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小說天龍八部名字的來歷說什麼?

2020-12-19 騰訊網

金庸先生小說天龍八部名字的來歷說什麼?

金庸先生作品名字大多與書中人物、武功、武器等相關,如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連城訣等。但《天龍八部》卻是例外,貌似與書中內容毫無關係,只有生如分析看懂天龍才能理解。

天龍八部,佛教術語,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

八部包括: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許多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

《天龍八部》其實表達的是佛教思想,眾生皆苦,有情皆孽,作者就是以天龍八部映射眾生。

一天(帝釋天),「天」是指天神,帝釋是眾天神的領袖。對應蕭峰無疑,蕭峰在天龍八部未嘗一敗,而且率領武林群俠面對帝國對應領袖。金庸解釋天時講了,天神臨死之前有五種症狀: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汗出、不樂本座(第五個徵狀或說是「玉女離散」),這就是所謂「天人五衰」。重點說的玉女離散對應阿朱被誤殺。前面說的應該對應蕭峰一直背負罪名。

二龍(龍神)對應段譽,段譽是皇室,描寫也最多,對應天和龍為首。

三夜叉(能吃鬼的神),他不喜歡幫助人,專門喜歡散殃害人,有的後受偉大的佛陀之教化而成為護法之神。對應虛竹和靈鷲宮眾生,他們最初控制眾人,虛竹卻最後以佛法度化眾人。

四乾達婆,身具香氣,變換莫測,帝釋天樂神之一。對應書中阿朱喬裝易容,而且身有香氣,被段譽聞到過。

五阿修羅,帝釋天的對手,但往往打敗,男的極醜,女的及美(王語嫣)。對應慕容復,極醜。

六迦樓羅(金翅大鵬)吃小龍為生,命終時毒發。很明顯對應鳩摩智,前期單挑天龍寺,對應吃龍。後來走火入魔對應毒發。

七緊那羅,「人非人」,也是帝釋天樂神之一。對應阿紫,狠毒無人性,只對蕭峰有感情。

八摩呼羅迦(蟒神)對應遊坦之,摩呼羅迦智力低無知,反而能因禍得福。正對應遊坦之最後因禍得福做了丐幫幫主

相關焦點

  • 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是啥意思?何謂「天龍八部」?
    無論有沒有讀過金庸的小說,你都一定聽說過「天龍八部」。其實,除了金庸的「飛雪連天射白鹿」之外,中國古代的很多小說中都提到過「天龍八部」。比如,《西遊記》裡的白龍馬最後就被如來佛祖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那麼,天龍八部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武俠大師金庸是根據佛經內容來寫的。
  • 金庸先生小說中,《天龍八部》中的八部眾分別對應著誰?
    按照佛經中的說法,天龍八部為天眾、龍眾、阿修羅、夜叉、乾達婆、緊那羅、迦樓羅以及摩侯羅伽,他們常常在佛祖說法講經時出現,有的還成為佛法忠實的信徒。要知道,這些生靈都不是人,是傳說中的非人,而且都不是一個兩個的,而是如恆河沙數,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個。地球上的人大概有幾十億個,而佛經世界的人那就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了,所謂三千大千世界,數不清的。這些非人也是數不清的。
  • 金庸為何起名「天龍八部」,八部又是哪八部,劇情裡有什麼秘密?
    金庸為何起名「天龍八部」,八部又是哪八部,劇情裡有什麼秘密?文/認知讀史大家應該都看過金庸作家寫的小說,他寫的小說都非常的有名,他寫的一些小說一般都是按照小說中的一些情節或者劇情來取的名字,但是有一部小說卻不是這麼回事,它的名字非常的奇怪,讀起來雖然很好讀,但是卻讓人很疑惑。這部小說的名字就是《天龍八部》,人們都在疑惑,「天龍」是什麼,「八部」又是什麼,這在劇情裡面也沒有提到過。
  • 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
    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大家定不陌生,小說中的許多人物我們至今耳熟能詳:丐幫幫主喬峰、大理世子段譽、少林弟子虛竹、阿朱、王語嫣……但是,通讀小說後,也會有人搞不清楚,這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其實,天龍八部是佛教術語,指的是八種神通廣大的怪物,又稱為八部天龍、龍神八部、八部眾,這八種怪物分別為: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
  • 你知道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為什麼叫天龍八部?其實跟印度有關
    金庸先生的小說應該有很多人看過,就算沒有看過紙質書,看過這些小說相關影視劇的人應該也有不少。對於一些金庸先生的小說中的情節,許多人應該都能說上一段。在這些個小說中,有一本很有名,叫做《天龍八部》,對於這個叫法大家都是滿頭的問號。
  • 《天龍八部》被他多次代筆,寫死金庸的主角,差點寫成玄幻小說!
    金庸的十五部小說中《天龍八部》必是其中呼聲最高的小說之一,不僅因為小說中喬峰俠義天下的個人魅力,更是因為這部小說摻雜了金庸武俠小說中以往沒有的東西,如果說金庸武俠的特點就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金庸武俠偏向古典,給讀者們所呈現的武俠江湖少了一些快意恩仇,更多的是與江山社稷掛鈎,而《天龍八部》名字出自佛經,講的便是芸芸眾生,就算是天下無敵的喬峰最終也死於自盡,應了古龍大俠那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金庸武俠人物傳1:《天龍八部》之慕容博(上)
    《天龍八部》被很多讀者和觀眾認為是金庸先生最好的作品。在金庸先生的15部作品中,《天龍八部》的受歡迎程度可能是最高的!金庸先生一共寫了15部武俠小說,其中:長篇12部,中篇2部,短篇1部。金庸先生曾用書名首字的十四個字作了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 《天龍八部》是哪八部?金庸這樣寫,有何特殊背景?
    《天龍八部》是哪八部?金庸這樣寫,有何特殊背景?金庸老先生是咱們近代武俠作者中的優秀代表,筆下妙筆生活誕生了無數優秀的作品,引得無數小夥伴為之瘋狂。其中最優秀的作品,小編認為當屬《天龍八部》了,裡面各種各樣活靈活現的人物,神秘莫測的武功,紛紛擾擾的江湖事件,引得大家熱血沸騰,但是不知道大家想過嗎,金庸為何這樣命名,所謂的《天龍八部》是哪八部,金庸這樣寫,有何特殊背景?其實呢,小編想告訴大家的是,這名字還真實有寓意的,不是白起的,我們大家應該在西方佛教中,是有一個八部天龍的說法的,指的是八位佛教的神明。
  • 金庸作品中那些讓人細思極恐的細節之《天龍八部》
    今天呢,要聊的,就是廣為大家所熟知的金庸先生......的作品......中那些鮮為人知的小細節。金庸先生的很多作品可以說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除了小說還有電視劇電影等,其中《天龍八部》還被做成了遊戲,主要的劇情很多人都記憶猶新,但是其中有些細節,很少有人留意到,今天作者就選一部分穿鑿附會,惡搞一下,只為跟大家閒扯一樂,就算以這種方式致敬一代武俠宗師金庸先生吧。
  •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指的是哪八部?分別指哪八個人?
    金庸老爺子已駕鶴西去,留下了14部皇皇經典武俠大作——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射鵰英雄傳》是儒家的正義、《笑傲江湖》是道家的灑脫、《鹿鼎記》是世俗的修煉,而《天龍八部》則是佛家的眾生皆苦。
  • 金庸的《天龍八部》真有八部,妥妥的佛教因素
    金庸的武俠小說包羅萬象,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了許多優秀的閃光點。佛教文化自從傳到中國以後,就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金庸的小說中,當然也有許多佛教文化因素在內。《天龍八部》更是一部體現出佛教文化的作品,金庸似乎借用東方的人物,為我們展現了一個關於權力,愛情和復仇的故事,上演了一出中國版的王子復仇記,故事中充滿了佛教宣揚的因果輪迴概念。有因就有果,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沒能逃脫因果的循環。
  • 《天龍八部》:金庸所說的八部是什麼?看完這些解釋,網友:深奧
    說起金庸老先生,相信很多朋友們都不會陌生,作為武俠小說大家,金庸所寫過的無數小說,曾經不知讓多少人都陷入了江湖門派的爭鬥之中,而且被翻拍的影視作品也非常經典,其中《天龍八部》算是所有人童年時期的一部名著了,不論是一身正氣卻結局悲慘的喬峰還是運氣超好的武學奇才段譽,以及小和尚虛竹,都讓熒幕外的很多人印象深刻。
  • 《天龍八部》中,誰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金庸曾給出答案
    《天龍八部》是我國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先生所寫的作品。小說以北宋歷史為大背景,涉及遼、西夏、吐蕃、女真、大理等政權。通過對當時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的描寫,展示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而作為金庸武俠小說巔峰的《天龍八部》,小說中的武功可以說在所有金庸作品中是最高水平了。無論是在少林派,還是逍遙派,又或者是丐幫,都有登峰造極的武功秘籍。可以說,這部作品描寫的,正是武林中的盛世。不僅如此,各種千奇百怪、精妙絕倫的武功也在這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那麼,誰的武功才是天下第一呢?
  • 《天龍八部》是八本小說嗎?
    先跟大家講個笑話,有一個學生又在課堂上偷偷地看武俠小說,結果被老師發現了,老師就沒收那本小說,一看書名叫《天龍八部》,於是,老師連忙質問學生:「另外七部也給我交出來!」,學生交不出來,就說只有這一本,結果挨了老師教鞭。這笑話是不是很好話?笑點在哪裡呢?
  • 《天龍八部》為何叫天龍八部,天龍是何人,八部又是什麼意思
    《天龍八部》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這部小說從1963年開始創作,歷時4年完成。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及女真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
  • 為什麼很多人都認為《天龍八部》是金庸小說中最好的一部?
    在金庸的作品被翻拍成武俠劇時,射鵰三部曲翻拍的次數似乎最多。《天龍八部》翻拍的次數相對少了一點,可讀者和觀眾的熱情絲毫不減,很多人都認為它是金庸作品中最經典的一部。01為什麼喜歡看《天龍八部》有讀者統計過,《天龍八部》是金庸作品中人物最多的一部,篇幅巨大,其情節跌宕起伏,內容涉及到大宋、大理、大遼、西夏和吐蕃
  • 金庸《天龍八部》與《水滸傳》結構相比較
    金庸秉如椽巨筆,揮運如風,撰成《天龍八部》一書,其於結構處既有細膩手法,又不乏宏觀氣魄。金庸平生所學,中西並包,其於小說結構上乃有突出體現。勾連諸種因素,匯合一宏大氣場,乃《天龍八部》結構上之最大特色。「人物場」概念之確立,於明晰結構方面功莫大焉。自古小說之中,人物場之設置已有常例在焉,《水滸傳》、《三國演義》與《天龍八部》最為相似,可為印證之資。
  • 給女子取名首選金庸,給男子取名首選古龍,看小說中的名字就懂了
    金庸先生對小說層次的把握很好,前後有銜接,並且小說中人物的名字想必也是精挑細選的,相比之下,金庸先生小說中女子名字有的取得極為巧妙,而古龍先生的小說中男子的取名更具深意。就拿《天龍八部》的一位美人來說,手無縛雞之力卻博覽群書,了解各門各派的武功秘籍,她就是王語嫣,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表哥的宏圖大志,她解讀武功秘籍就像她的名字一樣"語嫣",能夠很快找到武功的漏洞,從而擊破它。聽說當初金庸先生想要用"玉燕"這個名字,但是在最後又做了改動,覺得王語嫣這個名字更能推動後續情節的發展。
  • 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對應了小說中哪八個角色?
    金庸武俠巨著《天龍八部》的書名很多武俠小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大神自行忽略),本文便為大家分享一下「天龍八部」的出處和含義。「天龍八部」這個名詞出自佛經,又稱為「八部天龍」、「龍神八部」、「八部眾」。所謂八部者就是佛經中的八種神道怪物,其中「天眾」和「龍眾」最為重要,所以天眾和龍眾是八部中的上首,故稱為「天龍八部」。
  • 《天龍八部》究竟誰是主人公?所有人物皆是
    《天龍八部》是金庸先生的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它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講述了宋、遼、大流、吐蕃、西夏之間的民族矛盾和武林恩怨,他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現了大千世界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說到《天龍八部》,我們會想到很多很多的人物和情節,大多數讀者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無疑是喬峰、段譽、虛竹三大主人公,整部書的故事都是圍繞著他們三個結義兄弟而展開的。他們每個人的經歷確實都特別精彩和曲折,尤其是喬峰和段譽。然而,我們一直都有一個問題,在《天龍八部》這部小說中,到底誰才是真正的主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