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案例證實丨未來幹細胞療法不只是有廣譜上的抗衰,還有具體的...

2020-12-22 騰訊網

在我們身體裡有一種神奇的細胞,叫做幹細胞。它具有多樣分化潛能,可以變成人體中的各種細胞,來替換身體裡受損或生病的細胞,幹細胞就像是人體的修理工具包。

點擊播放 GIF 0.9M

近年來,幹細胞治療的未來發展趨勢備受關注。據央視新聞報導,未來幹細胞不再是美容、抗衰老、治療各種各樣的疾病,而是有具體的使用範圍和適應症。

未來幹細胞有望以治療具體疾病的形式來造福人類,而不只是廣譜上的幫助人類抗衰老,更不是包治百病。幹細胞有望成為一種治療疾病的強大新技術,以下是目前幹細胞治療領域最流行的10種適應症。

1

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是一種影響關節的退行性疾病。隨著時間的推移,保護關節、防止骨頭相互摩擦的軟骨會斷裂。軟骨無法進行自我更新,人出生時體內只有這麼多細胞,這意味著當這些細胞死亡之後,沒有新的細胞取代它們。因此,關節和骨骼會退化。

這就是幹細胞介入的地方,它可以轉化成許多不同類型的特殊細胞,所以有能力變成軟骨細胞,更新曾經不可更新的軟骨。並且幹細胞可分泌多種生物活性分子,具有調節免疫和抗炎作用。這些特點可減輕和緩解骨關節炎的臨床症狀,從根本上改善了關節炎患者的軟骨缺陷,提升療效的同時也降低了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痛苦和副作用。

2019年4月,《幹細胞轉化醫學》刊發了一篇題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和症狀得到整體改善,並減少滑膜炎症》文章。12名年齡在45歲至65歲的中度至重度膝骨關節炎患者接受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患者被分為3組,每組接受不同劑量的間充質幹細胞注射。在12個月結束時,所有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生活質量都有了顯著改善。而且在所有的測試劑量下,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注射都是安全的,劑量越高,結果越有效。

2017年12月,70歲的有著近10年的骨關節炎病史,平時關節腫痛、僵硬的劉大爺,在接受徐醫附院風溼免疫科醫生的膝關節髕上囊注射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後,劉大爺自覺疼痛感明顯消失,腿部活動功能明顯好轉,且睡眠質量及精神狀態均有顯著改善。目前,徐醫附院風溼免疫科已經做了12例患者。《彭城晚報》以《間充質幹細胞移植技術開創生命奇蹟》為題報導了本案例。

▲來源:彭城晚報

2

腦卒中

最近的研究表明,幹細胞治療腦卒中(中風)患者也很有希望。

史丹福大學的一項令人震驚的研究幾乎完全逆轉了中風對Sonia Coontz的毀滅性影響,Sonia Coontz在31歲時就遭受了腦部損傷。在經歷坐輪椅和語言障礙的兩年後,她決定參加一項臨床試驗,該試驗利用來自供體的成體幹細胞直接注射到中風部位附近的大腦區域

幹細胞治療後的幾個小時內,她能夠移動手臂和腿——而在此之前,她幾乎完全無法動彈。她和她的醫生也注意到她的語言表達有了快速的改善——同樣,僅僅幾個小時。該項研究的其他患者也發生了驚人的改善,唯一的副作用是「短暫頭痛」。研究人員表示,這只是一次試驗,只是一個很小的試驗,但他們感到震驚。

2019年9月17日,發表在《STEM CELLS》上的一項I期擴展試驗結果首次證明了早期使用自體骨髓單個核細胞(MNCs)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3

糖尿病

2019年,美國《時代》周刊將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納入改變未來醫療的12大創新發明列表中。糖尿病的傳統治療方法是使用降糖藥來輔助胰島素降糖的功能,或者是直接注射胰島素,這些都不能從根本上完全修復胰島細胞,也很難徹底治癒糖尿病。

幹細胞在胰腺組織微環境的誘導下分化增殖為胰島細胞,替代受損的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可大幅減少服用降糖藥,在根本上治癒糖尿病。

2017年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代謝內分泌科,來自美國紐約的1型糖尿病患兒Ivan接受了幹細胞治療。Ivan2歲時被發現患有1型糖尿病,導致體弱乏力不能運動。經過兩個療程的治療後,Ivan血糖控制平穩,胰島素用量較之前減少,胰島功能也得到一定程度恢復,活動耐力明顯增加。Ivan從治療前僅可運動5至10分鐘到治療後可以堅持行走1天,其免疫力也明顯增強。

經過全球招募,首批已治療來自中國、美國、西班牙、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家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40例。患者接受治療後,胰島素用量有所降低,C肽下降速度較對照有所延緩,有的甚至在隨訪的15個月期間,完全脫離胰島素治療。

4

心衰

根據最新發表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報告,我國冠心病患者有1100萬,心力衰竭患者450萬,且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逐年上升。

2015年7月,在美國《幹細胞轉化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表明,為受損心肌提供幹細胞的新方法已經在治療嚴重心臟衰竭領域取得了初步成效!在這項初步研究中,他們發現將幹細胞用於治療心臟衰竭病人是安全可行的,且在治療一年後,患者的心臟泵血功能都獲得了良好改善。

該研究招募了60名嚴重心臟衰竭的病人,並隨機分配其中48名接受幹細胞治療;另外12名維持傳統的標準治療——給予降低血壓、減輕心臟負荷、強心利尿等。一年後,48名接受幹細胞治療的患者心臟的「射血分數」相對另外12名患者都有明顯改善!同時試驗也證實了幹細胞療法在治療心臟衰竭領域是安全可行的,並沒有對患者產生不利影響。

5

脫髮

禿頂遠非生死攸關,但許多人非常關心自己的頭髮。幸運的是,幹細胞為全天然的頭髮再生鋪平了道路——通過從頭皮上移除毛囊,分離出幹細胞,並將這些毛囊連同幹細胞一起注入頭皮。這種療法的精髓在於,通過提供頭髮再生所需的營養物質和最初產生頭髮所需的毛囊,促使原先沒有頭髮或禿頂的頭皮部分生長。

溫哥華一家致力於治療脫髮的公司正在開發利用真皮鞘杯(DSC)細胞治療雄激素性脫髮(男性型脫髮)的自體細胞療法。該公司正在開發的候選產品叫做RCH-01。它準備開始II期試驗,將招募160名男性受試者。在試驗中,真皮鞘杯細胞將從取自患者頭部後部的活檢組織中分離出來。之後,細胞將在實驗室中擴增,並注射到患者頭皮的禿頂區域。

6

白血病

白血病是影響淋巴系統和骨髓的另一種癌症。白血病細胞癌變,影響免疫系統,引起一系列的症狀,最終導致未經治療的死亡。這是最常見的兒童癌症,但也影響不同年齡的成年人。

然而,幹細胞療法帶來了巨大的希望。治療方法包括首先用高劑量化療殺死白血病細胞,有時還需要放療。在大部分癌細胞被擊敗後,患者接受幹細胞輸注來幫助身體重新恢復,這樣就可以再次製造正常的血細胞

這種治療,通常只適用於復發的患者,即他們的癌症從標準治療中得到緩解,幾個月或幾年後又復發了。然而,好消息是:在第一次緩解期進行幹細胞治療,5年存活率為30-50%。如果患者在幹細胞移植後2年內沒有復發,他們很有可能存活多年。

7

脊椎損傷

脊髓損傷或切斷是人體最嚴重的創傷之一。取決於受傷發生的部位,患者可能再也不能走路,甚至不能移動手臂。長期以來,這種創傷是完全無法彌補的。雖然近年來的一些神經外科手術讓患者恢復了部分功能,但結果仍然常常令人失望。

幹細胞為這部分患者的未來帶來了巨大的希望。在這其中,幹細胞提供了替代受損神經的能力,而不是試圖修復受損神經。通過將幹細胞注射到損傷部位,脊柱可以自我修復,獲取正常運作所需的所有成分。

2018年2月,一名34歲的高位截癱患者在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手術後,恢復了頸、胸腹部知覺。這名患者因車禍致頸3-頸4椎體骨折脫位並脊髓不完全損傷,傳統康復治療手段對其無明顯效果,最終幹細胞移植手術給他帶來了奇蹟。

8

系統性紅斑狼瘡

紅斑狼瘡是一種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多見於15~40歲女性。而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紅斑狼瘡中最常見,也是最嚴重的一種亞型,男女患病比例為1:7~9。亞洲的患病率和發病率比歐洲人群高出2至3倍臨床上除皮膚表現外,還有器官受累,臨床上出現腎損傷表現者佔45%-85%。

有研究表明,系統性紅斑狼瘡主要發病機制與T、B淋巴細胞異常活化有關。同時,近年來的研究中表明,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對於T細胞、B細胞、NK細胞及DC細胞均有免疫調節的作用,通過細胞間的相互作用及產生細胞因子抑制各種淋巴細胞的增殖及其免疫反應,從而發揮免疫重建的功能。

▲MSC對多種活性淋巴細胞有免疫調節作用

從中文期刊資料庫和中華期刊資料庫中查找幹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資料,發現共計171例接受幹細胞移植治療。總體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1年內有效率93.3%,復發率2.2%,有4.4%移植相關死亡,1年後復發率7.3%。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和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移植治療患者的近期臨床效果好,隨訪1年無復發,無移植相關死亡。

9

性功能障礙

男性的性功能會隨著年齡增大而逐漸衰退,通過幹細胞調理,可以靶向修復生殖系統的衰老、退化,恢復或增強性功能;年輕體壯性功能障礙的人,通過幹細胞調理可恢復良好的性能力。

2017年,在英國倫敦舉行的一項醫學會議上,有科學家報導,幹細胞治療可恢復經歷了前列腺手術的男性在正常的性交過程中的勃起功能。該報導基於一項I期臨床試驗:15名接受過前列腺手術治療後勃起功能障礙的男性,在接受一次幹細胞治療的6個月後,有8名男性能進行正常的性交。

10

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被認為是導致不孕的「不治之症」,是指女性40歲之前由於多種病因出現卵巢功能衰竭。根據衛生部門的統計,這種婦科疾病的發病率逐年攀升。當前尚無法從根本上修復受損卵巢功能,無法恢復生育功能,但幹細胞技術的發展,成功地讓一些卵巢早衰女性實現了生育夢。

科學研究發現,幹細胞可能通過分化卵母細胞或通過旁分泌抑制卵泡凋亡來修復受損卵巢。2017年,我國研究人員在美國《分子治療》雜誌上報告稱,動物試驗顯示,幹細胞療法有望安全地治療卵巢早衰。最近人類臨床試驗的成功案例再次證實,幹細胞治療卵巢早衰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

2018年1月,南京鼓樓醫院迎來了我國幹細胞治療卵巢早衰臨床研究的首個健康寶寶,這也是全球首例幹細胞複合膠原支架治療卵巢早衰臨床研究誕生的健康寶寶。

而且,幹細胞調理可刺激體內荷爾蒙分泌雌性激素,提高體內的雌性激素水平,讓女性更年期出現的失眠、多夢、脾氣暴躁等症狀得到改善,並推遲更年期的到來。

綜上所述

幹細胞技術一直以來被視為「再生醫學技術」,被譽為繼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之後的第三次醫學革命,是近年來國際醫學前沿重點發展領域,為一些嚴重及難治性疾病的治療帶來了希望。譬如,武漢已經完成超過200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幹細胞治療。

目前,全球註冊在案的幹細胞臨床研究為5000多家,涉及的疾病有140多種。截至2020年3月19日,國內已批准成立幹細胞臨床研究備案機構123家,通過審批備案的幹細胞臨床研究已達74項。

2018年6月至今,國內相繼有12款幹細胞新藥的IND申請獲國家藥品審評中心(CDE)正式受理,7款幹細胞新藥IND獲得臨床默示許可,適應症分別是:類風溼性關節炎、膝骨關節炎、激素耐藥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隨著幹細胞研究的不斷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幹細胞會應用到更多的難治性疾病中,給更多的患者帶來希望。

相關焦點

  • 1項幹細胞療法緩解類風溼關節炎的臨床案例
    病程無法得到持續緩解,殘疾及功能受限發生率升高,全國多中心類風溼關節炎患者調查顯示,病程1~5年、5~10年、10~15年及≥15年的致殘率分別為18.6%、43.5%、48.1%、61.3%,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急需新的臨床方案來緩解疾病進展。過去的20年間,廣泛的研究已證明幹細胞療法的潛力。隨著間充質幹細胞(MSCs)在風溼科領域的發展,MSCs療法緩解類風溼關節炎成為研究方向之一。
  • 【科學普及】長風破浪,一份關於「幹細胞療法發展歷程」的完美總結
    第二代幹細胞是指,多能幹細胞分化產物的應用(以胚胎幹細胞和誘導多能幹細胞)為代表細胞療法。還有下一代幹細胞療法:通過基因工程改造的幹細胞療法(藥物遞送,基因治療等),這期我們暫且不做介紹。造血幹細胞(Ha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SCs)是我們了解最多的成體幹細胞,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幹細胞,可複製,亦可分化。臨床上主要用於放療/化療之後補充造血幹細胞,進而重塑整個造血系統和免疫系統。造血幹細胞是臨床應用最常用的幹細胞類型。全世界範圍內,大約每年有5萬例骨髓移植患者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除了骨髓來源,臍帶血也是造血幹細胞的重要來源。
  • 2020年醫學抗衰新技術學習班在昆圓滿舉辦:巔峰論道,共享抗衰技術...
    幹細胞及外泌體應該怎麼用三個部分進行了分享。  《凝光E.R.T外泌體的開發與應用》  學術分享:程芳教授  來自杭州藝星皮膚科的孫林潮院長帶來了《凝光E.R.T在祛斑抗衰整合治療中的應用》課題分享,他介紹了黃褐斑難治的原因、消炎修復的重要性,結合臨床案例,總結了凝光產品在祛斑抗衰中的優勢。
  • 母義明丨幹細胞療法治療糖尿病:現狀和未來
    截止2020年1月19日,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臨床試驗網站(clinicaltrials.gov)上登記的全球目前正在開展的糖尿病相關幹細胞治療臨床試驗共計208項,其中我國註冊項目42項,主要涉及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血管病變、神經病變、糖尿病足等併發症的治療。
  • 幹細胞療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
    常見的疾病有系統性紅斑狼瘡(SLE)、類風溼性關節炎(RA)、乾燥症候群(SS)、多發性肌炎與皮肌炎(DM)等。患者一經確診應當及時幹預,避免疾病進一步發展造成肝腎等器官的損害。然而,針對效果不佳者,需考慮其他具有潛在效果的手段,如生物製劑、新型植物藥製劑或幹細胞療法,改善其生活質量。
  • 幹細胞療法是黑科技還是真科學?
    人體中的幹細胞分為兩種:一是胚胎幹細胞,受精卵發育4到5天後的胚泡中大概有150個左右的細胞。 平時這些幹細胞安靜地呆著,什麼也不幹,處於靜止狀態。一旦他們的管轄領地受了傷或者生了病,這些幹細胞就開始工作,分化成特定細胞,完成身體的自我修復。 那問題來了,既然有幹細胞可以不斷再生幫助自我修復,為什麼我們還需要上醫院看病呢?
  • NMN原來可以激活幹細胞?,來自年輕的89歲《星際迷航》船長的啟示
    威廉·夏特納在社交媒體上宣布接受身體機能恢復性幹細胞治療。「近期我接受了幹細胞治療,」他發推文說「 我的朋友Mathi Senapathi醫生給我靜脈注射細胞。我可以倒轉「時鐘」嗎?我會繼續跟你分享。」
  • 三大作用機制,幹細胞療法對自身免疫性肝炎前景廣闊!
    臨床上常見的肝臟疾病包括B肝、A肝、C肝、肝硬化、脂肪化、肝癌、酒精肝等。在眾多的肝臟疾病患者中,以肝炎患者居多。而肝炎可以說是肝臟病變的第一步,肝臟的最初感染反應出來就是肝炎,若不加以控制,肝炎會進一步轉化為肝硬化和肝癌。
  • 幹細胞治療難治性退行性疾病研究取得新突破
    具體而言,就是12名患者的評估指標——美國脊髓損傷協會的「損傷程度」至少提高了一個等級。更令人興奮的是,有1名完全癱瘓的病人經過治療後恢復了腳的移動能力。所謂的有條件批准進入市場,就是這個團隊可以出售這種療法,並且有7年的時間來證明它的有效性。也就是說在未來7年裡,這個團隊需要收集參與者的數據,並證明這種療法的有效性。
  • 惠普生物昕芙麗舉辦展望2020現狀與未來——美塑療法新方向研討會!
    來源標題:惠普生物昕芙麗舉辦展望2020現狀與未來——美塑療法新方向研討會! 時至今日,美塑療法已成為抗衰醫美核心領域之一。
  • 幹細胞移植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2個臨床案例
    強直性脊柱炎對AS患者而言,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提升生活質量、改善預後的關鍵,而實際上傳統的抗風溼藥物治療效果並不理想,幹細胞具有獨特的組織修復和免疫調節作用,為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理論依據。
  • 納米結構助力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
    納米矩陣由塗有納米結構層的二氧化矽板組成。納米矩陣的厚度只有550 ~ 730納米,但其表面有數萬億個納米之字形結構,可以在不使用化學生長因子的情況下啟動神經幹細胞向mini-SNLSs的生長。 當神經幹細胞在體外與他們定製的納米之字形基質進行物理接觸時,'物理按摩'可以誘導細胞迅速分化為所需的多巴胺能神經元。
  • 幹細胞再生醫學和免疫細胞療法給人類打開未來之門
    與此同時,我們的抗衰老有兩個目標:一是保持機體健康,活到預期壽命;二是推遲衰老過程,延長預期壽命。 換句話說,第一個目標是益壽,第二個目標是延年。 3 NK細胞與腫瘤發生率 NK細胞主要分布於外周血,佔外周血淋巴細胞總數的5-10%,不需抗原刺激也可以直接識別殺傷靶細胞。
  • 心臟病幹細胞療法的機遇與五大挑戰
    總而言之,這種幹細胞療法不僅可以彌補胚胎幹細胞倫理方面的缺憾,而且免疫排斥風險也大大降低。人心臟再生能力有限,幹細胞有何「奇招」?成年人心臟的再生能力有限,心肌梗死後往往會造成心肌細胞的丟失或是被纖維化組織替代,最終導致致命的心衰。
  • 「零凍」幹細胞抗衰黑科技C位出道
    伴隨著抗衰隊伍的不斷壯大,抗衰老的產品亦如雨後春筍出現,但面對來勢洶洶的初老危「肌」,年齡稍不留神就會被皮膚出賣。你的抗衰還停步於保溼護膚嗎?別out 了!零凍最頂級的幹細胞抗衰黑科技已C位出道,為你滿分抗初老!
  • 誰持彩練當空舞 :幹細胞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
    然而,真正有效的案例數目並不多,其背後的科學依據並不清楚,我們需要更加謹慎的審視。     國內外也充斥著各種幹細胞治療亂象,面對幹細胞治療的很多不確定性,我們應當理性看待。了解幹細胞治療背後的科學依據和臨床現狀,有助於行業內外對此進行重新審視。     今天借著兩篇國際知名期刊的經典綜述文獻[1,2],不吹不黑,我們科普一下幹細胞到底能在哪些用途上發光發熱。
  • 糖尿病又上熱搜!攻克糖尿病急需幹細胞來突破
    因此,促使人們尋找可轉化成胰島素陽性細胞的幹細胞來源。當這些問題被克服時,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受益於基於自體幹細胞治療的治療策略 [4]。資本湧入 支持糖尿病幹細胞療法從原理上看,幹細胞有望實現功能性治癒糖尿病。
  • 關注罕見病:幹細胞能給漸凍症患者帶來哪些改變?
    比如,漸凍症作為一種罕見病並不「罕見」,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就有22萬患者,擴大到全球遠遠不止這個數字。 目前漸凍症缺乏特效藥,很多患者都急盼有效藥物來控制該疾病的發展。
  • 頂級棒球投手一生要接受兩次手術,這新療法可以減少其中一次
    不過Colon的案例並沒有把幹細胞療法推向主流,而是被迫選擇繼續「隱姓埋名」。彼時,這一療法並不為大眾理解,那時候的情況——手術不是在美國做的,是被一個調查記者曝光的,而且2012年Colon因為睪丸素不達標被禁賽50場——都會讓輿論對幹細胞療法產生偏見。很多人認為Colon是在多米尼加服用了興奮劑。
  • Youthline瑞士皮膚全層逆齡抗衰醫師論壇在濟南海峽整形圓滿落幕
    此次峰會將與大家互相學習和交流,推出更多優質醫美整形和綜合抗衰服務產品。  高峰論道 學術獻禮  專家們與現場參會精英一起,展開了一場空前熱烈的奕唯新技術在抗衰領域的學術交流,共同探討全層皮膚精準年輕化治療的全新技藝與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