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西索塔左幅承臺完成第一層澆築。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宣 攝
1月4日,記者從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獲悉,歷經兩天兩夜的緊張施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西索塔左幅承臺於近日完成第一層澆築,為大灣區建設獻上一份特別的新年賀禮。
澆築高度約一層樓
1月1日20點30分,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緩緩入模,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西索塔左幅承臺第一層混凝土順利完成澆築,歷時45小時30分。這是繼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西索塔兩個巨型鋼套箱成功下放之後的又一新進展。據介紹,伶仃洋大橋西索塔承臺採用分離式承臺結構,單個承臺平面尺寸內徑為36米,承臺第一層厚度為3米,約為一層樓的高度;單個承臺混凝土澆築總量約為8190立方米,此次完成的第一層混凝土澆築總量約為3046立方米。
「伶仃洋大橋西索塔處於伶仃洋中間,受航道影響,施工平臺無陸地棧橋與之相連接,施工所需的人員、材料、設備均靠船舶運輸,自然因素影響較大,存在較大安全風險。」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承臺第一層混凝土澆築是西索塔單次混凝土澆築需求很大的一次大體積混凝土澆築,對承臺鋼筋綁紮質量、混凝土的供應要求最高。
為了確保施工方案順利實施,深中通道項目團隊多次召開施工方案研討會,制訂了西索塔承臺大體積混凝土保供方案,明確相關要求及計劃安排,保障大體積混凝土的正常供應,為西索塔的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連續奮戰兩天兩夜
據介紹,此次澆築施工是深中通道項目首次採用了「拌合樓組合攪拌船」的方式連續供應混凝土,由龍門吊配合3臺汽車泵、4臺混凝土運輸車進行泵送。在主墩平臺新搭設完成的拌合樓,可直接提供承臺澆築所需的混凝土,有效解決了攪拌船混凝土容量有限、易堵塞、運輸成本高等難題。
「由於澆築方量大、時間長、任務重,項目部安排三班倒作業,整個團隊晝夜奮戰,機不停轉,人不解甲。」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克服夜間施工和晝夜溫差大等困難,45小時30分的施工全過程,施工人員和機器都沒有休息,晝夜連續作業。
據介紹,目前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西索塔完成左幅承臺第一層澆築,西引橋完成110根樁基,5座承臺施工,西錨碇導牆側牆正在緊張有序施工。此次承臺順利澆築將為今年伶仃洋大橋西索塔完成承臺施工奠定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