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同一戰壕中的戰友

2020-12-15 環京津網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8個年頭。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我報名支援武漢,家裡人都一致表示支持,婆婆說:「去吧,注意安全。」老公說:「去吧,我知道我攔不住你。」媽媽說:「去吧,救人要緊。」兒子問我:「媽媽,你是要去打仗嗎?」我覺得我的家人都很懂我,他們理解和支持我的職業,並以此為傲,而這正是我一直在向他們闡釋的護理工作:充滿愛和奉獻,英勇而無畏。

來武漢不滿72小時,我作為第一批進入10樓隔離病區的護士,乘班車前往醫院。如果問我緊張嗎?當然!從未想過自己與這場劫難只有一層口罩的距離,從未想過自己能親手觸碰它。我是聽著自己的心跳聲走進病區的。

緊張但不懼怕,因為我是打有準備的仗,進病區之前,我們認真仔細地學習了進出隔離病區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掌握了防護知識。在穿防護服時,我看見幾位武漢的護士並不熟練,有些護士的頭髮露在外邊,有些護士護目鏡戴的位置欠佳,我瞬間平靜了下來。我給她們整理防護服和護目鏡,細心地檢查她們每一步穿戴是否合理。這時不知是誰問了一句,你們脫過防護服嗎?一位當地護士回答「沒有,我們都是第一次穿。」我拍拍她說:「沒關係,一會兒我教你們,放心,我帶你們出來!」全部整理完畢後,我穿好防護裝備,同武漢當地的護士一同進入隔離區。

我心裡對大家說,親愛的戰友們,放心,從今天起,有我們,不要怕!此時,我更加清楚自己的價值,感覺自己來武漢是人生中最正確的選擇。這裡,是證明我價值的地方,這裡,是最需要我的地方。

來武漢已經一個多月了,有些患者隨著疾病的好轉,隨著住院時間的延長,心理出現了波動。一天,一位患者因為要求出院被醫生駁回後,情緒比較激動。我寬慰他,醫生和護士跟患者一樣,都盼著你們出院呢,我們是同一戰壕中的戰友啊!面對疫病,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去戰勝它,大家要勁兒往一處使才行。我們來武漢已經一個多月了,我們比大家更盼望病人都康復回家,這樣我們才能夠回家。果然,我的勸說有效,患者聽了我的話以後,表示理解,說錯怪醫生了,是自己太著急了。

聽說武漢的櫻花開了,這真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期待通過我們的努力,大家一起戰勝疫情,讓這個城市回歸往日的熱鬧和美好!在武漢,我度過了自己31歲的生日,這一個特別的生日,雖然過了而立之年,但感覺到自己的成長,人生又多了一次豐富的閱歷,日後,面對任何困難,相信我都能夠更加勇往直前。

文/李想

(北京世紀壇醫院援鄂醫療隊)

文章由北京醫藥衛生文化協會推薦

相關焦點

  • 戰壕小調——電影《他們不再變老》(They Shall Not Grow Old)中的...
    戰壕小調——電影《他們不再變老》(They Shall Not Grow Old)中的詩與歌(一)嘉嘉1984經公眾號「嘉言1984」授權轉載承蒙諸君厚愛,上一篇文章竟有上千名朋友閱讀,從現在的這篇文章開始,給大家聊一聊電影They Shall Not Grow Old(《他們不再變老》)中的配樂,聽一聽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壕裡飄蕩出的普通士兵的歌聲
  • 同一戰壕裡的世仇:解讀希臘和土耳其的千年恩怨史
    還有,瓦格良航母當年是土耳其方面訛了一大筆錢後還卡著不放,最後為我們做擔保的居然是希臘... ...    但遠古的戰爭並非宿怨的根源,首先,特洛伊古城乃是公元前16世紀希臘人跨海所建,跟本土的城邦差不多,都是同一文明和血緣體系下的重要貿易對象。
  • 戰友啊戰友,親如兄弟——撫松縣文旅局戰「疫」工作中的同事情
    同時,在重任面前,從領導、部門負責人到普通職工,從公務員到公益崗,無不在抗「疫」工作中顯出可貴的擔當和團結,每一個人都成了戰士,所有的人都成了親密無間的戰友。鏡頭一:那裡外地遊客多,領導班子先去防控工作剛剛開始的時候,長白山國際度假區、魯能勝地等景區景點因其外來遊客較多,而成為縣文旅系統職責範圍內可能存在危險最多的地方。「那裡外地遊客多,領導班子先去。」
  • 在武漢,我們是戰友!
    在武漢,我們是戰友!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 吳東庚子伊始,面對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短短3小時內,3306名協和人自願報名支援湖北。2月7日,作為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第二批隊員,我奔赴武漢。
  • 全莉莎:我們與戰友同在
    我的戰友有多辛苦,我們作為宣傳民警就需要多努力!我們宣傳民警的身影在救治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二院、在五林鎮四崗村疫情區、在行業場所關停夜查的路上、在抗疫執勤一線上……一顆赤熱的心,永遠與戰友同行。他們在冰天雪地中廢寢忘食、巍然屹立,守住崗口、守住關口、守住每一個日日夜夜。他們只有制服和一次性口罩,接觸的卻是方方面面的人群,卻一直在堅守;回到家時會對身邊人說,離我遠一點,莫名有些心酸;他們說,面對疫情,我也想家人在一起,哪兒也不想去。面對病毒,我也害怕,怕一不留意,肆虐的病毒,就會侵入身體,危及健康,危及家人。但我不能待在家中,因為,我是一名人民警察。
  • 「戰友啊戰友,親愛的弟兄,待到春風傳佳訊,我們再相逢」
    來源:八一評論微信公眾號 作者:馮鹹魚告別酷暑,也告別吹打過臉龐的軍營的風,告別朝夕相處的戰友、告別那塊將自己千錘百鍊的「試金石」,告別此生最難忘的一份回憶……九月似乎是被不舍浸潤的一個月份。當時的你腦海中的軍營,和親身經歷過的有什麼差別?可還記得第一次站在食堂門口唱——不對,是扯著嗓門「吼」——軍歌,可還記得酣眠中突然炸響的緊急集合號聲,可還記得在訓練場上的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可還記得夾雜著泥濘和汗水的一張張笑臉……可還記得在軍營過的第一個新年?
  • 戰友,一路走好!我們,繼續前行!
    節後,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安保中去,不折不扣執行上級關於做好建國70周年、澳門回歸20周年,「五四」運動10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保衛工作前期準備,以老黃牛的精神默默耕耘,以腳踏實地的姿態響應上級號召,完成工作任務。正月十五以來,面對開學季、民工返潮和元宵節等一系列的維穩安保工作,關耀文按照上級指示,認真落實元宵節佛山市「行通濟」二級勤務要求。從2月19日到2月22日,始終堅持履職。
  • 戰友啊戰友
    起初群裡寥寥數人,經過他們不斷努力,與全國各地戰友積極配合,找到四十多年前在連隊服役的大部分老戰友。此刻,大家已經無法滿足於網上交流。一天,在「四連」的微信群上,看到一條消息:「歡迎各地老戰友,在2018年『八一建軍節』,來哈爾濱聚會。」全連指戰員離散數十年,在各自生活和事業中中斷了聯繫,但,大家看到這條信息,任憑在哪一個省市,路有多麼遙遠,幾乎能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聖誕節,交戰國士兵走出戰壕,踢了一場足球賽
    聖誕節是西方人紀念耶穌基督誕辰設立的節日,在他們心中,聖誕節的地位就相當於我們中國人的農曆新年一樣,因此,很多重大的歷史事件都跟這一天有關。但殘酷的事實是:他們必須在戰壕裡度過1914年的聖誕節了。西線戰場的夜晚,零星的炮彈爆炸和射擊的聲音不時響起,但與以往的戰地之夜不同,24日的夜裡,對峙的英德兩軍的戰壕裡不約而同的傳出那一首聖誕歌合唱。唯一的不同就是一邊用英語唱,一邊用德語唱。這是數千年戰爭史從未發生過的奇觀。
  • 日劇女主角的經典戰壕風衣,又美又酷的戰衣
    每一個都市日劇的女主角都有一件戰壕風衣。
  • 戰友|戰「疫」面前有戰友
    接下來,我們一起認識一位年過花甲的老兵:戰友紅色志願突擊隊長馮建國。個子不高卻精神抖擻的這位老者,就是湖北戰友集團駐武漢優撫醫院志願突擊隊隊長馮建國。在這個收治院區,馮建國和志願突擊隊員們嚴陣以待。無論院區消殺還是物資配送,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 二十五年同窗情、戰友情、兄弟情 今朝成「最佳拍檔」共同抗疫
    二十五年同窗情、戰友情、兄弟情 今朝成「最佳拍檔」共同抗疫 2020-03-06 1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球奇特冷兵器:第2短小精悍,第3造型怪異,美軍挖戰壕用
    導語:全球奇特冷兵器:第2短小精悍,第3造型怪異,美軍挖戰壕用我們生活的世界,擁有十分悠久的歷史,人們經過了不同的時代,慢慢發展成了現在的樣子。在歷史長河當中出現過很多的冷兵器,有霸氣的,也有奇特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全球一些奇特的冷兵器。1.鯨齒劍,這是一種威力巨大的冷兵器。別小看它只是用木頭製作而成的劍,其劍刃十分的鋒利無比。傳說在一個美麗的午後,有人在岸上發現了一隻擱淺死掉的鯨,而它的牙齒異常的鋒利,便有人想到要用這隻鯨的牙齒附在劍上,於是這把鯨齒劍就誕生了。
  • 韓劇一周收視綜述:《戰友》等新劇齊亮相-韓劇一周收視綜述:《戰友...
    《戰友》  KBS1臺當晚推出的周末連續劇《戰友》(每周六、周日9點40分播出,暫定20集)由崔宗秀、李泰蘭、李仁惠、李承孝等當紅明星領銜主演。這部《戰友》翻拍自1975年播出的同名電視劇,KBS電視臺為紀念六二五戰爭60周年而拍攝的該劇通過9名士兵在戰場上的命運,反映了了戰爭的殘酷。  《戰友》開播順利,收視率在同一時間段播出的所有電視節目中一舉奪魁。
  • 女人眼中男人最帥的風衣,戰壕風衣只排第四,M51竟位居榜首?
    Top 4:戰壕風衣提到戰壕風衣,那肯定少不了博柏利的功勞。戰壕風衣起源於19世紀中後期,由於在一戰期間博柏利製造的雨衣讓士兵在戰壕中克服了不少困難,因此這件讓戰壕風衣便開始流行起來了。經典的戰壕風衣是一件功能性非常強大的單品,不僅可以防彈,還能防風、防水、防寒,面料耐磨耐穿。由此也使得戰壕風衣價格比普通的風衣要貴,像Burberry戰壕風格價格都在五位數。當然,貴有貴的好處,戰壕風衣除了功能強大,其自帶的氣質和氣場是普通風衣無法媲美的。
  • 戰友情!一生中經受生死考驗的兄弟情誼
    也許大家都有同感:除了存在血緣關係的親情關係是無法割捨的之外,其他的情誼都會隨著人的年齡階段、工作的變動、時間的推移等因素而慢慢淡忘,甚至從記憶中消失。唯有咱們當過兵的這群人,無數個日日夜夜在一起摸爬滾打,同訓練同學習,同勞動同休息。在危急時刻敢於衝鋒在前,在生死關頭甘願犧牲奉獻。把安全的地方和生的希望留給戰友,把危險和死亡留給自已。
  • 炮火齊鳴下的戰壕軍刀,究竟為何這麼受士兵追捧?
    不管是一戰中蜷縮在戰壕中的士兵還是二戰裡的美軍傘兵,除了標配武器外,大多數士兵都會選擇攜帶一把戰壕刀。沒有別的原因,因為它在多變的戰場上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 陵水巡邏防控大隊大隊長阮柯松:狼性隊長 挖「戰壕」蓋上草皮迷惑...
    在阮柯松的帶領下,陵水公安局巡特警大隊曾在全省「大比武」中榮獲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圖為阮柯松(中)在陵水新村港巡查。挖「戰壕」蓋上草皮迷惑嫌疑人今年8月,在一次抓捕涉嫌賭博嫌疑人戰役中,阮柯松憑藉「狼性」的頑強和配合打了漂亮的一仗。
  • 等拍戲的演員在「戰壕」裡看書?第一次在抗戰劇花絮裡,見到不拿...
    等拍戲的演員在「戰壕」裡看書?第一次在抗戰劇花絮裡,見到不拿手機的演員 包括一些抗戰劇的拍攝花絮裡,也是經常會出現讓人覺得很注意的畫面,像近日網上出現的一個「等拍戲的演員在戰壕裡看書」的話題,就是有引起特別多網友的關注。
  • 抗美援朝老戰士吳非遠:血戰長津湖 戰友在冰雪中長眠
    「橋板被抽掉了,只有兩條鐵軌,從上望下去是黑洞洞的無底深淵,我們都叫奈何橋。」奈何橋奈何不了吳老和戰友們,他們連走帶爬而過,直插山腳。拼著命抄近路追擊,但美軍早已突圍而去,連影子也沒見著。兩條腿很難跑得過四個輪子,撤回黃草嶺後,179團還遭遇了入朝以來最為猛烈的空襲,這是敵我雙方巨大物質差距的一個側面。 70年前,強大的敵人不僅是「聯合國軍」,還有蓋馬高原的酷寒。