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款傳統魚肉川菜,來看看它們是怎麼做的吧,總有一款屬於你的菜。
叉燒魚
材料:鮮魚、豬肥瘦肉、豬網油、幹細豆粉、雞蛋、芽菜、泡辣椒、蔥段、姜(拍破)、醬油、鹽、香油、料酒、糖醋生菜、化豬油。。
1. 鮮魚初加工後,斬去嘴尖和尾,捻幹水分,用鹽、醬油、料酒、姜、蔥醃漬10分鐘。芽菜淘淨切成粒。泡辣椒去子切成小條。豬肉剁碎。
2. 炒鍋置旺火上,放油燒至五成油溫,放入肉末炒熟,加泡辣椒、芽菜炒出香味,起鍋盛入盤內。
3. 用竹筷兩隻(前端削尖),分別從魚鰓左、右交叉平穿插至魚尾(左邊穿至魚尾右,右邊穿至魚尾左)。將炒好的配料裝入魚腹內。
4. 豬網油洗乾淨,晾乾水氣,用刀修整好。將一張網油平鋪在案板上,放入魚包裹一層,剩餘網油全部抹上蛋清與幹細豆粉調製的蛋漿,再將魚裹牢(共包三四層)。然後用小鋼叉從魚腹部平叉到魚脊(亮出叉尖);在磚砌烤池中燒燃木炭,放魚叉翻烤至皮面呈淺金黃色、網油酥香、魚肉成熟後,刷上香油,將叉尖擦乾淨,抽出鋼叉。
5. 用刀從魚脊處劃破網油,將魚取出裝入條盤內,抽出竹筷。緊貼魚身的網油不要,其餘切成片鑲於魚盤的一端,另一端鑲糖醋生菜即成。
茄汁魚花
材料:草魚、番茄醬、幹細豆粉、果酸、鹽、白糖、水豆粉、料酒、熟菜油、味精。
1. 魚去頭、尾、刺、骨,取用淨魚肉,用直刀法在其肉上劃十字花刀,深度劃至魚皮,但不能劃破魚皮,然後斬成塊,再用鹽、料酒著味10分鐘。
2. 鍋內放油燒至七成油溫時,魚塊均勻撲上幹細豆粉,劃刀面先向下,魚皮向上放入油鍋內,炸定型撈出,待油溫升至回升至六成時,再放入炸熟,然後撈出裝入盤內。
3. 鍋內另放油,放番茄醬至油呈紅色時,放入鮮湯、白糖、鹽、果酸、水豆粉、味精收汁起鍋,淋在魚花上即成。
清蒸江團
材料:江團、熟火腿、水發香菇、網油、水發蝦米、蔥段、生薑、料酒、鹽、味精、胡椒粉、薑汁味碟、特製清湯。
1. 在江團尾部脊背上斜斬一刀,約至江團尾的1/3深處,讓血流盡,剖腹去內臟,挖腮,清洗。然後手提江團尾放入沸水鍋內速燙一下,入冷水中用小刀將江團身上的粘液刮洗乾淨。
2. 在將團身兩側斜劃一字花刀,每側劃六七刀,用鹽、料酒醃漬15分鐘。香菌片成薄片,火腿切成菱形片。生薑洗乾淨的拍破。將醃漬後的江團捻幹血水放入蒸盤內,將火腿片、香菇片逐一插入劃刀縫裡,加鹽、蝦米、料酒、姜、蔥、清湯,蓋上網油,入籠用旺火蒸約至熟取出,揀去網油、姜、蔥不用,將魚輕輕地滑入魚盤內。
3. 炒鍋置旺火上,放入清湯、胡椒粉、鹽燒沸,加味精起鍋,倒入盤內 ,食用時,與薑汁味碟一起上桌即可。
魷魚燴肉絲
材料:水發魷魚、豬肉、水發玉米片、雞蛋、幹細豆粉、水豆粉、胡椒粉、味精、鹽、豬油、鮮湯。
1. 玉蘭片切成二粗絲。豬肉切成二粗絲,放入碗內加鹽、蛋清豆粉(蛋清和幹細豆粉調製)。魷魚切成絲,用熱湯浸泡一下。
2. 炒鍋置旺火上放入油燒至四成油溫時,下豬肉絲,用筷子撥散,留油,潷去餘油,加入玉蘭片絲略炒,加鮮湯、鹽、胡椒粉燒出香味,勾清二流芡,放入魷魚絲、味精,微燒一下起鍋,裝入盤內即成。
看都看了點個關注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