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長期向中國學習,不知學走了多少好東西,以致目前像和服、相撲、生魚片、榻榻米等等等等,不少人都以為是日本的,其實,它們都是我大中國的。
我們來掰掰指頭數一數,那些張口就來的、起源於中國的日本熱門名詞,都有哪一些:
先來說和服吧,都說日本人穿得挺美人的,太有歷史文化底蘊了,其實,這個底蘊,是中國三國時期的,所以在19世紀末以前,日本人把和服又叫作吳服。三國時期,日本與東吳的海上貿易活動十分頻繁,紡織品及縫製方法,都是經東吳傳入日本。所以……咳,其實是咱國的。可是日本人就是穿出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咱國人咋就穿不出呢?
相撲,咱大中華秦漢時期叫角牴,到了南北朝到南宋時期,才叫的相撲。那麼,它是什麼時候傳入日本的呢,應該是遣唐使帶回去的。當然,作為日本的國技,日本人才不承認相撲是中國傳入的呢。不過似乎也沒有明確的記載,目前日本的相撲是由中國傳入的。但在古代,咱這兒就叫相撲,這個是很確定的。
櫻花產於日本?得了吧您吶,櫻花原產地在中國的喜馬拉雅山脈,早在秦漢時期,宮廷中就已經有種植了,它是隨著建築、服飾、茶道、劍道等,一起傳入日本的。現在日本櫻花名氣大,那是人家有能耐。
木屐,咱就不多說了,您隨便找幾張晉朝的古圖,都有古人穿木屐的樣子。要追溯起源,那得到堯、舜、禹這幾個時期了。漢晉隋唐時木屐成為一種普遍的服飾,傳入日本。
茶道不就說了,唐代時傳去的。日本人直到宋代時才種植茶葉,到了明朝,形成了真正的日本茶道。
榻榻米,起源於中國漢朝。您不信?不信您去西安看看皇室古墓,不僅有,而且還形成了系列產品。只不過,到了唐朝,隨著凳子及高腳床開始流行,榻榻米逐漸衰落了。
藝伎,我敢跟您賭頭,絕對不是日本所特有的。您去看看李白等人的詩歌就能發現,早在唐宋時期,士大夫攜伎吟唱,就成了當時普遍的習俗。但這一文化傳統,咱沒有延續下來,日本延續下來了。
再敢跟你賭個頭的,是生魚片,這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食物之一,上溯到周宣王五年,即公元前823年,它是名稱叫「鱠」或「膾」,先秦時的生魚膾,會用加了蔥、芥的醬來調味,膾炙人口的成語就是出於此。
當然,咱只是說說一些文化現象的起源,至於日本人為什麼能比中國做得好?這裡面,有不少東西需要我們深入思考。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