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移植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2個臨床案例

2021-01-15 一五零生命幹細胞

強直性脊柱炎(AS)是以侵犯脊柱且累及患者的骶髂關節以及周圍關節組織的一種慢性進行性的炎症病變,以脊柱僵硬強直為特徵,好發於青少年且以男性患者居多。

強直性脊柱炎

對AS患者而言,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提升生活質量、改善預後的關鍵,而實際上傳統的抗風溼藥物治療效果並不理想,幹細胞具有獨特的組織修復和免疫調節作用,為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理論依據。

近年來,幹細胞治療的研究越來越多,採用幹細胞治療AS也取得了顯著的療效。以下介紹2個相關臨床案例:

【臨床案例1】

研究人員以82例AS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42例患者採用間充質幹細胞(MSCs)進行治療為觀察組,40例患者採用抗風溼藥物治療作為對照組。觀察組受試者給予1次靜脈輸注30ml MSCs(數量為1×107),隨訪。

試驗結果

(1)血常規:治療後,觀察組患者的改善效果優於對照組。

(2)肝功能:對照組患者各指標水平改善效果不顯著,觀察組患者各指標水平與治療前相比有所改善。

(3)VAS、BASFI、BASDAI評分:觀察組患者改善效果顯著優於對照組,更為顯著。

結論:AS患者採用MSCs治療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常規和肝功能水平,緩解患者的臨床症狀,改善脊柱功能,效果顯著。

【臨床案例2】

研究人員對20名AS患者實施幹細胞移植,另20名AS患者為生物製劑治療對照組。幹細胞組受試者輸注MSCs數量為1×106/kg(40ml),每隔4周輸注1次,共4次。

6個月後隨訪,幹細胞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0.0%,明顯高於對照組的 60.0%。

幹細胞組的免疫指標明顯降低,且患者的疼痛程度明顯緩解,活動指數評分明顯下降,均優於觀察組。

結論:相比生物製劑,MSCs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及體徵,對AS的總體控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認為幹細胞移植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幹細胞移植治療AS可糾正失衡的免疫機制,提升患者機體的免疫力,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相關焦點

  • 可善挺(司庫奇尤單抗)強直性脊柱炎適應症獲批
    這是可善挺繼此前批准用於治療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之後在中國獲批的第二個適應症,也是目前國內首個且唯一被批准用於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白介素類抑制劑。據介紹,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疾病,屬於風溼免疫病。在中國,強直性脊柱炎患病率約為0.3%,發病年齡通常在13-31歲,且多見於男性。數據顯示,約80%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存在脊柱疼痛和疲勞症狀,晨僵比例達90%。
  • 什麼是強直性脊柱炎?張嘉譯的強直性脊柱炎,和油潑麵的關係很大
    今天,我們重點來說飲食和強直性脊柱炎(AS)的關係。低澱粉飲食,治療強直性脊柱炎AS前面我們講到,克雷伯氏菌需要澱粉的餵養,當面減少澱粉的時候,這些細菌就會沒有糧食,無法生存。有很多案例,在嘗試這種無澱粉飲食後,效果特別好。
  • 當心強直性脊柱炎的關節外表現!或許你已經中招
    除了導致關節骨骼病變以外,強直性脊柱炎還會造成一些全身性即關節外表現,這是常常被人們忽略的一點,它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眼、肺、心血管、腎等多個器官損害,由於這些部位的症狀細微且比較隱匿  強直性脊柱炎如果不及早診治的話,容易發展成脊柱畸形、關節活動嚴重受限,甚至導致殘疾、並發其他危險疾病,不僅影響自身健康,也給家庭和親人帶來巨大的心理和經濟負擔。  因此對於強直病發的各種症狀表現,我們一定要多加以關注,儘早發現並配合治療。
  • 對青年男性「情有獨鍾」,強直性脊柱炎是種什麼病?
    看看下面的內容~  說起風溼病,很多人會認為這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病,其實不然,有一種風溼病,不但年輕人會得,還特別偏愛年輕男性,它就是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  說起AS,大家可能聽起來有些陌生,但是張嘉譯、周杰倫、蔡少芬這幾位明星大家熟悉嗎?他們都深受此病困擾。
  • 這三個診斷標準對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人們認為許多人理解強直性脊柱炎是因為周杰倫、張嘉譯也是強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其實,這種病也是一種常見的脊柱疾病,根據調查數據,我國強直性脊柱炎患病率為0.25%,即每400人中就有1人是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強直性脊柱炎會帶來什麼危害?
  • 亞洲小天王——周杰倫,一直在忍受著強直性脊柱炎的折磨!心痛!
    強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因椎間盤纖維環和周圍結締組織的固化,導致椎間盤關節和四肢關節滑膜發生炎症和增生,從而出現病變關節炎性疼痛、肌肉痙攣、僵硬等症狀。我們的亞洲小天王——周杰倫,也很幸運的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經受疾病纏身的歌王,還必須要以藥物維持身體免受疾病的痛苦!
  • 幹細胞治療眼科相關疾病,或比組織移植更有優越性
    這種療法首先要從病人身上提取角膜幹細胞,然後在實驗室中擴增,再移植到病人受傷的眼睛中。不過這種療法僅適用於眼內殘留部分角膜幹細胞,即可在實驗室中擴增的病人。近期的科學研究發現,幹細胞移植在角膜緣幹細胞缺乏症候群的優越性,其結果已經進入了II期臨床。
  • 幹細胞有望實現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治療的突破
    近期,國家發布了「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2020年度擬立項項目公示,共15個項目獲得資助,其中《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的臨床研究》入圍,幹細胞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引起領域醫學者的關注。
  • 世界第二例愛滋病治癒案例 幹細胞移植、基因編輯或為愛滋病治療...
    Timothy Ray Brown的主治醫生經過60次臨床試驗,在第61次找到了含有一種罕見的基因突變(CCR5)且配對成功的骨髓捐獻者,並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移植。 因為患上霍奇金淋巴瘤而在2016年接受了幹細胞移植治療。報告稱,「倫敦病人」已經停藥30個月,且血液中無HIV病毒,這是繼2011年被治癒的「柏林病人」後,世界上第二例「愛滋病治癒」患者。
  • 1項幹細胞療法緩解類風溼關節炎的臨床案例
    類風溼關節炎臨床從阿司匹林的誕生到糖皮質激素的應用,從改變病程的DMARDs到如今的靶向生物製劑和仿生物製藥,其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階段,但不足的是類風溼關節炎仍得不到很好的緩解。2010年「達標治療」概念被EULAR首次提出,便迅速成為臨床上類風溼關節炎的普遍性指導原則,目標是獲得疾病緩解並維持緩解狀態。事實上,我國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的整體緩解率不足20%。
  • 幹細胞治療難治性退行性疾病研究取得新突破
    更令人吃驚的是,事實證明,接受治療四個月後大鼠的運動能力增加了三倍。 2019年初,日本有條件地批准上市了一款治療脊髓損傷的間充質幹細胞療法。這款幹細胞療法名稱為Stemirac——首先要抽取患者的約50毫升骨髓液和血液,並提取其中的間充質幹細胞,再在將這些幹細胞擴增至5千萬到2億個細胞數量,然後在損傷發生後的3-8周內將擴增後的幹細胞靜脈注射到患者體內。
  • 10個案例證實丨未來幹細胞療法不只是有廣譜上的抗衰,還有具體的...
    《彭城晚報》以《間充質幹細胞移植技術開創生命奇蹟》為題報導了本案例。▲來源:彭城晚報2腦卒中最近的研究表明,幹細胞治療腦卒中(中風)患者也很有希望。在這其中,幹細胞提供了替代受損神經的能力,而不是試圖修復受損神經。通過將幹細胞注射到損傷部位,脊柱可以自我修復,獲取正常運作所需的所有成分。2018年2月,一名34歲的高位截癱患者在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手術後,恢復了頸、胸腹部知覺。這名患者因車禍致頸3-頸4椎體骨折脫位並脊髓不完全損傷,傳統康復治療手段對其無明顯效果,最終幹細胞移植手術給他帶來了奇蹟。
  • 科普:幹細胞移植幹預2型糖尿病最新研究
    伴隨著人類對幹細胞認識的不斷深入和幹細胞治療技術的日益成熟,幹細胞在2型糖尿病幹預方面展現了廣闊的應用前景。傳統方法幹預糖尿病效果不盡人意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近幾十年來全球公共衛生的一個重大問題。
  • 母義明丨幹細胞療法治療糖尿病:現狀和未來
    截止2020年1月19日,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臨床試驗網站(clinicaltrials.gov)上登記的全球目前正在開展的糖尿病相關幹細胞治療臨床試驗共計208項,其中我國註冊項目42項,主要涉及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血管病變、神經病變、糖尿病足等併發症的治療。
  • 血型非同型 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如何輸血?
    前不久,我院腎內科收入一位臨床診斷為系統性血管炎的患者,該患者於2015年曾行血型非同型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移植前的血型為AB型,移植後經實驗室檢測血型正定型為B型,反定型為AB型,目前患者治療需要輸注血漿,那麼,什麼是造血幹細胞移植呢?為什麼血型非同型可以造血幹細胞移植?
  • 從遺傳易感基因,看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預後!|ASH 2020
    有26個免疫缺陷相關的遺傳易感基因變異出現頻率超過6次:TYK2,IFIH1,CFTR,LRBA,IL7R,POLE,RNF31,NLRP12,TTC7A,ATM,CARD14,CHD7,NOD2,TNFRSF13B,BLB,CFB,EPG5,C8A,C8B,CFH,IRF,MSH6,NCF2,NFAT5,PMS2和ST1M1。
  • 吳京曾接受幹細胞治療,也拯救了膝關節疾病患者和這些知名運動員
    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疾病及損傷近些年來,以幹細胞技術用於真正的臨床治療骨關節疾病其實是有相對比較成熟的案例在,當然是基於之前無數的臨床實驗,而且在修復關節軟骨損傷、實現軟骨再生方面顯示出了良好前景,我們可以先了解下相關的臨床研究、治療數據。
  • 異種移植 從科學研究正走向臨床治療
    但為了治療糖尿病,以湘雅三院王維教授為代表的醫生們已經能將豬胰島細胞移植到人體了。據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教授、湖南省異種移植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維介紹,進行了臨床試驗的受試者糖尿病已經得到較好控制。  更具未來感的進展來自啟函生物的楊璐菡博士團隊,他們利用基因編輯技術進行了13個點位的基因修飾,培育(克隆)了代號為「3.0」的豬。
  • 誰持彩練當空舞 :幹細胞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
    儘管與細胞治療相關的臨床實驗註冊數目呈現指數型增長。然而,真正有效的案例數目並不多,其背後的科學依據並不清楚,我們需要更加謹慎的審視。     國內外也充斥著各種幹細胞治療亂象,面對幹細胞治療的很多不確定性,我們應當理性看待。了解幹細胞治療背後的科學依據和臨床現狀,有助於行業內外對此進行重新審視。
  • 強直性脊柱炎不一定要用生物製劑
    2019年該科室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生物製劑使用率不到2%,大部分患者都效果很好,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記者為此專訪了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王莘智教授。人物簡介:王莘智,湖南省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風溼內科主任,醫學博士,主任醫師,醫院首屆青年名醫,中華中醫藥學會風溼病分會常務委員,湖南省中醫藥學會及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溼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