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正氣的南方人,用最野的抗凍裝備,熬最刺激的冬天

2021-01-20 南都周刊

請所有北方的朋友不要相信「南方的冬天很暖和」等南方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不要相信「昆明四季如春」"等昆明人聽了都會凍哭的宣傳口號,更不要相信偌大的廣東一定不會下雪。

文 | 羅歡 編輯 | 林意欣

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南方人/他們活潑又聰明/他們調皮又伶俐/他們自由自在生活在那寒冷的冬天裡/他們抗凍勇敢想體驗暖氣/Ou...愛雪的南方人/Ou...怕冷的南方人/他們齊心合力開動腦筋為冷空氣著急/他們不願出門只想躺家裡~

每當步入冬季,網際網路上關於南北差異的話題往往會迎來180°大轉變。豆花的鹹甜被按下不提,蟑螂的大小已經沒人在乎,鋪天蓋地的冷冷冷,在這個冬天站穩了C位。

伴隨著一個個南方城市下雪的消息登上熱搜,這種來自心靈的吶喊會在每年一月達到頂點。

此時,如果你是北方人,那麼,恭喜你可以收看在雪地裡歡天喜地的南方人。如果你自己就是南方人,小南已經可以預見你在融雪日子裡,把自己縮成一團並緊急搜尋抗凍裝備的模樣。

·自助式抗凍:沒有裝備也要創造裝備

南方的冬天有多冷?

來自河北省的章月,在湖南長沙上大學的四年,她曾被蟑螂嚇到語言系統崩潰,也用親身經歷得到了上述問題的標準解析。

18歲之前的章月,受三亞旅遊宣傳片的影響和暖氣的寵愛,對長江以南地區的冬季自帶「陽光和煦、清風不擾」的十級美顏濾鏡。直到寒潮降臨,學校廣場的風差點把她吹回河北,她才明白自己身處的這個南方還不夠南。

要知道,同樣是中國,同樣是「南」,寒冬時分,河南和湖南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能不能享受暖氣,而湖南和海南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冬天沒有暖氣,後者壓根就沒有幾個真正的冬天。

有了這個認知之後,章月在室友的教導中掌握了一個又一個取暖方法,她逐漸理解「抖腿」大招盛行的原因。因為四肢的存在就是人類在冬天最大的軟肋,一旦寒冷裹挾雙腿,你不抖一抖都感受不到他們的存在,更不用提那兩隻向來冷若冰塊的腳腳。

正所謂「沒有比雙腿更好用的交通工具,沒有比肉肉更好用的取暖神器」。在南方人的抗凍寶典中,冬天的肉不是肉,那都是行走的小太陽。只要接受了這種設定,小肚腩上堆積的脂肪都瞬間變得可愛起來。

但被衣服裹成球的小肚腩終究發揮不出自己的抗凍價值,這才讓屁股有機可乘。

據非官方(誤)統計,動作「伸出兩個手指拿起筆,飛速寫完幾行字之後把手壓回屁股底下,隔幾秒鐘再掏出一根手指頭翻翻書,接著又把手壓回屁股底下」可直接納入南方學子的學生時代冬季回憶錄。

寒風掠過,在南方院校課堂上,能把雙手都拿出來做筆記的學生可當一句「勇士」,多數怕冷星人只恨自己的手為什麼不和屁股長在一起。

回憶錄裡的另一段珍貴影像,是把屁股換成大腿之間,此動作若配合二郎腿,取暖效果更佳。嬌俏的坐姿給人以春天般溫暖的體驗,不過此時他們還意識不到日後的脊椎神經問題。

同理,在低溫的逼迫下,羽絨服上的帽子也可以是移動的熱量來源。寒冬臘月裡,證明友情的方法不是朋友圈的合照,而是「你可以把手伸進我的帽子裡」。

本著「開源節流」的中心思想,南方人出門在外,洗手都會變得含蓄。

或許是身體裡本能的求生意識在作祟,這雙手在寒冬時節還會自動化身為熱量探索器。被逼急了的時候,你會覺得手機發熱也不是什麼壞事情。「早起嗦粉的每個清晨,我都恨不得能把手伸進湯裡。」章月說。

雖然毀掉一碗粉的念頭總會被章月掐斷,但每到吃飯的時候,她可以抱著飯碗半天不撒手。

這樣的日子持續到她放寒假回到北方,據章月回憶,當她聽見家裡暖氣片裡流出希望的聲音,差點哭了出來。

·外掛式取暖:溫暖本無緣,全靠我花錢

隨著時代的發展,地暖逐漸成為南方的一些新建樓盤裡的標配。只是南方的自採暖設備並不屬於市政集中供暖,花費較大且尚未普及。

南方學子的確享受不到「暖氣」這一來自北方的神秘力量,再加上宿舍用電限制,只能祈禱寢室空調的屬性足夠強大。

半夜被凍醒時,暖寶寶總會做你身邊的最強輔助,樂於分享的網友們甚至研究出了暖寶寶貼在哪裡能發揮出最大效果。

當然,對於這種說法,還有些網友有自己的理解。考試人堅信袖口是絕佳位置,背心黨也絕不認輸。

只是,咱別把自己貼成兵馬俑成精就好。

這個話題不斷被加熱,殊不知我們的爸媽早已花錢買好了各式裝備,加入了這場冬日取暖之戰。

2020年年末,某電商批發網推出了南方取暖設備專區,成為狂歡節上的一個亮點。據21世紀經濟報導從該內貿批發平臺上獲取的數據顯示,自11月中下旬以來,該平臺上的暖氣片在南方城市的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300%,取暖小家電品類整體營業額增長200%。

而在所有取暖小家電中,暖腳器作為良心好物走近千家萬戶。在南方的冬日,空調往往是家庭閒置品,唯有暖腳器能讓人從腳暖到頭。

更絕的是,這種東西雖然在不同地方擁有不同姓名,在細節設計上也有所不同(有的長像烤腸機,有的像木質浴缸),但都具有讓爸媽秒入睡、讓孩子不願起的奇效。

鞋子一脫,雙腳一放,小被子一蓋,得到的溫暖是任何空調都難以達到的高度。

真正會做生意的人,已經開始送烤火被了

除了冷,南方的冬天還把「溼」字寫進了每一絲空氣中,以至於趙雷會在歌中唱到:「成都,帶不走的只有雨~」(bushi)

眼看著南方人在溼冷的季節裡找不到能穿的襪子,一個個「小太陽」發出了黃色的光。於南方人而言,在冬天,天上的太陽充其量就是冰箱裡的燈,會""長貓咪""的「小太陽」才是再生父母。

「小太陽」的規格大小和樣式決定了它可以在不同空間發光發熱,但他們最強的搭檔一定是烤火桌罩,還得必須是加厚的那種。如果一個不夠保暖,那就再來一個。

帶花邊的桌罩,媽媽們的最愛

外出歸來,往「小太陽」旁邊一坐,哦豁,既然湊齊了四個人,是不是可以搓幾手麻將?

另外,1688數據還顯示,進入11月以來,發熱墊成了消費者新寵。除了讓桌面不再寒冷,有些墊子還可智能定時、發出久坐提醒。

說實話,「發熱墊+小太陽+桌罩+桌子」的組合,是不是不想放過任何一個因為天冷而抗拒遠程上班的打工人?

熱水袋則是外出裝備的必要內容。可可愛愛的加絨面料裝上一袋幸福的源泉,就算是十隻包包在我面前我也會堅定地選擇它!(看我堅定的眼神→)

·自救式抗凍:只要我足夠謹慎,冷劇追不上我

但凡南方人和北方人聊起南北差異,必爭之問"冬天到底要不要每天洗澡"是永恆的辯題,無論參與討論的北方人持方如何,南方人十之八九會站在正方立場。

可現實是,在溫度極低的浴室裡,"秒慫"才是南方人唯一的答案。

在這片沒有暖氣的土地上,浴霸是室內僅有的一點兒溫存,無數南方人洗澡的勇氣都是那明晃晃的燈給的。但在浴霸還未普及的時空裡,南方孩子小時候一定逃不過被爸媽逼著去洗澡的經歷。

對於「要不要現在就去洗澡?」的質問,孩子們的心理建設過程少則半小時,多則一晚上。因此,從小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南方人,往往會練就了一身快速在浴室裡脫衣服的技能。

重慶人林海堅持每天洗澡,但對於洗澡,他有自己的理解。"我覺得冬天一定要洗澡,但我洗澡不是因為出汗,只是為了把自己解凍。"嗯,脫衣服時被凍得一身雞皮疙瘩,熱水一灑,自己可不就像是一塊等待被解凍的肉嗎?

我國著名哲學家王境澤先生的真香定律在南方人洗澡時被發揮得淋漓盡致,洗澡前的百般抗拒到最後都會成為打死都不想出來。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給身體提供熱量的方式,這是南方人冬日最大的倔強。

好不容易等洗完了澡,可這場酷刑還沒有結束。在觸碰到被子的那一刻,你會秒懂杜甫當年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寫下了「布衾多年冷似鐵」。

這時候,一個精緻的南方人是不會含淚把自己塞進被子裡的。要知道,被子最保暖的使用方式是把三面捲起來,僅留上面一個口方便進入。順利鑽進被窩後,抖得像是第一次去侍寢的安陵容。再把被子四周掖緊,時時刻刻堤防涼氣的入侵。(註:在南方,厚衣服有兩種作用,白天是用來穿的,在晚上是用來蓋的。所以上述提到的被子並不局限與被子本身,也可能包括一兩件羽絨服。)

一通神操作之後,終於可以躺床上玩手機了。眾所周知,躺床上玩手機最大的危害就是影響視力。但這都是後話,因為這時候你應該注意的是:別讓雙手被凍僵+別讓手機掉下來砸到臉。

有些人認清南方冬天的晚上不利於玩手機之後,選擇了放棄。而我們熬夜星人就算頭再禿,也要想盡一切辦法網上衝浪。

不就是冷嗎?讓我把頭也縮進被窩裡!

不就是手機屏幕會起霧嗎?擦!我擦!我再擦!

不就是在被窩裡缺氧嗎?多把腦袋伸出來就好了。

只見熬夜星人如此循環往復,到最終適應缺氧的環境。

在這過程中:

被子裡的世界:春暖花開,這是我的世界。

被子外面的感覺:神秘北極圈,阿拉斯加的山巔。

睡醒之後的南方人一直都明白:冬季的南方,一日之冷在於晨。

真正會疼自己的南方人,是會在起床前把衣服放被窩裡暖幾分鐘,再在被窩裡蠕動(穿衣服)的那些人。

秋衣秋褲,是自覺換上的;襪子,是加厚加長款的;衣服,是裡三層外三層的;褲子,是加絨且不露腳踝的。如果要穿家居服,記得選加絨的且加個袖套。

一鼓作氣下床穿上包跟的毛拖鞋,拉開窗簾看看今天有沒有出門曬太陽的資格,在冰箱裡生活的一天又開始了!

最後,小南友情提示:

請所有北方的朋友不要相信「南方的冬天很暖和」等南方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不要相信「昆明四季如春」等昆明人聽了都會凍哭的宣傳口號,更不要相信偌大的廣東一定不會下雪。

昆明人不會告訴你,他們的晝夜溫差大到人們可以用上電熱毯,畢竟這簡直有損昆明人的尊嚴。

而最近的廣州,冷到一小夥貼了7個暖寶寶上班,結果不小心弄破導致背後冒煙,差點燙傷。

別問廣州能有多冷,問就是1月11日官方數據顯示廣州塔頂出現了0.3度,而廣州自來水官方也通報說,環市東路冷到爆管。昨天上午,廣州市多地市民還反映,自己所處的位置「下冰粒」了!後據公眾號「咩事」記者獲悉,網友拍攝到的場景為「霰」,又稱雪丸或軟雹,是由白色不透明的近似球形的、有雪狀結構的冰櫃粒子組成的固態降水。

不說了,大家自己感受一下小南從內心到身體的顫抖吧。

@雨露均沾的冷空氣,你是不是欺負我們南方人沒有暖氣?!

來源|南都周刊

相關焦點

  • 全國抗凍排行榜發布 看看哪裡的人最抗凍?
    昨天(13日),北方大部地區經歷了入冬以來最寒冷的一天,今天,南北方將一起「凍透」,19個省會級城市的最高氣溫或刷新下半年來新低。北方的「天寒地凍」和南方的「溼冷魔法攻擊」正在考驗我們的抗凍能力……中國天氣網獨家推出全國抗凍地圖和省會級城市抗凍排行榜,看看哪裡的人最抗凍。裝備VS屬性 南北方人到底誰更抗凍?
  • 江浙滬等地入選最抗凍區域,專家稱榜單有一定參考價值,但非科學指數
    從具體城市來看,隆冬時節,貴陽、杭州、上海、長沙、成都、南昌的體感氣溫都較低,大概在0℃-10℃,加上相對溼度大,可能頻繁遭受溼冷魔法攻擊,抗凍指數為四顆星,重慶的抗凍指數也是三顆星。總體來看,以南京、杭州、上海為代表的海派地區抗凍指數最高。網友熱議北方人過冬靠暖氣,南方人靠一身正氣對於這樣的結果,很多網友舉雙手贊成。
  • 北方人比南方人更抗凍?胖人不怕冷?網友吵翻了……
    那南方人呢?一身正氣!每年一到冬季「到底是南方冷,還是北方冷?」的話題就會引起眾多網友的熱議很多北方人認為南方不冷很多南方人認為北方人更抗凍真的是這樣嗎?北方的冬天乾燥,空氣中含有較少的水汽,被稱作「乾冷」;而南方較溼潤,空氣中有大量的水汽,被稱作「溼冷」。北方的乾冷可以通過穿厚厚的棉褲、棉襖等來抵禦,而南方的溼冷卻無法簡單地用厚衣物隔離。這是因為在冬天,溼度每增加10%,體感的溫度就會下降1攝氏度。
  • 全國抗凍排行榜,長沙人真的不怕冷嗎?居然可以排到第7名!
    此次的降溫可以說考驗著大江南北的抗凍能力。而南方和北方的寒冷模式卻是天差地別,南方屬於「魔法攻擊」北方屬於「物理攻擊」。近期,中國天氣網獨家推出全國抗凍地圖和省會級城市抗凍排行榜,看看哪裡的人最抗凍。你認為長沙排第7合理嗎?
  • 最不抗凍的東北人,冬天是吃啥熬過去的?
    不過,俺們東北人,可以非常硬氣、豪橫地向全國人民喊話:咋滴!俺們東北人就是這麼不抗凍!不抗凍的東北人,有一萬種為自己保暖的方法:吃酸菜白肉鍋,就是一種。自己在家吃,哪個東北人這麼燉啊?矯情!我們都是這樣!!!如果你想體驗「特東北」的酸菜白肉做法,請用大鐵鍋燉!對了!蒜,蒜忘了!
  • aespa成員私服造型,吉賽爾穿的最實在,東北人寧寧也太抗凍了吧
    韓國人很少穿顏色鮮豔的服飾,尤其是到了冬天,大街上基本上都是黑色的羽絨服。winter和柳智敏也是黑色的羽絨服,這樣的穿搭就非常具有「韓國特色」。要說穿得最實在的,那一定是日本妹妹GISELLE(內永亞繪裡)。看到吉賽爾穿的這麼暖和,粉絲就放心了。吉賽爾不光穿了黑色的打底褲,還有保暖的雪地靴,圍巾、披風一樣都不少。
  • 東北人在南方過冬,最怕聽到這句話:假東北人吧,你們也這麼怕冷
    正因為是低緯度地區,而且還比較靠近赤道線,所以這裡即便是冬天氣溫也會比較高,因此也被稱為了「沒有冬天的海島」!所以,相對於零下一二十度的東北人來說,在海南生活那就是一種享受。所以,很多東北的同胞在海南買房也是為了度假用,一到冬天就全家來到海南過冬和過年!東北的冷是可想而知的,有的人這麼講笑話——「剛撒完尿,轉身一看都結冰了」!
  • 正者無敵憑卻一身正氣
    我想,這個世界上那些勇敢的人,或者具有無懼於天地的人,肯定是擁有一身正氣吧;正氣,是人世間一切邪惡的天敵;我始終相信,邪不勝正,邪惡終究會被正義消滅;一個人若是正直的人,那就是擁有了一身正氣,不怕任何違法犯罪;那是勇敢頑強,屹立於人世間的大山一般的感覺;茶餘飯後觀看《人民的名義》,幾個片段,總是讓人感動之餘還有欽佩
  • 身體最不抗凍部位:耳朵高票當選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冰凍天在南京街頭採訪,你身體的哪個部位最不抗凍? 見習記者 呂彥霖街頭小調查耳朵、腿、腳是最感到冷的部位如此「凍人」的天氣突襲南方,令許多人倍感不適。一方面是對於溫度驟降的不適應,另一方面則是對低溫感到不舒適。7日一大早,剛出門的記者就明顯感受到冰凍和6日不是一個量級,雖然裹著厚厚的羽絨服,風卻直往衣服裡鑽。
  • 冬天熬餛飩湯,骨頭是涼水還是開水下鍋?店主:加2物這樣熬才好喝
    餛飩本是南方的特色小吃,南方人會煲湯眾所周知,餛飩湯可以用豬骨、雞、魚熬製而成,特別是廣式雲吞的湯,用大地魚熬製而成,鮮香撲鼻,為一碗雲吞增香不少。用大地魚熬製的雲吞湯,是多少廣東、香港人追尋的家鄉美味。
  • 人體8大器官最不抗凍 這份「保暖法則」請收好
    你是否感覺今年冬天比往年寒冷許多?網友紛紛表示:穿上秋褲也無濟於事!確實,今冬的幾輪寒潮來勢洶洶,全國凍哭。這還沒完,接下來冷空氣還會繼續。為了對抗寒潮,羽絨服、圍巾、帽子等禦寒神器幾乎人手必備。但是,除了鼻子、耳朵、雙手這些露在外面的部位,人體8大器官最不抗凍,這些看不見的器官同樣需要保暖。No.1血管:遇冷收縮易變脆,寒冷刺激造成心臟收縮力增強,周圍血管收縮,導致收縮壓及舒張壓上升,易導致腦出血、腦梗塞等。
  • 全球最「抗凍」的人,佔據26項世界紀錄,被稱為「冰魔俠」!
    我國的網友非常喜歡討論,南方人跟北方人誰更抗凍,然而在這位荷蘭大叔面前,我們都是溫室裡的乖寶寶。這位荷蘭大叔名字叫做霍夫,穿條褲衩就能登珠峰。他17歲的時候初次在冬天走進冰湖,從此便獲得了樂趣,不斷升級自己的抗凍神功。
  • 「凍壞啦」 身體最不抗凍部位是啥:耳朵高票當選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冰凍天在南京街頭採訪,你身體的哪個部位最不抗凍?  街頭小調查  耳朵、腿、腳是最感到冷的部位  如此「凍人」的天氣突襲南方,令許多人倍感不適。一方面是對於溫度驟降的不適應,另一方面則是對低溫感到不舒適。7日一大早,剛出門的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就明顯感受到冰凍和6日不是一個量級,雖然裹著厚厚的羽絨服,風卻直往衣服裡鑽。
  • 她是中國最抗凍95後快遞員
    由於緯度高,冬天的漠河的白天只有五六個小時,為了工作,呂慧「黑天出門黑天回家」,日日如此。漠河是中國最冷的地方。在漠河,南方人驚嘆的「潑水成冰」,每刻都能發生;冰箱的製冷效果不如氣溫,當地人習慣把棒冰和蔬菜直接放在院子中儲存;在室外吃泡麵時間不宜過長,因為一轉眼面和湯就會凍住。
  • 一身正氣,永遠無法虛偽的三大星座,頂天立地,總被人深深敬重
    但實際上,這放到有些人身上卻根本不會發生。他們一身正氣,永遠都無法做到虛偽,他們頂天立地,即便不世俗,也總被人深深的敬重。而之後,就讓我們一起看下都有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吧。白羊座:絕對的實力去戰勝白羊座的一身正氣,總是跟他們的人,他們的性格一樣,似乎只需要一眼,就能夠讓人發現。
  • 老人為何熬不過冬天?家有老人要注意3點
    【村長曉佳一】用文字記錄農村生活,書寫三農問題,解讀社會焦點!敬請點擊關注!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農村老人去世後,親朋好友,子孫後代就要操辦一番,除了結婚,這就是在人世間最為風光的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作為主角被人祭拜,嗩吶吹,小號響,幾天大席一過就要入土為安,一生也就結束了。而最近村裡也是添了新墳,冬天一到,好像去世的老人也比平時要多,鼓樂隊、嗩吶隊也開始了最繁忙的季節,因為結婚的也大都趕在年前年後,這也是這些嗩吶班子最賺錢的時候。
  • 最抗凍的生物,室外零下30度不冬眠,多次「凍死」也能復活
    審核-小文談到冬天,大部分人都會想到「寒風凜冽」「天寒地凍」「寒冷刺骨」等成語,且在我國北方,冬季基本都在零下20攝氏度到零下30攝氏度之間。而最北部的漠河一帶,最低氣溫可以達到零下四五十度,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溫度,可以說是滴水成冰。
  • 日漫穿幫鏡頭被誤解20多年,冬天穿裙子不是漏洞,日本人確實抗凍
    動漫角色冬天穿裙子不是漏洞,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日本人確實抗凍。許多網友表示「為什麼在日漫作品《名偵探柯南》中,就沒有見過柯南穿過褲子,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是短褲?」我想網友的想法肯定是能代表很多人的,在我不了解真實原因之前,我也是認為是青山剛昌的創作疏忽,是作畫漏洞,穿幫鏡頭。實際上,或許我們還真的有點冤枉青山剛昌了。
  • 成都人冬日行為圖鑑
    成都人冬日行為圖鑑批量出爐中.... 冬天起床,大概是每個成都人的難題好不容易才睡熱huo當然是分秒必爭,多呆一秒是一秒!這個時候的成都人最聽話不等媽媽喊,早早準備好了秋褲有的人早早開了電熱毯有的人靠著一身正氣,強行溫暖整個被窩!
  • 沒有暖氣的南方冬天到底有多冷?聽聽在南方居住的北方人咋說?
    因為地域差異的原因,不同地區的人對於寒冷的理解也是不盡相同的。在有些人看來,東北冬天零下數十度的嚴寒會冷的讓人無法接受。而在另外一些人看來,東北好歹有暖氣,南方冬天潮溼的冷空氣,才是讓人無處可逃的夢魘。那麼,沒有暖氣的南方冬天到底有多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