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為什麼叫天龍八部?其實跟印度有關

2021-01-17 指點江山

金庸先生的小說應該有很多人看過,就算沒有看過紙質書,看過這些小說相關影視劇的人應該也有不少。對於一些金庸先生的小說中的情節,許多人應該都能說上一段。在這些個小說中,有一本很有名,叫做《天龍八部》,對於這個叫法大家都是滿頭的問號。而至於金庸的其他小說比如射鵰、神鵰什麼的大家大概都能了解書名與故事情節之間的關係,但是,唯獨這一本,大家就不是很清楚了。

其實,「天龍八部」這個詞源自于于古印度,是佛教中的說法,它又可以被叫做「龍神八部」和「八部眾」,主要是用來指代佛教中的幾種護法神。

第一個說的是天眾,這裡的天就是神的意思。在《金光明經疏》這本經書中就提到說,外國把天作為神的稱謂。舉幾個例子,像佛教中就有大梵天、兜率天、大功德天、帝釋天、韋駝天等二十諸天護法神。另外,佛教中還有輪迴的概念在,天道也屬於六道輪迴。

第二個就是龍眾。他們在傳說中能呼風喚雨,是掌管行雲布雨的神。佛教另一本經書《華嚴經》中就記載了許許多多的龍王,比如,娑竭羅龍等。但是,這裡的龍王跟我國古代傳說中的龍王不同,佛教中的龍王是指蛇王,水裡的王者,他們能夠從大海裡取水來灌溉人間。

第三個就是夜叉。《法華玄贊》裡面曾經講到說,夜叉行動十分敏捷,有翅膀能飛,也能貼地而行,夜叉一族男醜女美。在印度神話中是吃人的惡鬼,但是,在佛教中他們卻能夠作為宗教的守護者而存在,這正是體現了佛教的兼容並包,萬物眾生皆平等的概念。

第四個是乾闥婆,在傳說中是天上的樂者,侍奉著帝釋天。這一族一開始是被婆羅門教所尊崇的神靈,在《阿送婆吠陀》這本經書中曾提到說乾闥婆一共有6330個。在另外一本經書《智度經》的第十卷中也曾經提到說乾闥婆王所奏響的讚美佛祖的樂曲,讓三界眾生都為之動容。

這也說明了乾闥婆一族原本就是專為佛祖的讚美樂曲而生的,是佛教歡快的象徵。比如說,我國的敦煌莫高窟牆壁上的那些美輪美奐的飛天就是化用了乾闥婆的形象。

第五個是阿修羅,他們在古代傳說中是一類有罪惡的神,同天人比是相反的存在。與夜叉一樣,這一族也是男的醜女的美。同樣的,雖然他們行為暴虐,但是,佛教也把他們收了作為護法神而存在。不僅如此,阿修羅道還是輪迴六道中的一道,在傳說中,他們總是與天道眾之間起摩擦,爆發戰爭。

這之間的戰爭又被引申出今天修羅場的含義。

接下來一個就是迦樓羅,他是古印度神話中的一類體積龐大的神鳥,為了更加符合中國的文化,佛教進入中國時就將它的形象和鯤鵬結合,這之後就出現了金翅大鵬鳥的稱號了。但是,它在傳說中比鯤鵬還是要大的多,兩者習性也是相反的,它把龍作為食物。

在《探玄記》這本經書的第二卷中曾經提到過說,在整個南瞻部洲僅僅只能容下一隻。在《西遊記》這本書中,它不僅僅成為了佛祖的舅舅,還搖身一變,成為了佛教的護法神。

然後,就是緊那羅,在傳說中是歌唱之神。這一族也有男女之分,男的長著馬頭,女的則長相端莊。與乾闥婆相比,前者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流行派偶像歌手,後者則是高雅音樂的演奏人。

最後一個則就是摩睺羅迦,在傳說中這一族雖然長著人類的身體,但是,頭卻是蛇類的。非人非蛇,所以,他們又被稱作為大蟒神。

以上所描述的這八個種族中天眾跟龍眾是最為重要的,所以,又把他們稱作「天龍八部」。這幾族中的神基本上都是來源於古印度,尤其是這裡面的一些壞神也在佛教中被收做護法神。這不僅僅是因為這個宗教的兼容並包,更重要的原因還是為了去對付異教徒。

但是,雖然說高大威武的護法神給佛教增色不少,可是,那些醜陋的夜叉和非人的怪物圍繞在佛祖身邊還是會讓有些人覺得有一些不舒服的。

金庸先生所寫的《天龍八部》這本小說,是把大宋作為時代背景,通過描述大宋及其周邊國家,比如:大理國、遼國、西夏等國家之間的恩怨,從哲學的高度對社會人性等進行了一系列的描寫,展示出了一幅聲勢浩大、令人神往的畫卷。

雖然說「天龍八部」是一個佛教用語,但是,用來命名這本小說卻是恰到好處。這本小說中描繪了武林紛爭、家國情仇、人們的七情六慾,正如天龍八部所象徵的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不同人物,背後籠罩著佛法的無邊與超脫。可以說,全書主旨「無人不冤,有情皆孽」,作品風格宏偉悲壯,是一部寫盡人性、悲劇色彩濃厚的史詩巨著。

參考資料:

『《天龍八部名稱的由來》、《佛教中的天龍八部》』

相關焦點

  • 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是啥意思?何謂「天龍八部」?
    無論有沒有讀過金庸的小說,你都一定聽說過「天龍八部」。其實,除了金庸的「飛雪連天射白鹿」之外,中國古代的很多小說中都提到過「天龍八部」。比如,《西遊記》裡的白龍馬最後就被如來佛祖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那麼,天龍八部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武俠大師金庸是根據佛經內容來寫的。
  • 金庸先生小說中,《天龍八部》中的八部眾分別對應著誰?
    按照佛經中的說法,天龍八部為天眾、龍眾、阿修羅、夜叉、乾達婆、緊那羅、迦樓羅以及摩侯羅伽,他們常常在佛祖說法講經時出現,有的還成為佛法忠實的信徒。要知道,這些生靈都不是人,是傳說中的非人,而且都不是一個兩個的,而是如恆河沙數,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個。地球上的人大概有幾十億個,而佛經世界的人那就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了,所謂三千大千世界,數不清的。這些非人也是數不清的。
  • 《天龍八部》的「八部」是哪八部,「天龍」又指啥?知道的人不多
    《天龍八部》是金庸15部小說中的其中一部,知名度十分高,堪稱「絕作」!當時,一播出就大受歡迎,男女老少都在追,此劇主要演了北宋年間漢、遼互相對立,大宋國土危在旦夕,在漢遼相爭的時勢下,各種江湖及情感上的恩恩怨怨,主要以喬峰、段譽和虛竹三人為主,上演了三人的生死情仇、愛恨別離、以及民族大義。
  • 《天龍八部》為何叫天龍八部,天龍是何人,八部又是什麼意思
    《天龍八部》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這部小說從1963年開始創作,歷時4年完成。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及女真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
  • 《天龍八部》是哪八部?金庸這樣寫,有何特殊背景?
    《天龍八部》是哪八部?金庸這樣寫,有何特殊背景?金庸老先生是咱們近代武俠作者中的優秀代表,筆下妙筆生活誕生了無數優秀的作品,引得無數小夥伴為之瘋狂。其中最優秀的作品,小編認為當屬《天龍八部》了,裡面各種各樣活靈活現的人物,神秘莫測的武功,紛紛擾擾的江湖事件,引得大家熱血沸騰,但是不知道大家想過嗎,金庸為何這樣命名,所謂的《天龍八部》是哪八部,金庸這樣寫,有何特殊背景?其實呢,小編想告訴大家的是,這名字還真實有寓意的,不是白起的,我們大家應該在西方佛教中,是有一個八部天龍的說法的,指的是八位佛教的神明。
  • 金庸作品中那些讓人細思極恐的細節之《天龍八部》
    今天呢,要聊的,就是廣為大家所熟知的金庸先生......的作品......中那些鮮為人知的小細節。金庸先生的很多作品可以說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除了小說還有電視劇電影等,其中《天龍八部》還被做成了遊戲,主要的劇情很多人都記憶猶新,但是其中有些細節,很少有人留意到,今天作者就選一部分穿鑿附會,惡搞一下,只為跟大家閒扯一樂,就算以這種方式致敬一代武俠宗師金庸先生吧。
  • 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對應的角色又是誰
    天龍八部是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巨著,我個人認為應該算是金庸寫的最好的一部小說了,但是看完天龍八部的武俠迷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個疑惑,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他們都指的是啥?金庸先生不光國學功底深厚,佛學功底也是很深厚的。而天龍八部正是出自佛教經典,又叫做八部天龍,龍神八部,或者叫八部眾。
  • 《天龍八部》是八本小說嗎?
    先跟大家講個笑話,有一個學生又在課堂上偷偷地看武俠小說,結果被老師發現了,老師就沒收那本小說,一看書名叫《天龍八部》,於是,老師連忙質問學生:「另外七部也給我交出來!」,學生交不出來,就說只有這一本,結果挨了老師教鞭。這笑話是不是很好話?笑點在哪裡呢?
  • 金庸先生小說天龍八部名字的來歷說什麼?
    金庸先生小說天龍八部名字的來歷說什麼? 金庸先生作品名字大多與書中人物、武功、武器等相關,如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連城訣等。但《天龍八部》卻是例外,貌似與書中內容毫無關係,只有生如分析看懂天龍才能理解。
  • 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
    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大家定不陌生,小說中的許多人物我們至今耳熟能詳:丐幫幫主喬峰、大理世子段譽、少林弟子虛竹、阿朱、王語嫣……但是,通讀小說後,也會有人搞不清楚,這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其實,天龍八部是佛教術語,指的是八種神通廣大的怪物,又稱為八部天龍、龍神八部、八部眾,這八種怪物分別為: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
  • 《天龍八部》之「八部」,其實分別指8組主角,知道的人寥寥無幾!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或看到「天龍八部」這4個字時,或許並沒有在意它是什麼意思。但想必絕大多數人都曾有過這樣一個念頭:「天龍八部」跟小說的主題到底有什麼聯繫呢?我們實在想不出「天龍八部」跟小說所講的故事有什麼奇妙的關聯。
  • 《天龍八部》:金庸所說的八部是什麼?看完這些解釋,網友:深奧
    說起金庸老先生,相信很多朋友們都不會陌生,作為武俠小說大家,金庸所寫過的無數小說,曾經不知讓多少人都陷入了江湖門派的爭鬥之中,而且被翻拍的影視作品也非常經典,其中《天龍八部》算是所有人童年時期的一部名著了,不論是一身正氣卻結局悲慘的喬峰還是運氣超好的武學奇才段譽,以及小和尚虛竹,都讓熒幕外的很多人印象深刻。
  • 為什麼很多人都認為《天龍八部》是金庸小說中最好的一部?
    在金庸的作品被翻拍成武俠劇時,射鵰三部曲翻拍的次數似乎最多。《天龍八部》翻拍的次數相對少了一點,可讀者和觀眾的熱情絲毫不減,很多人都認為它是金庸作品中最經典的一部。01為什麼喜歡看《天龍八部》有讀者統計過,《天龍八部》是金庸作品中人物最多的一部,篇幅巨大,其情節跌宕起伏,內容涉及到大宋、大理、大遼、西夏和吐蕃
  • 金庸為何起名「天龍八部」,八部又是哪八部,劇情裡有什麼秘密?
    金庸為何起名「天龍八部」,八部又是哪八部,劇情裡有什麼秘密?文/認知讀史大家應該都看過金庸作家寫的小說,他寫的小說都非常的有名,他寫的一些小說一般都是按照小說中的一些情節或者劇情來取的名字,但是有一部小說卻不是這麼回事,它的名字非常的奇怪,讀起來雖然很好讀,但是卻讓人很疑惑。這部小說的名字就是《天龍八部》,人們都在疑惑,「天龍」是什麼,「八部」又是什麼,這在劇情裡面也沒有提到過。
  • 金庸的《天龍八部》真有八部,妥妥的佛教因素
    金庸的武俠小說包羅萬象,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了許多優秀的閃光點。佛教文化自從傳到中國以後,就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金庸的小說中,當然也有許多佛教文化因素在內。《天龍八部》更是一部體現出佛教文化的作品,金庸似乎借用東方的人物,為我們展現了一個關於權力,愛情和復仇的故事,上演了一出中國版的王子復仇記,故事中充滿了佛教宣揚的因果輪迴概念。有因就有果,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沒能逃脫因果的循環。
  •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指的是哪八部?分別指哪八個人?
    金庸老爺子已駕鶴西去,留下了14部皇皇經典武俠大作——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射鵰英雄傳》是儒家的正義、《笑傲江湖》是道家的灑脫、《鹿鼎記》是世俗的修煉,而《天龍八部》則是佛家的眾生皆苦。
  • 金庸武俠人物傳1:《天龍八部》之慕容博(上)
    《天龍八部》被很多讀者和觀眾認為是金庸先生最好的作品。在金庸先生的15部作品中,《天龍八部》的受歡迎程度可能是最高的!金庸先生一共寫了15部武俠小說,其中:長篇12部,中篇2部,短篇1部。金庸先生曾用書名首字的十四個字作了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 《天龍八部》被他多次代筆,寫死金庸的主角,差點寫成玄幻小說!
    金庸的十五部小說中《天龍八部》必是其中呼聲最高的小說之一,不僅因為小說中喬峰俠義天下的個人魅力,更是因為這部小說摻雜了金庸武俠小說中以往沒有的東西,如果說金庸武俠的特點就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金庸武俠偏向古典,給讀者們所呈現的武俠江湖少了一些快意恩仇,更多的是與江山社稷掛鈎,而《天龍八部》名字出自佛經,講的便是芸芸眾生,就算是天下無敵的喬峰最終也死於自盡,應了古龍大俠那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對應了小說中哪八個角色?
    金庸武俠巨著《天龍八部》的書名很多武俠小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大神自行忽略),本文便為大家分享一下「天龍八部」的出處和含義。「天龍八部」這個名詞出自佛經,又稱為「八部天龍」、「龍神八部」、「八部眾」。所謂八部者就是佛經中的八種神道怪物,其中「天眾」和「龍眾」最為重要,所以天眾和龍眾是八部中的上首,故稱為「天龍八部」。
  • 天龍八部真正的解說,你想到了嗎?最高的天神竟是他!
    如果仔細看,你會發現《天龍八部》並沒有絕對的主角,所以,也不難奇怪,為什麼會有蕭峰段譽男主之爭了。起初,金庸在寫這本小說的時候,並沒有特別設定男主角,慕容復也是男主之一。《天龍八部》代表八個主角,八種人生,這八部分別是哪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