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是個佛教用語,又可以稱作「八部天龍」,具體的意思,可以通俗的去這麼理解:很多佛經記載,佛祖在向各個菩薩講經說法的時候,經常有八種護法神(代表著八部)參與聽講,這八種護法神分別是:
1、天眾:又稱提婆族,包括三界的諸天,比如大梵天、天帝帝釋天;2、龍眾:並非古代中國的龍,是一種蛇神,專司興雲降雨;3、夜叉:是一種半神;4、乾達婆:香神或樂神,是佛教中歡樂吉祥的象徵;5、阿修羅:為古印度神話中的一種惡神;6、迦樓羅:為金翅鳥神,在古印度神話中是大神毗溼奴的坐騎;7、緊那羅:歌神,帝釋屬下,似人而有頭角;8、摩呼羅迦:大蟒神,人身蛇首;這八種護法神都是印度古代神話中的神,其中,天眾 和 龍眾 比較重要,組合起來就是「天龍八部」。金庸先生用《天龍八部》來給書籍命名,也是旨在象徵大千世界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如忠厚善良的虛竹、英俊多情的段譽、豪邁颯爽的喬峰等角色,人物性格特徵,都是極其鮮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