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種讚賞

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we have

相關焦點

  • 叔本華關於人性的10句經典名言,意味深長,值得收藏(附解析)
    叔本華關於人性的10句經典名言,對人性的剖析深刻精準。1.每一個人心中多多少少都有些憎恨、憤怒、嫉妒、怨恨、惡意,這些東西平時淤積於胸中,就像是儲存在毒蛇的牙泡裡的毒液,只要時機一到,就會噴發而出。解析:這句話說明,人性具有惡的一面,我們必須防止惡的一面為非作歹。
  • 切格瓦拉一針見血的名言,揭露了人類醜陋的一面,很多人被徵服了
    人類醜陋的一面,自古以來都存在,歷朝歷代都會有。可以說,有人的地方,就有醜陋。就算不去讀切格瓦拉的語錄,相信很多人都能回答出很多人類醜陋的一面。比如說有一種東西比魔鬼還可怕,那就是人心。是啊,人心就是人類千百年來都難以改變的醜陋的一面,很多人都被徵服。那麼人心醜陋的一面,主要表現在哪方面呢?
  • 叔本華的「三種悲劇」都有哪些?
    現在都沒有定論,事實上「四大名著」的作者都有疑點,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在中國傳統裡,詩人是最體面的,小說家是最不體面的。「小說」屬於通俗文學,在古代稱為「演繹、話本、傳奇」等等,這個詞本來是出自《莊子》,意思是「微不足道的瑣碎言論。」
  • 叔本華說:女人的美都來自於男人的情慾。我說:叔本華結婚了嗎?
    「沒有女人,我們人生的開端就沒有安全,中途少了歡樂,終點缺了安慰!」如果你看到叔本華的這句話,就覺得這好像是對女人的讚美,那麼你就錯了。因為看到後面你會發現,其實在叔本華眼中,女人簡直是狡猾、愚蠢的代名詞,是男人的玩物,傳宗接代的工具!首先我要說,對於他對女人的認識,我是不認同的,但還是要先說說,他對女人的評價是什麼?
  • 《教育家叔本華》叔本華式的哲學家,才是真正的哲學家
    尼採在面對學術界和世人沉默與譏諷的打擊時,期許從與自己有著相同遭遇的哲學家,亦是作為自己的哲學「預備人」的叔本華身上找到支持的力量和意志,因而產生此作。《教育家叔本華》寫的是尼採在那個時代,關於對哲學從業者以及對學院制度下的哲學的批判。讓人無比訝異的是,這種批判距今有144年之久,但放在我們現在的時代語境下,依然毫不過時。
  • 如果沒有海因裡希·叔本華,那麼亞瑟·叔本華早就垮掉一百次了
    眾所周知,叔本華是悲觀主義者。他認為人生就是一個鐘擺,在痛苦(有欲望而得不到)和無聊(欲望滿足之後就不再在乎了)之間不停搖擺。他也認為理解人生的關鍵是思考生存鬥爭,尤其是爭奪食物的鬥爭。我們不妨想想臘腸披薩。
  • 叔本華:我們的世界都是「摩耶之幕」下的表象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叔本華的哲學,在講《人間詞話》的時候提到過要想弄懂王國維的思想必須要從西方哲學入手,所以「王庶文講壇」會花幾天時間為大家介紹叔本華、休謨、柏拉圖的哲學。按照我們今天的分類「寫實家」與「理想家」很容易讓我們理解為現實主義者和浪漫主義者,但這是錯的。王國維受叔本華的哲學與美學影響很大,除了《人間詞話》常常出現叔本華的影子之外,《紅樓夢評論》簡直就是叔本華的中國版。說起叔本華我們不得不說他的著作:《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 「此生都不可能打工」的男子逆襲當老闆,讓人看到人性醜陋的一面
    而在周立齊當上了老闆之後,卻意外的讓人們看到了人性醜陋的一面。 三、當初的「小丑」逆襲走向成功,讓人看到人性醜陋的一面 在周立齊因「金句」而被眾人所熟知之後,人們便將他當成了調侃的對象,並且在他出獄之後,也依舊對他保持著密切的關注。
  • 尼採的厲害:相比叔本華,思想覺悟選擇相信尼採,生活才有奔頭
    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完全擊中尼採的思想認識,因此在叔本華的哲學思想中,尼採仿佛找到了一位知己,這位哲人的思想,正是他一直以來的認識。因此,叔本華哲學思想中的宣揚的觀點,尼採是可以有更深體會的,是贊同之下有深究的。而尼採的可貴之處,就是沒有一味地沉入叔本華的悲觀之河,他以自己的獨特認識將叔本華的悲觀思想推向了陽光的一面。
  • 叔本華:對任何人都不能過於仁慈
    尼採稱叔本華為「老師」,因為尼採寫過一本《我的哲學老師叔本華》的著作,並且在尼採的著作中慣用「叔本華教導我們……」的語句。無論如何,尼採一生的哲學都有著叔本華的揮之不去的影子。 叔本華認為人生就是悲劇,人生並不值得樂觀,但我們只能平靜地接受自己的所有遭遇,而我們所遇到的遭遇都是必須遇到的,凡是所有發生的事情都必然發展,任何一件看似很微小的事情都有著其不可改變的必然性。
  • 叔本華:「這個世界上,我們應有鐵一般心靈,身穿抵抗命運鎧甲」
    《人生的智慧》,這本書的作者是鼎鼎大名的哲學家叔本華,說到叔本華,我想很多人應該不會陌生,他有很多名言,其實有一句很多人應該都聽過,大概意思是說:人的生命就是一團欲望。欲望不能滿足就會痛苦,滿足了就會無聊。人生,就像鐘擺一樣,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這句話是不是聽起來非常的絕望,人生的本質難度就真的只是痛苦嗎?為什么叔本華會說出這麼悲觀的思想呢?
  • 切格瓦拉一針見血的語錄,揭露了元首殘忍的一面,警醒世人!
    大家對元首、總統,沒有什麼概念,想必對皇帝是概念的,因為大家都看過一些歷史、小說、電視劇。那麼縱觀我們歷代的皇帝,有什麼殘忍的一面呢?其實只要我們仔細去思考,仔細去分析,其實也不難發現歷朝歷代的皇帝,很多都有醜陋的一面。
  • 叔本華:如何處理與他人的關係?
    叔本華在書中寫道,「要想在人群中討生活,我們必須讓每個人保持並發揮他自己的已有個性,不管這種個性是什麼樣的。我們唯一可以關心的是,根據這個人個性的風格和特質,對它加以利用。」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其長久以來業已經形成的性格,有著一以貫之的處事風格、行為習慣,當遇到與我們精神、氣質上不同的人時,我們要試著按照他的思維方式、認知能力去理解他的話語和行為,而不是一味地厭惡、嫌棄甚至批判,否則,「憎惡之心」的升起對我們自身心理、精神也會造成負面的影響。對於志同道合的人,我們在相處時會輕鬆許多,但也會不可避免地產生短暫的情緒矛盾,此時就需要理解與寬容,這樣就可以很快緩和這種矛盾。
  • 毎個人都有自己的磁場。每個人都可以覺察別人的磁場
    每個人身上都有光明的一面和陰暗面。有些人陰暗面大於正能量;有些人正能量大於陰暗面。有些人的正能量可以激發別人的正能量;有些人的陰暗面可以激發別人的陰暗面。自私的人更容易遇見自私的人,你的自私激發了別人更自私;沒安好心的人也遇不到善良的人。
  • 通過11幅插畫反映出: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所隱藏的「醜陋」一面
    ,通過11幅插畫反映出: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所隱藏的「醜陋」一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感受,就是打開社交媒體,看到的照片都是非常完美的,特別讓自己羨慕,其實先不用羨慕,首先要弄明白,這些照片是否是真實的,因為修改圖片工具太多了,而且有的人也只是一種擺拍
  • 叔本華哲學:人活著那股勁兒可怕也可悲,明白了心裡就有希望了
    這個我們在課本裡已經熟知了。唯物主義強調物質是第一性的,唯心主義強調意識是第一性的。如果將叔本華的哲學思想照此分類的話,它是屬於唯心主義範疇。叔本華為什麼這麼強調人人的生命意志在這個世界上,一切的紛繁頭緒都源於一種事物,那就是人。
  • 每個人都有點兒收藏癖!
    有網友的祖母,收藏了一輩子的「鳥舍」,看著這張照片,總覺得祖母一定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一位快90歲的老人,就喜歡收藏「醜陋高爾夫球」。他總會在打完球後,去樹林和池塘裡撿高爾夫球,而他一旦找到一顆被割草機打破的、半腐爛的高爾夫球,都能高興很久。甚至有一次他打了個一桿進洞,氣得他立刻就把那個完美的球扔掉了。
  • 《怪奇實錄》反映了人性醜陋的一面,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
    這些發生在你身邊的故事,結局總是讓人意想不到!中短篇懸疑故事合輯,喜歡反轉刺激的你不要錯過!漫畫如其名,漫畫中不僅僅是寫的各種靈異事件,也反應出了人心。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其實這不動漫也算不上極其恐怖的,但劇情的結果果真的讓人絞腦費思,個個故事的後面是那變換莫測的人心。粗看,便是些奇異詭事。細品,即是耐人尋味的道理。
  • 叔本華:「謙虛是美德」——這句話是蠢人發明的
    深受他影響的名人有:尼採、維根斯坦、弗洛伊德、託爾斯泰、莫泊桑、博爾赫斯、愛因斯坦、王國維等。尼採說:「讀完叔本華著作的第一頁以後,我就很清楚地知道,我要把他所有文字都要讀完,他所說的每一個詞我都要聽。」 託爾斯泰說:「對叔本華著作的心醉神迷和連續不斷的精神愉悅,是我所從來不曾體驗過的。」契訶夫也是叔本華的崇拜者,在他的一個劇本裡,還出現了叔本華的名字。
  • 叔本華的哲學——揭示了世界和人性的本質
    所有這些都促使哲學家們思考進步到底是什麼,以及為什麼世界上有如此多的苦難。叔本華把這兩個問題發展成一種綜合的哲學,不僅描述了世界是怎樣的,而且還描述了我們應該怎樣生活在其中。1852年的亞瑟·叔本華。叔本華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