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先生》,「雖然」很多,但妙不可言

2020-12-22 津銘娛樂

最近,真正能讓成人深思國產動漫當屬惹人爭議的《妙先生》。雖然,有人說它在「作文」結構上缺少手法,而且故事元素的內在聯繫上也太過牽強,但是,瑕不掩瑜,筆者依然覺得它最最近很多年來都難得一見的優秀動漫。畢竟,它撕裂了現實偽善的面具,暴露了人們奉行的血淋淋的強盜邏輯:壞人活該猖狂,好人活該遭殃。

1.《妙先生》已經不遮遮掩掩

黑暗中一句臺詞「殺好人,救壞人」,讓電影開啟了光與影的動漫世界和黑暗傳說。在明暗、冷暖、快慢鮮明對比的畫卷中讓各位意象角色悉數登場;在洪荒動蕩和混沌變幻中出現人與物的輾轉和掙扎:這就是救這個世界的方法,「沒有道理,只有選擇」。

所謂的殺好人,是因為作為世界直接災難之源的彼岸花總是寄宿在好人身上,只有殺了好人才能取到並消滅彼岸花,如果好人不死就取不到彼岸花,也就阻止不了彼岸花的擴散,一旦擴散,世界上所有人都得死。因此動漫總結出了這樣一個「殺好人,救壞人」的邏輯。而這個邏輯並非要等到世界毀滅那一天才生效,其實是人類社會一延生以來就一直如此。

「人之初,性本惡」,歷經磨礪和思索過後悟出道善良之後的人總是成全著不加思索的自私和貪婪,痛苦的人性修煉總是鋪墊成人類歷史前進的階梯,推動文明前行的步伐。正如所謂的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其實,想想善良人們付出的代價,這個美好華麗的世界並沒有讓我們值得開心的地方。

2.《妙先生》揭示了讓人不快的現實邏輯

動漫開始的一幕小故事讓人意外和心驚。親密無間的兩兄弟在山間追尋火蟬,一起奔跑,互相照應,互相扶持。雖然社會悽涼,年代荒亂,好在兄弟只要有愛,就能有短暫的天清氣明;他們生活雖然艱苦,但純粹簡單;世間雖然風聲鶴唳,但此隅卻畫面美好和諧。火蟬蛻宛若我們童年在尋找山間的枸皮,不但可以治療寒病,還可以賣了換錢,改善生活,謀取生存。

可是,利益就能讓兄弟反目、親人成仇。一旦火蟬給捕捉到手,親哥哥就翻臉無情,從背後對從小無猜,從不設防的親弟弟痛下殺手。他冷不防地撿起一塊石頭,把弟弟砸死,獨搶了那枚火蟬。

尋跡者丁果與梁老頭一路追隨作為信仰的妙先生的指引,想以人他們的覺醒和義勇拯救世界,可是方法總悲情殘酷,選擇總在兩難之間,心痛與諷刺,每一趟收集彼岸花之旅,總是讓人啼笑皆非,涼透半截腰。

後來,又是作為村裡唯一好人的養子,為了滿足養父的心願甘於赴死,獻出了金色的神奇的彼岸花。不料養父又獸性大發,搶吞了可以滿足欲望的金色彼岸花,最終只是救活了一個利慾薰心的貪婪寄生蟲。

雲香,一直不懈地渴望和幻想著寧哥哥的疼愛與憐惜,可是因為世道輪迴,已經是糊不上牆的爛泥一樣的寧哥哥不但沉溺和紅眼於賭博,甚至瘋狂到讓雲香接客還帳。雖然哥哥信誓坦坦地說不會拋下雲香,可現實是她最在愛情的無間地獄越陷越深。把一切看得通透的旁觀者丁果告訴她真相以後,已經為愛付出一切的她吹響了作為信物的哨子,可是再也等不來她的寧哥哥。心中滿是悲痛、怨憤、不甘和絕望的雲香給無情黑化,催生了毒性極強的殷紅如血的彼岸花。

豆腐心的殷鳳本是好人,卻戴上面具,想簡單地手起刀落,直接殺死好人,以達到消滅彼岸花拯救世界的效果,卻讓自己在迷茫、矛盾和自責中越陷越深,最終不堪重負,心力交瘁,在最後頭軟弱無力地犧牲。

這年頭,「不學點壞,怎麼做好人!」,逢賭必贏的蕭篤,是最懂生存法則的人。他好端端、金燦燦的彼岸花一朵,讓丁果和梁老頭期待滿滿並趨之若鶩,無奈似乎更為逍遙的蕭篤卻不配合、不如他們願,突然一個另闢蹊徑,逃之夭夭,讓常規思維的觀眾跟丁果和梁老頭一起大失所望,嘆息不已。

很多人都覺得趕鴨子的笑人是一個最危險的反面人物,對世界的毀滅能力幾乎僅次於一切的始作俑者「妙先生」,他的信條是讓所有人都「感染彼岸花病毒」,讓好人也變成壞人,讓世界壞個徹底,最終世界也就無所謂好壞分別了。他徵召和收留了吃了彼岸花的虞老頭,大肆散播彼岸花孢子。看到這裡,也許都已經覺得他罪大惡極,是一個人人得而誅之大魔頭。可是筆者寧願相信他比一般自私貪婪的人可愛多了。

他有經歷,有思想,有也理想和抱負,更有格局和執行力,僅一念之差的他只要消滅心中的「嗔」,動漫就沒有彼岸花,只有遍地金蓮了。也許他是因為曾經被梁老頭拋棄而懷恨在心,也許他已經自學成才並樹立了門派,也許他只是對世界的感觀已經有獨到見解而已。

3.《妙先生》妙不可言的諷刺

「殺好人,救壞人」,讓柔弱善良之輩死去,換來強勢權貴的存活世界。就憑這一句,就足夠讓所有有良知的人茫然不知所措;就憑這一句,足夠讓所有做過善舉的人感同身受;讓所有受過他人善舉的感到理所當然。仔細想想,這雖然很不公平,卻還真是這個高尚人類社會存在於世的讓人無語的法則。

誠如動漫一開始擺明的道理所言,動漫中,為了拯救這個無可救藥的世界,純弟弟、愚孝文、痴雲香、直殷鳳、老梁頭、智蕭篤和義勇的丁果等等所有的無害的好人都在與消滅彼岸花的徵程和戰鬥中犧牲。雖然趕鴨子的笑人也沒有笑到最後,彼岸花也給毀壞,可是貪婪自私和陰寒毒辣已經然人間主流,一幫烏合之眾苟且的世界,前途依然是一個未知的迷。

畫風製作如此美好精妙的動漫竟然是為了解剖和揭示一個人們都心照不宣而又讓人們都覺得狗血淋頭的混帳邏輯,真是讓人們覺得有些暴殄天物。光鮮美好的東西就該去歌頌人們光鮮亮麗的舉止言行。一方面讓人飽飽地享受著視覺的華麗與美好,一方面又把人心中遮掩包藏的壞水大白於天下,好不容易打造起來的人設和形象,給一腳踏得如爛泥一灘,這種諷刺讓人無不面紅耳赤,真是不夠意思,不知趣,甚至於不識相。

自從進入新紀元以後,我們國家人民心理變化與思維方式的轉變一再突破著自己傳統的底線。九十年代,社會上先打出了一句口號:我是流氓我怕誰。

前不久刷手機,看到一則新聞,說是一位空姐出軌,其丈夫曝光了她與偷情男的曖昧聊天記錄,她一怒之下將其丈夫告上了法庭,說他侵犯了她的名譽權!如果她的丈夫真遭受到法律的制裁,那這個世道的黑白與榮辱將真的完全給顛倒。9歲的小女孩被判為「老賴」並限制消費……碰瓷屢屢得逞、扶一扶屢屢遭訛,正當防衛屢屢無效,種種匪夷所思的案列,種種讓人大跌眼鏡的判決,讓人懷疑,這種表面繁花似錦的世界其實早已經彼岸花苞子泛濫成災。

柔弱、善良無害的人都給犧牲了,世界都給了自私貪婪、豪強權貴的壞人。正如動漫《妙先生》毫不遮掩的揭示,也正如當時的一句詩:「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也曾經有人說:「魔鬼猙獰,上帝無言」。「聰明」的國度,榮耀的權貴,神氣的法則,大家都加勁地玩,玩完了尚算。

4.《妙先生》的大巧若拙的妙

看似語無倫次的乖張荒誕,看似混亂牽強的敘事邏輯,黑色的寓言,冷峻的幽默,實則現實社會風氣的真實寫照和既得利益者們赤裸裸的信條。權勢與金錢的橫行本來就沒有邏輯、規則與道理,《妙先生》如果真的面面俱到、一五一十地把事情交待得清清楚楚,圓圓融融,就不是混亂世界與動蕩年代的諷刺了。

動漫畫風很有東方美感,綠如原野,黃如金池,紅似血,紫如妖,藍似鬼,黑如深淵,暗如人心。鬼魅魍魎,畫風黑色荒誕,又逼格清奇。人物造型、服飾搭配和建築物件的情態、形狀、質感與色調都濃濃水墨丹青風格與韻味,滿滿中國古典文化的元素。尤其是在諱莫如深的時代,敢於毫不留情地揭露中國現實人性的醜陋和社會世風的敗落,引人深思,發人深省。

雖然,《妙先生》幾經周折,終於面世以來,毀譽參半,而我人說它故事牽強,邏輯混亂,人物關係虛幻和主創們的憤青情緒與自我清高。但它確實是一部具有深刻時代意義、講話入木三分的好動漫、好電影!

相關焦點

  • 《妙先生最大優點就是撤檔了》
    雖然撤檔,但依然有少量的展映,很多人也都在影院看完了《妙先生》。提到《妙先生》,就不得不提一個人。不思凡。很多人是衝著這個名字去看《妙先生》的。沉寂數年之後,改名為不思凡的他創作了《小米的森林》和《妙先生》兩個系列作品,技藝逐步精進,不思凡的名氣也開始發酵。2014年的《妙先生之火澤睽笑人傳》正是電影《妙先生》的前身,短短5集全長只有25分鐘的動畫讓人大呼過癮,中國韻味的水墨畫風尤其讓人印象深刻。
  • 《妙先生》的劇情雖然有很多槽點,但故事講得比較完整
    劇情方面,雖然有很多槽點,但故事講得比較完整,不細扣的話可以自圓其說。全劇圍繞一個主題:「殺好人,救壞人 」到底值不值得。全片提供了三個視角:笑人,對人性絕望,認為人之惡與彼岸花無關,選擇殺盡天下人拯救世界。
  • 《妙先生》先生不太妙啊
    當然了,最重要的就是片名的妙先生,童聲男聲女聲老人聲精裝四合一,全片攏共以聲音的形式出場5分鐘左右,作用基本和我鋪墊世界觀一樣,沒啥卵用。這妙先生是啥?不知道。為啥男主是妙先生選中的?不知道。男主有啥特別之處?不知道。彼岸花為啥選善良的人寄生?不知道。尋跡者(我感覺有點像盜墓的)尋妙先生的嗎?
  • 電影<妙先生>玄且妙
    現在又出了一部故事更怪異更值得思考的動漫電影 《妙先生》。墨子 大取 中有寫到 殺一人以存天下,非殺一人以利天下也 !妙先生故事中是殺一個好人可以救幾百個壞人。故事圍繞著丁果採集彼岸花解救世界展開,整個故事中一直有這麼一個選擇,因為彼岸花就在好人身體裡,取出彼岸花好人就會死。故事很殘忍,選擇很艱難。丁果是用勸說讓好人自己選擇。第一個好人是孝子,選擇了死亡。
  • 《妙先生》中的妙先生究竟是誰?
    這就是是電影《妙先生》的簡介。我最近剛剛把前段時間新上映的國產動漫電影《妙先生》給看完了,看完之後頗多感慨和感動,也不得不說,近些年來的國漫給我們了太多的驚喜了。《妙先生》這部電影的標籤是奇幻電影,不過感覺它更多的是部表達人性的現實片子。丁果是名尋跡者,和師傅為了拯救腐朽沒落的世界及探尋彼岸花的秘密,跟隨信仰者妙先生的指引踏上了徵程。
  • 妙先生:國產暗黑動畫的先驅,用動畫詮釋人心,雖然殘酷卻很真實
    #文|阿倫最近一部號稱國產暗黑動畫的先驅《妙先生》刷屏了朋友圈,雖然我對打著這種噱頭的國產動畫有些嗤之以鼻,但還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看了《妙先生》。說實話這部動畫電影真的很暗黑,而且很真實,做到了很多國產動畫都沒有做到的東西。《妙先生》是由咕咚動漫工作室製作,李凌霄執導的動畫電影。影片通過梁衍、丁果師徒經歷一系列旅,終於發現彼岸花、火蟬蛻、冰玉三者真正的關係。這部動畫最大的看點,就是通過這三者將一些看似不相干的故事有機結合在了一起。
  • 《妙先生》:一場遠未盡興的「殺好人救壞人」之旅
    無論影片是不是叫妙先生,這種感覺都妙不可言。妙先生是不思凡導演在2014年前後創作的系列短片故事。其實短片中根本就沒有妙先生這個人,電影裡也沒有對妙先生做過多的講述,只是說他是所有尋跡者——一群不斷追尋世界奧秘的求道者的信仰。那為什麼影片還要用「妙先生」來做標題呢?因為他或許其實是不思凡導演的信仰,是他所有創意的源泉,是他思考人性善惡、生命生死的原點。
  • 《妙先生》:是妙還是糟?
    8月初,改編自不思凡導演的同名短片作品、頂著《大護法》姊妹篇名頭的《妙先生》上映了,遺憾的是,《妙先生》卻沒有收穫《大護法》似的口碑,目前在豆瓣上的評分是6.2分,勉強及格。首先《妙先生》的畫風,大部分色彩濃稠,變化萬千,於細節處動人,於宏大中驚豔,於平凡處用心,努力將中國水墨風發揮到了極致,打鬥畫面也較為豐富多彩,根據人物變化而變化,避免了平庸單調,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地方。
  • 《妙先生》:是妙還是糟?
    8月初,改編自不思凡導演的同名短片作品、頂著《大護法》姊妹篇名頭的《妙先生》上映了,遺憾的是,《妙先生》卻沒有收穫《大護法》似的口碑,目前在豆瓣上的評分是6.2分,勉強及格。首先《妙先生》的畫風,大部分色彩濃稠,變化萬千,於細節處動人,於宏大中驚豔,於平凡處用心,努力將中國水墨風發揮到了極致
  • 《妙先生》不妙
    2017年,我國第一部自主分級(PG-13)的動畫片《大護法》上映,憑藉其獨樹一幟的畫風,極強的隱喻和細思極恐的解讀空間收穫眾多好評,這也讓系出同源的《妙先生》備受期待。在宣傳期,《妙先生》就主動打出「國漫暗黑系列」的標籤,還和《大護法》一樣自主分級,種種行跡都在提高觀眾對《妙先生》的期待值。 但如果抱著看第二個《大護法》的心態去看《妙先生》,你很有可能會失望。
  • 稀有《妙先生》貴中困難
    《大護法》原著思凡導演和《青空》導演李凌霄共同完成《妙先生》。個人印象,《妙先生》的故事優於《大護法》和《青空》,這是一部超出我預期的作品。讀完《妙先生》,我的印象是,首先,我看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從發展到高潮到結尾,節奏適中,我看到了明白的故事,這個角色的性格很清楚,我本來可以得70分的。當然,我也看了許多電影評論,說你可以看一半就猜到結局,這個故事很老套,事實上我並不否認《妙先生》的核心思想是過時的,如果你看到一半,你就可以猜到以後會發生什麼。
  • 《妙先生》:一個實驗
    在《妙先生》前期宣傳時,大多數觀眾都會被「《大護法》姊妹篇」幾個字吸引,由於兩者的原作都是不思凡,有很多媒體直接用「同根同源」形容它們的關係。懷抱著對《大護法》的期待,許多觀眾走進了《妙先生》的觀影廳。如果說《大護法》的故事是關於人與社會的關係,那《妙先生》的主題似乎是更加貼近日常的:它用一個植物傳說牽連出人性善惡的討論。並且這個討論本身就是一個經典哲學命題:電車困境。《妙先生》上映三天之後的豆瓣評分為 6.5,比《大護法》低一分左右。
  • 成人向動畫《妙先生》丨不,應該叫「爛」先生
    作為影院復工後第一批電影的《妙先生》上映了。雖然頂著《大護法》姐妹篇的名頭,但《妙先生》卻沒有前者那麼好的運氣,在口碑和票房上紛紛敗北,甚至被不少動漫迷指責道:不該叫妙先生,應該叫「爛」先生。其實,《妙先生》早在去年年底就慘遭質疑。
  • 國漫的的又一大進步,《妙先生》到底妙在哪兒?
    最近迫於手頭緊,再加上失業,已經沒錢能到電影院消費了,所以自己在家買了個某訊會員,趁晚上空閒時間看了部國漫——《妙先生》》。不得不感嘆一句,國漫的質量一天比一天好,色彩和畫面越來越細緻精美,開場的畫風有點像宮崎駿系列動漫的畫風,但是後面慢慢地中國風色越來越濃烈,重點是整個畫面、色彩和細節都拿捏得非常好,看起來十分舒服和唯美。
  • 國漫觀察局NO.10:《妙先生》撤檔 是妙還是謬?
    也因此,我們才能在電影版《妙先生》中,看到繼承與革新。當然還有更多需要國漫成長的空間與重任。繼承與鬥爭,是妙是謬?了解了《妙先生》的由來,那就再繼續看看《妙先生》的故事吧。由於沒有上映,對於電影版的內容,補娘儘可能不劇透。咱們還是從原本的系列短片(以下簡稱「13版」)來說。
  • 國漫觀察局NO.10:《妙先生》撤檔 是妙還是謬?
    來頭不小的《妙先生》新年的第一更,就從本來應該跨年上映的《妙先生》說起。很幸運,在撤檔前我參加了點映會,不用等待「擇日相見」,已經一睹為快了。號稱《大護法》姐妹篇的《妙先生》,一定檔就受到了不小的關注。
  • 《妙先生》:一流概念,三流執行
    彩條屋影業的國產動畫《妙先生》原定於去年12月31日上映,可似乎是因為在12月時點映口碑不理想,決定再回爐重造一番,該片臨時撤檔……於是,這一拖,就拖了整整七個月時間。我並未看過之前的版本,也不知道主創做了哪些改變,因此只以最新上映版本來談談自己對《妙先生》的看法——最想說的三個字是「可惜了」。
  • 「實驗品」《妙先生》的誕生 | 幕後專訪
    但可以肯定的是,七個月的時間,足以改變很多事。比如,彩條屋的總裁易巧已經在衝往新賽道的路上;當然,總還有些不變的,就像《妙先生》的銀幕光影會永遠留在觀眾心中,彩條屋的動畫產業探索並沒有停,至於動畫電影的未來,在每一部被看到的作品鋪就的腳下。
  • 零窗口期院線轉網絡播放,《妙先生》為什麼不太妙?
    雖然有《大護法》珠玉在前,想要超越本身就有難度,但同樣的暗黑風格卻「空有其形,沒有其意」成為了《妙先生》最大的缺陷也許是首周1000多萬的票房表現並不能讓光線彩條屋感到滿意,《妙先生》宣布在8月7日網絡上線,以此挽回排片少口碑差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但這一院線轉網絡的舉動,也讓諸多影院感到不滿。一位影城負責人告訴數娛夢工廠,《妙先生》的密鑰只有7天,後面不會在有新的排片場次了。回過頭看,《妙先生》的大銀幕之旅從一開始就並不平坦。
  • 《妙先生》:它不會讓人人都喜歡
    其實早在2011年,彩條屋CEO易巧就已經關注到了不思凡導演的動畫短片作品《妙先生》,當時就有了做成動畫電影長片的想法,於是一邊在做動畫片《大護法》一邊啟動了《妙先生》的改編。易巧覺得李凌霄的氣質與《妙先生》中的主人公少年氣質和俠義氣質非常契合,雖然對世界有無限的質疑,但心中還是保有溫存,這樣的作品可能更容易被普通觀眾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