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建全球噸位最大,我國首艘最「聰明」的商用貨船開工

2020-12-17 科技日報

◎ 科技日報記者 矯陽

5月15日,由上海佳豪船舶設計院設計,智慧航海(青島)科技有限公司監造,青島造船廠有限公司承建,我國首艘安裝和應用自主研發智能航行系統的貨櫃船,也是目前在建全球噸位最大的智能航行船舶——「智飛」號在山東青島開工。「智飛」號船總長117米,載重量5000噸,計劃於2021年6月建造完成並交付使用。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張寶晨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作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基於船岸協同的船舶智能航行與控制關鍵技術」項目系列成果落地,建造「智飛」號對我國探索、掌握船舶智能航行自主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智飛」號將集成安裝由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智慧航海(青島)公司等多家科研機構和企業完全自主研發的自主航行系統,採用中船重工第七〇四所研發的大容量直流綜合電力推進系統。

安裝我國自主研發的智能航行系統,具有人工駕駛、遠程遙控駕駛和無人自主航行三種駕駛模式,

能夠實現航行環境智能感知認知、自主循跡、航線自主規劃、智能避碰、自動靠離泊和遠程遙控駕駛。通過包括5G等多網多模通信系統,該船可以與港口、航運、海事、航保等岸基生產、服務、調度控制、監管等機構、設施實現協同。」智慧航海(青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姜海鷹說。

推進系統是「智飛」號的一大亮點。來自七〇四所相關資料顯示,通過發電機組+動力電池的串聯式混合動力方案,極大優化動力系統能耗,實現了「綠色化」和「智能化」的完美融合,這也是七〇四所首次在同一艘船舶上實現直流化、智能化兩大技術跨越。

此前,七〇四所與智慧航海(青島)科技公司於2019年完成了「智騰」號無人駕駛自主航行系統試驗船的研製,並通過持續海試形成了大量的技術成果。「智飛」號是後續大型實驗船隊建造計劃中的第一艘。

張寶晨表示,「智飛」號將是青島海上船舶智能航行測試場開展系統性測試的首個集成性樣本,對我國建立智能船舶實現測試系統的構建智能化功能、模塊、系統、整體性能安全等測試方法、技術標準和管理法規提供支撐。

據悉,「智飛」號計劃於2021年上半年完成建造和智能航行系統安裝,下半年在青島海上船舶智能航行實驗測試場完成項目實船智能航行測試後交付營運。

「從全球範圍來看,智能航運技術發展已處於初期階段,未來十五年是發展關鍵期。雖然我國造船訂單量已穩居世界第一,但是一直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船舶智能化作為一種新趨勢給了中國造航製造的機會。」張寶晨認為,在此次技術革命中,中國船舶製造一定要抓住機會趕超,「智飛」號就是船舶行業轉型升級的積極嘗試。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

編輯:張爽

審核:朱麗

終審:冷文生

相關焦點

  • 全球首艘10萬噸級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啟建
    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島西海岸啟動建造。該船將於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攏、出塢下水並開展設備及系統調試,2022年3月正式交付運營。屆時「國信1號」將常年遊弋在黃海千裡巖、東海舟山列島、臺山列島和南海南澎島間開展大黃魚等高品質魚種養殖。
  • ...造「獨角獸」來了 全球首艘10萬噸級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啟建
    青島晚報2020-12-21 08:16:28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島西海岸啟動建造。該船將於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攏、出塢下水並開展設備及系統調試,2022年3月正式交付運營。
  • 世界上最大的十艘(種)船舶
    首艘「海洋量子」號(MS Quantum of the Seas)於2013年8月在德國帕彭堡的邁爾造船廠(Meyer Werft)開工建造,2014年8月下水,2014年10月投入營運。目前「海洋量子」號以上海為母港,經營亞洲市場。
  • 漁業養殖裝備青島造「獨角獸」來了 全球首艘10萬噸級養殖工船...
    青島晚報2020-12-21 08:16:28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島西海岸啟動建造。該船將於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攏、出塢下水並開展設備及系統調試,2022年3月正式交付運營。
  • 我國將建全球首艘智能遙控、自主航行科考船_中國海洋外宣第一官網...
    該船是全球首艘可智能遙控、自主航行的科考船,也是全球首艘實現空、海、潛無人系統協同作業的母船,可為我國拓展海洋科學、建設海洋強國、發展社會經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利器。該母船是一艘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智能型科考船,可搭載轉運及布放多種類、批量化的空、海、潛立體探測無人系統。母船在目標海區批量化布放無人系統,可面向任務自適應組網,實現對特定目標的立體動態觀測。
  • 外界關注的最大海巡船亮相,中國首艘最大萬噸級海巡船在廣州出塢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9日報導稱,中國規模最大,裝備最先進的萬噸級海巡09海事巡邏船9月29日在廣州成功出塢。此次的海巡09號是由中國船舶集團所屬的701研究所設計生產的,該船總長度為165米,設計排水量為1.07萬噸,這也是目前中國國內最大的海上執法公務船!
  • 中國製造「最大」貨櫃貨船,載重量達19.8萬噸
    而貨櫃貨船作為海運船隻的一種類型,憑藉著裝卸方便的優勢,更是深得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世界最大的貨櫃貨船,是由中國製造的,讓身為中國人的我們倍感驕傲。這一船隻的誕生意味著我國在高端船隻建造領域的最新成果,大大提升了我國在該領域的國際地位。如今這艘貨櫃船已經通過了相關測試,並且已經正式交付給了購買的用戶。日後將用於海外運輸行業,以及一些大型貨物的運輸之中。
  • 世界最大的「零碳排放」貨船,一個從大洋到社區的理想主義嘗試
    「Ceiba 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她將擁有世界上同類船型中最大的船用電動發動機。」Sailcargo 的總經理兼聯合創始人丹妮爾·多格特(Danielle Doggett)在接受 BBC 採訪時說道。這艘貨船的船體使用的材料全部是木材,最終,Ceiba 將成為目前世界上體積最大的「零碳排放」的遠洋貨船。船工正在鋪設船體的龍骨。
  •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在青島開建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9日訊 12月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建造啟動儀式在青島西海岸舉行。本次養殖工船建造啟動儀式是繼今年6月3日養殖工船建造籤約儀式之後,在青島市乃至中國深遠海工業化漁業養殖領域又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它標誌著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項目正式進入全面建造啟動階段。該船將於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攏、出塢下水並開展設備及系統調試,2022年3月正式交付運營。
  • 躋身全球大噸位裝載機領導者,為何是徐工?
    2020年11月24日,bauma China 2020首日,徐工面向全球發布XC9350。徐工成為目前中國唯一、全球第三家具備35噸級以上超大噸位裝載機生產能力的企業,一躍成為全球大噸位裝載機領導者。
  • 首艘055型萬噸級驅逐艦——南昌艦入列 央視記者獨家探訪101南昌艦
    12日上午,海軍055型驅逐艦首艦南昌艦歸建入列儀式在青島某軍港碼頭舉行。南昌艦的入列服役,標誌著我國驅逐艦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從下水到現在兩年多的時間,這艘驅逐艦為入列做了哪些準備工作?新型萬噸級驅逐艦我國完全自主研製南昌艦完全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從我國第三代7000噸級的驅逐艦到現在的萬噸級,標誌著我國驅逐艦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據海軍南昌艦政委陳維工介紹,噸位擴大的背後是我國工業系統總體設計、信息集成、組裝建造等各個體系整體能力的提升。同時,更大的噸位可以容納更多的武器系統。
  • 首艘!中國最大萬噸級海巡船9月29日在廣州成功出塢
    新加坡《聯合早報》29日稱,「海巡09」由中國船舶集團所屬的701研究所設計,船舶總長165米,設計排水量高達1.07萬噸,是目前中國國內最大的海上執法公務船。該巡邏船可搭載多型直升機並配合其加油、救生和搜尋等作業。
  • 中聯重科全球最大噸位動臂塔上海施工首秀
    作為全球高端裝備製造領軍者和行業科技創新引領者,中聯重科聚焦智能製造,勇闖科技創新「無人區」,持續引領行業技術革新。本期「勇闖科技『無人區』」專題報導,通過探訪中聯重科研製下線的全球最大噸位內爬式動臂塔機,一窺中國高端製造的科技創新實力。
  • 全球最大航母不是福特號,噸位堪比28艘山東艦
    不過在二戰中,航母的作用被各國海軍發現,從此以後,便取代戰列艦,成為海軍中的王牌,很多軍迷都知道,在二戰中美國曾經建造一百多艘各型航母,令美國海軍一舉成為全球第一海軍,而英國海軍雖然身為航母的先驅者
  • 2020年我國科技實現的硬核突破,這些重大突破你都知道嗎?
    九章量子機 由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
  • 中國建造全球首艘23000箱雙燃料動力貨櫃船
    &nbsp&nbsp&nbsp&nbsp由中國船舶集團建造的全球第一艘23000箱以雙燃料為動力的貨櫃船,昨天(9月22日)在上海交付法國達飛集團,這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級別的以雙燃料為動力的貨櫃船。
  • 全球電量最大的純電動綠色商用船舶——長江三峽1」號純電動遊輪...
    打開APP 全球電量最大的純電動綠色商用船舶——長江三峽1」號純電動遊輪正式開工 陳馳 發表於 2020-12-24 11:43:56
  • 俄羅斯將打造全球最大核潛艇,噸位是美國航母2倍,可惜不務正業
    我們常常說:「噸位就是戰鬥力」,航母的噸位越大,往往可搭載的艦載機數量就越多,戰鬥力自然而然也更強。潛艇也是一樣的道理,目前全世界噸位最大的潛艇是颱風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它是典型的冷戰時期的產物,由紅寶石設計局設計完成,長達170多米,水上排水量為23200噸,水下排水量是48000噸,相當於一艘輕型航母,被人們稱為「深海鋼鐵巨獸」。
  • 我國核潛艇誕生,美國玩具公司立了大功,美軍:中國人真聰明
    在我國還沒有研發出核潛艇的時候,中國人從來沒有見過該武器。對於內部的結構更是一概不知,但是我國首艘核潛艇的誕生,靈感竟然是來自僅僅十幾塊的玩具,美國人禁不住稱:中國人真聰明。航母被外界稱為「海上霸主」,具有很強的作戰能力,核潛艇也是海軍中最主要的戰略力量,是當前軍事核能「三位一體」理念中海基核力量的主要實現形式之一。眾所周知,世界上的第一艘核潛艇是由美國海軍研製和建造的。在這一武器的研發和建造上,我國也不甘落後。據相關知情人士介紹,中國建造的首艘核潛艇,靈感來自僅僅十幾塊的核潛艇的玩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