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之「八部」,其實分別指8組主角,知道的人寥寥無幾!

2020-12-22 騰訊網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或看到「天龍八部」這4個字時,或許並沒有在意它是什麼意思。但想必絕大多數人都曾有過這樣一個念頭:「天龍八部」跟小說的主題到底有什麼聯繫呢?我們實在想不出「天龍八部」跟小說所講的故事有什麼奇妙的關聯。

實際上,《天龍八部》這一小說名來源於佛經。所謂「天龍八部」,是指八種非人的神道精怪:即天神、龍神、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呼羅迦。金庸的用意,當然不是要寫這些神道精怪的故事,而是要借用這個佛經名詞,以象徵一些現世人物。那麼,「天龍八部」到底分別指小說中的誰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天神:蕭峰

天神當然是蕭峰。蕭峰給我們的感覺就如天神一般,無論是身材、氣質、談吐,還是武功、人品、性格,無不如此。蕭峰是《天龍八部》中最光芒萬丈的人物,更是金庸筆下的第一大英雄,正相當於天神在天眾中的首領地位,也就是佛教中的帝釋天。

二、龍神:段譽

天神是第一首領,龍神則是第二首領。沒錯,段譽就是龍神。段譽後來當上了大理皇帝,在我們眼中,中國古代的皇帝就是真龍天子。且神話中的龍王虔誠向佛,這與段譽佛子的形象也正好相符。另外,大理段氏與天龍寺有極深的淵源,也指明了段譽的龍神地位。

三、夜叉:四大惡人

夜叉,一般不會是單個,經常群體出現,而夜叉又指惡鬼。基於這點,我們很容易就能想到夜叉是指小說中的四大惡人。另外,並不是所有的夜叉都是惡鬼,夜叉中也有好的。正好,四大惡人中,並非每個惡人都是壞人,南海鱷神嶽老三肯定不是,至於段延慶、葉二娘最終都有悔改之心。

四、乾達婆:阿朱

乾達婆是帝釋天身邊的樂神之一,身上有香氣,變化莫測。帝釋天是蕭峰,而蕭峰身邊的女子首先當然是阿朱,正好阿朱善易容之術,身份變化莫測,與乾達婆不謀而合。

五、阿修羅:慕容復

阿修羅喜歡跟帝釋天作對,且每次都被帝釋天打敗。而在《天龍八部》中,慕容復正好喜歡跟蕭峰作對,少室山一戰更是被蕭峰一手舉起來給摔了出去。不用說,阿修羅當然是慕容復。

六、迦樓羅:鳩摩智

迦樓羅最大的特點是以龍為食,以至於蓄積了很多毒氣,最終毒發身亡。在《天龍八部》中,誰最喜歡「食」龍(段譽)呢?換句話說,誰最喜歡跟段譽作對呢?相信大家都知道了,迦樓羅指鳩摩智。當然,鳩摩智比較幸運,他最後並沒有因走火入魔而喪命,由於將內力傳給段譽,他也因此逃過一切,更是成為一代高僧。

七、緊那羅:阿紫

乾達婆和緊那羅都是帝釋天身邊的樂神,乾達婆既是指阿朱,那緊那羅顯然就指的是阿紫了。

八、摩呼羅迦:虛竹

摩呼羅迦的特點是「聾呆無知,故樂脫倫,修慈修慧,挽回前因,脫彼倫類也」。從這句話來看,我們很容易想到摩呼羅迦就是指虛竹。另外,摩呼羅迦指「地龍」,正好與「天龍」相對,而虛竹與段譽也正好相對,他們都是小說的主人公,也是結義兄弟。

那麼,關於「天龍八部」的真正寓意,你現在總算弄清楚了吧。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觀看。

相關焦點

  • 《天龍八部》的「八部」是哪八部,「天龍」又指啥?知道的人不多
    其中有一個非常奇怪的問題,這部劇明明演的是這幾個人的武功和愛情故事,為什麼不叫什麼什麼傳,或者是英雄啊,豪傑什麼的,非要叫天龍八部呢?那麼,《天龍八部》的「八部」,到底是是哪八部?「天龍」又指啥?知道的人不多,今天小編就為你一一解答。說起「天龍八部」這四個字,小編想到了西遊記,在《西遊記》中,白龍馬最後就被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指的是哪八部?分別指哪八個人?
    金庸老爺子已駕鶴西去,留下了14部皇皇經典武俠大作——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射鵰英雄傳》是儒家的正義、《笑傲江湖》是道家的灑脫、《鹿鼎記》是世俗的修煉,而《天龍八部》則是佛家的眾生皆苦。
  • 《天龍八部》指的是哪八部?每一部又對應著哪一個人?
    很多人最初知道《天龍八部》是因為金庸先生的同名武俠小說。其實天龍八部源於佛教,屬於外來文化,它傳入中土後,在中土的文化中多有表現。所以說這個「八部天龍」可能就是佛教用語,代表佛教的八種護法神。一、天。即指天神,又稱提婆族。
  • 《天龍八部》中的八部眾分別對應著誰?
    庸先生在《天龍八部》開篇釋名中就說了,天龍八部實際上是對應著一些現世人物的,那麼在小說中,這八部眾到底對應著誰呢?天——段譽天,也稱帝釋天,應該指的是段譽或者可以說是大理段氏,天是眾天神的領袖,身份高貴,而大理段氏是皇族出身,當然天並非不死的,也會有天人五衰,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汗出、崐不樂本座,這其實和當年段延慶受傷去找枯榮大師的樣子極為相像。
  • 《天龍八部》為何叫天龍八部,天龍是何人,八部又是什麼意思
    天龍八部人員「天龍八部」這個詞並不是金庸所想到的,這名詞出於佛經。「天龍八部」又叫做「八部天龍」這八部分別是「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因為以「天」及「龍」為首, 所以稱為《天龍八部》,作者起這個名字一定有道理原因的,那麼這八個人到底分別對應電視劇中那些角色呢?以下為小編資料收集與推測,不喜勿噴一天眾「天」是指天神。在佛教中,天神的地位並非至高無上,只不過比人能享受到到更大、更長久的福報而已,這個天有可能代表二個人:一是電視劇中男一號「蕭(喬)峰」,武功超群,頂天立地,擔當天下。
  • 《天龍八部》:金庸所說的八部是什麼?看完這些解釋,網友:深奧
    很多朋友們都認為,天龍八部實際上所指的就是江湖上的各個門派,而其中最出名的少林、華山、丐幫等八個門派加起來正好湊成八部,所以按照很多人則認為天龍八部指的就是江湖門派
  • 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是啥意思?何謂「天龍八部」?
    無論有沒有讀過金庸的小說,你都一定聽說過「天龍八部」。其實,除了金庸的「飛雪連天射白鹿」之外,中國古代的很多小說中都提到過「天龍八部」。比如,《西遊記》裡的白龍馬最後就被如來佛祖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那麼,天龍八部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武俠大師金庸是根據佛經內容來寫的。
  • 你知道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為什麼叫天龍八部?其實跟印度有關
    金庸先生的小說應該有很多人看過,就算沒有看過紙質書,看過這些小說相關影視劇的人應該也有不少。對於一些金庸先生的小說中的情節,許多人應該都能說上一段。在這些個小說中,有一本很有名,叫做《天龍八部》,對於這個叫法大家都是滿頭的問號。
  • 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對應的角色又是誰
    天龍八部是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巨著,我個人認為應該算是金庸寫的最好的一部小說了,但是看完天龍八部的武俠迷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個疑惑,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他們都指的是啥?金庸先生不光國學功底深厚,佛學功底也是很深厚的。而天龍八部正是出自佛教經典,又叫做八部天龍,龍神八部,或者叫八部眾。
  • 《天龍八部》是哪八部?金庸這樣寫,有何特殊背景?
    《天龍八部》是哪八部?金庸這樣寫,有何特殊背景?金庸老先生是咱們近代武俠作者中的優秀代表,筆下妙筆生活誕生了無數優秀的作品,引得無數小夥伴為之瘋狂。其中最優秀的作品,小編認為當屬《天龍八部》了,裡面各種各樣活靈活現的人物,神秘莫測的武功,紛紛擾擾的江湖事件,引得大家熱血沸騰,但是不知道大家想過嗎,金庸為何這樣命名,所謂的《天龍八部》是哪八部,金庸這樣寫,有何特殊背景?其實呢,小編想告訴大家的是,這名字還真實有寓意的,不是白起的,我們大家應該在西方佛教中,是有一個八部天龍的說法的,指的是八位佛教的神明。
  • 天龍八部其實說的是佛教八種「非人」存在,到底是哪八部?
    其實「天龍八部」這個名字原本是來自於佛學的,指的八種特殊的「非人」存在——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接下來紅塵君就來一一簡單為大家說明一下。天眾大家都知道佛家認為世界有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羅三善道,以及餓鬼,地獄,畜生三惡道,這天眾其實指的就是天道的生命,也被稱為「天人」,其意思和道教的天界的神仙有幾分相似之處,其中「帝釋天」是他們的首領。
  • 《天龍八部》中虛竹對應的是八部之一,他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很多人都有這感覺,作為天龍三兄弟中的虛竹,他的存在一直給人以有點多餘的感覺,畢竟不管是性格還是人生經歷,都與段譽有頗多的重合之處,如果把他的戲份加到段譽身上,只要改下身世,基本上可以無縫銜接,完美整合。金庸先生為什麼會設計出這樣的一個角色呢?
  • 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對應了小說中哪八個角色?
    金庸武俠巨著《天龍八部》的書名很多武俠小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大神自行忽略),本文便為大家分享一下「天龍八部」的出處和含義。「天龍八部」這個名詞出自佛經,又稱為「八部天龍」、「龍神八部」、「八部眾」。所謂八部者就是佛經中的八種神道怪物,其中「天眾」和「龍眾」最為重要,所以天眾和龍眾是八部中的上首,故稱為「天龍八部」。
  • 《天龍八部》是什麼意思?八部是哪八部
    「天龍八部」是個佛教用語,又可以稱作「八部天龍」,具體的意思,可以通俗的去這麼理解:很多佛經記載,佛祖在向各個菩薩講經說法的時候,經常有八種護法神(代表著八部)參與聽講,這八種護法神分別是: 1、天眾:又稱提婆族,
  • 《天龍八部》是八本小說嗎?
    笑點就這老師居然以為《天龍八部》分為8本,即《天龍一部》到《天龍八部》!哈哈哈!不說這個老師好笑了。我小時候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也一直以為有八部!但實際上,《天龍八部》就是金庸的一本武俠小說。說回正題,金庸為什麼給這本書取名《天龍八部》呢?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這《天龍八部》又分成哪八部?現由我慢慢道來。
  • 金庸先生小說中,《天龍八部》中的八部眾分別對應著誰?
    按照佛經中的說法,天龍八部為天眾、龍眾、阿修羅、夜叉、乾達婆、緊那羅、迦樓羅以及摩侯羅伽,他們常常在佛祖說法講經時出現,有的還成為佛法忠實的信徒。要知道,這些生靈都不是人,是傳說中的非人,而且都不是一個兩個的,而是如恆河沙數,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個。地球上的人大概有幾十億個,而佛經世界的人那就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了,所謂三千大千世界,數不清的。這些非人也是數不清的。
  • 《天龍八部》名字的含義是什麼?
    小時候看《天龍八部》,以為段譽是主角,在大理還有天龍寺的存在,總感覺結局太悲壯,幻想著蕭峰跳崖後還能像蕭遠山一樣不死,期待著後面七部的故事,現在想來也是十分搞笑。今天番茄就為大家解釋一下,金庸的《天龍八部》到底又何含義。又稱為天龍八部、龍神八部、八部眾,這些名詞出於佛經。
  • 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
    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大家定不陌生,小說中的許多人物我們至今耳熟能詳:丐幫幫主喬峰、大理世子段譽、少林弟子虛竹、阿朱、王語嫣……但是,通讀小說後,也會有人搞不清楚,這天龍八部到底是哪八部?其實,天龍八部是佛教術語,指的是八種神通廣大的怪物,又稱為八部天龍、龍神八部、八部眾,這八種怪物分別為: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
  • 金庸的《天龍八部》真有八部,妥妥的佛教因素
    《天龍八部》更是一部體現出佛教文化的作品,金庸似乎借用東方的人物,為我們展現了一個關於權力,愛情和復仇的故事,上演了一出中國版的王子復仇記,故事中充滿了佛教宣揚的因果輪迴概念。有因就有果,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沒能逃脫因果的循環。
  • 《天龍八部》原是佛教用語,對應著劇中八個人物,你都知道嗎?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跟我一樣,小時候以為《天龍八部》真的有八部,看完後一直感覺還要拍剩下的七部……其實金庸老先生的作品題目大多與書中的武器、人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讓人一看就知道誰是主角,像《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