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相撲、櫻花、榻榻米……都是日本的?錯錯錯,全是中國的!

2020-12-10 風拂千年

古代日本長期向中國學習,不知學走了多少好東西,以致目前像和服、相撲、生魚片、榻榻米等等等等,不少人都以為是日本的,其實,它們都是我大中國的。

我們來掰掰指頭數一數,那些張口就來的、起源於中國的日本熱門名詞,都有哪一些:

先來說和服吧,都說日本人穿得挺美人的,太有歷史文化底蘊了,其實,這個底蘊,是中國三國時期的,所以在19世紀末以前,日本人把和服又叫作吳服。三國時期,日本與東吳的海上貿易活動十分頻繁,紡織品及縫製方法,都是經東吳傳入日本。所以……咳,其實是咱國的。可是日本人就是穿出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咱國人咋就穿不出呢?

相撲,咱大中華秦漢時期叫角牴,到了南北朝到南宋時期,才叫的相撲。那麼,它是什麼時候傳入日本的呢,應該是遣唐使帶回去的。當然,作為日本的國技,日本人才不承認相撲是中國傳入的呢。不過似乎也沒有明確的記載,目前日本的相撲是由中國傳入的。但在古代,咱這兒就叫相撲,這個是很確定的。

櫻花產於日本?得了吧您吶,櫻花原產地在中國的喜馬拉雅山脈,早在秦漢時期,宮廷中就已經有種植了,它是隨著建築、服飾、茶道、劍道等,一起傳入日本的。現在日本櫻花名氣大,那是人家有能耐。

木屐,咱就不多說了,您隨便找幾張晉朝的古圖,都有古人穿木屐的樣子。要追溯起源,那得到堯、舜、禹這幾個時期了。漢晉隋唐時木屐成為一種普遍的服飾,傳入日本。

茶道不就說了,唐代時傳去的。日本人直到宋代時才種植茶葉,到了明朝,形成了真正的日本茶道。

榻榻米,起源於中國漢朝。您不信?不信您去西安看看皇室古墓,不僅有,而且還形成了系列產品。只不過,到了唐朝,隨著凳子及高腳床開始流行,榻榻米逐漸衰落了。

藝伎,我敢跟您賭頭,絕對不是日本所特有的。您去看看李白等人的詩歌就能發現,早在唐宋時期,士大夫攜伎吟唱,就成了當時普遍的習俗。但這一文化傳統,咱沒有延續下來,日本延續下來了。

再敢跟你賭個頭的,是生魚片,這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食物之一,上溯到周宣王五年,即公元前823年,它是名稱叫「鱠」或「膾」,先秦時的生魚膾,會用加了蔥、芥的醬來調味,膾炙人口的成語就是出於此。

當然,咱只是說說一些文化現象的起源,至於日本人為什麼能比中國做得好?這裡面,有不少東西需要我們深入思考。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相關焦點

  • 相撲、和服、木屐和抹茶,日本的這些國粹竟都源於中國
    提起鄰國日本的國粹,大家都能說出一二,比如相撲、和服、木屐、抹茶、榻榻米,這些國粹都是來源於中國,來源於中國封建王朝的巔峰時期。今天就來聊聊這些國粹如何傳入日本,又是什麼原因在日本保留至今,然而卻在國內式微或者消失的。
  • 5樣被誤以為是日本的東西,都是中國發明的,日網友:難以接受
    1、和服這是最具日本色彩的服裝,一說到和服大家肯定最先想到日本,但事實上和服最早也起源於中國,一開始被稱之為「吳服」。三國時期,東吳與日本進行海上貿易,大量服裝和縫製方法傳入日本,成為日本的主要服裝。後來日本對吳服不斷進行改進,融入了唐朝服飾的特點,逐漸形成了現在的「和服」。
  • 櫻花•和服
    中國名氣最大的賞櫻處大概算是武漢大學了。想不到這幾天那裡鬧出一場風波,起因是有人穿和服進去觀賞櫻花和看他那身行頭不順眼的學校保安起了衝突。於是網上也炸開鍋了,有支持保安的,也有認為保安不該使用暴力的;爭論中,有拿著漢奸帽子往對方頭上扣的,有爭論和服和漢服的區別的,還有爭論櫻花是否為日本國花的。
  • 國人何必去日本穿和服拍櫻花,揚州櫻花大道一場漢服快閃驚豔眾生
    中華泱泱五千年,在大唐時期,更是萬國來朝,韓國、日本等國家更是從我朝學會了很多東西,帶回本土後多加利用,便成了自己的東西,而在這中間,便有很多相似之處,也就導致現在很多網友會分不清和服、韓服和韓服。櫻花是日本的國花,很多遊客都想要到日本穿和服和櫻花合照,但其實,若真的想要這樣的美照,不一定要去日本的,穿上我們的漢服,帶上我們的相機,行走在揚州的櫻花大道上,足以滿足我們所有的心願。
  • 相撲、漆器、抹茶,竟都源於中國:為什麼卻被日本發揚光大?
    原創 周刊作者團 世界華人周刊眾所周知,日本的很多文化都起源於中國,並將其發揚得淋漓盡致。日本這個「學生」,為什麼能超越中國這位「老師」?原因耐人尋味。如今,日本刀已是國際上三大名刀之一,在國外的電影中屢屢亮相。而中國的刀劍呢? ▲ 電影《殺死比爾》中用到的日本武士刀◇ 相撲日本的相撲也起源中國。日本《相撲之始》和日本體育百科全書都記載:「日本的相撲起源於唐代的中國。」
  • 武大賞櫻衝突:櫻花和服是日本侵略符號還是文化交流見證?| 思想界
    一名保安人員說:「櫻花是從中國去了日本,從日本回了中國。」 這一事件在網絡上引起熱議,能否穿和服進武大賞櫻花成為焦點。有網友稱身穿有身份象徵的「日本和服」在侵華歷史關聯地招搖過市是遺忘歷史、傷害國民情感的行為,男子被毆打罪有應得。有評論稱穿「和服」男子為「精日分子」,並稱:「對和服有牴觸情緒」「把櫻花剷除了吧!看見櫻花,就像看見皇君!」
  • 日本的和服文化,其實和這個因素掛鈎,很有意思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藏書愛好者,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說一說日本的和服文化,其實和這個因素掛鈎,很有意思,有興趣的同學就跟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哦「其實說起來日本這樣一個國家的話,其實他們還是非常具有自己的傳統的特色的,我們很多人都知道,大家都願意用櫻花比喻日本這樣的一個國家。
  • 日本傳統文化相撲,是始於中國的
    文:讀閱評說宋朝民間流行相撲。都說相撲是日本的傳統文化。事實上,相撲產生於中國,秦漢時期叫角牴,南北朝到南宋時期叫相撲。從已出土的文物來看,中國秦漢時期的角牴形象同日本現在流行的相撲很相似。宋朝的"相撲"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相撲"發展的巔峰期。宋朝的宮廷有御用的相撲手,這些相撲手是御前衛隊左右軍士,名為「內等子」。
  • 日本女人和服下的秘密
    便如日本和服,異域風情之下,又透著似曾相識的漢唐之意味。目視昂首挺胸,碎步點梅的優雅行走,就像在讀一首迷離的閨思。日本女人的禮貌與矜持,溫婉與賢惠,似乎都被那襲長衣宣示在表象之上,惹人遐思。亭亭玉立和服是日本的傳統民族服裝,發源自三國時期中國東吳漢族服飾,因此,又被稱為「吳服」和「唐衣」,即便現在,很多日本售賣和服的服裝店,還是會寫「吳服」。
  • 日本相撲選手,為何年紀輕輕就死了?
    在日本,有這麼一群榮耀的胖子,他們就是相撲選手。這一群被美女,財富,崇高的社會地位所圍繞的男人,是日本的驕傲。說相撲選手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一下相撲這個行業。相撲類似於中國蒙古的摔跤,只要把對方扳倒,就算贏了。但是日本相撲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相撲選手體重都在240斤以上。
  • 日本和服為什麼這樣設計,後面的枕頭是幹什麼的
    今年春節買了一套日系風的衣服 突然想到和服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這樣設計?如果你以為是為了增加日本人口出生率那你就錯了,日本和服大有來頭。三國時期東吳與日本貿易往來將紡織品及縫製方法傳入日本,奈良時期譴唐使赴中國,真正引入漢服精髓。由於長期榻榻米的生活起居,加上島國人大多身材矮小,四肢肥胖。改造後的和服可以很好的修飾日本女性的身材,將肥胖短小的四肢遮起來,V領設計將嫵媚與嬌羞完美結合,別有一番風味。
  • 身高差已out,體重差才是王道,看看日本相撲選手的時尚氣質嬌妻
    想必各位已經想到,就是日本的相撲選手,他們在日本有著一種特殊的地位。相撲作為日本的「國技」,在大多數人的腦海裡,說起相撲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日本。其實日本體育百科全書記載:「日本的相撲起源於唐代的中國。至今日本的相撲比賽每年都要舉行6次,分為一月場、三月場、五月場、七月場、九月場和十一月場,成為群眾最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尖拔的相撲選手還會有得到首相的接見,可以看得出來,相撲運動員在日本的地位算蠻高的。大多數優秀選手都是在18-35歲之間,也是男生們正值青壯年時期。
  • 日本相撲選手體型肥大,卻有很多女性願意嫁,原因很現實
    提起日本大家的第一影響就是富士山下美麗的櫻花了,其實除了日本的櫻花,日本其他的地方也有很多知名的東西,比如日本的相撲運動,在日本這個國家相撲是受到全民喜歡和尊敬的運動。大家知道日本的相撲選手體型都是非常肥大的,在日本的相撲運動員體重都是超過300近的,他們的提醒臃腫,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可是就是一群人,在日本卻有很多女性想要嫁給相撲選手,這就讓很多男性感到不解。
  • 從《地獄少女》閻魔愛的和服變化 看日本「和服文化」
    在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服飾,莫過於和服,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節日,我們都能看到身著和服的女士,很多去日本遊玩的遊客,也要嘗試一下身著和服的感覺,體驗一下這種別樣的美感。和服最早來源於中國漢唐服飾,後流入日本後經過本地化的修改,逐漸形成日本現代的和服式樣。和服的穿著技巧,跟日本時代的發展有關,隨著不同時期的風俗發展,日本人經過琢磨考驗,現代的和服穿著技巧由此蘊育而生。衣上高雅而優美的圖案,從日本民族對山水的欣賞、對風土的眷戀,上升至對人本精神與情境的感受。
  • 日本唯一橫綱級別的相撲手宣布退役,嬌妻卻坦言在家壓力極大!
    說到相撲這項運動相比大家都知道,畢竟在很多電影情節中都曾出現過他們的身影,i日本則是最為崇拜這項體育項目的,他們有很多人都在練習這項運動,這項運動在該國也非常受歡迎,但是在昨天卻發生了一件震驚日本相撲界的大事,那便是日本唯一一位本土橫綱級別的選手稀勢之裡正式在鏡頭前宣布退役的消息,而他那漂亮的嬌妻也在旁邊
  • 起源自中國的相撲,在日本很吃香,地位高,還娶明星
    圖片來源網絡據悉,相撲起源於中國漢代,至西元七世紀,在日本允恭天皇的葬禮上中國派遣特使到日本表演素舞(中國古代相撲的一種叫法)致意,被認為是中國相撲首次傳入日本,對日本原有的相撲造成一定影響。後來在1909年成為日本的國技,稱之為「大相撲」。相撲每年都要舉辦6次,一月份、三月份、五月份、七月份、九月份和十一月份,成為群眾最喜歡的運動之一。相撲最早是日本神道教的一種宗教儀式,人們在神殿為豐收之神舉行比賽,盼望能帶來好的收成。奈良和平安時期,相撲還只是一種適於宮廷貴族的觀賞運動。而到了鎌倉戰國時期,相撲已成為武士訓練的一部分。
  • 廣州探店|穿著和服吃日式會席料理,仿佛置身在日本!
    前兩天終於預約到讓我種草已久的六花庭日本料理,餐廳主打的會席料理雙人套餐以及唯美下午茶套餐,最吸引我的是可以在餐廳穿著和服美美的吃飯拍照!0元穿和服拍照六花庭日本料理的換衣間掛滿了不同款式的和服,據說一共有200+套可以選!女士、男士的和服以及木屐都齊全,就連小朋友的和服也準備妥當,非常貼心!
  • 日本人一生至少要穿幾次和服
    如果說日本最美的自然景觀是富士山下漫天飛舞的櫻花的話,那最動人的人文景觀應該是身穿和服的日本少女了,羞澀不失風韻,嫵媚不失莊重。和服被譽為日本的國粹,幾乎成了日本的符號。日本和服來自中國?日本文學有一個特色是「豔」。豔,是一種鮮麗的顏色、妖嬈的姿態、濃鬱的氣氛、悽美的境界、魅人的力量。
  • 日本的和服有怎樣的魅力?為什麼日本女人都喜歡穿和服
    日本的和服有怎樣的魅力?為什麼日本女人都喜歡穿和服日本和中國,作為東方國度的兩國。他們的穿著都帶有東方女性所獨有的魅力。其中,兩國之間的文化,在某些地方有相似之處。比如,日本的和服就是來源於中國。在日本,和服卻是每個女人的最愛,而且常常穿著和服招搖過市。
  • 驚豔日本千年的女子相撲是怎樣被男人"打"下臺的?
    江戶時代女子相撲於是天皇集合宮中女官,脫掉和服,兜上兜襠布,在大家面前相撲。韋那部真根停下了手,一邊看女子相撲一邊削木材,漸漸被相撲吸引了,而這一邊不小心把斧頭碰到石頭上,弄傷了斧刃。女子相撲一直到戰前還在日本各地巡演,在現在東北和九州一些節日活動中仍然保留。為什麼現代相撲禁止女子登上相撲臺?不準女子登上相撲臺這一禁忌,理由是什麼?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現在都沒有人說得清。有人認為,這種禁忌是來源於神道。因為神道中有遠離和隔離「穢」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